春晚內幕:姜昆力薦陳佩斯,《吃麵條》因「無教育意義」差點被斃

2020-08-29 今夜有風

提到春晚,70後、80後的記憶裡,必定有陳佩斯與朱時茂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我這一代人的心目中,他們二位「喜劇之王」的地位,無可撼動。

至於趙本山、範偉和宋丹丹等人,只能往後排了。

然而,陳佩斯和朱時茂離開螢屏已有20多年。再見時,當年小夥兒已近古稀,須白容皺,不復當年。

回顧當年陳佩斯與朱時茂輝煌過的歷程,依然還是會讓人津津樂道。

陳佩斯的父親陳強是老一輩的表演藝術家,早在1980年,陳氏父子就曾聯手拍攝了電影《瞧這一家子》,這部電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了新時代中國喜劇電影之先河。

在之後,陳佩斯接連出演了喜劇電影《夕照街》《父與子》《少爺的磨難》《二子開店》,陳佩斯火了,其在《夕照街》中飾演的「二子」一角,雖為配角,卻風頭十足,觀眾由是記住了這個「光頭小眼一臉賊笑」的經典面孔。

對此,有些不了解內情的後來人,只知道2000年以後陳佩斯的電影公司倒閉,就認為陳佩斯是因為跨界拍電影才自毀前程的。完全不對,其實陳佩斯的電影生涯是遠遠早於小品事業的。

誰的命裡都有一個「另一半」,朱時茂就是陳佩斯命裡的另一半。

198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劇團搞聯歡,陳佩斯與朱時茂由此相識,兩個人一見如故,莫名的好感油然而生。

此後,哥倆就經常在一起談戲瞎扯侃大山,說說笑笑間,開啟了40年的同好之情。

1984年,姜昆找到陳佩斯和朱時茂,推薦他倆上春晚。當時這哥倆還不太樂意,最後還是姜昆一再堅持,三顧茅廬,這才答應去的。

陳佩斯跟搭檔朱時茂花了半年時間,琢磨了一個小品《吃麵條》。

《吃麵條》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但是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小品,卻差點因為一個在今天看來無比荒誕的理由而夭折。

春晚導演組有人認為這個小品不太嚴肅,於是安排了一場臨時的慰問演出,通過試驗的形式來綜合審評。

當時,導演黃一鶴找來了春晚節目主審領導,領導在臺下笑得前仰後合,然而,最後審評時卻毫不留情的把《吃麵條》給斃了。

領導認為這個節目純粹是插科打諢,毫無教育意義,這要是上了春晚,很可能會犯嚴重的錯誤,「太不嚴肅了,這要是出了問題,我可擔待不起」

那個年代與現在不同,文藝政策還比較保守,節目好不好不打緊,關鍵要符合大方向,要有教育意義才行。

但是導演組成員兼主持人姜昆卻不這麼認為,姜昆堅持保留這個節目。春晚總導演黃一鶴老先生挺身反駁:

「這個小品很不錯,他們花了半年時間打磨,播出以後,一定會很受歡迎的,不能放棄。」

為此,雙方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這事兒一直拖到春晚當天也沒最終定下來。晚上八點半就要直播了,臨近八點時,黃一鶴才將陳佩斯喊到二樓,對他講:

「這個節目《吃麵條》,好東西,你們倆弄到今天不容易,我決定,上!」

小品《吃麵條》如期登臺,一炮而紅,大為轟動。陳佩斯朱時茂成了當時家喻戶曉的最知名喜劇演員。

在《吃麵條》之前,小品這種表演形式,僅僅是藝術學校招錄考生時的一種臨場面試方式,而從陳佩斯朱時茂開始,則正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舞臺喜劇表演形式,影響深遠。

從那以後,小品成了歷年春晚最重要的語言類節目,直到今天。

在這件事情,姜昆與黃一鶴導演功不可沒。尤其是總導演黃一鶴老先生,他敢於跟領導拍桌子,敢摔當時廣電部部長秘書的電話,還差點因此被開除。

正是有他們的堅持,「光顧著可樂,卻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的《吃麵條》才得以面世。

