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已然過時。
這是我看《創造101》這一個多月最深刻的感受。
曾經廣告商寵著,品牌方讓著,藝人方又愛又怕的粉絲群體,在這場選秀中徹底被騰訊放逐。
這個論斷很多人不服氣吧,楊超越都進過前三了,王菊都已經逆風翻盤了,這難道不是我們粉絲用愛供養的勝利嗎?
楊超越和王菊這兩個在微博甚至全網引起軒然大波的異類選手,佔的是
真正在這場逆風大翻盤裡起關鍵作用的是路人,而不是核心粉絲群。
賴美雲算是我身邊見過活粉比較多的選手了,但前期排名一直很虐。(當然不排除鵝廠壓票嫌疑)
孟美岐、吳宣儀這樣的大熱門選手,李紫婷、楊芸晴、紫寧等實力有目共睹但在上位圈競爭激烈的選手,她們的粉絲未嘗不對楊超越、王菊的上位心生忌憚。
當她們發現她們的努力已經攔不住楊超越的時候,她們開始從「女團的誕生」講到「努力的價值」,以此為話題對騰訊對101對所有給二人投票的人進行控訴。
這樣的話題不陌生吧
不知道出於撫慰還是挑釁的心態,騰訊視頻發了這樣一條微博,隨即秒刪。
那一瞬間,所有的粉絲都體會到了吧,所謂的「不重視」不過如此了吧。
每天堅持的投票打榜,跑去前線拍圖,為了安利寫下幾百幾千字的小作文,甚至眾籌集資買卡,換來的也只是一句輕巧的」該做的事」。
但如果你要質問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是「全民製作人「嗎,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不是在我手上嗎?沒有我的支持你節目有人看嗎?沒有我的努力你節目能這麼火嗎?
對不起,那你可能真的想錯了。
那個把你們當成寶貝捧在手心的電視選秀綜藝早已經一蹶不振,電視臺憑藉節目收視獲取廣告招商才能實現盈利,於是把貢獻收視率的觀眾看得很重要。
觀眾是電視民工的衣食父母,這話一點兒不錯。
但現在的騰訊,憑什麼要把你們放在眼裡,作為全國網際網路巨頭,你們的那點身家,做節目的那點收益,在它看來,值幾個錢?
以目前排名第一的孟美岐家來看,最新的今日23:20的數據,她們家僅河創杯一項上已經集資116萬
集資能力同樣也在1.5檔上的楊芸晴家,集資數目明顯出現斷層,體量已經不在級別上了。
排名第五的段奧娟家十萬左右
集資能力真正和孟美岐家在一條水平線上的,只有吳宣儀一家。
(此圖不準的啊,比如吳宣儀家總額就比明帳上的多了50w)
估計從騰訊賣卡開始,它能從粉絲這裡賺到的錢也就一千萬上下吧。(我數學真的不好,按照我的邏輯估計是這麼多,出現金庸「合五五梅花之數」那樣的運算錯誤的話,就當我錯了,造謠全憑一張嘴好了)
由於《創造101》是聯合贊助的形式,查不到總招商費,但以《熱血街舞團》6.5億的總招商,《這!就是街舞》超6億的總招商來看,至少粉絲集資的錢連招商收入的零頭都不會有。
這也難怪媒體採訪《創造101》總製片人問,你覺得粉絲經濟的能量被誇大了嗎?
他這麼說
也就是說,粉圈難有商業價值,要「出圈」是這個節目的總思路!
流量和熱度是一切網際網路公司追求的目標,「出圈」是擁有流量和熱度的方式,那目的呢?
一開始我只以為它肯定是要去佔網絡綜藝節目的市場,愛奇異做了一個《中國有嘻哈》的爆款,優酷憑藉《這就是街舞》一掃頹勢,BAT三家就差騰訊沒有王牌綜藝了,不爭饅頭爭口氣,大文娛版塊代表作必須一家一個!
但是,倘若不是我偶然看見一篇寫抖音是怎麼成為新流量帝國的專業文章,我一個只會吃瓜的無腦八卦少女怎麼也想不到,騰訊它還有組合牌。
由於抖音的出現,威脅到了微信的用戶停留時間,於是騰訊復活了雪藏的「微視」項目。
這個微視,看過節目的都不會陌生。每一集都會有的強勢植入,讓101小姐姐在上面教你跳舞的視頻平臺。
而這個平臺的投入是
從戰略層面看,騰訊對微視的重視一定大於對101的重視,那麼誰有熱度誰能給微視帶量,這個人就會成為騰訊的寶貝,也就是傳說中的「鵝選之女」!
想出道?必須的!想C位出道?操作一下也不難!
目前有這個影響力的選手有兩位:王菊和楊超越。
楊超越,節目中的第一位爆字頭選手。
王菊,最新的排名已經是第二位了,以她的路人好感度,超過美岐並不是不可能。
以上二位,早已是出道預定中。
土創早就不是挑選優質女團的節目了。
認真比較誰會創作,誰vocal強,誰跳舞棒,吸引不了路人的話,不存在絲毫的意義,掀不起什麼水花,也聽不見錢砸進去的聲響。
畢竟最強王者陳芳語姐姐都已經淘汰了。
剩下的九個名額,如果想pick的小姐姐站穩,粉絲們就必須拿出集資的勁頭去搞事兒,讓更多的路人參與到這場狂歡,達到「出圈」的效果,讓騰訊看到她身上的影響力。
「出圈」是逆風翻盤的第一要務啊!
作為實力選手孟美岐的媽媽,我非常擔心我女兒是被拿去祭天的存在,孟母們忙活一場轉頭空。
作為中位選手徐夢潔的媽媽,我非常惱恨鵝廠把她們當作博弈的資本,辜負她們的夢想,拋棄了身為全民製作人的我們,背叛了101系列的意義。
資本決定一切,網際網路思維搞髒一切!
至於我們,頭頂上的那句話始終亮著,一切的真情實感都會遭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