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電影《活著》影評:苦也要活下去

2021-02-22 河北藝考小助手

電影《活著》是張藝謀導演執導,葛優和鞏俐主演的一部影片,獲第四十七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葛優)、人道精神獎,第十 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0大華語片之一,全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全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

一、《活著》的主旨思想的表達

(一)對小人物的塑造

電影《活著》鞭韃了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中所走的彎路,《活著》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個了解歷史的機會,大煉鋼,大躍進,大批判,文X等等。同時活著是一個非常美的故事,很親切,很真實,以貼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數十年來中國老百姓「好死不如賴活」的生活觀,故事很親切,很真實,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個小人物在巨變的歷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幸和坎坷總是纏繞著他。然而他從沒有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從不怨天尤人,並且對生活和未來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黃面孔的、沉默的、堅韌的中國人就這麼無聲無息地繼續活著。

《活著》幾近真實地刻畫了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和苦難,由四十年代始,經過提煉精簡後,將三十餘年濃縮到了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集中體現了福貴這個小人物悲歡離合的人生。

二、《活著》的藝術特色

(一)幽默稀釋悲劇

電影《活著》是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張藝謀把小說情節改變後,同時卻插入了不少有所指的情節,例如鳳霞的死中本沒有王教授這一角色,又如鎮長(小說中的隊長)提到的發炮解放臺灣的情節,張藝謀悄然地把鎮長的原話改成張狂的笑語,故意製造出諷刺的效果以達到醜化那個時代的目的,這都是值得觀眾留意並深入分析的作為導演的張藝謀有何目的的細節。

張藝謀加了一些諷刺的東西。例如:救風霞的教授因為太餓被饅頭噎著,而不能去動手術,眼睜睜地看著鳳霞被紅小兵們弄得大出血死亡,還有加了福貴靠皮影吃飯的情節。導演完全理解了原著,並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東西。活著這部電影非常的長。整個看電影的過程我反反覆覆的咀嚼著兩個字「活著」,活著真好,人只要活著,對家人,對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通過黑色幽默來表現悲劇。

(二)皮影的運用

張藝謀對該電影的較大創新是插入了一條暗線——皮影,皮影在電影的開頭、劇中的幾個轉折點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現。從藝術角度分析,皮影與秦腔的搭配確實起到了一定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時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圍。 在電影中展示的皮影戲也是貫徹主題的重要一個線索。實際上,把皮影戲引入電影,也是張藝謀導演一次匠心獨運的安排,一方面,人是玩偶的操縱者;另一方面,人卻如同玩偶被歷史的強大力量所操縱。人與玩偶,恰如其分的襯託出「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深刻人生意義。

影片涉及皮影這個意象還有一處暗示,到了結尾,福貴把塵封著的皮影箱拿出,幫孫子放入小雞,這個空空的箱子寓意著孫子的嶄新命運。當孫子問起他「小雞長大後變成什麼」這個似曾相識的問題時,他不再像當年回答兒子有慶的問題時那樣回答「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等牛長大了,共產主義就到了。」而是改為「等牛長大了,饅頭也就長大了」。這個細節可以說是導演的一種 暗喻:告別激情歲月的宏大理想,回歸踏實的生

