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網紅經濟」誕生:字節跳動、IDG入局,頭部玩家融資10億

2020-12-20 品質中國

以下文章來源於鉛筆道 ,作者與創業者同行

這是深氪新消費第255期分享:不知不覺中,火鍋食材超市的生意正在二三線以下城市興起,被稱為是餐飲行業下一個「爆款網紅」。

作者|古典典

編輯|吳晉娜

來源|鉛筆道(ID:pencilnews)

封面圖|網絡

「火鍋食材超市」近期炸開了。11月底,海底撈開起了首家火鍋超市。不僅如此,盒馬生鮮、三全食品、海欣食品、王老吉紛紛涉足該賽道。

打開抖音,輸入「火鍋超市」,就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廣告投放所轟炸。「零門檻創業」「不收加盟費」……

火鍋食材超市的生意一下子火了,也湧現出了一些頭部玩家。鍋圈食匯成立3年,加盟店已經拓展至5000家,過去兩年融資4輪,總額近10億元,IDG資本更是在今年連投兩輪;另一玩家懶熊火鍋今年也完成了2輪融資,字節跳動也成為其投資方。

目前,火鍋食材超市仍處在「跑馬圈地」期。它是一種終極形態,還是過度一種過度商業模式?誰能脫穎而出,誰將被拍在沙灘上?玩家們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

餐飲賽道「新網紅」?

不知不覺中,火鍋食材超市的生意正在二三線以下城市興起,被稱為是餐飲行業下一個「爆款網紅」。

火鍋是中國餐飲市場佔比第一的細分品類。《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業實現收入8757億元,佔全國餐飲業收入的20.5%。2020年,火鍋業市場已達萬億。

疫情期間,少聚集、少外出,消費者對「到家消費」的需求高漲,外賣、生鮮到家等種類成為大眾生活的重要支撐渠道。於是,定位 「在家吃飯」場景服務的火鍋食材超市就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選擇之一。

行業中最為惹眼玩家是鍋圈食匯:3年累計融資10億,開店5000家,門店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400%。不久前,鍋圈食匯還請來了德雲社的嶽雲鵬擔任代言人。

鍋圈食匯是一家火鍋燒烤食材供應商,總部位於上海,以加盟店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擴張。鍋圈食匯的門店多靠近社區,解決了火鍋食材購買和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也創造了」火鍋食材超市「的商業模式。

自2017年在鄭州開出第一家店以來,鍋圈食匯藉助供應鏈的積累和資本的推力,成為了行業裡的頭部玩家,其股東不乏IDG資本這樣的一線基金,也有三全食品這樣的食品業巨頭。

3年下來,火鍋食材的賽道已頗為擁擠。疫情催化之下,配送到家的食材成為了消費剛需,各類火鍋食材超市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除了鍋圈食匯,市面上已經湧現了十多家火鍋食材品牌:懶熊火鍋、餐爆食材、川小兵、火鍋物語、九品鍋、我的鍋......這些新玩家多成立於2015-2020年,或是深耕地方市場,或是提升產品研發,在不同的維度和鍋圈食匯展開競爭。

看到這些火鍋「新玩家」的入局,傳統的火鍋餐飲巨頭們也坐不住了。海底撈近日在北京朝陽區開了一家40平的火鍋食材超市,命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SKU超過了100。自提站主要承擔兩大功能:一是外送功能。顧客在海底撈外送、美團、大眾點評下單,可選擇外送、也可到站點自取;二是直接銷售。顧客可以在門店現場選購食材,包裝後即可提走。

此外,蜀大俠也推出了自己的火鍋食材超市品牌」自然饞「,一口氣開了25家店。

網際網路生鮮行業巨頭們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去年10月,盒馬宣布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盒馬門店及APP上推出火鍋產品,最快30分鐘送達;今年10月,阿里申請了食品、方便食品、餐飲住宿、廣告銷售等多個盒馬火鍋的商標,想在火鍋食材賽道裡再分一杯羹。

零門檻創業?

