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西南聯大

2020-10-20 大仙不吃土

文明的韌性

這是第一次看完 卻是第三次觀看 第一次是高二結束的暑假補課 老師給我們放了前面三集 當時和同學就立即被震撼到 也燃起了升起月亮努力學習的決心 還驚嘆於胡適先生年輕時的帥氣面孔 第二次是疫情期間在家學習時 確實是假努力 也看了這紀錄片想來激勵自己 效果不佳罷了 這次暑假完等錄取到被錄取的時間又認認真真咀嚼了一遍 全都是風骨與儒雅並存的人物 月涵先生的氣質真的是絕了 瀟瀟肅肅 爽朗清舉 一舉一動一言都太讓我崇敬了 「所謂大學者 非謂有大樓之謂也 有大師之謂也」 我想到這句話 川大也可以造就我的 沒考上理想的大學倒也不足以讓我繼續傷心 火的洗禮一集中 炮轟中仍然撰書的金嶽霖先生 又讓我想起他對林徽因的一往情深 西南聯大中行軍緬甸的學生 在野人山真的太堅強了 還有可愛的許淵衝先生 提起自己在戰場上翻譯情報的情景 那股驕傲又讓我忍俊不禁 楊振寧先生和李政道先生獲得諾貝爾獎也太太太厲害了 楊老這般年紀 在紀錄片中表現出的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都絕了 他撰寫的《鄧稼先》旁白念來讓我潸然淚下 他是他的 我們的 祖國的驕傲 還有陳寅恪先生眼疾在身 仍廢寢忘食於研究 授課

插一段《也許》 聞一多先生寫給立瑛的葬歌

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

那麼叫夜鷹不要咳嗽,

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不許陽光撥你的眼帘,

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

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

撐一傘松蔭庇護你睡。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

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

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

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那麼你先把眼皮閉緊,

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

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還有陶雲逵先生沒錢治病而逝世那一段也放了這首歌 唉 我心都碎了

看西南聯大 仿佛覺得高高在上的前輩們離我很近 都有了人間煙火氣 他們的大學生活折射出的艱苦奮鬥和標杆作用 我真的應該努力汲取

希望自己也 剛毅堅卓

下記印象很深的前輩:(名字都取得好好

梅貽琦 蔣夢麟 張伯苓 鄭天挺 陳寅恪 胡適 朱自清 吳大猷 楊振寧 李政道 鄧稼先 聞一多 沈從文 馮友蘭 穆旦(查良錚) 吳宓 吳有訓 錢穆 費孝通巫寧坤 汪曾祺 王希季 潘際鑾 金嶽霖 劉緣子 楊苡 陶雲逵

