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電影學院(數字媒體創意工程)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0810J3 數字媒體創意工程(上海電影學院) 學制:4 年 專業介紹:
研究方向: 01 數字媒體處理與版權管理
02 數字內容創意與藝術設計
03 數字展示創意與數字傳播 指導教師:丁友東、田豐、謝志峰(本年度不招生)、黃東晉 考試科目: 1. 1001英語
2. 2032數字媒體技術概論
3. 3032數字媒體前沿技術 申請-考核辦法:
一、申請條件
1、申請人必須滿足上海大學2022年博士招生簡章規定的條件,且身體健康,品行端正,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任何考試作弊、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及其他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2、須符合下述條件之一:
①已獲得碩士學位;
②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報到前取得碩士學位);
③在境外獲得碩士學位的申請人,學位須獲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申請者在外語和學術成果方面需達到60分積分(其中外語至少10分),具體積分計算如下:
(1)外語:有效期內的CET4成績425分,或託福(TOEFL)80分,或雅思(IELTS)6分計10分;有效期內的CET6成績425分,或託福(TOEFL)90分,或雅思(IELTS)6.5分計20分;或具有相當水平的外語證明(由學院招生領導小組審核)。
(2)學術成果:5年內公開發表SCI或EI期刊論文一篇計50分,北大核心期刊或EI檢索國際會議論文一篇計25分,普通期刊論文一篇計10分(均為除導師外第一作者;如為除導師外第二作者,分值減半;第三及以後作者,不計分)。
(3)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一項計25分,國家級項目一項計50分(排名前二;如排名前五,分值減半);出版專著一本計50分(10萬字以上,省級以上出版社,排名前二;如排名前三,分值減半;第四及以後作者,不計分)。
4、報考就業方式一般應為非定向,即入學前須將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檔案和組織關係等轉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申請。
5、考生在提出申請、通過資格審核後直接進入複試,接受有關思想品質、專業基礎、綜合素質和外語能力的全面考察。
二、申請材料
1、《上海大學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名登記表》1份(網上報名成功後下載,A4紙正反列印)。
2、碩士學歷、學位證書複印件及學位認證報告。考生可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http://www.chinadegrees.cn),進入「學位查詢」在線查詢學位,並截圖列印,如不成功須申請中文學位電子認證報告後列印,具體申請操作見:(http://www.cdgdc.edu.cn/cn/);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供學生證複印件及學籍認證報告,考生可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進入「學信檔案」在線申請學籍驗證,列印下載本人的學籍認證報告。凡在境外獲得學位的考生,還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3、本科學歷、學位證書複印件。
4、身份證複印件。
5、碩士期間成績單(複印件需加蓋學習單位研究生成績公章或考生檔案所在部門公章)。
6、兩位報考專業或相近學科的正高級職稱專家親筆籤名的推薦書(具體格式可從網上下載,用A4紙列印)。
7、外語水平成績證明複印件。
8、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專利)、公開發表的學術性論文或專著等複印件(論文複印件應包括期刊封面、目錄及正文第一頁,如論文被SCI、EI檢索,需提供相應檢索證明原件)。
9、顯示本人學術和文化實踐能力的獲獎證書複印件。
10、考生自我評價和攻博期間的學術研究計劃書(可至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文件下載」欄目中下載,計劃書不少於5000字)。
11、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論文詳細摘要和目錄)。
12、提交一份不少於3000字的「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研究設想」,以電子版的方式直接發送給欲報考的導師。
申請人須保證以上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如發現不實信息,將取消其報考資格。
三、報名與材料初審
1、報名
申請人須於2021年12月20日 8:00~2022年2月10日 14:00期間,登錄「上海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綜合管理系統」,按相關要求完成網上報名手續,完成報名手續後進入「材料提交」環節。
2、材料提交
申請人須於2022年2月11日-2022年2月25日期間,將報考材料整理完畢,在報名系統提交電子版,並將符合條件的申請材料按要求裝訂,郵寄到指定地點。逾期未收到材料,將視為自動放棄報考資格(網上報名視為無效,不退還報名費)。
特別提醒:如因考生個人原因未能及時寄送報名材料而導致無法參加複試,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另寄往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的材料一概不予退還,如有需要,請寄送前複印好相關材料。
3、材料初審
(1)學院成立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組,負責申請材料的初審。
(2)學院博士招生工作小組所有成員對申請者提交的所有材料進行審核,並根據課程成績、碩士學位論文、參與項目、論文和著作、外語水平、研究計劃、專家推薦意見等進行綜合評價,獨立給出成績。
(3)綜合考慮當年下達的導師招生名額、導師意見及招生工作小組給出的成績確定報考每個導師的複試考生名單(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四、複試與錄取
由本學科或相關學科不少於5名具有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的人員組成複試考核小組,負責複試。
1、學術水平複試:包括外國語(100分)、專業基礎(100分)、專業綜合(100分)和綜合能力(200分),滿分500分。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不少於30分鐘。
2、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考察
複試時,複試考核小組還將綜合考察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學習(工作)態度、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
3、錄取
(1)按照「德智體全面衡量、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依據考生成績,按報考導師成績排序,根據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額,在導師計劃名額內擇優錄取。
(2)複試外語、專業基礎和專業綜合及格線60分,面試綜合能力及格線120分,所有科目都達到及格線方可錄取。
(3)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考察中發現考生不適合攻讀博士學位者,經學院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實行一票否決。