目前,火鍋食材超市正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入場的玩家們通常會選擇先努力把盤子做大,為此一般會採用「零門檻創業」「不收加盟費」等標籤吸引那些想要開店致富的加盟商。

然而事實上,開一家火鍋食材超市恐怕並不像商家宣傳的那樣能夠「零門檻」起步。

「不收加盟費」其實是個偽概念。鉛筆道向火鍋食材品牌「川鼎匯」諮詢加盟事宜,對方表示公司不收取加盟費,但每年會收取6800元品牌管理費,以及2萬元保證金。做夠一年,保證金可退還4000元;做夠兩年,可退還1萬元;做夠三年,保證金可全部退還。

另一家火鍋食材品牌「川小兵」向鉛筆道表示,加盟商初次向公司繳納的費用為25200元,其中包括每年19800元的品牌使用費,每月200元的管理費,以及3000元保證金(終止合作可申請退還)。

鉛筆道得到的鍋圈食匯加盟手冊顯示,鍋圈食匯不收取加盟費,但要收取2萬元品牌使用押金和每年2萬元的服務費(物流費用)。

綜合看來,火鍋食材品牌不過是用一些收費類目替代了加盟費,第一次繳費一般都在25000元以上,高者如鍋圈食匯甚至達到了4萬元。

除去所謂的品牌管理費或者服務費,落地一家火鍋食材超市其實也不是一筆小投資。川鼎匯的客服告訴鉛筆道,除去房租和裝修,開一家50-60平的店鋪的預算約為15萬元,裝修如果從簡1萬-2萬元也可以解決。

如果品牌更在意門店形象,啟動成本還會再升一截。例如,鍋圈食匯會要求門店的面積必須達到60平以上,裝修風格也要統一。一位鍋圈食匯的北京地區加盟商告訴鉛筆道,招商人員當時說裝修成本大約需要8萬元,但實際花銷往往大於商家承諾的數字。最終,這位加盟商的啟動成本超過了30萬元。

10個月可回本?

對於已經落地的店鋪,加盟商都想在短期內回本。鉛筆道向川小兵的招商人員諮詢,開店多久可以回本,對方表示不能保證具體的回本時間,但時長一般不超過一年。「主要看門店的選址,還有您當地對火鍋的喜愛程度。」招商人員舉例,位於江西的一個店主兩個月前剛剛加盟,現在已經計劃在明年春節前後再開一家店。

但現實往往不如招商人員描述的樂觀。《新京報》曾以加盟商身份諮詢鍋圈食匯,對方回復平均10個月到1年可以回本。《新京報》此後向業內人士諮詢,對方透露零售業的淨利率約為2.5%-3%,如果10個月回本的話每天的營業額要達到2.7萬元,並不容易實現。《藍鯨財經》走訪了鄭州的鍋圈食匯門店,老闆透露開店兩年投入40多萬,目前尚未回本。

對於餐飲零售行業的小白加盟者來說,控制好火鍋食材超市的成本並不簡單。

首先,門店的位置很重要,既要能控制租金成本,也要有較好的人流。鉛筆道在北京地區內搜索「鍋圈食匯」「九品鍋」「懶熊火鍋」等火鍋食材品牌,發現門店基本都位於昌平、通州、大興等近郊區。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睡城」,有較多通勤的上班族居住,而且租金相對便宜,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商家回本的難度。

其次,供應鏈的成本也需要考慮。鍋圈食匯這樣的頭部玩家已經迭代出了相對發達的供應鏈,但新入局的玩家並不具備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如果加盟店開在離公司總部較遠的地區,而供應鏈並未跟上的話,食材運輸的成本也隨之增加。例如,川小兵的總部在四川,鉛筆道便諮詢北京或周邊地區是否有冷鏈倉庫,招商人員答覆道,所有的冷凍食品均從四川發貨,運輸走的是京東冷鏈。

此外,生鮮的損耗成本也不能忽略。川小兵的招商人員向鉛筆道表示,公司目前只能提供肉類、丸類等冷鏈運輸的食材以及公司自研的火鍋調料,蔬菜和菌菇等生鮮需要加盟商在當地自行購買。生鮮的保質期一般只能維持一到兩天,如果加盟商沒有從業經驗,對損耗的控制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對於急於拓展加盟商的火鍋食材品牌來說,加盟商是否有餐飲零售行業的經驗顯得並不重要。川小兵的招商人員表示,公司可以為加盟商提供選址指導和店鋪的設計圖,也可以幫助加盟商接入外賣O2O平臺。在店鋪的運營管理方面,公司也能提供統一培訓。「目前我們對加盟商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只要您有啟動資金就可以做。」除了川小兵,大多數品牌商都或多或少承諾提供這些服務。

生鮮行業破局者?

