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海最盛極一時的時候,因為吳尊提出想回歸家庭,因而,飛輪海不歡而散。
自2011年飛輪海解散後,飛輪四帥開始各自追逐生活和事業。而我的青春,也被迫解散了。
許多和我一樣的夥伴們或許都感到惋惜,因為飛輪海不僅僅是一個偶像歌手組合,它代表的還是一個時代,代表著90後的青春。
15年前,大街小巷,幾乎每個初中生手裡都會拿著一個Mp3,Mp3裡就一定有飛輪海的歌。
這個突然大火的組合,活成了90後的標記,註定成為了90後成長時代的一段揮不去的篇章。
其實我覺得,飛輪海在那個時候解散,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就算沒有吳尊的離隊,飛輪海的解散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作為偶像團體組合,說白了吃的就是青春飯,有粉絲有流量,才是偶像團體存活的養分。20幾歲的四個男孩,為什麼能在那個年代一炮而紅,因為他們有著青春帥氣的外表,剛好唱歌也還不錯。
他們不會自己寫歌,也沒有過硬的演技功底。在複雜多變的娛樂圈裡,只能完全靠經紀公司。
他們在公司的層層包裝下,成為經紀製造廠流水線下的一個產物。有人幫他們寫歌,有人教他們跳舞,參照日韓的風格,以「花美男」的姿態去博得觀眾的青睞。
但是「花美男」的標籤並不能貼一輩子,20多歲可以是花美男,但「美男」們的年紀也在一直增長,30多歲還貼這個標籤嗎?那40歲呢?
如果飛輪海還不轉型,那,被時代淘汰,是必然。如果最初被市場吸引靠的是外在形象,那往後要靠的又是什麼?
吳尊那時候選擇脫離團隊,給出的官方理由是想回歸家庭。作為團隊年齡最大的成員,吳尊無疑是看清了娛樂圈的法則,他明白靠著打造偶像團體這條路,已經不再適合自己發展,自己想轉型,於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也許其他幾個夥伴都還太年輕,理解不了吳尊的想法,年少氣盛的幾個人,最後不歡而散。而如今,他們再談及此事,已沒有了當年的倔強。
也許是時間長了,淡忘了。也許是年紀到了,都懂了。
回國結婚生子後,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最先離開團隊的他,後來卻是最先活躍在大眾視野裡的。
參加《爸爸去哪了》,靠著與兒女們甜蜜的互動,順利圈了一波粉。十幾年過去,吳尊還是那個帥氣的吳尊,如今還多了一份父愛。
當時吳尊神秘的妻子時時刻刻都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現在終於得見她的廬山真面目,其實,還是相當秀氣的,吳尊也沒必要一直藏著她。
而炎亞綸,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是他的新劇或者新歌,而是全網傳得沸沸揚揚的斷背事件。與其讓大家全靠猜,倒不如他直接了當的承認了。
斷背與否其實並不重要,我更關注的,其實是他對整容永無止境的追求。本來他的底子並不差,為什麼偏執的走上整容的道路,現在的他,就是一張網紅臉,只能用泯然眾人來描述了。
只知道辰亦儒上過《吐槽大會》,也沒關注有什麼新劇誕生,其實在我心中,最愛這位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他裂開嘴微微一笑,就像冬日過去春日來臨時,天邊的一襲暖陽,看著讓人很舒服。
不過捕捉到他結婚的消息時,我還是祝賀他。想想我也是看著曾之喬的電視劇長大的,一轉眼,這個鄰家小妹妹也30多歲了,連我都忘了,我也已經是個快要30歲的小阿姨了。
甚少再有汪東城的新聞,四個人裡,本是他的風格最突出,行為最高調。可現在卻最為平靜。離開飛輪海後,他也拍過幾部電視劇,但也是平平淡淡,沒什麼水花。
值得一說的是,他竟然拍了一部《櫻桃小丸子真人版》。這是落魄到什麼程度,才會拍這樣的電視劇,去演一個小學生花輪?
不過在造型上,還真的是挺有花輪的樣,我看了幾分鐘果斷棄劇了,我天,我還是不要再自虐了。
隨著臺灣偶像劇的沒落,失去大陸觀眾買單的臺劇,似乎再也回不到十年前的盛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