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做教育,是否會「大力出奇蹟」?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7月16號,字節跳動的陳林分享中說的:未來三年,字節將在教育業務中持續加大投入,不考慮營利。本文作者從字節跳動做教育的基本邏輯出發,對其教育的落地業務與擴展方向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本文首發於2020年5月。近日字節跳動對教育業務發布了最新的分享:《字節跳動陳林:做教育不為流量變現,未來三年會大力投入和創新》。這份分享解答了本文提到的一些疑問:「大目標、重投入,但流量思維、快達成的邏輯,以及簡單收購公司併入教育業務版圖,創始團隊沒有後續參與的模式,並不會幫助字節跳動深耕某項教育事業(也不能做成賽道頭部的角色)、也不能助推教育業務出奇蹟。」

以下是5月全文,enjoy:

並不乏大公司進入教育行業。前有平臺型公司騰訊、阿里、百度、網易,後有新銳公司快手、B站。但萬人投入的計劃力度,還只有一家:字節跳動。

從2017年開始以投資方式,觸達教育賽道。3年後的2020年,字節跳動官宣重創教育,教育業務線將擴招1萬人。1萬人是個怎樣的概念?國內市值最高的教育公司,好未來員工數體量在3萬人,2020年營收約為33億美元,對應市值300億美元上下。初步類比,1萬人體量是否意味著字節跳動「新增10億美元營收,再造一個100億美元公司的目標」?

再者,字節跳動2019年營收1400億元,員工體量在6萬人,人效遠高於教育行業頭部公司。「大力」投入教育,能否出「奇蹟」,成為教育行業重要參與者?不妨來看字節跳動是如何做教育業務的:現有教育業務切入邏輯是什麼,下一步還有哪些擴展可能性。

01 基本邏輯

如何理解字節跳動在教育版圖的切入,如何推演下一步擴張方向的選擇?張一鳴2016年央視財經《對話》欄目中曾描述公司業務擴張的邏輯:

不要跟其他公司的核心領域去競爭,牽涉你很多的精力,而且你是沒有這個優勢的。除了(避開)競爭之外,不做別人做的好的領域,它也有社會價值。別人已經做的都很好了,你為什麼去做別人做好的領域呢。應該去創新,去做別人沒有做好的領域。我覺得這是企業的意義所在。

事實上,字節跳動2012年做頭條的時候,已經相似邏輯:傳統內容信息推送是統一固定的,但未必是人們需求的。引入推薦引擎,用戶端可以更高效獲取「有價值」(關注的)信息。未做好的領域、創新的方式,又將如何在教育業務線中體現?

拉近時間線,今年年初,張一鳴在公司公開信中描述字節跳動對教育業務探索的邏輯:

教育是公司跨界嘗試的新業務方向。…從交大ACM班的成材率,以及後來對Minerva University的調研,讓我直接認知到教育對激發人的潛力非常關鍵,並且教育本身也還有巨大的潛力。這算是我認真思考教育業務的一個起點吧……

最近在線輔導市場非常熱,很多人問我公司的業務進展。我其實不焦慮,有耐心,我覺得現在還是很早期,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

思考的起點與對教育所在階段的判斷,直指字節跳動的教育事業戰略「使命」層面:一個相對無邊界的範疇。什麼是無邊界,首先是服務人的範圍,激發泛人群的潛力,從嬰幼兒到職場成人乃至到銀髮年齡段。業務範圍可以拓展至所有教培疆域——不限於各類內容服務、軟硬體等,因為全行業仍有更根本的創新機會。

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線負責人陳林3月在微博曾描述,為什麼要做教育?答案是」創新教育,成就每一個人」的願景。2020年教育業務團隊的擴張,將推動特徵被描述為「突破創新、全球化、軟硬體一體」的教育事業。

願景與教育事業特徵,將統籌本文對字節跳動教育業務落地、下一步擴展邏輯的理解。

02 落地業務與擴展方向

字節跳動切入教育業務的初衷、戰略層與業務層的基本邏輯,是形而上維度的。回到字節跳動在教育業務的實際落地:已覆蓋pre-K、K12、素質教育、高教、職場教育,其中 k12 和 素質教育投入力度最重。另外,信息化工具、硬體也有初步探索。拆解其中每一部分的落地,再看下一步擴展可能是什麼。

1. k12

K12教育(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原意是幼兒園至12年級的教育。在國內,提及K12時一般指向小學、初高中6+3+3學段的教培市場,學前教育目前一般作獨立分類。

