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皇族村,90%村民祖上是大宋皇帝,如今仍顯赫一方

2020-12-22 騰訊網

黑格爾曾說過中國沒有真正歷史,只有輪迴。

黑格爾在這裡說的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並沒有進步,而是在原地踏步,唯一在變化的是不斷更換「大地主」,也就是帝王家族。

秦始皇開始,封建王朝三百年一輪迴的節奏一直持續到了1912年,其中大部分朝代更迭是通過武裝暴力的方式進行交替,唐滅隋、明代元、清兵入關。舊朝代的結束,很多地方貴族可以獨善其身,大不了換個老闆,但是對於前朝皇族,卻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能像晚清皇族這樣改名換姓繼續隱秘於民間的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多,很多前朝皇族或死於起義軍手中或英勇殉國。

蒙古鐵騎踏進南方的時候,南宋皇族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趙家子弟展現出了華夏硬漢的一面,崖山海戰,十萬軍民投海殉國,保留了民族氣節。因此在廣東也留下了一座「皇族村」。

隱秘於廣東的皇族村

十萬軍民投海,總是會有一部分的皇族們流落到民間,並且繼續生存下去。我國現在就有著這樣一座有著近600年歷史的古村,裡面的人多半都是宋朝皇帝的子嗣,有著曾經的皇室血統。這就是如今坐落於廣東省的珠海鬥門區圩鎮南門古村。

南門村,是2014年度CCTV十大最美鄉村,村中有一座建於明代的祠堂——

猗堂。菉猗堂引人注目的地方並不是皇家祠堂的身份,而是國內最大的蠔殼牆。千年磚,萬年蠔,在廣東一直都有用生蠔殼做外立面的傳統,冬暖夏涼,排水性非常好,同年份的裝土牆早已不見蹤影,而

猗堂的蠔殼牆已經屹立了六百年,只是有點密集。

目前的判定是這座祠堂是趙匡美的後裔的祖祠,趙匡美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弟,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皇朝皇族多才多藝

宋朝的歷史其實非常有趣,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不但在領兵打仗後面有著非同常人的天賦,在武學方面也有著驚人的造詣,如今的太祖長拳,還有盤龍棍,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武功都是趙匡胤所創。而在政治方面,趙匡胤其實也有著不一般的手段,從黃袍起義到杯酒釋兵權,這都展現出了他的才能。

可惜的是,這位英名赫赫的宋太祖,並沒有去世,所以在他逝世以後,由他的弟弟繼位。可能是趙家的基因決定了,他們的後人,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領域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天賦,宋徽宗可以說是被皇帝事業耽誤了的一位畫家,他所畫的花鳥魚蟲都極其細緻,可以稱得上是書畫大家。

弱宋的挨打史

或許皇帝在盛世時有點愛好是正常的,但是在宋朝這樣內外皆有隱患的情況下,這種只發展自己的愛好的情況的行為不是那麼的正常了,他們只專心於淑華,或者說其他的副業也就導致了宋朝的國力一直非常的弱,沒有辦法與外族所抗衡,北宋靠錢財換來了和平,但是好景不長,遊牧民族南下是歷史大趨勢,北宋輕鬆被滅,皇族被追殺殆盡,趙構僥倖不再京城,在杭州翻開了南宋的歷史。

並且當時的南宋在金國步步緊逼之下,選擇了與蒙古這一更加勇猛的遊牧民族合作,就像寓言故事唇亡齒寒一樣,遼國被蒙古的鐵蹄踐踏以後,搖搖欲墜的南宋自然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詩篇中,南宋就此落幕。

值得慶幸的是宋朝皇族在廣州有著一支血脈流傳了下來,現在南門村繁衍至今。

有關於這個皇族村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宋朝被蒙古的鐵騎踐踏以後,南宋最後一個丞相陸秀夫背負幼年的皇帝趙昺蹈海赴死,其餘皇族或追隨而去,或在倖存將士護送下流落至今天的鬥門避禍繁衍。

