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內,字節跳動對外投資/併購近 92 個項目,集中在14個行業,平均每年約發生投資/併購 13 筆。投資和併購如何幫助這家公司完成全球化發展的野心?
鈦媒體編輯丨郭虹妘
本文重點導讀:
①鈦媒體綜合 TMTBase 一級市場資料庫及公開資料整理統計(統計數據截止2020年5月20日),字節跳動投資業務七年內對外投資/併購近 92 個項目,平均每年約發生投資/併購 13 筆。
②字節跳動目前的投資/併購布局包括海外市場,但目前以國內為主戰場。其中,國內投資80起;在海外的12起投資/併購項目主要覆蓋美國、英國、印度三地。其中 Musical.ly 是字節跳動目前為止投資金額最高的併購案,也是Tik Tok進行海外擴張的關鍵「跳板」。
③從投資/併購輪次分布來看,字節跳動傾向以併購為主(26起屬於併購,佔比30%),A輪投資為輔(14起,數量16%)。
④7年的投資布局,已經幫助字節跳動開疆闢土,進入了除媒體資訊之外的14個領域。其投資布局可以梳理出兩條線:一條是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在媒體資訊和社交社區領域布局;另外一條是暫時與主營業務不太相關的,如企業服務、教育、金融、遊戲等領域的投資。其中,企業服務18起,工具軟體14起,媒體資訊13起,社交社區10起,文化娛樂9起、教育培訓9起......
⑤以投資筆數來看,2019年度創下歷年投資小高峰。
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剛剛迎接來一位新面孔——Kevin Mayer。
張一鳴找來的Mayer先生,將自6月1日起擔任字節跳動 COO 兼TikTok 全球執行長,負責TikTok、Helo、音樂、遊戲等業務,同時負責字節跳動全球職能部門(不含中國),直接向張一鳴匯報。(查看鈦媒體此前文章→《》)
Kevin Mayer先生的履歷足夠亮眼,在迪士尼工作20多年,曾任公司SVP兼首席戰略官,負責企業戰略、商務拓展等部門,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迪士尼搭建流媒體平臺的過程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全球新高管的加入,進一步清晰展示了字節跳動的全球化野望。字節跳動成立於2012年,此前8年,其以平均每年完成一輪融資的速度生長。2020年初,字節跳動獲得了老虎環球基金的戰略投資,這家公司對外聲稱的估值已經達到「900億至1000億美元」。
字節跳動向全球資本市場講了一個「全球化公司」的故事,並且在全球範圍廣泛布局業務,2017年成為其國際業務布局的關鍵之年。到2018年,張一鳴口中的公司願景也演變為「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
而在字節跳動的全球化布局中,投資布局,是重要的一翼。
那麼,投資和併購如何幫助這家公司完成全球化發展的野心?鈦媒體 Pro 研究團隊綜合 TMTBase 一級市場資料庫及公開資料整理統計(統計數據截止2020年5月20日)對這家公認的「流量巨頭」歷年投資動態進行了深度梳理。
字節跳動融資歷程(整理/鈦媒體App)
以下報告全文 9858 字,插圖 16 張,系鈦媒體 Pro 用戶專享。
第一部分 流量巨頭的「野蠻生長」和商業探索
2020年初,字節跳動獲得了老虎環球基金的戰略投資,這家公司對外聲稱的估值已經達到「900億至1000億美元」。
恆大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獨角獸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包括中國香港)狹義獨角獸(成立不超過10年)數量達到137家,字節跳動以1000億美元的估值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螞蟻金服。
從融資速度到創新效率,字節跳動都讓中國網際網路第一代巨頭BAT、乃至同時期誕生的新一代網際網路公司滴滴、快手等活在壓力之中。
先來回顧下流量巨頭的成長史。
字節跳動是典型的以「內容」出發,構建出了龐大的網狀用戶平臺,最終再實現「用戶自主生產內容」來反哺平臺生態。
以門戶、垂直網站、搜尋引擎為代表的「人找信息」時代過去之後,用戶獲取信息的路徑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從主動搜索模式開始轉變為個性推薦模式。
字節跳動是最早把人工智慧技術大規模應用於信息分發的公司之一。2012年5月,字節跳動第一款產品搞笑社區「內涵段子」誕生,以不生產內容、依靠算法驅動做內容搬運工的模式,在同類型產品之中獨樹一幟,其原則是以「內容」為出發,運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迅速聚合大量用戶。
2012年8月,第二款產品今日頭條上線,運用同款「不生產內容」模式,通過爬蟲採集各大網站的資訊,以AI技術實現資訊智能分發,達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內容呈現效果,直至目前仍是公司最為重要的流量入口。當時市面上仍未出現與今日頭條「算法編輯+智能分發」類似的大型新聞資訊平臺,頭條在新聞資訊領域優勢不斷擴張,成為了該領域的領頭羊。
2014至2018年,各大頭部新聞資訊應用陸續引入算法、加大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力度,形成了「算法+人工」的混合推薦模式。
類似「今日頭條」APP這樣的新聞資訊平臺,只擁有「算法編輯+智能分發」能力而沒有內容創作能力,直接決定了其必須通過流量模式變現,也構成了其在內容上遊的短板。在這一背景下,字節跳動在2015年起大力推進內容布局,同時還推出了「千人萬元計劃」和「新媒體孵化器計劃」,不僅可以為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場地、投融資對接和廣告變現等服務,更為頭條號的內容生產者提供豐厚的物質報酬。
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短視頻系列也是近似的成長軌跡。
為創作者賦能,成為字節系產品的核心模式。
網際網路內容巨頭之間分割流量的競爭日益加劇,繼而引發了一場「用戶時長」大戰。近幾年,為不斷增加用戶時長,字節跳動的產品創新十分密集和高效,甚至被業內媒體評價為「APP工廠」——「字節跳動生產的不是APP,而是流量永動機。」
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成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現象級產品。
2020年3月,據字節跳動商業化部門「巨量算數」公開的《2020年抖音用戶畫像報告》,抖音DAU(Daily Active User)已經超過 4 億,較去年同期的2.5億,增長了60%。
最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8月就上線的海外版抖音 Tik Tok,也在兩年中迅速崛起。據Sensor tower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2020年4月,Tik Tok 全球安裝量超過1.07億,與去年4月同比增長2.5倍。
風險投資機構在投資字節跳動的時候,更看重其背後的增長空間和未來潛力值,而不止是App今日頭條某一款產品的體量。畢竟,APP產品是具有「周期性」的,產品所構建的內容生態、廣告生態、流量變現的閉環才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