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演員:向百老匯舞臺中央靠近

2021-02-08 七幕


文章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幾十年來,亞裔美國戲劇演員在緩慢地向舞臺中央靠近,如今他們得到了過去在紐約極少能享受的東西:需求。

他們罕見地得到了大量工作機會,包括一些新劇以及兩部備受期待的百老匯復排劇——《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和《西貢小姐》(Miss Saigon)。現在越來越多的戲劇和音樂劇也從亞洲的角度講述故事,這是亞裔美國藝術家們一直以來的夢想。越來越多的亞裔得到了過去由非亞裔演員飾演的角色。


亞裔演員Lea Salonga主演《西貢小姐》

對局勢影響最大的是《愛在這裡》(Here Lies Love),它是少數幾部叫好又叫座的外百老匯音樂劇,而且它的演出計劃尚無結束時間。更不同尋常的是,它完全是一部關於亞洲人物的戲劇。女主人公是菲律賓的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Imelda Marcos)。該劇有17位演員,是多年來第一部可以保證亞裔美國演員有穩定工作的音樂劇。《愛在這裡》今年秋天在舊金山和倫敦的演出正在籌備中。同時有望在洛杉磯、西雅圖、丹佛以及澳大利亞的雪梨和墨爾本上演。


音樂劇《愛在這裡》劇照

韓裔美國女演員露西·安·邁爾斯(Ruthie Ann Miles)說,在得到馬科斯這個角色之前,她在《安妮》(Annie)巡演期間戴了十個月金色假髮。她補充說,「那個假髮是為了讓我和兩個白人姐妹外形一致。我們很多人為了得到工作都這樣做過。」

「多年來,我一直讓亞裔演員做好亞洲人物角色不多的心理準備,」菲律賓裔美國演員約瑟·利亞納(Jose Llana)說。他在《愛在這裡》中飾演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之前我的最佳策略是參加拉美裔角色的試演,因為我的外貌跟他們相像,」他補充說。他提到自己曾在百老匯音樂劇《愛麗絲漫遊仙境》(Wonderland)中扮演笑面柴郡貓(El Gato)。

不過,他慢慢開始獲得一些以前通常由白人演員飾演的角色。去年秋季他被選中,在造紙廠劇院(Paper Mill Playhouse)的《奧利弗!》中扮演比爾·塞克斯。這個決定讓他感到十分意外,他甚至向主管們詢問觀眾能否接受他飾演這個角色(「沒有一個人表示驚訝,」他回憶說)。這跟2000年他在聖丹斯學院講習班飾演音樂劇《春之覺醒》(Spring Awakening)主角梅爾基奧(Melchior)時的經歷大相逕庭。該劇2006年先後在外百老匯和百老匯上演時,這個角色改由白人演員喬納森·格羅夫(Jonathan Groff)飾演。


音樂劇《春之覺醒》劇照

演員們說他們在較小規模的劇院也不斷取得了進步,得到了更多他們描述為「非傳統」的角色。最近幾個月,一位日本出生的演員在經典舞臺公司(Classic Stage Company)的戲劇中飾演羅密歐,飾演朱麗葉的是個白人女演員;一個菲律賓裔美國男演員在《奧利弗!》(Oliver!)中飾演比爾·塞克斯(Bill Sikes)。更多亞裔美國演員在飾演名叫希瑟(Heather)或克萊爾(Claire)這樣的人物,劇本中沒有明確說明這些人物是亞洲人。

「在演員多樣化方面,選角導演們在主要關注黑人和拉美裔演員後開始認真考慮亞裔演員了,」演員潘之友(Pun Bandhu)說。他在2013年的百老匯復排劇《智慧》(Wit)中出演了幾個小角色。


音樂劇《愛在這裡》劇照

像《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和《西貢小姐》都被批評為重複對亞洲的刻板印象。而《愛在這裡》的故事則是以菲律賓人為中心,代表了一種藝術突破和情感上的高點。

導演特裡普·卡爾曼(Trip Cullman)大部分時間在外百老匯工作,他選了幾位亞裔美國演員——包括金素珍(Sue Jean Kim,音譯)和莫林·塞巴斯蒂安(Maureen Sebastian)——飾演一些沒有明確說明是亞洲人的角色。

「我喜歡讓一部戲劇的選角反映我對周圍世界的體驗,」卡爾曼說。他是白人。「在我看來,讓我的合作者們在誰能『勝任這個角色』的理念方面放開思路是一種道德和政治責任。」

多年來,亞裔美國演員在紐約劇場擔任角色的比例一直很低。亞裔美國演員行動聯合會(Asian American Performers Action Coalition,它是一個倡議組織)最新的一次研究表明,在2006-2007和2012-2013演出季,亞裔美國人在百老匯和主要的外百老匯劇院出演角色的比例約為3%。拉美裔的比例跟亞裔差不多,黑人佔14%,白人佔79%。


