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西南聯大》:讓剛毅堅卓精神薪火相傳
原標題:探班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精神激勵藝術創作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朱光潛、華羅庚等上百位在各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曾在這所大學任教。今年再現這段傳奇歷史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已拍攝完成,有望年內與觀眾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幕後團隊。
-
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抗日戰爭時期,在雲南昆明有一所學校叫西南聯合大學,它是由北大、清華、南開合在一起組成的臨時大學,學生老師有的歩行千裡而來。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我們學校就這樣在經歷各種艱難困苦中越來越走向輝煌。想到這裡,我突然感到想為學校寫點什麼的文章有了,那要完成的責任可以實現了。心上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感到渾身輕鬆愉快起來。
-
華彩醫聲|鳳凰花開 弦歌不輟——不一樣的「雲端」畢業季
華彩醫聲|鳳凰花開 弦歌不輟——不一樣的「雲端」畢業季 2020-06-12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寶文: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按:政治交接是民主黨派換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在組織人事更替過程中,始終做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不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信念不變,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不變,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根基永固。
-
學校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南聯大舊址...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攝影報導)1月22日,校黨委書記楊慶山在學校八裡臺校區服務樓主持召開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中心組學習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南聯大舊址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校長曹雪濤就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提出要求。
-
紀錄片《西南聯大》憑什麼火了?
該片結構清晰、思想深邃,以個體生命體驗為主要敘事軌跡,將西南聯大那段歷史風雲和其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11月16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主創團隊、播出方代表、有關部門領導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圍繞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社會意義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
從影視到文旅讓西南聯大精神與年輕人深度連接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凝結了西南聯大結茅立舍、弦歌不輟的光榮歷史,高度評價了西南聯大精神的核心價值,對今天我們打造西南聯大精神IP,培養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平津相繼淪陷,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被迫南遷,次年輾轉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習近平考察西南聯大舊址: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繫...
習近平考察西南聯大舊址: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繫起來 關注學習進行時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考察調研在了解西南聯大結茅立舍、弦歌不輟的光榮歷史後,習近平深有感觸地說,國難危機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精華輾轉周折聚集在這裡,形成精英薈萃的局面,最後在這裡開花結果,又把種子播撒出去,所培養的人才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深刻啟示我們,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繫起來。為國家、為民族,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習的動機。艱苦簡陋的環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
-
《我們的西南聯大》騰衝殺青 將於2020年9月播出
《我們的西南聯大》騰衝殺青 將於2020年9月播出 2020-01-10 08:56:28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1月10日 08:5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參與互動 《我們的西南聯大
-
楊振寧:史詩樣的影片 紀錄片《西南聯大》今晚央視開播
日 20:00▼ ▼- 跟著紀錄片 -一起走進西南聯大▼-01-西南聯大 | 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標註「剛毅堅卓」是西南聯大校訓也是聯大精神的高度概括既融會了三校校訓的精神也是對聯大成立後師生們思想精神風貌的總結提煉《西南聯大
-
百年根脈系邢襄 弦歌不輟薪火傳_邢臺日報_邢臺網
