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好像是宮鬥劇看多了,宮鬥劇刷新了很多人對「勾心鬥角」這個詞的定義,很多人看了宮鬥劇才明白,原來人心才是深不可測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玩笑「如果把你放在宮鬥劇裡,你肯定活不過三集」,這是開玩笑說的一句,就是說開玩笑的對象心思單純,放在我們這個和諧社會自然是一種褒獎。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即便自己情商智商都不高,言行舉止都不大妥帖,最多是少幾個朋友,被別人不喜歡而已,不至於丟了卿卿性命。
不過這句玩笑話也不是空穴來風,是有實實在在的例子的,那就是出自《甄嬛傳》裡面穎兒飾演的夏冬春,長得不錯,可惜真就沒活過三集,戲份不多卻讓觀眾難忘,夏冬春就是那個被華妃娘娘轟轟烈烈賞了一丈紅的夏常在,當時華妃娘娘還嘲諷夏冬春「世上竟有如此蠢笨之人,竟然還被封為常在?常在這裡惹人笑話吧……」。
華妃在後宮之中都不算是精明的人,能被華妃嘲諷至此,可見夏冬春智商情商真的讓人挺捉急的。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夏冬春最後稀裡糊塗被華妃處置了,一丈紅行刑完畢後,夏冬春不死也去掉了大半條命,回娘家那是奢侈的想法了,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發配去冷宮,那樣距離死期也不遠了,那麼到底是誰害了夏冬春呢?
夏冬春實際上是宮鬥的犧牲品,只不過這個犧牲品還沒來得及怎麼撲騰呢,就殞命了。夏冬春的死揭開了宮鬥殘酷的一角,其慘烈程度可以想像,可是夏冬春又不完全無辜,夏冬春也可以說自己作死的,都說不作不死,大概夏冬春就是典型代表吧。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夏冬春一開始參加選秀,就囂張跋扈地亮相了,行為上張牙舞爪,言語上更是尖酸刻薄,逮住安陵容這個軟柿子沒完沒了的羞辱。為了安陵容不小心撞了她,弄髒了自己的衣服,就要對方下跪認錯,所有秀女都忌憚夏家的實力並不敢說什麼。只有甄嬛站出來替安陵容解了圍,但也跟夏冬春結下了梁子。這個片段很有意思,安陵容的膽小怯弱,甄嬛的聰敏機智,沈眉莊的沉穩端莊,還有夏冬春的囂張跋扈都躍然紙上。
夏冬春給人的感覺就是惡毒中透著蠢笨,蠢笨裡又透著張狂,不管在什麼環境中,都口無遮攔完全不遮掩自己的情緒,似乎在她的人生字典裡,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小心謹慎,也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做禍從口出。夏冬春不知道的是,從她開始參加選秀,不管是在宮外宮內的所有表現,就已經開始打分了。
她們的一言一行都被人在暗中秘密觀察,報告給最高的當權者比如皇后、華妃或者太后。實際上夏冬春本來有機會活命的,入宮前每個待選秀女都有教習嬤嬤到家裡教授宮裡的規矩。懂事的秀女家,會待這位教習嬤嬤為上賓,好生討好巴結,以期望教習嬤嬤能夠給多一些宮中的消息,以此分析宮中的局勢,以便進宮後知道該怎麼做。
可是夏冬春的教習嬤嬤一上門,夏冬春就擺出了一副千金大小姐的架勢,不但不虛心受教,還把教習嬤嬤給「教訓」了一番。這件事情被華妃知道了,華妃直接給了一個冷笑,授意教習嬤嬤「既然如此,那就隨便教教吧。」如此夏冬春便失去了最好的學習機會。
從而導致夏冬春進宮後兩眼一抹黑,就覺得皇后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后一家獨大,上來就巴結皇后得罪了華妃,最後被華妃處置了也在預料之中。
那麼夏冬春不懂事,難道她的家人也不懂嗎?夏冬春的父親是包衣佐領,官職不小,按照常理,也該小心伺候教習嬤嬤,對這個女兒該約束約束,該管教管教吧,可惜沒有,好端端一個長得挺標緻的女孩子就這樣被養殘了。
所以說真正害了夏冬春的不是甄嬛,不是華妃,其實就是夏冬春的父母。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愛孩子並非一定要千依百順,過分溺愛,而是要讓孩子懂得世間險惡,要幫其修剪枝葉,幫助孩子適應這個社會,如此才能更好幫助孩子活得更好。畢竟孩子長大了,是需要獨自面對這萬丈紅塵的,不是嗎?夏冬春的悲劇,也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一個警醒,養孩子千萬你要溺愛,要知道慣子如殺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