K12階段,既承載了下一代人成年之前的主要學習場景,也指向大部分國人18歲上下參與一場全國競技的關鍵時段。它支撐起國內教育最大的細分市場,國家財政投入教育部分,k12佔比在40%左右;一級市場投融資部分,k12近年獲投佔比約為30%。前者面向市場更多可能集中在B端教育信息化的機會,後者主要為ToC教培機構、ToB信息化工具與硬體等。

K12行業,從市值/估值來看,最大的公司是ToC(學科內容與服務)為主的教培機構。1990s、2000s年有線下起家的好未來、新東方,它們市值目前分別在300億、200億美元上下體量。2010s之後新一代頭部公司為線上教培公司跟誰學、猿輔導,它們市值/估值超過50億美元。

更詳細的K12教育頭部公司,可見下圖:

K12市場競爭主要為D輪以上或已上市公司業務

在市場最大的教育細分領域K12,字節跳動更多以早期「跟隨者」角色進入。自營大力課堂,以市場較為成熟的k12大班直播模式切入。同時收購數學學科切入的清北網校,彌補字節跳動可能並不具備的教育業務端能力與經驗。從產品模式來看,字節跳動繼而往直播小班模式進行試點,自營的大力小班上線,1對1模式暫未試點。

此外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在收購江蘇、河南億元營收體量的地域性頭部教培機構,字節跳動將可能從線上起家,往線下拓展,最終與好未來的線下業務有較大交匯,已被初步驗證可行的線下小班、線下1對1市場是下一步可能實踐的方向。

如果從線下到線上同步探索、尋求交匯點(人群打通)的角度來看,字節跳動K12的業務線也可以定位為「創新者」模式,因為目前的教育公司主要分別在純線上(跟誰學、猿輔導)、線下起家後階段探索線上業務為主(好未來、新東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數據邏輯上看,併購K12教育公司,是有錢有流量公司在教育業務上擴展的最「高效」(快速、現成)方式。但從歷史上(沒有垂類教育基因的公司收購擴張)相關案例來看,簡單併購只能實現形上的結合,真正完成業務以及團隊整合的並不多見——尤其是併購項目創始人授權有限的情況下。

最終結果多為垂類教育業務夭折。如果字節跳動自營的大力課堂落地並不紮實,或者併購進入的創始團隊沒有充分的決策權限,字節跳動要做把K12教學內容與服務做深與擴張,可能是難度會比垂類公司更大。

2. 素質教育

字節跳動素質教育 vs 市場版圖

1999年國務院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素質教育的意義: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21世紀新人需要更全面的素質教育。除了各級院校(小初高大學各學齡)響應新人素質教育,各類市場化素質教育機構也逐漸豐富。

2010s之後線上化變量,推動了一批新銳素質教育機構的快速發展:覆蓋範圍不限於語言、STEM、數理思維、藝術等等。此外線下的體育、研學、國學項目同期增加。

其中,語言素質教育,以VIPKID、DaDa英語等為新銳代表。STEM有編程領域編程貓、核桃編程等。數理思維跑出了D輪的火花思維。藝術領域以美術、鋼琴最為領先,頭部項目美術寶、VIP陪練等是其中頭部項目。

對於字節跳動而言,目前嘗試過智能錄播英語app aiKid,後將該業務併入自營北美外教1對1 直播平臺gogokid。1對1直播是一門客單價相對高的生意,目標人群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於客單價較低的方向,字節跳動擴展了智能錄播英語App 湯圓英語,主打三四線市場。

STEM(編程、機器人、科學教育)、數理思維、藝術線上教育,是此後可以擴展的方向。與之相較,線下模式為主的研學、體育可能不是優選的方向,一是市場頭部公司體量還是不算突出(未達D輪以上),二是線下模式總體而言並不是頭條的優勢。

3. 高教/留學

字節跳動高教/留學 vs 市場版圖

高教/留學方面的業務,目前字節跳動業務以投資創新高教Minerva為主要探索試點。這與張一鳴提及的「教育對人潛能激發作用」方向相符。也是目前為止,字節跳動最為「創新」(教育目標、實踐模式)的教育業務方向。

在相對成熟的細分方向,比如考研、四六級,字節跳動暫時沒有切入。這兩大品類,可複製程度高、流量是優勢,對於字節跳動而言,平臺型(非內容自研型)切入可能是優選。從市場來看,騰訊課堂、滬江已有門戶搜索型學習平臺,相對而言,字節跳動能否探索出智能學習平臺模式,也是值得關注的。

