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24部007又來了,我們也在電影院最後見一次丹尼爾·克雷格版本的邦德。中國人第一次接觸007還是錄影帶的時代,那時候沒有超級英雄、狼人、吸血鬼文化,殭屍也只是一副滿清的裝束,所以間諜是那時候最酷的題材。時至今日,間諜這樣的角色遠離生活,唯有借電影上映之際,才能翻出這類主題的遊戲,和大家來一番懷舊的體驗——所以這一周,DICE微信公眾號推出的遊戲都是「間諜主題」!
「只!要!13 張!」
隨身帶一些「微桌遊」(Micro Games) 還不錯,可以隨時推坑與朋友在各個場合來一場遊戲,今天介紹的這款也趕快列印出來玩吧!
當初看到《情報點》(Dead Drop) 的時候,13 張牌的配置和 4 張參照卡,一度讓我以為之前介紹的「懸疑」(Suspense) ,該不會要由 Crash Games 出版了吧!結果不是,但是兩款遊戲有相當類似的地方,尤其是數字推理部分。
比較起來「懸疑」是要想辦法推理場中央的目標卡,讓手牌或自己面前打出的牌符合目標贏得分數,玩起來非常爆腦。《情報點》則是要想辦法讓自己手中湊出兩張目標卡數值的牌,比如目標是 5,那麼我除了要想辦法推理出目標是 5 ,同時手上也要有 2 和 3 的牌才能達到目標。
《情報點》聲稱是 Crash Games 的第三款 Pub Series 的成員,前兩款想必大家都還有印象,那就是《快樂特快車》(Yardmaster Express) 和《維洛那議會》(Council of Verona) 。這兩款都是節奏快速,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品遊戲,《情報點》也不例外延續這系列的風格, Crash Games 甚至還開始給這系列一個 Logo,後續應該會有更多類似的作品推出。
《情報點》是個數字推理遊戲,有一點記憶成分;許多人碰到記憶遊戲立刻打退堂鼓,因為實在是記不住,玩起來感覺很不順,但《情報點》只有 13 張牌,即使是需要記憶也不會太困難,玩家或許可以不用擔心這一點。
《情報點》的 13 張牌即使不用 PnP,拿出撲克牌作為代牌也完全不會缺牌,因為用到的牌有 0 (四張)、1 (三張)、2 (兩張)、3 (兩張)、4 (一張)、5 (一張),0 可以直接拿 JQL 代替就好了。
目前在 KICKSTARTER 集資的頁面上可以看到遊戲有兩種方案,基本方案是 $12 ,配件內容如上圖所示,比較前一個專案的價格與運費來說,這次就比較不親民了。
此外也提供豪華版做選擇,附外盒、布袋,以及升級的木製指示物,價格多了 $10,劃不划算就看玩家自己的判斷囉。
這次比較有趣的反而是延伸獎勵了!只要有達到指定的金額,每解開一個目標就送一組不同美術的牌組,從圖片看來每一組都好漂亮!也因此,如果集資過程有解開各個獎勵,也許多人合買一組再去分不同的牌組 (假設不在乎外盒) 還蠻划算的喔。
《情報點》這個遊戲可以來挑戰一分鐘內講完規則,因為真的很簡單。遊戲中場中央會有一張正面朝下的情報點,數字多少不知道,玩家要想辦法推理出來後,用手中兩張牌 (加總) 來解開這張牌,錯的話就退出這一局,對的話就贏得這一局,贏得一局可以拿一個指示物,拿三個就獲勝。
因此,這代表每一局有六種可能的情報點,需要湊的牌可以記錄如下:
0:手牌要有 0、0
1:手牌要有 0、1
2:手牌要有 0、2 或 1、1
3:手牌要有 0、3 或 1、2
4:手牌要有 1、3 或 2、2
5:手牌要有 1、4 或 2、3
遊戲開始每個玩家手牌是拿到隨機數字,因此要開始推理情報點數字是什麼,然後透過各種行動換到想要的手牌。每種數字的張數不同,可以做為推理的參考。這種簡單的數字推理遊戲用什麼美術或背景沒差,所以才會有延伸獎勵這麼多組牌。基本版是設定成玩家是特務,想要找出引爆裝置的情報點,阻止爆炸發生,應該要怎麼收集資訊,全看玩家的推理能力。
作者介紹
小柴,臺灣玩家,接觸桌遊已六年,最喜歡 Stefan Feld 的作品。時常出沒板橋團。平時翻譯一些桌遊規則、製作幫助卡和卡表,桌遊美術和排版設計部分也時有接觸。如有任何合作企劃也相當歡迎給他寫信:e0004252@gmail.com或微博關注 @羅小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