在《吃麵條》成功之後,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1985年《拍電影》;

1986年《羊肉串》;

1988年《狗娃與黑妞》;

1989年《胡椒麵》;

1990年《主角與配角》;

1991年《警察與小偷》;

1992年《姐夫與小舅子》;

1994年《大變活人》;

1995年《趕場》;

1997年《宇宙體操選拔賽》;

1998年《王爺與郵差》……

在那些年的央視春晚舞臺上,陳佩斯與朱時茂承包了晚會一半的笑點,每年春晚,全國人民最盼望的就是能看陳佩斯的新小品。一如後來我們年年期盼看本山大叔的小品與馮鞏大爺的相聲一般。

但就在陳佩斯與朱時茂事業最紅火的時候,卻因為小品版權問題與央視下屬公司打官司,最後離開了央視的節目舞臺。

對於當年陳佩斯演出時「」中途罷演」「怒斥電視臺」等一系列激烈的行為,有網友評價:

爭得一口氣,輸了八百裡錦繡河山!縱然行端坐正,卻斷了自己的財路。

其後陳佩斯徹底告別螢屏,上山種樹,後又辦話劇團,期間也曾困難重重,但陳佩斯都挺了過來。

如今的陳佩斯,已成業內翹楚,劇團事業蒸蒸日上,以66歲高齡,仍紮根在自己喜愛的喜劇領域,自辦學堂,傳承著喜劇理念,為這個時代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喜劇手藝人」。