4. 職場教育

從市場已有版圖來看,公考、資格證考試、語言、泛知識/素養類教育公司較豐富。字節跳動目前已通過語言、泛知識平臺切入:收購智能情景對話學習的開言英語。相較上一代語言教育以直播模式為主,字節跳動選擇了更偏向技術創新的模式,開言英語的語言教育邏輯,可類比流利說。在泛知識領域,自研好好學習app,對標頭部公司得到。

此外還未切入的方向包括專業技能品類(新職業技能、傳統技能)。這個方向在美國有相對豐富的參與者。錄播輕模式、直播重模式,還是通過各類新興技術實現創新交互,值得探索的,尤其是當下數字時代對人們技能要求提升有越來越多需求的環境下。

總的來說,從人口基數、市場環境變化維度來看,我認為職場教育是未來仍存在較大空間、可能性的教培方向。字節跳動以教育激發人潛能為切入初衷,能否探索出為22歲及以後職場人的潛能認知、持續成長型產品?

5. 學前教育

字節跳動學前教育 vs 市場版圖

學前教育,在國內可以理解為義務教育之前階段:一般是6歲以前的教育。市場上的產品,除了重資產運營的幼兒園(3-6歲)、託兒所(0-3歲),還有相對輕的內容服務、玩具、繪本與出版等細分方向。

與k12、素質教育、職場教育業務切入點相近,字節跳動首先切入語言教育,然後是數理思維方向。

在語言教育方向,自營業務龍龍瓜英語,以啟蒙英語智能課程為主。它的模式與面向職場人的開言英語、素質教育的aikid相近。數理思維是2013、2014年之後相對熱門的方向,它與字節跳動重視理性邏輯的創始團隊基因也算一脈相承。

繪本出版為主方向的故事閱讀、遊戲動漫,是暫未涉足、可以下一步擴展的品類。

6. 教育信息化、教育硬體

教育信息化、硬體,區別於上文6個內容服務方向,更多是作為基礎層或者是中間應用層。教培機構、公立或者民辦學校數位化、信息化運營,需要通過這類產品的支持。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主要在Pre-k(學前)、K12、高教三階段。市場已有的Pre-k教育信息化產品可分為四類:家校溝通(掌通家園、貝聊)、資源分享、育兒軟體、基礎信息與智能軟體。字節跳動在這一細分領域暫沒有投入。

字節跳動在K12教育信息化產品(教學測評練、以及基礎信息化工具)投入較多,併購學霸君ToB業務,戰投智能教育系統極課大數據,投資作業互動平臺一起作業、曉羊教育等。

另外,在硬體層面,2019年字節跳動已經收購錘子科技部分專利及團隊,去年有消息稱用於探索手機及教育硬體方向。不清楚字節跳動是否探索過prek、k12的早教機、學習平板、智慧機器人,泛受眾(k12、成人大眾)的翻譯筆、聽力硬體等教育硬體,但今年5月當時的部分團隊成員已劃撥到字節跳動的車聯網新業務。

在高教信息化與硬體業務上尚沒有投入探索。

03 「終局」與角色:教育業務在字節跳動、在行業市場

字節跳動現有教育業務結構 vs 下一步擴展(待觀察區)

自上文對字節跳動在教育各細分領域的落地拆解,不難得出其目前的業務結構(如上圖)。基於市場已有版圖,待觀察區指向下一步探索、擴展的方向。

縱向拆解是業務擴展的方向,再來看橫向對比平臺型公司:字節跳動無論在教育探索的基本邏輯,還是實際落地的廣度與形式(字節跳動不乏自營、自研的教學內容與服務,軟硬體投入還是全球化創新的參與),都在推動字節跳動形成區別於此前平臺型公司工具技術為主、新銳公司以純流量優勢的教育角色。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字節跳動做教育,是否會「大力出奇蹟」?

