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神井」見證著客家人遷移貴港的歷史,守護著一方村民!

2020-12-22 知貴港

你見過典型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井嗎

石坑井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它位於荷城十大最美鄉村石坑屯

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是石坑屯有名的四大古井之一

它既是石坑屯標誌性景觀

也承載著吳氏遷移貴港的歷史

相傳清朝年間,來自廣東客家人的吳錦雲經商途經該井附近,天氣炎熱而口渴難耐,只見參天老樹上一群白鶴在飛,判斷附近一定有活泉,於是穿過叢林草地,果然看見一方水塘,沿著水塘尋找果然看見一汪清泉從石縫裡冒出來,遂手捧清泉飲下,只覺甘甜回味無窮,並認為這裡就是「福水善地」。從此吳錦雲便在這裡定居下來,掘坑成井,是為「石坑井」,該村也因石坑井而得名石坑屯。

相傳,1963年發生大旱,大圩的水井基本都乾枯了,莊稼更是乾旱而死,唯有「龍巖井」「石坑井」水流不斷,於是人民紛紛到井邊排隊打水。石坑井就這樣默默的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陪伴當地人度過艱難的歲月,見證當地歷史的變遷。

石坑屯也將石坑井當做「神井」「母親井」,逢年過節,村民都會到井邊上香,大年初一更是爭相來上「頭柱香」,祈求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石坑井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石坑人

