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瑜丨以青春渡芳華—由北舞附中《薪火相傳》師生同臺談起

2021-02-18 舞蹈中國

舞蹈類最具人氣微信平臺!


以青春渡芳華 

2019年12月19、20日,在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劇場上演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中國舞《薪火相傳》師生同臺專場晚會。這是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中國舞教師上臺演出的第十個年頭。筆者作為其中的一員,親歷見證十年中的堅守與成長。有些朋友說,老師上臺主要就是湊氣氛,激勵一下學生。然而,大概只有身在舞院附中一線的教師們,才能深深地體會到「上臺表演」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詩、歌、舞三者之中,舞蹈是最直接最深刻地使用身體表達人類精神的藝術門類。這一藝術門類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經歷了娛神、娛人功能的轉變,以新中國北京舞蹈學校成立為標誌,舞蹈走入教學殿堂,並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系統知識體系的學科。教學行為在舞蹈教育的社會發展中同時演化為獨立的藝術行為與教育行為。它超越一般意義的知識概念,需要教師用自己的身心情感、思想精神,身體力行、以身示範,詮釋舞蹈知識系統以感染學生的心靈進行啟發引導。舞蹈藝術是靈性的蒙養創造力的激發,這是舞蹈教學的獨特性。職業舞蹈教育中,情感與技藝的內在連結,動作與去動作化的精神表達,知識應用與心靈啟發的相互關係也成為了教學中的關鍵與難點。基於舞蹈專業教學的上述特殊性,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我們要面臨的挑戰有很多。

而舞蹈教學中最直接最首要的就是是教師的示範能力,它對教師的身體語言表達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即——身體力行,示範準確,技藝精湛,情感充沛,精神飽滿。我們有這樣的行話:千言萬語頂不過一句示範。這是舞蹈基礎教育的教學要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一年級入門教學,遇到學的慢的同學,一堂課一個動作的示範要做十幾遍後學生才可以照貓畫虎;面對不協調的學生或者感知力弱的學生,常常一個動作所要教授的時間超過正常學生好幾倍;高班的教學,在啟發舞蹈藝術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妙之處,啟發半天頂不過一次飽滿的身體力行示範。學生總是可以從老師的每一次示範中感受到舞蹈藝術那些文字語言所無法替代的內涵,捕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奧妙。因此,做為老師,必須把舞蹈跳出來!我們必須十幾年如一日,每一堂課都要跳出來!這也促使著教師們以提高自身的示範能力為目標,長期開展教學教研活動。

《薪火相傳》師生同臺晚會劇照

伴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技藝功能退化的現象愈發明顯,這是每一位舞蹈教師都會面臨的現實問題。更是對上臺專業表演嚴峻的挑戰。在這次舞臺表演的教師們當中,最大年齡教師有55歲,最小也在30歲往上。我們,已經不在年輕,到了舞蹈演員退出舞臺的年齡。開始出現想做五分鐘,三分鐘後體力不支;想速度跑得再快一點,腳下不聽使喚;想腳下站得穩一些,需要多練好幾倍的肌肉素質;想跳得再流暢,卻複習很多遍記不住順序的種種問題。沒有人可以改變自然規律,我們能做的只有面對接受,不向老化的身體功能低頭退縮。用身體力行,一遍又一遍的排練,堅持不懈的努力改變提高表演水平。沒有人把演出當作一種遊戲,克服困難不是口號,是每天要做的事情。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作為新中國的第一所國家舞蹈學校,中國舞專業建設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吳曉邦,以一手史料的發現開啟「古舞新曲」的「科學實驗」;戴愛蓮的「邊疆音樂舞蹈大會」點燃民族舞蹈的熱情;歐陽予倩,被譽為「南歐北梅」戲曲大師,以戲曲舞蹈為借鑑發展中國古典舞的傳統美學精神;李正一等老一輩舞蹈教育家,為創立中國古典舞學派開拓疆土。戴愛蓮、盛婕、賈作光、許淑媖等一代舞蹈藝術家、教育家,為建立民間舞的採風提煉-課堂-舞臺的教學系統深扎人民。北京舞蹈學校的中國古典舞與民族民間舞的先驅者、開拓者們將傳承中國美學精神為己任,開創了新中國的中國舞蹈學派教學體系。

至今,我還深深地記得,許淑媖老師在給我們班做教學指導時,為了膠州秧歌碾步的用力方法要求準確和到位,不留情面,細緻嚴苛。那時並不能夠完全理解老師為何如此的厲害,隨後的日子中慢慢的領悟到,身體文化與身體精神,存在於大腦裡僅是理解,身體力行到位才是掌握。所以,舞蹈要練到骨頭裡、氣血中,才得以稱之為身體氣質、身體文化。每每在工作中帶著前輩們走過的光輝歲月,創下的中國精神,總有著沉甸甸的歷史責任。舞蹈學校的建校歷史賦予了新一代青年教師更重的責任,我們在不斷地回溯傳統,重新理解傳統,從傳統美學精神中挖掘出中國人的哲學思維、美學精神,以歷史發展的視角同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理解它的嬗變路徑,真正地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理解中國舞蹈學派建立的價值和意義,用身體力行表達於舞臺之上,指路於每一堂課的中國美學精神傳達。