音樂劇《灰姑娘》劇照

在百老匯,製作人們喜歡選用好萊塢名演員來幫助提高票房,亞裔美國演員仍然主要是扮演智慧的大人或最好的朋友。西莉亞·梅·魯賓(Celia Mei Rubin)在《瑪蒂爾達》(Matilda)的演員名單中,候補飾演親切的圖書管理員費爾普斯夫人(Mrs. Phelps),此前該角色都是黑人女演員扮演的。在另一部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中,阿什莉·帕克(Ashley Park)是合唱隊的一員,同時候補飾演一個最好的朋友,這個角色通常是白人女演員飾演的。

一些故事或人物與亞洲相關的戲劇,比如最近的復排劇《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和《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以及黃哲倫的《中式英語》(Chinglish),在努力吸引百老匯觀眾的興趣。新音樂劇《忠誠》(Allegiance)講述的是「二戰」拘留營中的一個日裔美國家庭的故事,由喬治·竹井和託尼獎獲得者莉亞·莎隆嘉(Lea Salonga,曾出演原版《西貢小姐》)主演。該劇在爭取百老匯某位劇院老闆的同意,到目前為止已經等了一年多。

「要想在百老匯引起轟動,你需要請劉玉玲出演,」張瑜說。她在1977年成立了泛亞劇場(Pan Asian Repertory Theater),為亞裔美國演員增加了很多表演機會。「但是讓亞裔美國演員主演美國經典劇目是完全可行的。」


2014年託尼獎提名典禮上

在外外百老匯,情況的確如此。新排的《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正在一個有99個座位的劇場上演,持續到6月29日,由幾位南亞演員扮演洛曼(Loman)一家,該劇的製作人塞馬·胡(Saima Huq)飾演女家長琳達(Linda)。她用自己的積蓄和信用卡湊了2.5萬美元來製作該劇。

「除非我自己製作,我想不出還有其他辦法來扮演琳達這樣的標誌性角色,」她說。

但是《愛在這裡》的創作者或製作人大部分是白人,不是亞裔美國人。

「它表明白人和亞裔藝術家們能夠一起創作出真正的好作品,」邁爾斯說。她出生在亞利桑那州,童年的大部分時間在韓國度過。「你能夠講述一個終極故事——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那個人非常複雜,非常人性化,不是固有的亞洲人形象,她周圍的人也是亞洲人。對我來說,它是美夢成真。」



Lea Salonga 《悲慘世界》十周年演唱會

文章結尾,真心希望越來越多亞裔演員能憑藉實力,在百老匯能獲得如Lea一般的名譽,也希望中國演員在國內的音樂劇市場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重視。

這個微信帳號有點趣:文藝青年聚集地,廣大愛音客的交流平臺,除了國內外經典音樂劇及劇場裡的那點事兒,其他關於如何享受生活的事兒我都可以跟你聊。七幕出品,百老匯音樂劇《一步登天》正在北京世紀劇院上演,了解更多請諮詢。