火鍋食材超市主打食材的性價比。點開鍋圈食匯的小程序,一盒200g的肥牛售價21元,710g的香辣烤魚售價26元,價格都比較親民。在美團上搜索鍋圈食匯門店,顯示的人均消費在50元左右。

火鍋物語的創始人雷亞軍向鉛筆道表示,火鍋食材超市的食材之所以有性價比,是因為供應鏈被縮短了。傳統的零售渠道裡,食材出廠後往往要經過好幾級經銷商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溢價因此產生;而火鍋食材超市售賣的食材以自有品牌為主,食材出廠後不走經銷商直接達到加盟店鋪,因此擁有較好的價格優勢。他透露,火鍋物語的客單價可以比火鍋店低60-70%,同樣的食材也能比農貿市場便宜10-20%。

價格之外,火鍋食材品牌還要比拼供應鏈的效率。「供應鏈本質上是邊際成本的遊戲,需要一個很大的基本盤支撐。」目前,賽道裡的玩家都在用力跑供應鏈的規模。鍋圈食匯等頭部玩家在資本的推力下已經有了一定的供應鏈規模,而火鍋物語、川小兵這樣的新玩家則選擇在地方市場深耕。

除了供應鏈,自研產品會成為火鍋食材品牌的壁壘。「我們光是蝦滑就有6種口味,有接近50%的商品是其他地方買不到的。」雷亞軍透露,目前火鍋物語以OEM和ODM的形式與120家工廠合作,SKU達到450。

此外,他認為,火鍋食材品牌也應當注重對加盟店的強運營,從而讓門店有更好的盈利能力。「開個店不難,能賺錢才是關鍵。加盟商是隨風倒的,他跟著你能賺錢就繼續開,跟著你賺不了錢他就加盟別的品牌。」

但無論如何,在家吃火鍋都是個低頻次需求,用戶在購買食材上也有農貿市場、社區生鮮店、外賣平臺等選擇。鉛筆道在美團上搜索」鍋圈食匯「,發現北京地區門店的100元代金券半年的銷售量不過幾十,甚至還有個位數。火鍋食材超市要是想持續獲客,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恐怕還要講出別的故事。

雷亞軍認為,火鍋食材超市發展到最後,可能是一種介於便利店和社區生鮮店的中間業態。「它更像是家庭廚房需求的延伸,頻次低於社區生鮮店,但客單價高於社區生鮮店。」

本質上,火鍋食材超市和社區生鮮店做的都是供應鏈生意,二者面臨的痛點也多有相似之處。生鮮的盈利難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4000家生鮮電商企業,實現盈利的僅有1%。存儲難、損耗大、供應鏈燒錢,是生鮮行業公認的痛點。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表示,火鍋食材超市更像是生鮮行業裡的子類目,而生鮮的盈利模式尚未跑通。」只有解決了成本、供應鏈效率、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這幾件事,火鍋食材超市才能跑出來。「但是兼顧這幾點並不簡單。比如,如果想提升用戶體驗,成本控制便比較困難。