活。

(三)演員的表演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貴——葛優。他善於表現小人物的內心,對小人物詮釋的也比較得當,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臺詞:「千好萬好,活著就好」。另外,還有他跟春生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活著不容易,要好好活啊!」,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壓力和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能活下來的精神力量吧。這種知命術的敘述可見跟劇本及編劇的深刻功力是分不開的。一個富家公子,賭的什麼都不剩,然後開始苦澀的人生經歷,給我感覺他很堅強。還值得讚揚的就是,一個富家公子,借了別人一箱皮影戲(片中曾多次提及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戲箱子——富貴的撈食工具),他可以說是盡力保護,這很讓人感動。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鞏利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首先在片頭,她表現出了一個舊社會女人在那個特定時代所不具備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貪財,在舊社會,嫁入大戶的哪個不貪財,起碼電影裡都是這麼處理的,可是他卻可以帶著孩子離開丈夫,也正是這點,對一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後來見到落魄的丈夫後又回來支撐起這個家,她給給人總的感覺就是一個值得佩服的中國女性——執著而可愛。而後來,當上區長的春生倒車撞倒了牆,壓死了她兒子有慶時,她曾對春生冷言冷語,怒目以待,「死活不讓他進門」。但當春生被判為走資派,妻子自殺,旁人疏遠並劃清界線,他不想活下去的時候,她說他還差徐家一條命,勸他不要自尋短見,好好活著。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影片中顯然易見。

(四)音樂色彩

從影片一開始,風格古樸的音樂主題就以比較冷色調的胡琴和合成器音色(從色彩上講比較陰冷)作為第一次顯示。流露出淡淡的憂傷,這個基調雖然隨情節的發展經過多次變化,但始終沒有擺脫悲傷地情緒。首次顯示後,與其後續場裡喧鬧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男主人公福貴即將輸掉自己全部的財產時賭場內皮影戲的伴奏音量突然大了起來 (近乎噪音),正是這種有源音樂的背景化,達到了烘託緊張氣氛的良好效果。這也體現了電影中音響作為一種元素對電影情節的推動作用在畫面中的人物富貴對破產感覺到非常突然,但是,觀眾早就已經從節奏越來越快的鼓聲中預感到了這個結局。

緊接著的場景———家珍的告別———又使主人公陷入了另一種失落。時的激動、氣憤轉入了對生活的絕望。在板胡演奏的主旋的陪襯下,他大聲地哭到:「沒有了,全都沒有了!」此處的音樂更多的是 一種情緒襯託。

解放軍的到來使福貴的命運又一次發生變化,同以往一樣主題又一次出現了———弦樂和聲的伴奏。在總體上給人一種舒緩的感覺,預示著轉折的出現。整個電影運用了大量的音樂色彩,不再一一例舉。縱觀全劇,那段古樸的旋律貫始終次呈示。它與情節的關係在不時地發生著變化,在不斷的推動情節的發展的時,也被情節所左右。在影片中時刻描摹著主人公的性格和堅韌的意志,成為人物在電影音樂中的具體形象。同時,這段旋律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生活,無論生活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主人公的面前———或悲慘,或幸福,或平淡,或無奈———這段旋律總是作為「生活」這一抽象化形象的具體投射給觀眾以提示。

===============================

=======

河北藝考小助手 真誠祝願每一個考生金

榜題名!

奧爾藝考,全國最專業的藝考培訓機構,

培訓成績連年全國第一;

祝所有的藝考學生考上理想大學,實現自

己的藝術夢想!