相關焦點

  • 美國百老匯要改編《霸王別姬》,中國觀眾淡定不了了…
    近日,知名音樂劇製作人簡森·羅伯特·布朗(Jason Robert Brown)透露稱,將推出《霸王別姬》的百老匯英語音樂劇版本,目前對「程蝶衣」、「段小樓」等主要角色公開選角,範圍為亞裔演員或歌手。簡森·羅伯特·布朗年紀輕輕,就已憑藉百老匯音樂劇《廊橋遺夢》和《遊行》的詞曲創作,三度獲得美國戲劇界最高榮譽「託尼獎」。
  • 百老匯要拍《霸王別姬》音樂劇
    這是百老匯著名作曲家傑森·羅伯特·布朗10月31日在社交媒體上透露的。目前該項目正在公開選角階段,四位主要角色程蝶衣、段小樓、菊仙和關師父都有明確試鏡要求:需要有較強唱功、音域、現場實力和控制力,且這些角色都要由亞裔演員扮演。
  • 王洛勇: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王洛勇飾演羅切斯特王洛勇被稱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匯名劇《西貢小姐》而成為西方戲劇界的明星。《亞洲周刊》稱,「由於他的表演,百老匯舞台歷史將翻開新的一頁。」《美國戲劇》則說,「美國應該承認更多像王洛勇這樣的亞裔演員,從他身上可以預見中國演員、中國戲劇走向世界已為期不遠。」近期,王洛勇和袁泉主演的話劇《簡·愛》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場場火爆。
  • 音樂劇《歌舞線上》在滬上演,它是如何改變百老匯戲劇生態的?
    這不是普通的百老匯劇組面試,而是音樂劇《歌舞線上》(A Chorus Line)的劇情。在經歷了若干工作坊和外百老匯的製作後,《歌舞線上》於1975年7月25日首次登上百老匯舒伯特劇場的舞臺,導演和編舞為麥可·本內特(Michael Bennett)。該劇上演後收穫了票房口碑雙豐收,並大舉斬獲了1976年的9項託尼獎,擊敗《芝加哥》成為當年託尼獎最大贏家。
  • 渡邊謙轉戰百老匯,他挑戰的是發哥的經典角色
    日,百老匯林肯中心波蒙特劇場(Lincoln Center's Vivian Beaumont Theater)有好消息傳來!日本影視演員渡邊謙(Ken Watanabe)正式回歸,再度出演百老匯經典名劇《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中的暹邏王(the King of Siam)一角,與其演對手戲的是託尼獎最佳女演員得主凱利•奧哈拉(Kelli O』Hara)。兩人將於4月17日共同登上舞臺,令人期待不已!
  • 加國同學會|亞裔演員的國際舞臺黃金時代真的到來了麼?
    我們亞裔演員的國際化舞臺黃金時代真的要開啟了麼?另一方面,好萊塢及西方音樂劇裡過往用來解釋不拍攝亞裔題材,或者用亞裔作為主角的電影的理由,是找不到足夠的、勝任的、有賣座力的亞裔演員。事實上,不是不足夠,而是這些出色的演員沒有機會被看到。
  • 阿爾•帕西諾:百老匯舞臺走來的世界電影巨星
    是他把這個百老匯的舞臺上的窮小子帶進了大銀幕的世界,在歷經重重阻撓以後,平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脾氣,把所有在場的製片投資商嚇的驚呆了,弗朗西斯對著其中最大的那個製片投資人說道:即使你開槍打掉我的腦袋,打斷我的牙齒,我也要帕西諾來主演《教父》,我要的是那雙深邃的眼睛,面容慈祥的阿爾•帕西諾是最適合出演教父的「撒旦」,因為這就是電影反差的藝術,是藝術!
  • 在百老匯HAMILTON做舞臺監督的一天是怎樣的?
    現在華燈初上,白安柏(Amber White)在紐約Richard Rodgers劇院的舞臺監督間坐定,Hamilton這部百老匯傳奇音樂劇已經各方面調試到位。經過一天的排練,演員們在舞臺的兩翼(wings)準備就緒。1400名觀眾紛紛被引導就座。白安柏坐在自己的臺本前,一聲令下,劇院燈光漸暗,Hamilton閃亮登場。
  • 她是第二位獲得託尼獎亞裔女演員,卻不得不拄拐完成演出
    然而,演員之路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在小學二年級才從韓國移民到美國,Ruthie感到在英語學習上備受挑戰,尤其是要去除口音。另外,作為一名亞裔,音樂劇舞臺能給到的機會真的是非常少。Ruthie第一個在紐約演出的角色就是音樂劇Avenue Q中的日裔移民Christmas Eve及其他群演,一演便是兩年。
  • 杭州IP《白蛇傳奇》要去美國百老匯舞臺了
    2018-12-17 20:26 | 浙江24小時客戶端這些年,杭州人沒少看百老匯引進的音樂劇,如今,以正宗「杭州IP」開發的音樂劇,也要在美國登上百老匯舞臺了。作為百老匯著名導演、編劇及製作人,董方思曾一手打造過多部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像《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前後在中國呆了30年,也讓董方思這個美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神話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白蛇傳》的故事發生在西湖邊,很動人,跟《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有相似之處。為了愛情,男女主角都經歷了長時間的抗爭,這樣的故事很有張力。」