我們就這樣用時間度過了每一堂課,用課時堆積起人生無數的碎片。「以舞育人「、」以舞化人「,是課堂中揮灑汗水鑄就學生的點滴進步,一個嚴謹的身體語言章法、一雙專業敏銳的眼睛,一組飽滿的模仿,一連串不停歇的示範,伴隨著鋼琴老師或樂隊的彈奏,一遍又一遍的唱著,叫著,喊著……汗水侵溼了眼睛,感染了心靈,一切的一切,潛移默化,水到渠成。學生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動作,更感受到教師的專業精神,對待舞蹈藝術的嚴謹態度,對舞蹈熱愛、藝術的品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每周的教研進修便成了家常便飯。老師們常常會為了一個動作究竟怎麼做「吵成」一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都有自己獨到的藝術認知。當上課、教學研究、教學交流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用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堆積起學生點滴的進步。一切是安靜的,學生們就這樣在老師的一點一滴教導中,成長、蛻變為明日之星。 

我們用堅持對抗身體年齡的退化,以百年育人之耐心,以愛之包容,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靜待花開。望著遠方,看著他們成長的背影,默默無聞、甘為人梯。當站在舞臺的那一個瞬間,我們起舞,我們歌唱。我們用舞蹈詮釋出對生命的理解,展示出自己的精神氣質,以老師無數個過往的青春歲月渡出學生最美的芳華。桃李滿天下!這就是我對《薪火相傳》的愛與表達。

曹瑜,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講師,碩士研究生,北京舞蹈家協會會員,美國國家舞蹈教育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人才培養項目國家首批公派訪問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導師:江東),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長期特聘講師,入選北京市人才強教計劃北京舞蹈學院優秀青年計劃,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中小學舞蹈教師培訓特聘講師,美國Sino藝術風協會「華夢計劃」藝術家文化交流使者。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間舞舞蹈專業教學、舞蹈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文章

從教師思維到學者思維

《春天的故事》—春天裡的「故事」與「想像」

陶身體劇場、雲門舞集《交換作》—哲學的玩耍

請在右下角給我們點個

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舞蹈資訊

您的分享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微信】dancecn 或搜索「舞蹈中國」

【微博】@舞蹈中國網(新浪及騰訊)

