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線下分享會走進華山醫院

2020-11-18 新華網上海站

    「早上送兒子去打預防針,他還不清楚他人生的第一個春天發生的這場劫難。」3月3日深夜,坐在開往武漢的綠皮火車上,《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總導演範士廣發了一條朋友圈,期盼「回來的時候還是春天,重新抱兒子稱體重,找大家吃火鍋!」3月31日,紀錄片團隊返程。範士廣曬出機票,始發站武漢,目的地上海虹橋。近一個月蹲守武漢「紅區」的驚心動魄,盡在不言中。

    昨天,《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前四集《紅區》《相逢》《臉龐》《雷神山紀事》已全部播出。上午10時多,紀錄片線下分享會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行,參與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幾乎坐滿整個會場。

    和生命賽跑

    這群白衣天使,是紀錄片團隊蹲點拍攝中追隨的主角。此次在上海舉行的分享會,是雙方摘下口罩後的首次線下見面。「有種很親的感覺,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範士廣對記者說。近兩個小時的分享會結束後,華山醫院的護士長又專門拉住他合影。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中,有個鏡頭是醫護人員推著病床奔跑,穿藍色防護服的是華山醫院的醫生,白色防護服的是武漢醫生,那天夕陽和全網刷屏的「老人看夕陽照」一樣美麗。

    這一幕發生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2床病人的轉運途中。而這段救治經歷,也令援鄂醫療隊印象深刻。「他的新冠肺炎在好轉,五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陳澍說,但老人81歲了,糖尿病嚴重,整個右腿迅速壞疽,到了必須截肢的地步。由於隔離病房不具備手術條件,12床必須從光谷院區轉到40公裡外、手術條件更好的中法新城院區。

    40公裡的距離,50分鐘的車程,是一場和生命的賽跑。車輛顛簸,血壓、血氧、心率,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是致命的。救護車上,華山醫院麻醉科住院醫師曹書梅一直握著病人的脈搏。「我是懷疑一切的,不敢保證呼吸機正常運行,我要看到胸口的起伏,摸到他的脈搏。雖然血壓靠觸摸不大準,但可以間歇性判斷病人的狀況。」曹書梅說。那天的夕陽,她和麻醉科主治醫師羅猛強都沒注意到。「當時並不知道武漢的夕陽這麼美,我根本沒留意到,全身心都在病人身上。」羅猛強說。

    8名醫生合作完成手術

    12床病人的主刀醫生,是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副院長馬昕,他也是知名的骨科專家。「在光谷院區,我們上了那麼多ECMO,又撤了那麼多ECMO,當時想的是這個病人我們都要努力。那時候需要一個個醫學奇蹟,激勵團隊,激勵整個武漢。」他下過決心,「實在不行,十幾把血管鉗,我也要把手術『幹』下來。」

    眼鏡、護目鏡、防護面罩……做這臺手術,馬昕需要隔著三層鏡片。「稍微出點汗,你看這個病人的手術視野就是模糊一片,整個動作比平時慢多了。」長時間的手術,導致呼吸極其困難。「汗水浸透三層防護服,我當時有種本能的感覺,想上手把面罩摘下來,但一直告訴自己要忍住。手術完後,發現胸、肌肉都是酸痛的,那就是大口呼吸的後遺症。」馬昕說。近三個小時,在8名醫生的合作下,這場截肢手術順利完成,幾乎是個奇蹟。

    在武漢時,範士廣的朋友圈像是另一種疫情實錄。這次病人轉運,他如此記述:「我看到藍色衣服的上海醫生,白色衣服的武漢醫生,一起推著病人走在夕陽下。送完病人,路過盛開的桃花,彼此並不認識的人堅持要合影留念。他們也都不認識我,一名醫生拍著我的肩膀說,今天我們一起經歷了所有,以後也就是戰友了。」

    分享會上,主持人問陳澍,人的一生什麼時候最幸福?他答:「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價值的事情,不管付出什麼。」

