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活著》是張藝謀導演執導,葛優和鞏俐主演的一部影片,獲第四十七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葛優)、人道精神獎,第十 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0大華語片之一,全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全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
一、《活著》的主旨思想的表達
(一)對小人物的塑造
電影《活著》鞭韃了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中所走的彎路,《活著》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個了解歷史的機會,大煉鋼,大躍進,大批判,文X等等。同時活著是一個非常美的故事,很親切,很真實,以貼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數十年來中國老百姓「好死不如賴活」的生活觀,故事很親切,很真實,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個小人物在巨變的歷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不幸和坎坷總是纏繞著他。然而他從沒有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從不怨天尤人,並且對生活和未來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黃面孔的、沉默的、堅韌的中國人就這麼無聲無息地繼續活著。
《活著》幾近真實地刻畫了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和苦難,由四十年代始,經過提煉精簡後,將三十餘年濃縮到了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集中體現了福貴這個小人物悲歡離合的人生。
二、《活著》的藝術特色
(一)幽默稀釋悲劇
電影《活著》是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張藝謀把小說情節改變後,同時卻插入了不少有所指的情節,例如鳳霞的死中本沒有王教授這一角色,又如鎮長(小說中的隊長)提到的發炮解放臺灣的情節,張藝謀悄然地把鎮長的原話改成張狂的笑語,故意製造出諷刺的效果以達到醜化那個時代的目的,這都是值得觀眾留意並深入分析的作為導演的張藝謀有何目的的細節。
張藝謀加了一些諷刺的東西。例如:救風霞的教授因為太餓被饅頭噎著,而不能去動手術,眼睜睜地看著鳳霞被紅小兵們弄得大出血死亡,還有加了福貴靠皮影吃飯的情節。導演完全理解了原著,並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東西。活著這部電影非常的長。整個看電影的過程我反反覆覆的咀嚼著兩個字「活著」,活著真好,人只要活著,對家人,對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通過黑色幽默來表現悲劇。
(二)皮影的運用
張藝謀對該電影的較大創新是插入了一條暗線——皮影,皮影在電影的開頭、劇中的幾個轉折點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現。從藝術角度分析,皮影與秦腔的搭配確實起到了一定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時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圍。 在電影中展示的皮影戲也是貫徹主題的重要一個線索。實際上,把皮影戲引入電影,也是張藝謀導演一次匠心獨運的安排,一方面,人是玩偶的操縱者;另一方面,人卻如同玩偶被歷史的強大力量所操縱。人與玩偶,恰如其分的襯託出「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深刻人生意義。
影片涉及皮影這個意象還有一處暗示,到了結尾,福貴把塵封著的皮影箱拿出,幫孫子放入小雞,這個空空的箱子寓意著孫子的嶄新命運。當孫子問起他「小雞長大後變成什麼」這個似曾相識的問題時,他不再像當年回答兒子有慶的問題時那樣回答「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等牛長大了,共產主義就到了。」而是改為「等牛長大了,饅頭也就長大了」。這個細節可以說是導演的一種 暗喻:告別激情歲月的宏大理想,回歸踏實的生
活。
(三)演員的表演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貴——葛優。他善於表現小人物的內心,對小人物詮釋的也比較得當,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臺詞:「千好萬好,活著就好」。另外,還有他跟春生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活著不容易,要好好活啊!」,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壓力和喪失親人的悲痛中能活下來的精神力量吧。這種知命術的敘述可見跟劇本及編劇的深刻功力是分不開的。一個富家公子,賭的什麼都不剩,然後開始苦澀的人生經歷,給我感覺他很堅強。還值得讚揚的就是,一個富家公子,借了別人一箱皮影戲(片中曾多次提及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戲箱子——富貴的撈食工具),他可以說是盡力保護,這很讓人感動。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鞏利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首先在片頭,她表現出了一個舊社會女人在那個特定時代所不具備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貪財,在舊社會,嫁入大戶的哪個不貪財,起碼電影裡都是這麼處理的,可是他卻可以帶著孩子離開丈夫,也正是這點,對一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後來見到落魄的丈夫後又回來支撐起這個家,她給給人總的感覺就是一個值得佩服的中國女性——執著而可愛。而後來,當上區長的春生倒車撞倒了牆,壓死了她兒子有慶時,她曾對春生冷言冷語,怒目以待,「死活不讓他進門」。但當春生被判為走資派,妻子自殺,旁人疏遠並劃清界線,他不想活下去的時候,她說他還差徐家一條命,勸他不要自尋短見,好好活著。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影片中顯然易見。
(四)音樂色彩
從影片一開始,風格古樸的音樂主題就以比較冷色調的胡琴和合成器音色(從色彩上講比較陰冷)作為第一次顯示。流露出淡淡的憂傷,這個基調雖然隨情節的發展經過多次變化,但始終沒有擺脫悲傷地情緒。首次顯示後,與其後續場裡喧鬧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男主人公福貴即將輸掉自己全部的財產時賭場內皮影戲的伴奏音量突然大了起來 (近乎噪音),正是這種有源音樂的背景化,達到了烘託緊張氣氛的良好效果。這也體現了電影中音響作為一種元素對電影情節的推動作用在畫面中的人物富貴對破產感覺到非常突然,但是,觀眾早就已經從節奏越來越快的鼓聲中預感到了這個結局。
緊接著的場景———家珍的告別———又使主人公陷入了另一種失落。時的激動、氣憤轉入了對生活的絕望。在板胡演奏的主旋的陪襯下,他大聲地哭到:「沒有了,全都沒有了!」此處的音樂更多的是 一種情緒襯託。
解放軍的到來使福貴的命運又一次發生變化,同以往一樣主題又一次出現了———弦樂和聲的伴奏。在總體上給人一種舒緩的感覺,預示著轉折的出現。整個電影運用了大量的音樂色彩,不再一一例舉。縱觀全劇,那段古樸的旋律貫始終次呈示。它與情節的關係在不時地發生著變化,在不斷的推動情節的發展的時,也被情節所左右。在影片中時刻描摹著主人公的性格和堅韌的意志,成為人物在電影音樂中的具體形象。同時,這段旋律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生活,無論生活以什麼樣的面目出現在主人公的面前———或悲慘,或幸福,或平淡,或無奈———這段旋律總是作為「生活」這一抽象化形象的具體投射給觀眾以提示。
===============================
=======
河北藝考小助手 真誠祝願每一個考生金
榜題名!
奧爾藝考,全國最專業的藝考培訓機構,
培訓成績連年全國第一;
祝所有的藝考學生考上理想大學,實現自
己的藝術夢想!
聯繫我們: 微博 @奧爾華藝唐山校
區
QQ: 2478604429
微信號:@tsaoeryikao
網址: www.798edu.com
電話: 0315--575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