另一種說法則記錄在南門村的族譜之中,這種說法是,在南門村生活的村民都是「魏王派」,在崖山海戰之前便已到鬥門繁衍生息。魏王趙匡美的第八代孫趙懌夫入廣東任香山縣縣令,任職3年,死於任上。他的第三個兒子趙時

在崖門之戰後,為了躲避災禍鬥門大赤坎。後來又在明朝的時候搬到南門村,這個村子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無數的戰亂,大宋王朝已經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血脈的延續從未停止,如今在廣東一帶仍是顯赫的大族。

相關焦點

  • 湖北劉家橋村:前後有36位皇帝,現在劉氏皇族後裔9000多人
    ——《天堂電影院》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83字,閱讀約2分鐘湖北劉家橋村:前後有36位皇帝,現在劉氏皇族後裔9000多人。這個村可以說是一個大漢皇族村,因為在劉家橋村及其附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9000多人的大民族,也就是說,在這個小村莊及其附近,劉氏皇族後裔就有9000多人。這樣的數字令人驚訝。劉家橋村的祖先始於漢高祖劉邦。後世的西漢,東漢,蜀漢,此外,南朝還誕生了36位皇帝。他們統治中國大約511年。在當地,劉家橋村也很有名氣。劉家橋村至今保存完好。
  • 大宋皇帝的「父親」名義保衛戰
    圍繞著英宗對濮王的稱呼問題,宋朝中央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論戰,一場有關皇帝父親名義的爭奪戰。論戰的一方是歐陽修、韓琦等宰相大臣,另一方則是以司馬光為首,以臺諫官為核心的禮官、侍從群體。歐陽修派主張英宗對濮王應當保留父親的稱呼和名義,司馬光派則主張英宗應當稱呼濮王「皇伯」。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下。
  • 一口「神井」見證著客家人遷移貴港的歷史,守護著一方村民!
    它位於荷城十大最美鄉村石坑屯裡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石坑屯有名的四大古井之一它既是石坑屯標誌性景觀也承載著吳氏遷移貴港的歷史相傳清朝年間,來自廣東客家人的吳錦雲經商途經該井附近,天氣炎熱而口渴難耐,只見參天老樹上一群白鶴在飛,判斷附近一定有活泉,於是穿過叢林草地,果然看見一方水塘,沿著水塘尋找果然看見一汪清泉從石縫裡冒出來,遂手捧清泉飲下,只覺甘甜回味無窮,並認為這裡就是「福水善地」。
  • 這個南宋皇帝,滅了金國,卻害苦了大宋
    黃機說,我大宋軍隊威武,那些如狂鯢一樣的金兵將被殲滅,兇惡如虎的敵軍將會被俘虜,而金國皇帝的性命,不過是像春天的薄冰般消融。然而,宋金並立之時,北方一個更強大的遊牧民族已經崛起,那就是由成吉思汗統一的蒙古人。當橫掃四方的蒙古人打得金人千裡奔波時,南宋卻擁立了一個頗具爭議的風流皇帝。
  • 大宋皇帝的「父親」名義保衛戰
    圍繞著英宗對濮王的稱呼問題,宋朝中央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論戰,一場有關皇帝父親名義的爭奪戰。論戰的一方是歐陽修、韓琦等宰相大臣,另一方則是以司馬光為首,以臺諫官為核心的禮官、侍從群體。歐陽修派主張英宗對濮王應當保留父親的稱呼和名義,司馬光派則主張英宗應當稱呼濮王「皇伯」。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下。
  • 短命的鐵血皇帝宋哲宗,如何讓大宋揚眉吐氣了一回