石坑人亦默默守護著一方水井

如今這口井成了節日裡人們的聚集地

大家紛紛來敬香祭拜

熱鬧如同廟會一般

相關焦點

  • 北部灣港貴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軌道式貨櫃門式起重機遷移...
    招標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12-23在網上發布:北部灣港貴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軌道式貨櫃門式起重機遷移安裝工程中標候選人公示。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以免錯失商業機會。
  • 員工專欄 | 香港客家人印象
    香港的客家人是香港歷史的見證者。歷史上,內地客家人源源不斷南遷香港。北宋時期是客家人進入香港的重要時期。17世紀末,清朝初年實行獎勵墾荒政策,廣東、福建、江西客家人陸續遷移香港開發建設。在英國殖民香港前,香港336個村落中,客家人村落多達128個。1970年以前,多數客家人在新界的鄉村居住,過著簡單樸素的農村生活。
  • 從A-Z,這就是我愛貴港的26個理由!
    貴港的橋很多,橋不僅是貴港的坐標,更記錄著貴港的前世今生,貴港的每一座橋,都有它的故事。如今在貴港的村莊裡,道路乾淨整潔,沒有以前農村常聞到的異味,村子安靜祥和,透著田園般的詩意。環境得到改善,迎來了全新的發展。
  • 人地矛盾與土客之爭:論客家人是太平天國運動拜上帝會之母
    熟知太平天國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拜上帝會的主要創始人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其受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有感而撰寫了三本「原道」書籍,成立了拜上帝會。拜上帝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招收的信徒主要是農民,這些農民深受地主和鄉紳壓迫,其反抗熱情和精神撫慰的需求極其強烈,拜上帝會的產生,給他們帶來了精神的寄託。
  • 客家人從何處而來?
    這是客家人獨創的文字。從字面上看,走到了懸崖邊上,再無路可走的人,就是客家人。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這個在閩粵贛邊區擇山而居,喜歡穿藍色布衫,並操著一口古老方言的群體被認為是一個「夷蠻」部落。就連客家人自己對自身的來歷也不甚明了,他們只記得祖祖輩輩似乎總是在不停地遷徙,從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
  • 貴港青年原創MV《為你守護光明》,致敬最美「逆行者」!
    近日,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弧光樂隊網上集結,通過線上「雲錄製」,創作歌曲《為你守護光明》,用歌聲向所有奮鬥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蘇瑜: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港北供電分局 作詞過程: 撰寫歌詞的過程很順暢,很多詞句都是有感而發。
  • 原創紅色革命歷史舞臺劇《景仰》在貴港上演
    原標題:原創紅色革命歷史舞臺劇《景仰》在貴港上演10月26日晚,貴港市舉行紅色革命歷史舞臺劇《景仰》——「演繹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這是以該市革命歷史題材和英雄人物來創作的一臺本地舞臺劇目,通過舞蹈、山歌等表演形式,演繹了革命先烈黃日葵、譚壽林的生平以及羅村會議、中秋起義等紅色故事,再現貴港這段壯烈而偉大的歷史。「《景仰》是繼不久前在全區巡演獲得巨大成功的話劇《壓艙石》後,貴港創作的又一部力作。」
  • 猜想一下客家人從哪裡來
    首先聲明,我不是研究客家歷史的,也不是研究客家文化的,對客家人的風俗文化,風土人情知之甚少,稍微看過一點關於客家人歷史的文獻,因此下面所猜想,所闡述的關於客家人來歷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嚴謹,科學,客觀,真實,只能是猜想,所以請大家見諒!
  • 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新華社貴陽5月14日電 題:三個土家女人見證一口刀村搬遷史  新華社記者向定傑、肖豔  貴州烏江邊,武陵山深處,峭壁上「掛」著一個叫一口刀的村莊。  一口刀,地如其名。遠遠望去,多個寨子散落在高高的山梁間,就好像建在刀背上一樣。
  • 客家人是屬於哪裡的?老祖宗都是從江西過來的?這事得從頭說起!
    在我國的南方可以說是有著很多不同地域來的人,在我國的南方,可以說有著很多的客家人了,很多人對於客家人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都接觸過客家人,對於客家人都是有著不一樣的看法的,但是在客家人的一些記載中,可以說大部分的客家人都是來自於江西的,但是很多人覺得說,為什麼客家人都是來自江西呢?
  • 在廣東,客家人真的很拼!
    via.樂隊的夏天「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人有著上千年的遷徙歷史也正因如此,在每個客家人的身上,總是有「一條褲腰帶」闖世界的拼勁!目前廣州地區的客家人數有戶籍在冊的不少於200萬,尤其是天河區鳳凰街的柯木塱村和漁沙坦村,更是廣州近郊最純正的客家村落,居民和村民98%以上是客家人。
  • 再過10天,貴港人集體過年…這些事必須提前告訴你!
    聽說,這兩天有一些貴港人用盡了洪荒之力去做這件事——回家!勤勤懇懇一整年就盼著過年這幾天但是每年回家,都是這樣 ▼但講真的,只有離開了貴港你才會知道自己有多想念貴港的美食轉眼年關將至,老話說今年撈的越多,吃的就越豐盛
  • 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
    意味著原居民當中有近六成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見證深圳的滄海桑田 只要到龍崗、橫崗、坪山、坪地、葵湧等地 便能探尋到不少
  • 客家人遷徙了上千年,為何客家人的語言不會變,向心力如此強?
    客家人,是逃荒,避難,戰亂所形成的一個群體。包括漢人部分少數民族在內逃難,流浪者。他們在所暫留居住的地方都有本地原來居民。所以他們的到來就稱為客家人了,這個群體就形成客家族群體。客家人認同主要是語言,雖然每個地方客家口音聲調不一樣,但是相隔萬裡,表達的主要用詞是一樣的,所以全世界的客家話只要是客家人都能交流。這也認證了客家人兩千年的遷徏是真的,有一個龐大的地方遷往世界各地,主要昰中原地區,因為中原土地肥,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常年戰亂,所以好多都是整村人遷徙。客家人是漢人無疑,很多有族譜記的。
  • 哪裡有客家人,哪裡就有粄
    畢竟,在我們的歷史長河裡,客家人被迫一次一次拋棄故土,一次由北向南遷移,已經被漂泊傷透了心。在一路南下的過程中,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南方」。在南方,米製品也是主食或小吃一般的存在。南方人對大米愛的深沉,即使有海南雞飯、廣東煲仔飯、燒臘飯、豬腳飯,都不能滿足南方人對大米的想像。
  • 科學探索:基因研究發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去年開始做的全球首個「客家人基因族譜」項目的研究在今年8月已經有了結果。這是客家學研究第一次使用遺傳學方法分析了客家祖地100多個傳統姓氏的血緣起源,回答了的兩個歷史疑問:1、客家人的主體是中原漢族、畲族還是古代百越人?
  • 「烈火雄心」推出了貴港版?「火」成這樣你竟然沒有看過!
    貴港消防傳承平南大安 「消災有備、防患無虞,藏兵於民、全民參與」的消防精神全市僅有230多名消防員,但他們用自己的忠誠和奉獻,守護著貴港500多萬人的安寧 貴港版的「烈火雄心」雖然沒有什麼大牌的明星,但我們貴港這些最可愛的「逆行者」,用自己的生命演繹著一部又一部最真實感人的大片~貴港消防好樣的!
  • 客家人的二次葬習俗:遠古的繼承和對祖先的敬畏
    筆者是一位廣西客家人,從小就聽長輩說,我們從廣東遷移而來,而廣東的祖先又是從北方遷移過來的。 而這之上更遠的祖先從何而來,族中長輩也說不清楚。隨著年齡的增長,筆者逐漸了解到客家人這個群體的與眾不同,其中不得不提及客家人的二次葬文化。
  • 敘說香港客家的前世今生 你是客家人嗎?
    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歷史上,進入廣東的客家人有六次大南遷,有時延2000多年的記載。 侯、鄧、彭、廖、文五家,最先進入香港這片土地墾殖,子孫流播,各居一方,被稱為新界五大族。按他們主要居住地,分別叫上水候氏、錦田鄧氏、粉嶺彭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 五大族,鄧、彭、文,祖籍都是江西,文氏屬客家人,眾所周知。按理說他們應該是最早進入香港的客家先民。
  • 【客家歷史】客家人的來歷您知道嗎?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