相關焦點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首場幕後分享會走進附屬華山醫院
    6月10日上午,正在熱播中的《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附屬華山醫院舉辦了首場幕後分享會,並通過看看新聞、澎湃新聞等媒體現場直播。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支援武漢醫療隊總指揮馬昕,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副主任周全、主任助理王俊等,《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主創團隊,附屬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員代表、黨員代表、團員代表以及媒體記者等近200人出席了首場幕後分享會。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紅區中你不知道的事
    華山醫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接收重症中的重症患者,被稱為紅區中的紅區。在這裡,醫務人員和死神搏鬥的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驚心動魄。 分享會現場 6月10日,《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舉辦了第一場幕後分享會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建投書局:相逢何必曾相識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x 建投書局·真實計劃「相逢」幕後分享會2020.06.17 19:00-20:00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每個人的故事彌足珍貴
    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劇照。    坐著綠皮火車抵達武漢時,天還沒亮,外面灰濛濛的。這是《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總導演範士廣對武漢的第一印象,「好像被投到另一個平行世界。」    3月3日晚,終於被獲準進入武漢拍攝的範士廣與領隊柯丁丁、攝像周聖樂、編導謝抒豪,從上海南站出發。這次出行,他瞞著母親。「現在想來有點後怕,因為一直的拍攝方法是蹲守式、沉浸式拍攝,相當於天天在『紅區』裡頭。」所謂「紅區」,是指重症病區,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域。
  • B站上線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走進紅區真實世界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隨即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奔赴抗疫前線。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輾轉上海和武漢多個醫院採訪拍攝拍攝,記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全片一共6集,不僅展現了驚心動魄的救治過程,也記錄下了救治之外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節目秉承沉浸式記錄和蹲守式拍攝,用鮮活的敘事語言和畫面,展現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人類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
  • 人間醫事|冬去夏至,來聽聽《人世間》抗疫特別節目幕後分享
    2020年3月,《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紀錄片團隊趕赴武漢,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拍攝了逾三萬分鐘的素材,剪輯成四集160分鐘的紀錄片。主創團隊用鏡頭記錄了不斷創造生命奇蹟的武漢紅區,訴說了這場不期而至但又刻骨銘心的相逢,記錄下在雷神山的人間冷暖,也記錄下了兩百餘位援鄂醫護的故事和面龐。《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自5月21日開播後收穫了諸多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分。
  • 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
    這裡面,應該不存在什麼英雄主義,而是深重災難下,每個人表現出的德行。」3月31日,跟隨上海援鄂醫療隊員同批回滬的總導演範士廣,在接受晨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曾說下這樣一句話。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輾轉上海和武漢多個醫院採訪拍攝拍攝而成的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昨晚登陸東方衛視。
  • 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走進紅區真實世界
    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走進紅區真實世界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05-22 11:06
  • 《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走進「紅區」真實世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傑群)5月21日,東方衛視《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播出第一集《紅區》。節目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製作,全片分別從流行病學調查、病例救治、援鄂一線等角度,講述醫務工作者在防控疫情中有序、有力地為全國抗疫出力的動人故事。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第三集《雷神山...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第三集《雷神山紀事》首播 2020-05-29 0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援鄂醫患的動人故事
    東方衛視《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於5月21日22:00播出第一集《紅區》。百名援鄂醫護抗戰生死線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爆發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隨即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奔赴抗疫前線。為展現疫情之下上海這座超級都市的快速應對,節目組第一時間前往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瑞金醫院發熱門急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地進行蹲守拍攝。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海外首播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進入國際視野!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迅速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深入紅區,拍攝武漢與上海兩地病區醫護與患者們的鮮活故事和危難之中激發的人性光輝,力求細膩呈現疫情下的動人故事。
  • 《人間世》特別節目熱播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護士徐東亞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總導演範士廣談起這件事時,自責地哭起來,她覺得如果自己照顧患者時更精心、更仔細些,或許患者就不會去世。這觸動人心的一幕,被範士廣和他的團隊記錄了下來。
  • 《人間世》這組抗疫專題紀錄片,太好哭了!
    《人間世》這組抗疫專題紀錄片,太好哭了!微博網友@好想養只小黑貓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一集四十多分鐘,看完兩集,從頭哭到尾微博網友@rosaline1995:人間世抗疫特別篇,第一集看完打卡。一如既往地,好看是好看,就是費紙。
  • 《人間世》抗疫特輯:三級防護下轉運40公裡,「紅區」裡的醫學奇蹟
    5月21日,《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的第一集,就從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紅區開始。這裡接診的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而上海華山醫院整建制接管的5樓ICU,則是重症中的重症,紅區中的紅區。華山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聖青說,最多的一次是30個病人進來,27個插管的,2個做ECMO,6個上CRRT(血液淨化)的。在眾多重症患者中,有一位81歲的老爺爺。他的新冠肺炎已經好轉,但糖尿病毒卻讓他的整個右腿迅速壞疽。如果不立即截肢,接下來的膿毒血症,會讓老人萬劫不復。
  • 《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是如何引發大眾共鳴的?
    圖說:《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海報 官方圖逆行風雨醫者大愛,世間百態震撼人心。自5月21日《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播出後,廣受觀眾好評,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3,並仍在持續上升中。同時,網友討論熱情也持續高漲,「護士用武漢話給老人讀信」、「醫護版那些花兒」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 大陸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值得每個人觀看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有一部抗疫紀錄片已經上線了。《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第一集紅區已在5月21日晚22:00播出,在騰訊視頻上也可以看。主要講述了上海醫護人員在武漢紅區抗疫的經歷。何為紅區,紅區就是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的患者,而鏡頭下的這個紅區地點,武漢同濟醫院光谷病區。有一位81歲的患者,儘管新冠肺炎的症狀在好轉,但這位老人患有糖尿病,導致整條右腿壞死,如果不進行截肢,膿毒血症可能毀威脅到生命。在光谷醫院當時是不具備手術的條件,也拖不起。醫生在與這位老人家屬通電話的時候說了一句很有感觸的話,「一線生機我們百分百努力」。
  • 很多人不知道,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已默默上映
    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拍攝期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已經低調在東方衛視 5月21日晚22:00上映了,騰訊視頻上也可以看。2020年3月,《人間世》紀錄片團隊再度出發。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人間世,人世間
    相比較那些比較蘇瑪麗情節的偶像劇,我個人還是特別喜歡看紀錄片的,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真實客觀。現在各種剪輯手段花樣繁多,反而是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更加令人震撼。看了人間世的抗疫特別節目,有主持人和總導演之間的對話,還有醫護人員的連線以及視頻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