聯繫我們: 微博 @奧爾華藝唐山校

QQ: 2478604429

微信號:@tsaoeryikao

網址: www.798edu.com

電話: 0315--5759616

相關焦點

  • 2020年編導藝考影評最容易考到的10部電影!
    在歷年的編導藝考中都會出現很多影視作品,讓考生針對片段做出影評,沒有提前準備的考生都吃了大虧!馬上臨近2020藝考,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編導藝考最容易考到的12部電影!供編導藝考生參考!山東省2018年編導類統考中,曾經就出現過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2020年的編導藝考中,會有哪個省份或者院校考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呢,讓我們拭目以待!4、《地久天長》這部電影的導演是王小帥,作為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注重關注個體、關注小人物,具有濃鬱的人文精神和開放式的結局。
  • 電影《活著》反映的不是好死不如賴活著,而是笑著活下去!
    電影《活著》是根據餘華同名小說改編,張藝謀執導,葛優和鞏俐主演的一部電影。這部影片被譽為一部活生生的中國當代野史,名副其實。該片是以國共內戰時期為背景,由葛優出演的大少爺徐福貴,鞏俐出演家珍,影片中徐富貴嗜賭成性,妻子家珍屢勸無效,帶著女兒鳳霞回娘家。
  • 活著,好好活——1995年香港影片《我要活下去》
    這次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自己感覺有些偏冷門,應該看過的人不多。1995年上映的香港影片《我要活下去》,改編自香港財經小說作家梁鳳儀的同名小說。貝欣(張艾嘉飾)從小父母雙亡,和外婆生活在鄉下。為了給外婆治病,她不得已答應嫁給葉啟成,照顧他在英國的餐館和前妻留下的女兒,交換條件是葉啟成要安排外婆去英國治療並承擔所有的費用。
  • 我要拍的是能幫人活下去的電影…
    塔科夫斯基是一位俄羅斯詩人之子,他1954年考入國立莫斯科電影學院,除了畢業作品《小提琴與壓路機》,他留下的僅僅是7部電影,每一部卻都是不朽的傑作——《伊萬的童年》《安德烈·盧布耶夫》《索拉裡斯》《鏡子》《潛行者》《鄉愁》和《犧牲》。他的作品以如詩如夢的意境著稱,流連於對生命及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曾這樣評價塔科夫斯基:「他創造了嶄新的電影語言,把生命像倒影、像夢境一般捕捉下來」。
  • 影評:《判決》法官大人,為何要判我活下去?
    影評:《判決》法官大人,為何要判我活下去?文 / 靚晶娛樂有一天女主角菲歐娜接到一封信:「法官大人(My Lady),你判決了我繼續活下去,我可以問嗎?你內心相信的是什麼?而我今後又該相信什麼而活下去?」
  • 編導考生需要掌握的電影大全
    學習編導,看電影是必不可少的,了解電影常識也很重要,很有利於我們通過編導藝考,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電影的那些知識。在考試之前,至少要觀看藝考之前一年中很火的電影,筆試影評題很容易考。考試前兩三年的熱門電影,包括劇院裡的熱門新電影與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新電影。
  •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影評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由張藝謀執導,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影評:《幸福城市》以幸福之名,尋找活下去的理由
    影評:《幸福城市》以幸福之名,尋找活下去的理由文 / 靚晶娛樂「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達到的終極目標,但似乎很少人能夠拍胸脯說自己已經「夠幸福」了。當我們追求幸福的同時,付出了真心、犧牲了自己的純真,向他人奉獻自己的一切,往往在人生的旅途上跌跌撞撞,傷痕累累。
  • 編導生必看的6部金熊獎電影,你看過幾部?
    大導演李安確實拍了很多很棒的電影,拿獎也是拿到手軟的那種。今天,天籟在線小編一姐給大家推薦6部中國的經典電影,這6部影片均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其中有2部就是李安拍的作品,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看。或許有些編導生已經猜到是哪6部電影,但一姐還是先賣個關子,科普一下金熊獎。
  • 《#活著》影評:韓國活屍電影的小格局嘗試
    《#活著》電影評價好看嗎? 我會用單純、有趣來形容《#活著》這部電影,編導趙一亨選擇以俊宇這位不上學、整天無所事事、沈迷於網絡世界的年輕直播主作為主角,無論片頭就讓我們看見他平時的生活形態、房內的高級遊戲配備
  • 《活著》:接受生活帶來的一切苦難,然後笑著活下去