火鍋食材能否撐起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玩家們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開了10元麵店,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富日記小報
    海底撈開了10元麵店,背後是餐飲行業的什麼趨勢?字節跳動入局虛擬偶像,未來頭部帶貨網紅中,會不會出現一個虛擬偶像?一、海底撈開了家10元麵店2019年5月成立的中式澆頭面品牌「十八汆」,現在只在北京有一家門店。但這家的低調的店最近卻引發餐飲界的關注和熱議。
  • 字節VS快手:印尼的網紅經濟大戰
    印尼:蒸蒸日上的網紅經濟在新冠疫情依然未趨於穩定的情況下,電商的普及程度達到了歷史新高,印尼的數字經濟在勢不可擋地擴張著。網上購物的熱潮使得網紅帶貨的模式更加有潛力,網紅們通過社交App與用戶們建立聯結、推銷商品,最終一些用戶成為了「消費者」。
  • 字節跳動,悄悄開了一家診所
    今年5月,字節跳動完成對醫學科普知識平臺百科名醫網的全資收購,字節跳動戰略投資負責人、遊戲業務負責人嚴授成為後者的法人代表。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0年5月的百科名醫網是國內最大的專業醫學科普知識內容平臺,同時也是「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網站。
  • 字節跳動申請「抖唱」商標 抖音意圖入局在線k歌?
    據中國商標網顯示,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抖唱」商標註冊。據悉,「抖唱」是抖音APP即將上線的小程序,功能類似視頻版在線k歌,抖音似乎躍躍欲試,意圖入局在線k歌行業。  記者在中國商標網看到,字節跳動申請的「抖唱」商標,申請類別分別為 35 類、 38 類、 41 類、 9 類、 45 類、 42 類。
  • 字節跳動布局泛娛樂謀變現
    這是字節跳動首次提出「中視頻」的概念,近幾年在短視頻之外,中視頻的賽道上已擠進不少玩家。 不久前,微信就將其視頻號業務全面升級,支持創作者發布1―30分鐘的視頻內容;而B站,早已憑藉接近上述時長的知識類視頻與百度展開了知識視頻爭奪戰。
  • 復盤字節跳動2020布局,深入網際網路巨頭腹地"大開殺戒"
    布局中長視頻殺入愛優騰三角陣地,字節攜手央視高調來襲誕生於17年的西瓜視頻前身是今日頭條app在16年上線的頭條視頻,獨立運營的5個月後,西瓜視頻用戶量就破2億。而當前創作者已紛紛入局中視頻,根據西瓜視頻提供的《中視頻創作人職業發展報告》,截至2020年8月,西瓜視頻月活創作人數達到320萬,較年初增長175%實際上,早期的西瓜視頻有點類似於B站,以創作者創作的1-10分鐘的視頻為主,基於算法為用戶做視頻內容推薦,是個性化推薦視頻平臺。但從18年開始西瓜視頻的任務就逐漸清晰起來,主抓中長時間視頻,與抖音形成協同。
  • 字節跳動再犯騰訊疆界!遊戲之王能否守擂千億霸業?
    單一的營收來源,反映了字節跳動的增長困境——若一味在抖音、今日頭條等王牌產品中增加廣告入口,極有可能破壞產品的體驗,造成用戶的流失。2018年,除了常規的開屏廣告、信息流廣告、詳情頁廣告外,抖音密集推出熱搜榜、企業認證、網紅帶貨等廣告營銷項目,以增加營收。若繼續增加廣告入口,那麼字節跳動或將重蹈百度老路。
  • 日入1.5億,不止於算法:字節跳動的遊戲野心
    廣告業務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較為直接,且規模要小於遊戲市場的份額。至於直播板塊,遊戲版權局限了字節直播的內容來源,成為抑制字節遊戲直播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極光數據統計,2019年手遊用戶遊戲直播觀看佔比TOP5的遊戲版權均來自於騰訊。遊戲業務的順利開展,給字節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 農夫山泉推嚼著喝的凍凍茶,億滋上新兒童零食系列,字節跳動入局...
    :嚼著喝的凍凍茶 2、億滋推海底小縱隊系列兒童零食產品,萌趣又美味 3、特侖蘇推剪刻紙穀粒牛奶,將傳統藝術剪刻紙融入新包裝 公司新聞 4、加碼鮮奶市場,蒙牛成立鮮乳製品武漢有限公司 5、字節跳動註冊
  • 剝離TikTok後,字節跳動啟動國內上市已迫在眉睫
    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節點選擇港股上市,字節跳動其實有很多無奈。一方面,儘管字節跳動近些年頗受投資方青睞,過去8年裡經歷了8輪融資,估值也水漲船高,但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它不免也感受到了資本寒冬的冷意。再看字節跳動背後的投資機構,最大股東老虎基金及軟銀願景基金去年承受了不少損失。老虎基金是Uber的股東,Uber自上市以來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價值,另外通過日本軟銀集團,老虎基金也間接投資了上市失敗的美國寫字樓二房東公司WeWork。所以說,如果字節跳動還不上市,公司再想獲得巨額融資的機率將大幅降低,而且機構們也急於尋求回報。