借用一位垂類頭部教育公司創始人所言:教育公司要做好,執行層的教研、產品、運營策略、交付服務,是可以通過其他頭部公司關鍵人員流動,實現打平的。也就是說即便是後來者,字節跳動仍有追平乃至趕超的機會。

在戰略決策層、組織層,字節跳動創始團隊對實踐教育業務的初衷、決心(大力投入),使得執行層有相對充分的資源去探索,教育業務很可能成為其重要業務,而不是其他大平臺逐漸撤離保留輕業務的結局。

但再次強調,如果主要通過簡單收購公司(如上文K12提及)併入教育業務版圖,創始團隊沒有後續參與(且字節跳動原本沒有自營基因)的模式,並不會幫助字節跳動深耕某項教育事業(也不能做成賽道頭部的角色)、也不能助推教育業務出奇蹟。

 

作者:何沛寬;微信公眾號:何沛寬」(ID:zaixianEdu2020)主看在線教育,關注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模式,務實的經營方法與工具,以及創業者認知。

本文由 @何沛寬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出奇蹟?字節跳動公布教育「大力」戰略
    陳林表示「大力教育」未來將專注「大教育」領域,對教育進行全場景布局深耕,賦能整個行業,關注大時代下人的成長。據了解,自2019年正式大力投入教育後,教育業務在字節內部其實早已形成獨立體系,協同運作流程等也已相對成熟,內部將其稱之為zero,而對外則啟用「大力教育」這個品牌,取自「大力出奇蹟」。
  • 「大力」能否出奇蹟?字節跳動推出獨立在線教育品牌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導10月29日,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作為字節跳動旗下首個公開發布的業務獨立品牌,大力教育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原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出任大力教育CEO。《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字節跳動從2016年開始思考嘗試做教育業務,2019年全面向教育發力。
  • 大力教育為何能成字節跳動首個獨立品牌?
    編輯導語:「我的腦袋裡蹦出兩個字——大力,大力出奇蹟嘛。對每一個家庭而言,教育就是一個孕育奇蹟的地方。」10月底,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以上是CEO陳林對「大力教育」這一名字的詮釋。教育的確是孕育奇蹟的地方,但大力教育為何能成字節跳動首個獨立品牌呢?
  • 大力教育能否「大力出奇蹟」?
    在10月29日,字節跳動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的相關發布會上,大力教育CEO陳林給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為,校園和家庭教育場景同樣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如果簡單梳理一下近年來教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確實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在校園和家庭教育領域投的投融資「偏冷」?原因不外乎兩個:資本不看好;創業團隊稀缺。
  • 張一鳴的教育夢:「大力」出奇蹟還是閃到腰?
    「我的腦袋裡蹦出兩個字——大力,大力出奇蹟嘛。對每一個家庭而言,教育就是一個孕育奇蹟的地方。」10月底,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以上是CEO陳林對「大力教育」這一名字的詮釋。教育的確是孕育奇蹟的地方,但做好教育真能靠「大力出奇蹟」嗎?
  • 張一鳴的教育夢:「大力」出奇蹟還是閃到腰?丨藍鯨觀察
    「我的腦袋裡蹦出兩個字——大力,大力出奇蹟嘛。對每一個家庭而言,教育就是一個孕育奇蹟的地方。」10月底,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以上是CEO陳林對「大力教育」這一名字的詮釋。教育的確是孕育奇蹟的地方,但做好教育真能靠「大力出奇蹟」嗎?從gogokid到瓜瓜龍在大力教育之前,字節跳動對教育的野心最早體現在「gogokid」上。2018年5月,gogokid正式上線,彼時也是「大力出奇蹟」的思路。2018年8月,gogokid籤下國際影星章子怡代言。
  • 字節跳動:教育2020,啟動的第一年
    張一鳴認為「現在還是很早期,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前提是「有更深刻的認知」,其將「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曾接任張一鳴今日頭條CEO一職的陳林,出任教育業務負責人,在「為什麼做教育」的問題上,他給出了「創業教育,成就每一個人」的回答,並提出「今年教育團隊會招聘超過一萬人」。
  • 小智測評|智慧教育 「大力」出奇蹟
    10 月 29 日,字節跳動在 「大教育 · 新科技」為主題的教育品牌暨智能作業燈發布會上,正式宣布第一個獨立品牌——大力教育,同時發布了大力智能作業燈硬體產品。當然,對於重點布局教育產業的字節跳動來說,或許大力教育是出奇蹟的地方。本期小智測評的主角,就是這款致力於用科技賦能教育的大力智能作業燈。