    《活著》由余華編寫,出版後被翻拍成電影。主人公富貴,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出聲良好的他因賭博敗光了全部財產和家宅,後來命運起起伏伏,經歷的身邊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最終在他生命最後時光只有一頭老黃牛作伴。
  • 重溫《活著》
    重溫《活著》,這部讓葛優拿下坎城電影節影帝的電影,厚重而不失餘韻。緊緊地跟時代、歷史結合,波瀾壯闊,又細膩入微。福貴的一生很苦,但他總是盼著活下去,電影裡有著悲痛欲絕的感情戲。鞏俐是隱忍的、含蓄的,丈夫爛賭無度時,她也哭,但是拿著手絹一點點擦淚,但這次,她是聲嘶力竭,在失去兒子之後,她又要失去女兒,震驚和難以置信是最高級的催淚彈。
  • 餘華《活著》:希望是活下去的原因
    雖然餘華小說《活著》的語言並不誇張,但藝術表現不像張愛玲用來渲染胡琴、新月和其他圖像,整部作品敘述簡單,平淡,但很有力量。即使是平凡的敘述也會讓讀者哭得尖叫,他們不禁對餘華讚不絕口。我還想像,如果我的命運如福貴通常是悲慘的,我還能活下去嗎?
  • 編導藝考生必看的經典電影
    必要的閱片量對於編導藝考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鞏固影視語言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養成分析習慣,提高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近年來,採用默評考試的學校越來越多,中藝縱橫研究院專家提醒,積累閱片量對於應試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電影,建議廣大藝考生關注。
  • 親人盡亡、家財盡失如何活下去?餘華的《活著》告訴你人生有多難
    他的兒子因為要救縣長夫人而被活活的抽血抽死。他的女兒在生產時,因為大出血而死。他的女婿在工作時被水泥板夾死。他的外孫因為吃豆子被撐死,再加上他早年因為生病去世的母親,福貴的全部親人都先後的離開了富貴,只留下了福貴一個人。
  • 活著,為了親情!再苦再累都堅持
    當閒下來的時候我們偶爾會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情愛?為名利?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我到底是誰?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盡孝盡忠謀福利、人活著就是立德立信盡善道、人活著就是追求幸福享安康;也有人說,人活著就是做事築夢過日子、傳道授業解迷惑、濟困幫窮助學子。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意思是人活著就是為了吃、為了穿。
  • 電影《活著》:活著如此艱難,也要拼盡力氣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今天陪兒子去找了電影《活著》來看。 心中波瀾起伏,被劇情深深觸動! 電影中的福貴賭博輸掉了老宅,氣死了老爹,好不容易改過自新但是湊巧被抓壯丁,中間親娘死了都不知道。但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在死人堆裡,春生說:「要是能活著回去就好了。」福貴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 這就是生命的強大之處。在難以抵擋的天災人禍面前,人們無暇思考什麼宇宙真理人生意義,所有的念頭 都走向了唯一確定的一股勁兒:活著。
  •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活著》影評
    今年下半年,韓國先後上映了兩部關於喪屍的電影,一部6月24日的《活著》,另一部檔期改了又改最終於7月15日上映的《釜山行2:半島》。就目前的觀後評價來講,這兩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都是5.6分,也都出現了兩極化的評價。
  • 編導跟導演一樣嗎?為什麼編導可以考導演?
    很多編導生在藝考的時候,除了報考編導專業,還報考戲文、導演等專業,關於學習編導可以報考戲文我之前寫過,大家可以去看。那編導跟導演一樣嗎?為什麼編導可以考導演?1、考試內容不一樣,導演考試更注重實踐表達和綜合能力導演考試相對於編導考試來說,涉及的考試內容肯定是更多的。那麼,導演究竟考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考試目的是為了選取具有較全面文化藝術修養和堅實的戲劇、影視理論基礎,並且能夠更好掌握藝術創作規律跟實踐能力的人才。
  • 編導藝考一定要看的電影,你還有幾部沒看過 (1)
    閱片量對於編導藝考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每個優秀的編導都會從優秀的作品當中吸取編導必須的營養,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優秀電影的片單,充實自己的閱片量,提高自己的審美和編導水平。本期推薦的是優秀的國產電影。哪一部是你沒看過的?如果已經看過了,也不妨重溫一遍,帶不一樣的思考和問題去看,也會有新的收穫,經典影片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