  • 字節跳動將以超過10億人民幣收購中手遊
    打開APP 字節跳動將以超過10億人民幣收購中手遊 驅動中國 發表於 2020-12-22 17:13:26 據報導,四名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正在就收購手機遊戲發行商中手遊進行談判,字節跳動希望以4-5港元/股的價格收購該公司部分股份。
  • 字節跳動2019營收成謎,網友評論:忽悠資本市場接盤?
    Quest 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半年大報告顯示:Q2全網用戶淨降200萬,時長紅利也即將見頂。無獨有偶,張一鳴也在一次發言中提到,今日頭條正在艱難度過1.8億DAU增長瓶頸期,增長空間可能只剩下4000萬DAU。可以說,移動網際網路大潮尾期衝擊下,字節跳動的APP工廠的用戶增長已經難以突破,2019年初定下的"1200億"營收目標,壓力可想而知。
  • 7年滲透14大行業,最全詳解字節跳動全球投資版圖和野心
    其中,企業服務18起,工具軟體14起,媒體資訊13起,社交社區10起,文化娛樂9起、教育培訓9起......⑤以投資筆數來看,2019年度創下歷年投資小高峰。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剛剛迎接來一位新面孔——Kevin Mayer。
  • 字節跳動加碼"本地生活服務",巨頭激戰背後行業或迎新排位賽
    三月初,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App上線"在家玩"頻道,架設了美團外賣、美菜商城、叮噹快藥等多個本地生活服務板塊,初步涉足了這一領域。此外,據一位字節跳動人士表示,從2020年10月開始,字節跳動的人力、戰略部門也已經開始調研美團的本地生活業務架構,可見字節跳動宣布進軍本地生活領域並不是心血來潮。
  • 教育暑期戰:一場不能輸的戰爭|教育|在線教育|字節跳動|新東方|好...
    翟磊甚至認為,「在線K12賽道兩級分化嚴重,只有頭部和尾部企業,沒有腰部企業。」而隨著頭部競爭趨向白熱化,門檻進一步堆高,新玩家入場難度越來越大。烈火烹油明爭暗鬥間,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在今年暑期有著各自的「算盤」。
  • 遊戲、電影、搜索…2020年字節跳動還將「跳」向何方?
    3月18日公布消息,飛書宣布了和華潤集團合作;3月25日公布消息,字節跳動加碼泰洋川禾;過去一年,關於字節跳動「邊界」問題不斷被探討,三度收購遊戲公司,拿到遊戲版號……員工數即將達到10萬人的字節跳動已經成長為一家巨無霸型企業,流量是字節跳動的根基,以此為基本盤,搜索、遊戲、教育、在線辦公、長視頻甚至娛樂圈,業務觸角不斷向外試探。
  • 字節,一顆跳動的「醫療心」
    而晶泰科技,也在今年9月完成了超3億美元的C輪融資。劑泰醫藥的創始團隊包含賴才達、陳紅敏、王文首等多位MIT科學家及美國工程院院士,通過高通量製劑平臺及人工智慧計算等技術,更快速、全面、智能地找到製劑優化條件。幾天之後,AI製藥公司冰洲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新一輪融資,依圖科技、春華資本、鼎暉資本、IDG參與了此輪投資。
  • 砸錢圈地、布局網文,字節跳動要下一盤什麼棋?
    比如《清宮熹妃傳》改編的手遊《熹妃傳》,以及《奈何Boss要娶我》改編的電視劇,後者目前已經到了第二季,在微博上的討論超過21億的閱讀量。 而入股秀聞科技,除了對接秀聞科技旗下已有網文內容,也讓字節跳動與它背後的大股東磨鐵集團建立了更密切的聯繫——在出版、影視領域,磨鐵有不少成功的IP孵化案例。
  • 抖音橫屏切入PC端,藏著字節跳動怎樣的野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松果財經曾經的抖音以一己之力將短視頻行業推向頂峰,一時間風頭無兩,巨頭們望塵莫及,但近日抖音開始內測三分鐘視頻,試圖以橫屏視頻切入pc端和平板。曾在移動端帶起豎屏小視頻潮流的抖音,為何要調轉方向進軍PC、平板端的橫屏短視頻?表面上似乎是無意之舉,但往深了看,這其實是字節跳動衝擊PC流量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
  • 頭條、抖音後,誰是字節跳動的新引擎?
    字節跳動耗資10億美金,但也收穫了對方在歐洲和美國積累的6000多萬月活用戶。 藉助Musical.ly的影響力,TikTok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 2018年是字節跳動全球化的關鍵一年。 另外,對於字節跳動來說,TikTok是其千億美元估值的重要支撐。TikTok的受挫或將對字節跳動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品牌形象乃至主營業務的營收都造成負面影響。 《21世紀經濟報導》提到,2018年字節跳動與投資人的對賭協議是,要在三年內實現 70%—80% 的增長,市值達到 2000 億美元;若6年內未IPO,需按8%複利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