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江南,多少樓臺煙雨中

2021-02-08 白落梅

《江南春》 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的春雨,柔情中帶著愁怨,悵然間攜著遠思。

雨日的梅莊,更是庭靜門深,素日沒有生人來訪,雨天連鳥雀也無聲息。

庭院裡的草木清潤潔淨,葉脈上亦是纖塵不染,花事爛漫鮮妍,又簡靜內斂,不肯輕易驚擾它們的主人。

 

室內茶煙漫漫,嫋至庭前簷下,與窗外的煙雨風景相看,只覺歲月安定,物我清好。

古往今來天下世界,都是這樣的雨,沒有死生成敗,亦無滄桑興亡。

此時若是賢臣良相,詩人詞客,也只安於一扇幽窗下,貪戀這樣一盞新茶。

 

幼時對雨就生了愛意,門庭的新竹,牆院的青苔,悠長的小巷,皆因煙雨,讓我愛之不盡。

後來在唐詩宋詞裡,邂逅了幾場江南的春雨,更覺妙意無言。

雨日裡,百姓人家可以暫且荒耕廢織,鄰舍鄉親聚於廊下堂前,喝茶閒聊。

世上富貴榮華,清苦憂患,也只是一場下過的春雨,灑落悠閒,沒有不好。

唐人杜牧有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我愛千裡江南鶯歌燕舞的迤邐姿態,也愛隱於煙雨中亭臺樓閣的明麗深邃。

夢裡江南,風光無際,山重水複,多少村莊城郭掩映在日月山川裡。

而香菸不絕的古剎廟堂,在迷濛的絲雨中,若有若無地訴說它們繁盛的從前。

 

千年只是剎那,每一瞬光陰,恍若舊識,卻又那般不同。

王朝更迭,多少故事,恰似流水輕煙,草草過去,難有安排。

千年之前,江南一片深紅淺翠,喜樂莊嚴。千年之後,江南依舊明麗靜好,江山多嬌。

那些流經百代的詩句,也不過是前世和今生的距離。

 

杜牧生於晚唐時期,雖未曾目睹盛唐的繁華,一生也算平坦安順,沒有跌宕。

他有顯赫的家世,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杜牧二十六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杜牧才華過人,詩文顯著,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

其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寫景抒情的絕句,韻律優美,意境深遠,雋永綿長。

 

杜牧的人生,一如他的詩句,清麗含蓄,瀟灑出奇。

他二十三歲作《阿房宮賦》,二十五歲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

他不僅詩情得意,仕途也是平順,為官時借著職務清閒,宴遊山水,憑弔古蹟,寫下許多風流華美、疏朗明淨的詩章。

暮年,他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別墅,閒暇時在此以文會友,亦算是稱心如意。

那時的杜牧,打長安而來,看慣了帝都的繁華,仍被江南的春風春雨所驚豔。

雖有香車寶馬,侍從相隨,卻仍存江湖之氣,倦客之心。

人生在世,有所愛,亦有所寄,將一顆素心託於山水草木,或付於詩文辭章。

 

詩客眼裡的萬物,皆有靈性,皆是情深。

江南千裡鶯啼的美妙風光,令其心悅,而煙雨迷濛的亭臺樓閣,亦讓他想起當年南朝事佛的鼎盛。

那麼多帝王信奉佛教,雖存淡泊清遠之風,卻到底誤國傷民。

千古繁華,浩蕩江山,如同一場幻夢,到頭來,不曾修得今生善緣,亦無來世果報。

 

多少僧眾隨著古剎山寺那幽幽不絕的香火,最後皆荒廢在流轉的王朝裡。

只餘下冷清的廟宇亭閣,或聚或散坐落在春風煙雨中,不問過往,不知將來。人之一生,窮通難定,吉禍未卜,江山亦如月圓月缺,興衰成敗,不該生出悲意。

 

有人說,這是一首諷刺詩,借古諷今,諷諫唐王朝統治者大興土木濫修佛寺,會造成國力衰弱,民生凋敝。

在我眼中,卻看到詩人思舊念遠,淡泊超然之情懷。

杜牧雖有憂國憂民之心,委婉地勸誡統治者,不可過於沉迷佛教,另一方面卻對江南風物,山寺樓臺,流連忘返。

 

有詩云:「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杜牧在江南時,也常閒遊山廟,與僧侶結交,共聚廟堂,焚香煮茗,聽經坐禪。

他的詩句雖無隱逸之風,亦不參禪悟道,卻有一種曠遠之思,明淨洒然。

 

杜牧的《江南春》,千百年來享有盛譽,絕不是因為隱藏在詩背後的譏諷之意,而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江南風光的無盡嚮往。

其情其心,融入山水風物,深邃迷離,好似天女散花,不著痕跡。

詩者有心,讀者亦有意,捧讀詩文,仿佛隨他去了一次江南,看罷絢爛莊嚴的花事,又邂逅一場溫柔的煙雨。

 

