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海啊大海
大海啊大海,是我嚮往的地方。
某周一中午,午覺時,想著連續兩天沒在凌晨4點起床,不能趕到海邊看日出,為什麼不去住在海邊呢?朋友圈的大海啊可是童話般蔚藍。
半個小時內完成訂房、收拾行李、通知同事好友,兩個小時後到達楊梅坑,這個地方,表弟多年前曾經帶著我們來過兩次,現在經過設計規劃建設,有點度假勝地的感覺。
放下行李,吃個腸粉,騎上借來的自行車,跨過小橋,到達海灘,人群依然熙熙攘攘,拍照的、玩沙的、玩水的、看海的、看人的,專注、歡樂、喜悅。
當我用手機錄海浪視頻時,畫面裡突然跑進來一個小女孩,原來她要用桶來裝海水,她和海浪的互動,仿佛天地間只有她和大海存在。
拍到這段視頻後,我心滿意足地向著觀景臺出發,探路,為看日出做好準備。
天氣預報接下來兩天有雨,這裡的日出估計是看不到了,但可以看到海雨欲來的景象,可以看到大海的日常,心裡充滿親切。
這裡看不到海上日出,因為有高高的峻岭。
這裡看不到海上日落,因為有寬寬的海灣。
我心裡想去看海上日出的地方在另外一片海域,
完全地面向東方,毫無遮擋。
《海的女兒》 好運氣地選擇了小女孩兒喜歡的地方拍海浪
【貳】太陽每天都在升起
太陽每天都在升起,因為地球每天都在自轉和圍繞太陽公轉。臭氧層和雲層調劑著我們看到的天空色彩和樣貌。
次日早起,早餐時看到,天空雲朵被霞光描出金邊,趕緊騎著自行車在沒有人的海濱步道飛奔,希望趕在霞光消失前到達觀景臺。
雲層太厚,我退回到一處沙灘,這處沙灘的石頭以珊瑚石為主,還有被大海磨成鵝卵石的白色塑料泡沫。喜出望外,用撿來的塑膠袋裝上幾塊挑選出來的珊瑚石,有賺了一個億的豪邁感。
遠處透過雲層間隙的光束消失的同時,天漸漸明亮起來。海浪聲裡有了些活潑的音色。
回程看到一位年輕英俊長發的攝影師先生在海邊拍攝海浪,趕緊用手機抓拍他,真是人外有人啊。
回到住處,手衝瑰夏,配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糖冬瓜,開始工作。
臨近中午,提前結束工作,坐快艇,乘風破浪,到達鹿嘴山莊,在懸崖餐廳陽臺用午餐,到懸崖步道看海,拍照,回到懸崖餐廳下的沙灘,在金沙江見到撿到的石頭,這裡更多,圖案更細緻更完美。
等我徜徉完海灣的礁石,帶著精挑的石頭們回到入口,漲潮的海浪已經收回我堆存的石頭們,擔心變成現實,無緣同行相伴,有微微遺憾。
迴路已被海水淹沒,找到我藏在路邊大礁石下的畫石,心滿意足地坐上快艇,在波峰上飛躍,在波谷底驚呼,海浪飛到身上,自己也成了電影電視裡看到的那些唯美颯爽的主角。
回到岸上,人群稀少。
有一塊人面獅身的石頭,當我拾起它時,就想著要送給瑞斌,是今天得到的最佳饋贈。
【叄】大海的斑斕色彩
大海表達自己個性的方式很多,其中一項是祂岸邊的石頭。
次次日早起,天空飄著零星細雨,沿著空曠無人的海濱步道,我騎行到觀景臺,雨天的海,繡著淺黃色的蕾絲邊,海天是同樣的灰藍,猶如古畫裡的遠山、近水,朦朧中閃著暖黃的燈光。
到達觀景臺下的沙灘,巨大的、大的、中的、小的、細小的石頭競相展示自己的花紋和色彩,熱鬧得像在選美,更迷人的是各個都是地質演變的記錄者。
海浪時不時帶走祂能帶走的斑斕石頭,留下那些倔強的,在狂風暴雨的日子裡再來帶走。
活學活用手機攝影課的知識,帶不走的石頭,我用手機拍攝下祂們美麗奇特的容顏,「效法自然」的「自然」,廣袤浩瀚無垠。
回到住所,抖落衝鋒衣上的雨水,呼吸裡有豐富的負氧離子。
把採擷的一棵帶根黃槿用水養起來,手衝瑰夏配糖冬瓜,開始工作。
【肆】告別大海
中午結束工作。
在雨中,帶著大海饋贈的花材-黃槿和石頭們,
告別大海,打道回府。
途中去遊艇會逛了一圈。
回到大甲午餐,在明亮溫暖裡吃了魯肉飯套餐,太美好太美味啦!
每次旅行回家都有回到人間的感覺。
2021.2.15 永寧街5號 大甲
2021.2.16 修改 永寧路5號 大甲
美麗的海石和自己種的洋水仙
編輯 插花 攝影
王傳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