    文:軍事帥哥公元1100年2月23日,大宋帝國首都開封,一位年僅24歲的皇帝突然去世,大臣們或許不會想到,他的去世竟是「鐵血大宋的終結」。這個皇帝就是北宋最後一位英明君主,有著富國強兵偉大理想的宋哲宗!他繼承著父親的治國理想,將宋朝的盛世推向了頂點。
  • 短命的熱血皇帝宋哲宗,給大宋出一口惡氣
    至於對內,高滔滔對新黨新政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什麼青苗法、保馬法、免役法統統作廢……此外更是把大宋朝堂變成了高滔滔撒潑打滾的一言堂。待到高老太終於和這個世界含淚作別,「女中堯舜」反覆折騰下的宋帝國,不但國際地位創造了歷史新低,而且基本掏空了國家財政,大宋帝國風雨飄搖。
  • 最風流的南宋皇帝,滅了金國,卻害苦了大宋
    黃機說,我大宋軍隊威武,那些如狂鯢一樣的金兵將被殲滅,兇惡如虎的敵軍將會被俘虜,而金國皇帝的性命,不過是像春天的薄冰般消融。然而,宋金並立之時,北方一個更強大的遊牧民族已經崛起,那就是由成吉思汗統一的蒙古人。當橫掃四方的蒙古人打得金人千裡奔波時,南宋卻擁立了一個頗具爭議的風流皇帝。
  • 他參與宋遼澶淵之盟談判,顯赫一時,因持功自傲下場悽慘
    宋將射殺了遼軍主將蕭撻凜後,遼兵士氣大挫,遼方給宋真宗寄去一封信,傳達了願意停戰和議的信息。宋真宗也回信表示願意和議。臨走之前,宋真宗給利用交底說,遼軍這次南侵,意欲奪取燕雲十六州,但關南地盤早已屬我大宋,絕對不能割讓。自漢朝以來,有拿玉帛賜給單于的先例,倒可以考慮。當時,曹利用對遼方南下入侵憤憤不平,他回答宋真宗說:他們要是有過分的要求,我就是捨棄生命,也不會答應。宋真宗很賞識他的這種態度。
  • 高以翔超硬祖上三代曝 眾人都嚇壞
    如今有網友也起底高以翔的顯赫家世,發現家族祖上三代都大富大貴,直言嚇壞:「這背景不簡單!」★最後一天!臺北車展最高優惠下殺45折【點進搶】▼高以翔超硬祖上三代曝光,網友都嚇壞了!圖/範瑋琪IG高以翔猝死,消息一出震撼演藝圈。據了解,高以翔家境富裕,為了圓明星夢獨自來臺發展,不過為人低調的他,生前極少談論到他的顯赫家世。
  • 廣東話和官話差異很大,身為廣東人的張九齡是如何和皇帝溝通的?
    那麼問題來了,廣東話和官話差異那麼大,那麼身為廣東人的張九齡是如何和皇帝溝通的?小編也很好奇!廣東地區的人們對語言承載的價值觀很看重,有句老話說的好:寧丟祖宗田不丟祖宗言!你讓他們改說普通話,跟讓北方人改姓氏差不多,挺不情願的。香港被殖民了150年中英文是官方語言,結果怎麼樣呢,還是說粵語!
  • 電視劇《清平樂》中,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的朱瞻基誰更渣?
    《大明風華》中的大明皇帝朱瞻基誰更渣的問題產生了深刻的研究與分析,當然此次討論,對還未播完的電視劇《清平樂》的大宋皇帝趙禎略顯不公平,因為看不到後期他還有那些更渣的光榮作為而嘆息啦。 劇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大宋皇帝趙禎,話說大宋皇帝開局就被動地做了皇帝
  • 大宋皇帝趙禎:仁君的範本
    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而言,他們的歷史知識,十之八九是來自於戲劇、話本、小說這類的文藝作品,如今又多了影視劇和電遊宋仁宗之所以被當成平庸而又無趣的皇帝,完全是因為少了許多的陰謀論。中國古往今來的那些知名度較高的大暴絲們,個個都是製造陰謀論的高手,因為只有製造出了令人信服的陰謀論,他們才可能大搞群眾運動,從而讓自己名垂青史,至於「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因為越滔天,屁民們越懷念我呀。