世間的美,無論是描景敘情,還是參禪避世,於詩詞裡都是有的。

但一切相知相遇,皆需機緣,我與詩詞的機緣無從說起,卻心意相通。

年少時喜詞,婉轉清麗,更能驚動人心,後又覺得詞境到底窄了些,不及詩簡淨直白。

而詩詞中,亦有不喜的,一如生活,刪繁就簡,便好。

 

那時年少,多愁多思,感花傷情,見雨惆悵。

而今倒是沉澱下來,只覺萬物存在,皆合情合理,浮沉起落,離合悲歡,亦屬尋常。

再不肯為一首詩,或一闋詞,神魂飛渡,情意沉陷,不可自拔。

以往的憂慮、驚懼,到如今薄弱如風,讓人從容以對。

恍若端坐在蒲團上看經,雖參不透禪機,卻知其意境。

帝都王氣,盛世繁華,隨著那場江南的杏花煙雨,化作暮靄炊煙。

人間的喜樂和災難,就在當下,而我們與唐宋人物一樣,落在風景裡。

待浮花浪蕊都盡,世上的一切,好與不好,終歸平靜。


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是宇宙間之至美。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
像《浮生六記》中的芸,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
購書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將江南的美景盡收眼底
    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來到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花紅柳綠,一派春天繁華的景象,並且這景象綿延數千裡,讓詩人流連忘返,應接不暇。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到底何意?古代文人們有爭議
    猶記得筆者首次聽到「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記得當初你儂我儂,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那種驚豔,當時還在想寫這歌詞的人太牛了,這裡面的一些歌詞比我當時知道的為數不多的古詩詞還經典,這也太有才了吧。後來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我才知道這首歌中很多歌詞其實就是照抄的古詩詞,像「車如流水馬如龍」便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美人如玉劍如虹」則是出自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夜坐二首》。而筆者本期要說的「多少樓臺煙雨中」則是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江南春》。《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懷舊、煙雨、古寺、空境、禪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廣闊有千裡的江南水鄉,早起的黃鶯兒喚起春天的生機,綠葉與紅花交相纏繞在這片有千年歷史的土地。南朝遺留下來的四百八十多座羅剎古寺,在朦朧的煙雨之中,古寺的樓臺都顯得多麼的深邃與靜默,這是一種幽邃與空境。
  • ​多少樓臺煙雨中
    多少樓臺煙雨中作者│悠然   朗誦│蒼狼  往事如煙    攝影│洛神是誰的詩篇醉了紅顏是誰的情話說了三千是誰的纏綿夜半歸來的船別問我紅豆發幾枝月落烏啼霜染了天霜染了天你在在巫山之巔你在在雪峰之前你在在雲水之畔你在在我的心田你,你怎能不讓我憶江南你怎能不讓我憶江南你,你是誰?
  • 多少樓臺煙雨中,等你來玩世不恭……
    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甫的《江南春》顯然是它的得名由來。但此「樓臺」非彼「樓臺」。這座唐風小酒館,冷調裡跳躍著的輕鬆詼諧,讓一千個走進去的「好奇心」,有一千種印象……樓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小酒館?別貼標籤,先坐下!有酒有菜,圖個痛快。
  • 一城煙雨一樓臺
    華麗的襦裙,飄逸的青絲,詩詞歌賦盛極一時,落盡江南情懷裡,便釀成了「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旖旎畫卷。杜牧筆下的《江南春》輾轉來到二十一世紀,拉開了快速移動的電影鏡頭,從古至今一幀幀穿越,掠過千萬景致,疏忽醉在風流蘊藉的老門東裡。
  • 杜牧這一首詩寫盡江南美景,蒙蒙煙雨籠罩萬裡江山,當真美不勝收
    杜牧這一首詩寫盡江南美景,蒙蒙煙雨籠罩萬裡江山,當真美不勝收。這首古詩,或許並非是杜牧親眼所見之景,而是他對於眼前風景的一種擴大和聯想。正所謂窺一葉而知全貌,他身在其中,只看一處風光,便已知曉整個江南。此等感受,是他作為一個詩人,天生具有的敏捷才思,是他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無數的千古名作,錦繡文章,正是出自於這樣的靈覺與感受。這首《江南春》,自然也不例外。
  • 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江南春》,便是一首久負盛譽的「江南」詩。它出自於唐代詩人杜牧之手,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杜牧不僅描繪出了江南的迷人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特有的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就宛如一幅絢麗動人的畫卷。使人讀後不禁讚嘆,杜牧詩裡的江南,原來這麼美!《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十首樓臺的古詩詞,一首新詩轉晚晴,樓臺西畔斷霞明
