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西南聯大紀錄片

2020-10-20 메아리

搜到了一部非常好的紀錄片,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歷史上的學校。看到在那個時代留洋學習,畢業於名校,想要為改革教育奮鬥終身的先生,在時代的背景下匯聚一堂,組成了中國眾多名校的前身。那種感覺,看得我熱淚盈眶

尋《未央歌》記:「人生之中有如過河的困難過程又哪在少數!路途艱難,路旁風景才美。當時也許不覺,事後回憶,艱難實比平淡,穩妥要有味得多。所以要記住:『太實際了,美感經驗就跑了』一句話,便遇事能跳出自身處境來看,就不覺苦了。」

八音合奏/剛毅堅決/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流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可沒有什麼大樓,卻有一大群名留青史、今人耳熟能詳的大師們。大學的本質是啟蒙,而不是愚昧;大學的靈魂是思想,而不是馴服。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西南聯大》憑什麼火了?
    11月16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主創團隊、播出方代表、有關部門領導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圍繞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社會意義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感動」「淚目」「家國情懷」成熱議關鍵詞紀錄片《西南聯大》尊重歷史、製作精良,以日記、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訪談為載體,生動再現了西南聯大從學校籌建、搬遷、選擇校舍、正式建成,到師生日常教學、生活、研究的一系列歷程,展現出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良知和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堪稱一部有思想藝術價值的誠意之作。
  • 《西南聯大》那年的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9.42018 / 中國大陸 / 紀錄片/ 徐蓓 / 程賀南 裴宜理《西南聯大》由那個時代製造出的獨有的學校。 西南聯大,那是由多少仁人志士組成的。在國內的輾轉、幾經波折到昆明,在外留學的學生哪怕橫穿整個歐洲,都只為了到達那裡——那裡或許是文人「會師」地,西南聯大!他們的目的就是學以報國。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有多少翻譯出裡那裡、又有多少人志願從軍......
  • 紀錄片《西南聯大》今晚央視開播
    在紀念西南聯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之際,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的5集紀錄片《西南聯大》,將於11月7日至‪11日20‬
  • 《西南聯大》西南聯大
    文明的韌性 這是第一次看完 卻是第三次觀看 第一次是高二結束的暑假補課 老師給我們放了前面三集 當時和同學就立即被震撼到 也燃起了升起月亮努力學習的決心 還驚嘆於胡適先生年輕時的帥氣面孔 第二次是疫情期間在家學習時 確實是假努力 也看了這紀錄片想來激勵自己 效果不佳罷了 這次暑假完等錄取到被錄取的時間又認認真真咀嚼了一遍
  • 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五集:嘉蔭長留
    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一集:八音合奏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二集:剛毅堅卓紀錄片《西南聯大》第三集:大學之大一共5集,每集52分鐘,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聯大校友楊振寧、李政道在諾獎頒獎典禮,「這個學校就是起到了這麼巨大的標杆作用,在血與火的歲月裡,呈現了人性的光輝和一代知識分子的光輝,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一個人」的西南聯大,如何變成「我們的西南聯大」
    而這一切,都與「西南聯大」這座被忽視的歷史「金礦」有關。 「西南聯大要怎麼報考?」作為雲南師範大學的西南聯大研究學者,龍美光記得,在2004年左右他創辦了有關西南聯大的第一個網站之後,會不時收到這樣的提問。 「西南聯大已經是一所歷史上的學校了,我們只能追尋它的精神。」面對這樣的疑問,龍美光都會這樣回答。
  • 觀《西南聯大》有感
    在我找到的資料裡顯示,《西南聯大》的五集都是由不同的導演拍成的,各集的風格和敘事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在這裡主要舉例第一集《八音合奏》和最後一集《嘉蔭長留》作為觀後感的主要章節。 《八音合奏》的敘事順序是時間順序,從幾個與西南聯大創辦有很大關係的名師大家的身世開始說起,到北大清華的建立,南開的興盛,歷史的浪潮不斷推動著故事的發展:隨後盧溝橋事變和北平、天津淪陷,到北大、清華、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合遷往西南,至此西南聯大正式創辦。該紀錄片的主體主要是西南聯大這個學校,但是其在敘述時常常是圍繞與之相關的重要人物進行敘事。
  • 楊振寧:史詩樣的影片 紀錄片《西南聯大》今晚央視開播
    日 20:00▼ ▼- 跟著紀錄片 -一起走進西南聯大▼-01-西南聯大 | 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標註「剛毅堅卓」是西南聯大校訓也是聯大精神的高度概括既融會了三校校訓的精神也是對聯大成立後師生們思想精神風貌的總結提煉《西南聯大