  • 廣東非遺援藏讓老手藝活起來 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11月12日,適逢工布新年前夕,新落成的太昭村村委會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村民們從家裡趕來,參加一場期待已久的培訓課。原來,受廣東省第九批援藏隊和西藏林芝市旅遊發展局邀請,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組織開展的林芝非遺服飾主題考察培訓來到了太昭村。
  • 楊盛洪:堅守產業發展 帶富一方村民
    湖南日報·湖南客戶端5月4日訊(通訊員 李斌 袁學龍宋三龍記者鄭丹枚 )5月4日上午,綏寧縣惠農家庭農場收割後的油菜地裡一片忙碌,16名村民在產業帶頭人楊盛洪的帶領下正在搶抓季節移栽羅漢果苗。該農場計劃要在半個月內把17000株羅漢果苗栽種好,並通過這一片產業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
  • 楊令公四仗定忠身:為何背叛北漢而投降大宋?
    楊家將起先也非大宋之臣,而是楊令公經過四次的交戰,方成為宋朝的臣民。楊家由普通軍官到楊家軍,再到「楊家將」並非徒有虛名,此譽皆與這四戰有關,而每一戰都給人留有啟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四次的交戰情況。一、第一仗,一戰定身份宋朝初期,天下並不太平,軍閥混戰各霸一方,由此形成了諸多小國,北漢就是其中之一。楊令公便是此國的一位普通中級軍官,遠沒達到將軍級別,根本稱不上將和家什麼的,直到有一年周國前來挑事,北漢皇帝連吃幾場敗仗,丟掉了好幾座城池才慌了手腳。
  • 大宋皇室的曠世奇戀:高滔滔被譽為「女中堯舜」,為何引爭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皇后都不能善終的,歷史上著名的明朝的馬皇后、張皇后、還有宋朝的高皇后等,這些皇后與皇帝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上演了絕美的童話愛情故事,好生讓人羨慕。大宋皇后高滔滔,在嫁給趙宗實後,順利成為了皇后,兩人恩愛有加,雖然趙宗實英年早逝,但是在他有限的生命裡,他對高滔滔是極度地寵愛的。
  • 《大宋少年志》廣東衛視將播,張新成周雨彤演繹「元氣少年」
    2020-01-18 17:44 羊城派文/羊城派記者 艾修煜由張新成、周雨彤、鄭偉、王佑碩、禾浩辰、蘇曉彤聯等主演的少年成長熱血劇《大宋少年志》將於1月19日晚登陸廣東衛視「此次作為開春大戲挺進廣東衛視黃金檔,再引期待。《大宋少年志》由知名編劇王倦擔任劇本策劃,講述了大宋少年六人團為家國大義守望相助,在隱蔽戰線上為守護江山社稷和百姓平安而奮戰的青春故事。
  • 《清平樂》中曹皇后的顯赫家族 出過曹操、曹國舅、曹雪芹
    ,劇中的陳熙春,之所以沒能坐上皇后的寶座,很大的阻力,來自於大臣們認為她的商人出身,不夠資格母儀天下,所以即使有了太妃的支持,有了皇帝的喜愛,最終也只能黯然離宮。電視劇《清平樂》海報祖父:北宋開國名將而曹皇后則出生於名門望族,而家中卻沒有人在朝中掌權,這一點非常符合皇家的擇後要求,這避免了外戚坐大的可能
  • 百家姓前八位中,有哪幾個姓沒出過皇帝?周姓:揭老底是不?
    但還有幾支姓氏,祖上沒出過什麼皇帝,卻也能躋身當時的高層門閥,這樣的家族才是百家姓中最有實力的。趙姓——南越、趙宋南越武帝趙佗是趙姓帝王之中壽命最長,也是為帝最早的一位。但如果按照正統而言,趙佗只是割據政權的統治者,雖曾單獨稱帝,但不久後就臣服西漢,僅被承認為南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