    煙雨迷茫,杜牧在臨水樓臺吟詠江南村,驀然回首,數不盡的前塵往事。月色朦朧,李商隱在百尺樓臺幻想遠離喧囂,然而唐詩易寫,紅塵難離。唐代的另兩位詩人也曾寫下有關樓臺的詩篇,孟浩然登高眺遠,「樓臺晚映青山郭,羅綺晴驕綠水洲」;李頻博覽強記,「樓臺獨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澤國春。」南唐後主李煜也敘述過有關樓臺的感傷,「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體現了深邃的時空交織藝術。
  •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江南春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譯文及注釋韻譯遼闊的幹裡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豔紅花。
  • 從別後,多少相思煙雨中
    南唐的飛花舊夢裡,多少樓臺煙雨,鏤空了相思的芳華。朱顏已改,年華不復。偎依窗前,鉛華露重,風迤邐著晚香,飄過疏籬,一樹飛花漫落,幾處流螢輕舞。涼風扶弱影,羅衾不耐五更 ,夜深風竹敲秋韻,聲聲入扣。黛眉輕蹙,拂去弦絲的舊塵,指尖慢慢流淌,幾多清愁。輕挽髮髻,用剔透的玉簪別住長發,幾縷細碎的青絲如紛亂的心情,低首時,零落輕柔,輕觸臉頰,感受那窸窣的心動,似久別時你的溫柔。
  • 晚唐難得一見明媚唐詩,出自杜牧筆下,末句兩個字勾勒出最美江南
    最後詩句的兩個字更是勾勒出最美的江南,直到今天我們春遊江南依然會想起這樣的詩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就是杜牧的《江南春》,中學時代我們都應該學過。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最後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一個「煙雨」就把江南春景的連綿春雨的景象展現了出來。正如盛唐詩人王灣的一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江南的春天總是來得特別早。不管今天外面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但我們都應該慶幸春天沒有爽約。
  • 清音一曲《最憶江南》 丁曉紅歌聲描繪江南煙雨
    在這樣一個小橋流水,烏蓬搖曳的江南,我邂逅了你,「採茶阿妹俏成風,清音一曲情義重。韻味江南醉似夢,碧綠山水在其中。」樸實唯美的旋律朗朗上口。青年歌唱家丁曉紅的聲線依然那麼清麗而綿長,一曲最憶江南,被她深情演繹,畫面感十足,感人至深。
  • 原創作者:金風送爽|《夢裡江南》
    一路尋覓,殷殷的思念,輕盈而溫婉,在時光寂靜處,在遙遠青天邊,瀰漫成漫天煙雨的纏綿,輕輕揮灑著江南的水墨青嵐。婉約的江南,是我夢裡揮不去的幽蘭。千裡鶯啼綠映紅,多少樓臺煙雨中。碧波萬千,翠綠做氈,繁華嬌豔,柳絲繞成線,煙雨碾成墨,水兒柔風兒暖,低眉凝眸,淺笑安然,將一懷如蓮的心事,針針線線,鑲嵌著溫婉,為你,細細織就幽夢一簾。
  • 憶江南,望江南,詠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望江南 【宋·蘇東坡】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江南柳 【宋·張先】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裡伴君行。
  • 在盛夏如畫的煙雨江南,等你
    盛夏如畫的美麗江南,蒙蒙煙雨,如絲如依的楊柳,青青如荼的小草,花開盛夏。荷花開的似火似様,盛放嬌豔欲滴。池塘的荷葉隨風飄揚,荷花香域滿池。來一場花前月下,夢一場風花雪月。陌上紅塵,煙雨濛濛,花開花落,美女如花。夏天的雨,飄飄渺渺,紛紛擾擾,輕輕的灑在碩大的荷葉,發出那讓人心醉的聲響。
  • 抖音江南煙雨畫不滅的痕跡是什麼歌誰唱的 江南煙雨試聽音源完整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了一首非常有韻味的歌,歌詞是「江南煙雨畫不滅的痕跡,殘香十裡可悲獨自寒悽」,聽了之後就讓人有種悲傷的感覺,特別是加入到江南煙雨的景色視頻中,更能激起內心的漣漪。那麼這首歌叫什麼呢?演唱者是誰?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 《江南文脈》詩詞小達人周末續約!
    一種難言的愁情,幽幽地、淡淡地,瀰漫在江南水鄉的冬夜中,情景交融,極具感染力。「楓橋夜泊」也構成了文學史中的經典意象。      3、作為異鄉人的張繼,感受到的正是典型的江南氣韻。在《楓橋夜泊》廣泛流傳的過程中,詩人寫作時代的特定背景已經遠離,詩中表達的那種愁緒漸漸淡化,而它展顯出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意向,優美的意境卻越來越突出,深深烙入人們的記憶中,一讀而終身不忘。
  • 煙雨江南的才情,煙雨江南的小說
    煙雨江南,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籤約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褻瀆》《塵緣》《狩魔手記》《罪惡之城》《永夜君王》《道緣浮圖》《六跡之夢域空城》《天阿降臨》。煙雨江南創作手法靈活多變,題材新穎,號稱網絡文學經典製造者。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江南二月,草長鶯飛,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江南的春天尤其受到詩人們的青睞。在中國文學史上,描摹南京、蘇州、無錫、揚州等江南城市春光的詩詞層出不窮,永久定格了那些風情無限、滿目芳菲的「江南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