  • 字節教育的大躍進
    「瓜瓜龍英語每天在抖音上的推廣投放大概在150-200萬元之間」,張雲認為這點錢在特別燒錢的在線教育領域掀不起水花,信奉「大力出奇蹟」的字節跳動,希望以高過市場幾倍的投入,快速殺出重圍。「我聽到的數字是,今年要為瓜瓜龍投入20億元,儘管大部分是流量資源置換。
  • 科技早報 | 蘋果發布第四財季財報 字節跳動發布獨立教育品牌大力...
    字節跳動發布獨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推出首款智能硬體作業燈10月29日,字節跳動發布獨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原教育負責人陳林出任大力教育CEO。當日,大力教育推出首款智能硬體產品大力智能作業燈,產品把檯燈和智能系統結合,通過智能雙攝和軟硬體聯動,幫助父母完成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 字節跳動,悄悄開了一家診所
    至此,字節跳動的醫療版圖浮出水面。實地探訪字節跳動首家線下診所前百度高管掌舵,正在裝修字節跳動的醫療野心再度擴張。字節跳動在北京做了一個名為「松果門診」的線下診療機構,英文名為「PINECONE CLINIC」。
  • 部門縮編、項目被團砍 字節跳動的遊戲夢「沒戲」了?
    近日,一則今日頭條遊戲業務部門內部發生巨變的爆料出現在網絡上,有匿名網友稱,目前字節跳動遊戲業務部門正迎來大縮編,項目被團砍,而此前剛剛上任全面負責字節跳動遊戲業務僅兩個月的嚴授,還未來得及坐穩新位就面臨下課。
  • 字節跳動推AI英語輔導應用「開言簡單學」,教育產品矩陣再添一員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為北京字節奇點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後者疑似實際控制人為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 2017年,張一鳴就曾公開表示:「科技公司跟教育機構合作是必然的趨勢,這才是實現技術和數據的最優化結合。」 之後,字節跳動陸續推出了教育產品。從2017年的「好好學習」,到2018年的在線少兒英語學習平臺Gogokid和AI智能英語教學平臺aiKID,再到2019年的湯圓英語。
  • 侃財丨大力出奇蹟?
    考慮到地方農商行背後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大么蛾子飛出來。比亞迪今天A股和H股繼續創新高,盤中一度超過立訊精密和海康威視成為深市中小板市值新一哥。比亞迪值不值這個價另說,但巴菲特可以說又賺大發了。查了一下歷史數據,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買了2.25億股,花了大概18億港元。
  • 字節跳動三槍拍案驚奇
    微博CEO王高飛給出了一組數據,春節期間內信息流曝光量同比增長一倍,假期結束後增長50%。但微博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收將同比下滑15%至20%。走勢相同的還有百度。百度高級副總裁沈抖近日提到,疫情期間百度網頁端的搜索流量增長了超過30%。「用戶非常想知道關於新冠病毒的一切情況,會主動進行搜索,而不是被動等待信息的推送。」
  • 字節,一顆跳動的「醫療心」
    那麼,字節AI Lab的招兵買馬也就不奇怪。在基礎研究方面,字節跳動的AI Lab研究領域包括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語音&音頻處理、數據&知識挖掘、計算機圖像學、系統&網絡、信息安全以及工程&產品。這樣看來,想要用AI算法來撬動新藥研發格局,字節跳動AI Lab肯定有能力做。
  • 頭條、抖音後,誰是字節跳動的新引擎?
    節目尾聲,主持人陳偉鴻問黃崢,「如果你是張一鳴,面對BAT等巨頭你會做什麼?」 「我會更激進地做全球化。」黃崢稱。 他給出兩條原因:當時的創業者相對之前的人有全球化視野的優勢,做全球化的機會更大;另外,當一家公司布局到全球,那麼反過來調動全球的資源打中國市場,會更加從容。
  • 字節跳動披上「白大褂」?
    百度『前大咖』領軍字節新版圖根據《晚點 LatePost》12 月的報導,字節跳動成立了專門負責大健康業務的極光部門,由今年剛加入字節的吳海峰帶隊,向張一鳴匯報。[圖片]吳海峰是誰?他為什麼又會在加入字節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帶隊極光部門?『搜索』與『醫療』,是他的兩個最大的王牌。
  • 字節跳動力推「大力教育」,率先入局的小光環陪伴儀如何破局?
    10月29日,以「大教育·新科技」為主題的字節跳動教育品牌暨智能作業燈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
  • 教育暑期戰:一場不能輸的戰爭|教育|在線教育|字節跳動|新東方|好...
    再加上重新發力教育的字節跳動、激進的網易有道……這場由在線教育企業主導、線上和線下機構共同推高的「百團大戰」,廝殺正酣!零和博弈艱難迎來複課的線下培訓機構,卻沒有迎來預期中的曙光。在線上教育不斷蠶食生源份額的情況下,線下機構只能殊死一搏、大打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