相關焦點

  • 《西南聯大》那年的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9.42018 / 中國大陸 / 紀錄片 / 徐蓓 / 程賀南 裴宜理《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那是由多少仁人志士組成的。在國內的輾轉、幾經波折到昆明,在外留學的學生哪怕橫穿整個歐洲,都只為了到達那裡——那裡或許是文人「會師」地,西南聯大!他們的目的就是學以報國。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有多少翻譯出裡那裡、又有多少人志願從軍......
  • 「一個人」的西南聯大,如何變成「我們的西南聯大」
    而這一切,都與「西南聯大」這座被忽視的歷史「金礦」有關。 「西南聯大要怎麼報考?」作為雲南師範大學的西南聯大研究學者,龍美光記得,在2004年左右他創辦了有關西南聯大的第一個網站之後,會不時收到這樣的提問。 「西南聯大已經是一所歷史上的學校了,我們只能追尋它的精神。」面對這樣的疑問,龍美光都會這樣回答。
  • 尋訪西南聯大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新華社昆明1月21日電(記者韓松 李自良)在雲南旅遊攻略中,西南聯大舊址已經與麗江、大理、香格裡拉位列一起,成了一個新的受歡迎目的地。著名的西南聯大,是1938年在昆明建立和命名的。
  • 成為「我們的西南聯大」
    兩會期間,「西南聯大」又成為了討論的熱點。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提出了《合理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和政企文旅融合項目提案》,講述了西南聯大能夠從歷史中跳出,成為一個在各方面彰顯價值的I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20年1月,習主席走訪了西南聯大舊址,並從政治、經濟、文化層面對西南聯大精神作出了非常全面的概括。
  • 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竟能吸引如此大的關注?為什麼80多年過去了,西南聯大依然是一個常說常新、經久不衰的話題?
  • 西南聯大的「國家記憶」
    散落在昆明各地的西南聯大文化遺蹟。西南聯大誕生並成長在昆明,是昆明重要的識別性符號。在昆明歷史文化名城38年的保護和發展中,西南聯大文化遺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等數位化技術,更為立體、全面、全息、完整的展示西南聯大歷史文化,擦亮西南聯大品牌,展現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
  • 觀《西南聯大》有感
    在我找到的資料裡顯示,《西南聯大》的五集都是由不同的導演拍成的,各集的風格和敘事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在這裡主要舉例第一集《八音合奏》和最後一集《嘉蔭長留》作為觀後感的主要章節。 《八音合奏》的敘事順序是時間順序,從幾個與西南聯大創辦有很大關係的名師大家的身世開始說起,到北大清華的建立,南開的興盛,歷史的浪潮不斷推動著故事的發展:隨後盧溝橋事變和北平、天津淪陷,到北大、清華、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合遷往西南,至此西南聯大正式創辦。該紀錄片的主體主要是西南聯大這個學校,但是其在敘述時常常是圍繞與之相關的重要人物進行敘事。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西南聯大》西南聯大不是神話
    下午去看了蒙自西南聯大紀念館,並逛南湖公園。南湖真如陳寅恪先生所說,有舊京模樣,如未名湖,如頤和園。避戰尚有桃源處,聞先生何妨一下樓,真是滿心沉在學問裡。前兩集看得很動心,後面四集一氣看完,有些敷衍,不過也無妨。附前兩集觀後筆記:第一集 八音之和當時三校聯合,清華就最有錢,設備最多,老師最多,校長最年輕。
  • 紀錄片《西南聯大》憑什麼火了?
    該片結構清晰、思想深邃,以個體生命體驗為主要敘事軌跡,將西南聯大那段歷史風雲和其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11月16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主創團隊、播出方代表、有關部門領導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圍繞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社會意義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 陳嘉庚的西南聯大之行
    陳嘉庚只記得其到訪西南聯大的時間是1940年8月,具體日期則失載。在陳嘉庚記憶中,西南聯大由4所大學合併而成,事實上只有3所,並不包括燕京大學。陳嘉庚到訪西南聯大之時,這所因為抗戰而臨時成立的大學剛剛滿三年。後來成為詩人和詩歌翻譯家的穆旦剛剛從西南聯大外文系畢業;後來成為歷史學家的李埏尚在西南聯大歷史系求學。陳嘉庚1940年到訪西南聯大是受何人之邀?
  • 向雲南「西南聯大」敬禮!
    向雲南「西南聯大」敬禮!到昆明 不能不瞻仰西南聯大!來到昆明,我不能不去瞻仰西南聯大。我去瞻仰西南聯大舊址,是在2018年11月11日,下午五點,我由學生張宇陪同,走進而今的雲南師範大學,感覺到身上有一股湧動的熱血。
  • 《我們的西南聯大》即將播出
    由高翊浚執導,王鶴棣、周也、葉祖新、胡連馨、王羽錚領銜主演的勵志青春歷史革命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即將播出。該劇講述了硝煙瀰漫下,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不畏槍林彈雨,不懼艱難困苦,歷經重重嚴峻考驗,堅定科學救國的信念,成為國家傑出人才的故事。
  • 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首發片花
    隨著馮友蘭、聞一多的振臂高呼,80多年前抗戰硝煙下西南聯大在雲南辦學的艱苦歲月仿佛又回來了!繼2019年12月31日宣布正式殺青後,電視連續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在2020年元旦一早就放出了首個預告片花。除了王鶴棣、葉祖新等年輕演員贏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讚,劇中的馮友蘭、聞一多等當年的大師也在片花中首次露臉,引發熱議。西南聯大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教育史中的地位已經無須多言。
  • 《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紀錄片
    西南聯大可沒有什麼大樓,卻有一大群名留青史、今人耳熟能詳的大師們。大學的本質是啟蒙,而不是愚昧;大學的靈魂是思想,而不是馴服。
  • 大學之大,西南聯大
    這個冬天,一部回望歷史、激蕩人心的紀錄片——《西南聯大》播出,讓人淚目。站在歷史的渡口極目遠眺,烽火連天中的西南聯大,在國破山河在之時,於城春草木深之地,奏響了一曲中華文化魂的悠悠弦歌。影片以萬曆十五年似的風格開篇,線性多重敘事,蔣夢麟的《西潮》回憶,梅貽琦的日記摘要,諸多文獻首次公開,第一集,以蔣夢麟《西潮》始,以馮友蘭《西南聯大碑文》終;第二集,以《吳宓日記》始,以聞一多《也許》終;第三集,以沈從文《邊城》始,以鹿橋《未央歌》終;第四集,以金嶽霖《論道》始,以穆旦《森林之魅》終;第五集,以馮至《昆明往事》始,以馮友蘭《西南聯大碑文》終。
  • 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五集:嘉蔭長留
    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一集:八音合奏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二集:剛毅堅卓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三集:大學之大一共5集,每集52分鐘,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聯大校友楊振寧、李政道在諾獎頒獎典禮,「這個學校就是起到了這麼巨大的標杆作用,在血與火的歲月裡,呈現了人性的光輝和一代知識分子的光輝,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紀錄片《西南聯大》今晚央視開播
    在紀念西南聯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之際,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的5集紀錄片《西南聯大》,將於11月7日至‪11日20‬
  • 梅貽琦先生和西南聯大
    鄭天挺/文▲梅貽琦  我和梅貽琦先生在昆明西南聯大才熟識起來。  1937年「七七」事變起,平、津各大學不能開學。1938年2月遷到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在雲南蒙自上課一學期)。▲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由三校校長任常務委員,部中不再派代表,校務由常委共同負責。聯大設有理、文、法、工、師範五個學院。下分各系,大致仍用三校舊制,稍加合併,如地質、地理、氣象合為一系;歷史、社會合為一系。
  • 西南聯大的傳奇,終於有人拍出來了!
    西南聯大。這所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僅僅存在8年。在那個的戰亂年代,得益於西南聯大,大師們扎堆出現、燦若星辰。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歷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化學系主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長的曾昭倫,是西南聯大的化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