  • 百老匯演員因疫情轉行自救,收費40美元為粉絲錄祝福視頻
    00:0000:00 播放 全屏 重播 請刷新試試受疫情影響,美國百老匯劇院持續關閉,許多演員失去表演機會,收入大幅縮水,於是他們轉行自救。過去,演員馬特·道爾(matt doyle)在百老匯表演的年收入有六位數,每年可以掙十幾萬美元,但現在,他只能在一個酒店房間裡,為樓下隔壁餐廳裡的顧客們唱歌,報酬是一次500美元。馬特·道爾此外,馬特還為粉絲拍攝生日祝福視頻,一次收費40美元,他已經給粉絲錄製了超過500條祝福視頻。
  • 「城上」雲課堂:與百老匯演員面對面
    城上音樂劇藝術中心聯合AMDA美國音樂戲劇學院將在4 月 23 日開設線上雲課堂,為大家帶來與百老匯演員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網絡連線 + 現場互動」的方式,分為「百老匯演員經驗分享」、「學員作品指導提升」、「互動連線答疑解惑」三個部分。
  • ...百老匯|史蒂芬·桑德海姆|尼爾·派屈克·哈裡斯|伯娜黛特...
    史蒂芬·桑德海姆音樂會主持人、音樂劇演員勞爾·埃斯帕扎發表了一則聲明:「這個世界處在一個艱難境地,我們都在尋找一些偉大的東西。史蒂芬·桑德海姆就是偉大的化身。所以,我們召集了一群喜歡史蒂芬的人,他們和史蒂芬一起工作,在史蒂芬的鼓舞下一起唱他的歌,一起分享快樂和心痛。我們現在可能離百老匯很遠,但是百老匯從來沒有離我們很遠。」
  • 演員王洛勇:演被醜化的中國人,掙錢多卻致女兒被欺負,幡然悔悟
    在音樂劇的舞臺晚上,他是一位會會唱會跳,收放自如的音樂劇演員,他曾經8闖美國百老匯,是首位站上百老匯舞臺的亞裔男主角01上世紀80年代,中國學子走向世界舞臺,一度成為當下許多年輕人的夢想,王洛勇也在那個時候離開了上海戲劇學院,並遠赴大洋彼岸,進行音樂劇學習。百老匯對當時的他而言,猶如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他始終相信勤能補拙,最終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成為了百老匯歷史上的首位亞裔男主角。
  • 許慧欣勤練踢踏舞 百老匯音樂劇求好(圖)
    這次邀請導演何俊希(Brook Hall)操刀,與臺灣知名藝人許慧欣(eVonne HSU)、百老匯知名演員傑洛米·班頓(Jeremy Benton)、爵士女歌手曼蒂·甘斯(Mandy Gaines)、音樂劇《美好的人生》演員鍾天慧 (Priscilla Chung)等30多位國內外傑出音樂劇演員及歌手合作演出,於12月24、25日在音樂廳盛大演出。
  • 海外同袍 | 將漢服帶到紐約外百老匯,英文話劇《楓梓鄉》即將上演!
    外百老匯劇院(Off-Broadway),一般指百老匯劇院區外的劇院,是創新實驗型非營利戲劇的發源地,也位於曼哈頓地區。紐約外百老匯的亞裔演出機會很少,華裔更少,華人主演、擺脫華裔「固有印象」的角色則更是鳳毛麟角。
  • 王洛勇:13歲學習京劇,留學美國卻被開除,後成百老匯「奇蹟」
    歷經艱險登上舞臺 被評為百老匯的百年奇蹟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學習三年英語的王洛勇在1989年的時候拿到了波士頓大學戲劇系的碩士學位,邁出了成功地第一步。之後,王洛勇去了威斯康辛州的米爾沃基大學擔任表演教師。有一天,有個同學對王洛勇說,下一場百老匯有個演出,叫《蝴蝶君》,你可能會很感興趣。
  • 進擊的好萊塢亞裔演員
    文/忠犬七公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77屆金球獎上,亞裔演員奧卡菲娜憑藉電影《別告訴她》中的精彩表現,榮獲了電影類獎項中的音樂/喜劇最佳女主角,成為金球影后,也是史上首位獲此獎項的亞裔女演員。近年來亞裔群體在好萊塢的發展勢頭迅猛,溫子仁、林詣彬、朱浩偉等華裔男導演先後掌舵主流商業大片,表現出色;而拍攝獨立電影出身的華裔女導演趙婷和閻羽茜,分別被漫威和DC相中,執導《永恆族》和《猛禽小隊》,成為漫改電影領域新一代的生力軍。不過對比亞裔導演,亞裔演員想出頭要難得多。
  • 貴圈|亞裔演員奮起反歧視 好萊塢硬剛川普
    即使不停工,像林路迪這樣的華裔演員,也並不忙碌。在歐美的電影電視產業中,亞裔演員始終處於邊緣位置。「洗掉仇恨」(#WashTheHate)是一場好萊塢亞裔演員率先發起的抗議活動,呼籲人們化解仇恨,消除針對亞洲的種族主義歧視和仇外心理。18日上線後,獲得了幾十位亞裔演員和18個亞裔行業工會和民間組織的支持。3月25日,陳冠希也在推特上聲援了這個活動。
  • 亞裔演員大翻身?你印象中的亞裔演員都有誰?
    曾經提到好萊塢的亞裔演員,我們能想到的形象都是差不多的:平淡無奇的長相,矮矮的身材,蹩腳的英語,就像《破產姐妹》中的Han。大部分亞裔演員的登場都只是為了體現「政治正確」,甚至出演配角中的配角也是很常見的。但是隨著亞洲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亞裔演員不斷地努力,現在亞裔演員在好萊塢作品中出現的比重越來越重,甚至開始當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