(4)複試考核小組依據複試成績排出名次,提出擬錄取名單。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招生計劃審核擬錄取名單,經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後,網上公示擬錄取博士生名單。經體檢、政審、調檔等流程後,向擬錄取新生發出錄取通知書。
紙質材料接收人(請考生務必選擇順豐或EMS快遞郵寄):
郵寄地址:上海市延長路149號第二教學樓402室 郵編:200072 聯繫人:洪代星 電話:021-56333674
備註:因名額有限,簡章上導師未必能有招生名額,請同學報考前務必聯繫導師,以確認是否能夠招生。 參考書目:
1、《多媒體技術基礎》(第4版),林福宗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2、《計算機圖形學基礎教程(Visual C++)》,孔令德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3、《數字圖像處理 MATLAB版》(第2版),岡薩雷斯等著,阮秋琦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
導師介紹(按導師姓名拼音順序排列):丁友東(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電影高新技術。主要研究領域:老電影數字保護與修復技術、影視大數據與信息可視化技術、增強現實與計算機動畫技術等。現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上海電影特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7-1999年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起在上海大學工作,曾任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等職。2002年聘為教授,2004年聘為博士生導師。2001、2003年作為訪問教授分別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日本會津大學工作。學術兼職有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傳媒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普工作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電影電視技術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和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等10餘項,目前主持的主要課題有:中國珍貴歷史文獻影像資料數字修復系統(上海市科委重點攻關項目)等,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曾獲全國青年計算機科學家會議優秀論文獎、上海市育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
聯繫方式:021-56332330(O) E-mail:ydding@shu.edu.cn黃東晉(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獲得者。主要研究領域:虛擬實境、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影視技術等。現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工程系主任,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傳媒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電影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項目1項,作為研究骨幹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國際合作等1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TVC、C&G、CAVW、VRST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SCI/EI高水平學術論文30多篇學術論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其中授權7項),軟體著作權4項。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廣播影視科技優秀論文獎、上海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獎項。
聯繫方式:021-56331675(O),E-mail:djhuang@shu.edu.cn田豐田豐(男),博士,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講授《數字圖像處理》、《論文寫作》、《MATLAB實踐基礎》等課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主持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主持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經信委等省部級項目多項,與廣電、影視、文化、電力等企業合作科技項目多項,設計和創作主題APP、VR宣傳片、科教短片和文獻紀錄片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SCI檢索期刊論文6篇,EI檢索期刊論文5篇,CSSCI期刊論文3篇,著有《人工智慧與電影特效製作及應用》和《虛擬實境(VR)影像拍攝與製作》,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和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廣播影視科技優秀論文獎。主要研究領域:AI動作評分系統,APP非遺主題開發,神經電影學。
聯繫方式:021-56331842(O),E-mail:ouman888@126.com謝志峰副教授,博士。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研究領域: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視頻編輯處理、大數據智能處理等。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師從國家傑青馬利莊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近年共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等各級別課題1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30餘篇,其中SCI/EI收錄20餘篇,出版專著1本,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4項,曾赴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作訪問學者,騰訊優圖項目組擔任研究人員,榮獲201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2017年上海大學蔡冠深優秀青年教師獎。積極開展與騰訊公司、餓了麼、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通方信息、上海菸草、海潮新技術、唯衣科技等企事業單位的產學研合作,研發的視覺無損壓縮、卡通風格化、哼唱識別、票房可視化、人臉識別、字符識別、異常數據挖掘、智能推薦等技術和系統在企事業單位的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聯繫方式:021-56331675(O),E-mail: zhifeng_xie@shu.edu.cn
網址:http://www.vmip.com.cn
(本年度不招生)
(轉自院校官網 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