【官網】www.dance-china.com

相關焦點

  • 舞!舞!
    展演分為「風」「雅」「頌」三個篇章,共十六個節目,每個節目都是由師生共同取材於嶺南「非遺」舞蹈的元素而創作,是華師音樂學院舞蹈系「採於民間、研於課堂、創於舞臺、興於社會」的成果體現。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甲子英歌舞陣容龐大,舞姿雄壯,在變幻莫測的陣式與氣壯山河的吶喊中,傳遞英雄的讚歌。
  • 湖南八大傳統戲劇集中展演 師徒同臺薪火相傳(圖)
    湖湘文化遺產月之「薪火之傳——傳統戲劇傳承展演」在省花大舞臺開幕。  紅網長沙6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廖曉菲)今晚,湖湘文化遺產月之「薪火之傳——傳統戲劇傳承展演」在省花大舞臺開幕,來自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崑劇團的4對師徒同臺演出,展示湖南傳統戲劇的薪火相傳。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暉出席。
  •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丨徐書學術傳承活動在瀋陽舉行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丨徐書學術傳承活動在瀋陽舉行 2020-12-03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09-11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薪火相傳 | 中國芭蕾為何自成一派?
    半個多世紀以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排演的薪火相傳,迄今為止6代「瓊花」及演員們的精彩表現,讓這部中國芭蕾經典深入人心。  從最初的創編者到後來的表演者,他們都深刻認識到,表現《紅色娘子軍》這樣的革命歷史題材,必須要走芭蕾舞本土化、民族化的道路。劇目的創演,是不斷向生活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過程。
  • 薪火相傳七十載,禮讚奮進新時代——機電學院舉辦2021元旦晚會
    晚會緊扣「薪火相傳七十載,禮讚奮進新時代」這一主題,分為「崢嶸歲月」「瑤光破曉」「執夢啟年」三個篇章,由14個精彩紛呈的節目串接而成,節目涵蓋舞臺劇、器樂、歌曲串燒、小品相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妙絕倫的視聽盛宴。
  • 正定縣北早現聯校:讓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
    本網訊(通訊員 戎志斌) 為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日前,正定縣北早現聯校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了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通過抗美援朝精神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陶冶了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了大家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師生們紛紛表示,要讓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傳,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來源:河北教育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怎麼做?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多圖]
    天涯明月刀手遊版本更新之後帶來了很多新玩法,其中就有薪火相傳,想要完成薪火相傳任務需要怎麼做?接下來,小編會在下方的攻略中,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薪火相傳任務攻略,幫助大家了解薪火相傳的玩法。天涯明月刀手遊薪火相傳任務完成攻略
  • 【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吳忠市公安局舉行人民警察榮譽儀式
    1月22日,吳忠市公安局隆重舉行「不忘初心、薪火相傳」人民警察榮譽儀式,進一步增強全市公安民警的職業榮譽感、歸屬感、自豪感,傳承優良作風、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傳播正能量,激勵全市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輔警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以更加高昂的鬥志和紮實的作風投入到平安吳忠建設中。
  • 津雲:奮進新時代 踏上新徵程——天大附中人共同歌唱祖國
    在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附中師生歡聚一堂,翩翩起舞,放聲歌唱,用自己真誠與熱情,為祖國慶生,為母校獻禮。天津大學與南開區有關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附中師生用心靈歌唱,歌唱祖國。在《歲月如歌》那悠揚的歌聲中,附中師生觀看歷史影像,共同回顧著共和國成長的足跡;天大幼兒園的小朋友帶來的舞蹈《快樂的小精靈》描繪了如詩如畫,如童話般美好的童年時光;育賢中學合唱團演唱的《乘著歌聲的翅膀》、天附師生聯袂演唱的《花開又一年》,讓我們歌唱青春、歌唱生活、歌唱新時代。
  • 經方瑰寶 薪火相傳丨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圓滿舉行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中醫智慧 薪火相傳 12月20日 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 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圓滿舉行
  • 薪火相傳為夢想!我州這個文學社成立20周年啦,有你的回憶嗎?
    薪火相傳為夢想!我州這個文學社成立20周年啦,有你的回憶嗎?老社委們對展室的布局稱讚不已,特別是看著那一本本老期刊,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大家在一起努力奮鬥的日子,青春裡的一幕幕再次湧上心頭,紛紛感慨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紛紛拿出手機在展室相邀合影留念。
  • 8年追夢,常寧12歲小姑娘考上北舞附中
    8年逐夢不止,數千日拼搏堅持,常寧12歲女孩唐馨貝在北京舞蹈學院附中招生考試中突破重圍,於數萬人中脫穎而出,被中國舞專業、歌舞專業同時錄取,成為常寧第一人,在圓夢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她用圓夢之路告訴藝術之路上的跋涉者,只要夠努力,你的夢想必開花。
  • 寧夏: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舉辦
    中國網11月17日訊 11月17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在銀川舉辦。 本屆「薪火相傳」活動主題為「匠心扶貧 與愛同行——尋找匠心傳承 助力扶貧傑出貢獻者」,旨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文化遺產領域內,通過傳統手工藝振興鄉村經濟,或具匠人之心紮根某一領域而造福一方的傑出個人和團隊。
  • 省實附中十五周年校慶,200架無人機升空賀壽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15載薪火相傳,秀毓桃李蘊華章。2020年12月20日,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簡稱「省實附中」)花團錦簇,迎來了建校十五周年。對學子而言,這裡是夢想起航的地方,留下許多美好的青春回憶;對學校而言,每一位校友都是溫暖生動的記憶,都是心中永遠的驕傲。15周年校慶,學校以最熱忱的情意,歡迎校友回到母校,共敘求學的歲月,暢敘師生情誼。身披紅色綬帶的志願者們,在校園裡來回穿梭,熱情地做著指引,讓校友感覺非常溫暖。
  • 時光不老,薪火相傳!永福法院舉行退休老幹部歡送儀式
    時光不老,薪火相傳!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韶華易逝,青春無悔
  • 傅謹:戲曲藝術——守正創新 薪火相傳
    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靠的是一代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長期共同努力,靠的是戲曲優良傳統的接續傳承,靠的是守正創新,靠的是從弘揚中華文化戰略高度推動戲曲藝術健康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戲曲藝術薪火相傳,既要十分重視經典劇目的傳承傳播、戲曲表現技法的代際傳承,還必須致力於符合戲曲藝術規律的新劇目創作。
  • 「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中國戲曲教育70周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
    咚咚鏘訊 (攝影:孫覺非)2020年12月26日上午,「薪火相傳——中國戲曲學院建校暨新中國戲曲教育70
  • 佛山IN35 薪火相傳
    總教練:勞碧瑩Meko教練:IN22崔紅茵 , IN27廖成坤 無論您是介紹人,Buddy或教練,邀請你5月7日(星期日),晚上7點半回來IN35的薪火相傳,見證不一樣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