縱觀陳佩斯的一生,光明磊落,不事圓滑,不願違背原則,不願屈求意志,淡泊名利洪流,只因他在內心深處,摯愛這個舞臺,見不得一絲塵埃。

陳佩斯為人,擔得起「楷模」二字。


我是 十年職場人,心靈寫作者。

喜歡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陳佩斯:被父親陳強提攜,成名作《吃麵條》曾差點被「斃」掉
    當年陳佩斯與朱時茂第一次帶著自己的作品《吃麵條》走上了春晚的舞臺,一番演繹之後,兩人就在全國迅速火了起來。但在節目排練時,卻遭遇勸退,再次回到節目組時,不管是吃飯還是排練都沒人通知他們,陳佩斯生氣極了。
  • 陳佩斯朱時茂《吃麵條》的幕後故事
    陳佩斯和朱時茂從1984年春晚表演《吃麵條》開始,造就了春晚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小品,兩人由此成為經典搭檔。可「吃麵條」能順利登上春晚可謂一波三折,陳佩斯回顧了這段折磨人的經歷——三打退堂鼓1983年春節期間,在哈爾濱的一場演出中,我和老茂把電影拍攝現場發生的一些趣事稍加潤色,搬上舞臺。儘管很幼稚,很不成型,但觀眾看得很開心。
  • 《吃麵條》-陳佩斯與朱時茂爆笑小品
    《吃麵條》是陳佩斯、朱時茂編劇並主演的小品,於1984年2月1日在《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該小品是央視春晚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該小品講述了陳小二為了演好角色,被導演要求一次次重複吃麵條的故事。
  • 陳佩斯談到姜昆郭德綱,直言喜歡郭德綱,評論姜昆就是搞笑的
    陳佩斯在小品藝術上的造詣是首屈一指的,他的作品有很多,像是《吃麵條》《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羊肉串》等作品膾炙人口。雖然陳佩斯不是相聲演員,但是因為相聲和小品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所以陳佩斯對姜昆的評價還是有些中肯的。
  • 推薦陳佩斯朱時茂,發掘趙本山,姜昆是兩代小品王的伯樂!
    ,你就會發現,其實他絕對是中國曲藝界的有功之臣,是一位難得伯樂,他先後發掘了陳佩斯朱時茂、趙本山兩代小品王!二人表演的《吃麵條》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小品歷史上難以逾越的巔峰,至今陳佩斯朱時茂也被觀眾稱之為小品的鼻祖。
  • 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說起春晚的小品,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對於小品這種表演形式是怎麼來的,許多人都不知道。同時,關於春晚首個小品是什麼?有些人也不知道。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春晚首個小品《吃麵條》。它是春晚小品的開山之作,它第一次登上春晚,它叫小品《吃麵條》。
  • 姜昆談陳佩斯朱時茂小品界地位,感嘆:你們息影之後多少人遺憾?
    姜昆談陳佩斯朱時茂小品界地位,感嘆:你們息影之後多少人遺憾?日前,綜藝節目《熟悉的味道》第四季迎來了兩位大咖,分別是相聲名家姜昆和小品王朱時茂,兩人對談勾起無數觀眾對春晚的集體回憶。在談話中,姜昆不僅回憶了當初陳佩斯朱時茂在自己家中排練的情景,也感嘆:自從你們息影之後,有多少觀眾遺憾。
  • 從《吃麵條》一炮而紅到銷聲匿跡 22年後重返央視的陳佩斯還能逗笑這屆年輕人嗎?
    在春晚出現之前,觀眾更熟悉陳佩斯的父親,因出演《白毛女》中反派黃世仁被稱為「惡霸專業戶」的陳強。 春晚創立初期,更像是一臺聯歡會,晚會的節目形式相比現在更加鬆散,戲曲、歌舞、曲藝等藝術形式輪番登場,演員團團圍坐,其樂融融。 在那時,小品這種形式,只是作為戲劇學院招生考試和日常習作的一部分,並不被人們熟知。
  • 吃麵條的陳佩斯,回來了
    今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官宣:陳佩斯作為首發導師陳佩斯是不少觀眾對春晚印象最深刻的回憶曾被觀眾稱為「春晚小品第一人」他是小品《吃麵條》裡呆萌的陳小二為演好角色被導演要求一次又一次吃下麵條最終被撐得落荒而逃……
  • 20年前結下梁子,如今受邀請王者歸來,觀眾期待陳佩斯再登春晚
    兩人在導演黃一鶴面前,表演了一段模仿吃麵條的節目。儘管導演組成員都被逗得前仰後合,但他們不得不認真考慮,這種沒有什麼意義的笑,在全國人民面前展現會不會引發爭議?在大年三十直播之前,黃一鶴最終決定讓陳佩斯、朱時茂上臺,出了問題他一人承擔。
  • 陳佩斯,趙麗蓉,趙本山……盤點當年的春晚小品王
    3 啞劇《吃雞》和相聲《一個推銷員》已經初具小品雛形,而真正開創小品之先河,首次採用戲劇表演形式的節目是1984年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合作的小品《吃麵條》。
