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說這樣一句口頭禪:
「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如果一個人有禮貌,不管他走到哪裡,都不會害怕無法生存,因為對有禮貌的人,人們也願意以禮相待,這是一個相互反饋的過程;同樣的,無禮寸步難行,如果一個人沒有禮貌,不管他的學識如何淵博,能力多麼出眾,日子照樣過得辛苦,因為沒有人願意理會他。
在《甄嬛傳》中,夏冬春的存在就詮釋了這個道理:失禮之人,只能把自己的一生都快進了,而知禮守禮,才是人生的處事法則。
01夏冬春失禮之一:得罪教導嬤嬤,不知宮中人際利益關係
夏冬春被封為常在,整個人無比高興,她高興地程度,就連去夏府做教引嬤嬤的人都得罪,嬤嬤暗中得了華妃旨意,不認真教導夏冬春。
因此夏冬春不像甄嬛一樣,知道宮中各方各派的利益糾紛,更不知道誰能得罪、誰不能得罪,因為得罪了教引嬤嬤,所以才有了後面的許多事。
甄嬛與她正好相反,芳若姑姑到甄嬛府上教導時,甄嬛還給她行了禮,宣旨的小太監當場就誇甄遠道:
「甄大人好教養!」
守禮,不僅僅是守住了甄嬛的面子,同時友好待人,給自己帶來利益,還給父母長了臉面,可謂一舉三得。
02夏冬春失禮之二:得罪安陵容,氣焰囂張,說不過就要動手開打
新人初次參拜皇后結束後,夏冬春腳剛剛踏出皇后宮門口,就去譏諷沈眉莊等人。
她被安陵容說:「果然驍勇,不失家門風範。」
前一刻她還洋洋自得,炫耀著自己的娘家,看到甄嬛她們偷笑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安陵容笑她囂張跋扈,譏諷她不知禮數。
夏冬春是個性情暴躁的人,當下就要動手打安陵容,剛好這一幕被華妃看見。
華妃早就看不慣夏冬春蠻橫無理,此刻她「教訓宮嬪」,剛好搶了華妃的協力六宮的權力。
要說華妃最擔心的是什麼,就是自己協理六宮的權力被剝奪,如今看見有人明目張胆地用,怎能不生氣,她當下就說:
「本宮與皇后都不在了嗎?本宮竟不知,這宮中已是夏常在當家,竟然要辛苦你來教訓嬪妃!」
當下賞了夏冬春一丈紅。
17歲的年紀,雙腿被打殘了,並且冷宮安置,得罪的人又是華妃,可想而知她此生過的是什麼日子了。
03夏冬春失禮之三:得罪華妃,直接影響華妃權力
前面說夏冬春得罪教引嬤嬤和安陵容,因為她們一個是奴婢,一個位分又太低,尚且不足以對她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最主要的事情是,她直接得罪了華妃,影響了華妃的權力。
華妃本來就在與皇后明爭暗鬥,偏偏在華妃賞賜新入宮新人時,也給了夏冬春一份,而夏冬春當著安陵容的面貶損華妃的賞賜:
「華妃娘娘的賞賜再好,也不如皇后娘娘的,把皇后娘娘賞賜的布料趕出一身衣裳,我穿去了給娘娘謝恩!」
這話本來被安陵容聽見也就罷了,她位分低,也比不過夏冬春,但是這話被周寧海聽見了,身為翊坤宮的掌事太監,他還不把這話傳到華妃娘娘耳朵裡?
華妃本來就嫉妒新人即將得寵,這話更是直接把華妃得罪了個徹底。
更何況,她這麼維護著皇后,皇后是怎麼說的:
「夏氏不安分,發落就發落吧。」
冷酷無情,半個字都沒有體現維護之心。
失禮之人,總是一步步給自己埋下禍根,總有一天,這禍根終會長成參天大樹,到時候想要挽救也來不及了。
從古至今,我們多數人都喜歡禮儀周全之人,對於禮儀周全之人,會有人稱讚他「家教好」,這不僅僅是在給自己長面子,同樣的,也是在給父親母親長面子。
一個失禮之人,處處去得罪人有沒有人提點,還沒有強大的後臺撐腰,人生之路就不會太長遠,就像夏冬春一樣,從得罪教導嬤嬤開始,導致後續一系列的事,直至得罪華妃。
與其說她是因為一個想打人的行為,而得罪了華妃,不如說她從前的一點一滴失禮開始積累,直到出現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知禮守禮,是人生的處事法則,當父母的最高興的事情是什麼?
是有人當著父母的面說:
「你家孩子家教真好!」
想要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