百十載砥礪耕耘,百十載風雨兼程,新時代的邢臺學院,紮實踐行「純德實學」校訓,堅守初心,擔當使命,弦歌不輟,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斷開創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新局面。 心懷家國情,薪火相傳志更堅 回顧歷史,這所百年學府,胸懷家國情懷,始終以「應國家之需要」作為根植血脈的精神內核。
-
「弦歌不絕 薪火相傳」 2019新尚之夜文藝晚會閃耀蓉城
5月18日,由新尚集團主辦的「弦歌不絕 薪火相傳」——2019新尚之夜文藝晚會在五糧液成都金融演藝中心舉辦。名校學者、一線大咖、優秀藝術家等齊聚晚會,給觀眾朋友們奉獻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文藝晚會。薪火相傳 助力教育從未停歇本次晚會是為了紀念石室中學辦學2160周年,慶祝重慶大學建校90周年。由學生們共同排練演出的啦啦操《Runnin》、音詩畫 《多想對您說》、舞蹈《春回滿庭芳》、主題歌《創享未來》等節目也為文藝晚會增色不少。在與知名藝人合作演出的節目中,同學們表現出了可以媲美專業人士的藝術素養和舞臺感染力。
-
在西南邊陲有一個被所有人紀念並永垂不朽的大學——《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製作組歷時兩年拍攝,收集了眾多珍貴的影像、書信和日記,共採訪近50位西南聯大學子,將西南聯大的傳奇歷史和它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乃至於,全國各地的學子,乃至於求學歸來的海外學子分別從陸路和海路,千裡迢迢奔赴西南聯大。
-
穿越30年時光,聽馮友蘭先生憶西南聯大
錄音中,馮友蘭先生背誦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的部分內容。)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原作建立於1946年西南聯大正式結束之際,矗立於原聯大校址——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內。在清華大學校園主幹道西側的青草坡上,有一座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體主看面朝向昆明所在的西南方向,正面刻有馮友蘭先生撰寫的碑文,背面鐫入抗戰期間參軍學生之姓名,共計834人。一側刻有西南聯大校訓,另一側則為此次建碑所立的碑誌。
-
《西南聯大》那年的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9.42018 / 中國大陸 / 紀錄片 / 徐蓓 / 程賀南 裴宜理《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那是由多少仁人志士組成的。在國內的輾轉、幾經波折到昆明,在外留學的學生哪怕橫穿整個歐洲,都只為了到達那裡——那裡或許是文人「會師」地,西南聯大!他們的目的就是學以報國。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有多少翻譯出裡那裡、又有多少人志願從軍......
-
西南聯大的輝煌,源自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就是在中國內外形勢最為嚴峻、生存條件最為艱苦惡劣的八年時間裡,西南聯大卻在科學研究和學生培養方面創造出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奇蹟。2020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在了解西南聯大結茅立舍、弦歌不輟的光榮歷史後,習近平深有感觸地說,國難危機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精華輾轉周折聚集在這裡,形成精英薈萃的局面,最後在這裡開花結果,又把種子播撒出去,所培養的人才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深刻啟示我們,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繫起來。為國家、為民族,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習的動機。艱苦簡陋的環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
-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
11月1日 是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82周年校慶紀念日 這所誕生於抗戰烽火中 因結茅立舍、弦歌不輟、人才輩出 而享譽中外的大學 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永恆豐碑 更被譽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
-
《西南聯大》西南聯大
確實是假努力 也看了這紀錄片想來激勵自己 效果不佳罷了 這次暑假完等錄取到被錄取的時間又認認真真咀嚼了一遍 全都是風骨與儒雅並存的人物 月涵先生的氣質真的是絕了 瀟瀟肅肅 爽朗清舉 一舉一動一言都太讓我崇敬了 「所謂大學者 非謂有大樓之謂也 有大師之謂也」 我想到這句話 川大也可以造就我的 沒考上理想的大學倒也不足以讓我繼續傷心 火的洗禮一集中 炮轟中仍然撰書的金嶽霖先生 又讓我想起他對林徽因的一往情深 西南聯大中行軍緬甸的學生
-
雲南建築大觀:弦歌不輟的雲南師範大學
雲南師範大學現分呈貢主校區和一二·一西南聯大校區,兩個校區都保存或仿製了一批重要的西南聯大遺蹟和文物,西南聯大紀念碑、西南聯大原教室、「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一二·一」運動石雕火炬紀念柱、聞一多和李公樸衣冠冢、「民主草坪」等,這些是跨越歷史時空的極為重要的歷史人文遺產,是後人學習先輩優秀精神品格的寶貴資料。
-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
11月1日是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82周年校慶紀念日這所誕生於抗戰烽火中因結茅立舍、弦歌不輟、人才輩出而享譽中外的大學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永恆豐碑坐落於原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本部舊址的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是我國目前有關西南聯大展陳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為國立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的舊址重建,其展陳再現了聯大文學院、法商學院師生在蒙自辦學六個月的重要歷程;八年「西南聯大時期」則成為清華、北大、南開校史館中校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