  • 陳佩斯:王者歸來
    尤其是陳佩斯的表演,他模擬演員吃麵條一碗一碗吃撐的過程非常傳神,不管是用筷子往碗裡撥弄碗外壁上的麵條,還是吃撐之後艱難蹲下身盛面的動作和表情,都顯得那麼真實而細緻入微。而看看30多年前《吃麵條》這段畫面,臺下觀眾大笑的表情都絕對真切,很多時候觀眾只顧發笑而忘記鼓掌,不像後來一些喜劇表演現場只剩下勉強應景的掌聲,而缺少發自內心的笑聲。
  • 北京臺春晚上演回憶殺,陳佩斯朱時茂兒子演《吃麵條》,看哭網友
    晚上,給大衛視的春晚相繼播出,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衛視春晚莫過於北京衛視了。2020年北京衛視的春晚,上演了很多回憶殺。《鐵齒銅牙紀曉嵐》鐵三角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再聚首,引爆現場。《家有兒女》主角宋丹丹、楊紫、張一山也在北京衛視重聚團圓了。還有《大江大河》的三位男主角,楊爍、王凱、董子健,也讓觀眾對該劇的第二部期待滿滿。
  • 陳佩斯朱時茂兒子重現《吃麵條》,演技不俗,顏值堪比吳亦凡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各家衛視春晚搶眼球。北京衛視春晚大打懷舊牌,除了《家有兒女》主演重聚,《鐵齒銅牙紀曉嵐》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這「鐵三角」也重聚,但最讓人意外驚喜的是陳佩斯和朱時茂。有生之年啊!陳佩斯和朱時茂再度「合體」,不過卻是當觀眾,看著他們的孩子重現經典小品《吃麵條》,這一幕讓很多觀眾感慨說:太好哭了!
  • 獨行猛獸陳佩斯
    他自1984年出現在春晚舞臺,14年時間誕生了《吃麵條》、《主角與配角》、《胡椒麵》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毫不誇張的講,他那張吊兒郎當的圓臉逗樂了13億中國人。可在陳佩斯看來,相聲誕生於市井,表演手段少、故事性不強,不適合大舞臺。尤其當它需要賦予厚重的教育意義,以及搬上春晚這樣的大舞臺時,很難調動觀眾的情緒。這個時代太缺少酣暢淋漓的笑聲。
  • 陳佩斯:被父親陳強提攜,與朱時茂演《吃麵條》爆紅,為何被封殺
    當年陳佩斯與朱時茂第一次帶著自己的作品《吃麵條》走上了春晚的舞臺,一番演繹之後,兩人就在全國迅速火了起來。這件事還要從陳佩斯如何走上春晚舞臺說起。陳強每天在家裡手把手教兒子演戲,在父親帶領下,陳佩斯逐漸顯露出他的喜劇天賦。就這樣陳佩斯走進了觀眾的視野中,大家都認識了陳強的兒子。後來陳佩斯在父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春晚小品舞臺。
  • 執導5屆春晚,用政治生命押寶,創下經典無數追悼會卻冷清悽涼
    朱時茂扮演考官,陳佩斯帶著一頂小帽子,扮演一個蹩腳的演員。那時沒有座位,運動員們席地而坐,看著他倆在臺上演,結果笑得前仰後合,底下的笑聲一浪高過一浪。可就在這個時候,文藝部導演,臉都綠了。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整個社會還處於沉悶和壓抑的氣氛中,當時不能有「無緣無故」的笑,扯皮的笑,無意義的笑,過分的笑也要杜絕。兩人的小品讓觀眾笑成這樣,領導怕犯政治錯誤,只好拒絕了這個節目。
  • 小品能有今天的輝煌,姜昆功不可沒
    姜昆做為中國曲藝屆的元老,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我們奉獻很多喜聞樂見的相聲作品,如《林海紅鷹》《吃雞》《錯走這一步》《虎口遐想》《捕風捉影》《著急》等等經典作品 ,可以說許多人是聽著姜昆的相聲長大的。陳佩斯朱時茂做為小品的鼻祖,他們能為觀眾熟知喜愛,與姜昆的獨到的眼光密不可分。
  • 陳佩斯回歸央視,「小品王」重登春晚指日可待?
    率性的陳強一拍大腿,索性給兒子取名陳布達,並計劃下一胎叫陳佩斯。既有意義,又不落俗,可謂一舉兩得。文工團、話劇團他都去試了,業務技能沒話說,但是因為父親陳強在《白毛女》中將「黃世仁」演得入木三分,又趕上那個不好評說的年代,陳佩斯終因成分不好,未被錄取。幸運的是,陳強老搭檔、「喜兒」的扮演者田華知道了這事,二話沒說,介紹陳佩斯去正在招演員的八一電影製片廠試試身手。考官看了看他的形象和表演,覺得這小子演小偷小摸和地痞流氓,壓根都不用化妝。
  • 揭秘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怨內幕
    說起春晚的喜劇人物,你能想到誰,趙本山、宋丹丹、沈騰、賈玲等等。今天我們來聊一位比這些喜劇演員更早登上春晚舞臺的大師,他因為央視走紅,但沒走紅多長時間,就遭遇了被雪藏封殺。他究竟與央視有什麼樣的恩怨內幕,至今又為什麼與央視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