  • 紀錄片《西南聯大》1-5集(完整版)
    系列紀錄片《西南聯大》由徐蓓導演,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一共5集,每集52分鐘,分別為《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本片講述了西南聯大由清華、北大、南開聯合組建,「八音合奏,終和且平」的歷史故事,展現和解讀這所大學所具有的永恆魅力和精神力量。
  • 紀錄片《西南聯大》,帶你讀懂中國風骨
    >西南聯大珍貴影像史為紀念西南聯大建校80周年,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呈現了大師雲集、群星閃耀的聯大歷史,展示出中華文化精英的家國情懷、治學精神和人文修養,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 紀錄片《西南聯大》解說詞第一、二、三集
    紀錄片《西南聯大》解說詞第3集 解說:李龍濱 旁白:李立宏 龍凌雲 張麗敏西南聯大的歷史是一種美,是在血與火的殘酷歲月中,
  • 成為「我們的西南聯大」
    兩會期間,「西南聯大」又成為了討論的熱點。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提出了《合理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和政企文旅融合項目提案》,講述了西南聯大能夠從歷史中跳出,成為一個在各方面彰顯價值的I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20年1月,習主席走訪了西南聯大舊址,並從政治、經濟、文化層面對西南聯大精神作出了非常全面的概括。
  • 尋訪西南聯大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新華社昆明1月21日電(記者韓松 李自良)在雲南旅遊攻略中,西南聯大舊址已經與麗江、大理、香格裡拉位列一起,成了一個新的受歡迎目的地。著名的西南聯大,是1938年在昆明建立和命名的。
  • 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首發片花
    隨著馮友蘭、聞一多的振臂高呼,80多年前抗戰硝煙下西南聯大在雲南辦學的艱苦歲月仿佛又回來了!繼2019年12月31日宣布正式殺青後,電視連續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在2020年元旦一早就放出了首個預告片花。除了王鶴棣、葉祖新等年輕演員贏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讚,劇中的馮友蘭、聞一多等當年的大師也在片花中首次露臉,引發熱議。西南聯大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教育史中的地位已經無須多言。
  • 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竟能吸引如此大的關注?為什麼80多年過去了,西南聯大依然是一個常說常新、經久不衰的話題?
  • 西南聯大的「國家記憶」
    散落在昆明各地的西南聯大文化遺蹟。西南聯大誕生並成長在昆明,是昆明重要的識別性符號。在昆明歷史文化名城38年的保護和發展中,西南聯大文化遺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等數位化技術,更為立體、全面、全息、完整的展示西南聯大歷史文化,擦亮西南聯大品牌,展現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
  • 大學之大,西南聯大
    這個冬天,一部回望歷史、激蕩人心的紀錄片——《西南聯大》播出,讓人淚目。站在歷史的渡口極目遠眺,烽火連天中的西南聯大,在國破山河在之時,於城春草木深之地,奏響了一曲中華文化魂的悠悠弦歌。2為了真實地再現這段歷史,紀錄片《西南聯大》的導演組們歷時兩年多,走遍中國、美國、新加坡等數國,採訪了49位尚在人世的西南聯大學子,採訪收集到極其珍貴的資料,他們中最年輕的也已經90歲了。在紀錄片尚未播出的時候,其中的3位就已經離開了人世。這是一部「再不拍就來不及了的紀錄片」。
  • 在西南邊陲有一個被所有人紀念並永垂不朽的大學——《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製作組歷時兩年拍攝,收集了眾多珍貴的影像、書信和日記,共採訪近50位西南聯大學子,將西南聯大的傳奇歷史和它背後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紀錄片分為五集,每集五十分鐘,以歷史風雲中的五組共生關係,講述了西南聯大的建立與聯大的精神,真實地再現那個年代。
  • 西南聯大的傳奇,終於有人拍出來了!
    上個周末,不少哥迷在後臺給哥推薦《西南聯大》這部紀錄片。
  • 無問西東——《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以日記、文章、口述片段和人物訪談為載體,生動再現了西南聯大從學校籌建、搬遷、選擇校舍、正式建成,到師生日常教學、生活、研究的一系列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如雷貫耳的人物,一一出場。這些人中,有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有老師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陳寅恪、馮友蘭、金嶽霖、華羅庚等人,有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汪曾祺、穆旦、許淵衝、王希季等人,這些眾多性格鮮明、各具魅力的大師形象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亮點。《西南聯大》的講述方式是板塊式的,五十分鐘的時間裡,分成了許多不同內容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