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上市的Uber,距離成為交通運輸業的「亞馬遜」還有多遠? - 專注...

2020-12-25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Uber(優步)終於上市了!

美東時間5月10日,萬眾矚目的Uber終於登陸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UBER」,IPO發行價定在每股45美元,籌資81億美元,估值近800億美元。

此前,Uber將發行區間定為44-50美元。受到Lyft上市後糟糕表現影響,Uber採取了相對保守的定價策略,最終IPO發行價位於價格區間的底端,定為45美元。

根據此前Uber方面披露的信息,此次IPO,Uber擬發行1.8億股普通股,預計籌資81億美元,雖然低於此前預計的最高融資100億美元,但據彭博社估算,Uber的估值約為755億美元,股份完全稀釋後的Uber的市值將達到824億美元。

即便如此,Uber仍然是自阿里巴巴之後美股最大規模的IPO交易。

不過,Uber的上市讓包括創始人、投資人、員工與司機在內的很多人狂歡,但Uber股價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上市當日收盤價格下跌7.6%,收於41.57美元,市值不到700億美元。

顯然,上市只是意味著Uber結束了上半場的狂飆,一直被虧損籠罩的Uber首先要解決的是下半場的艱難開局。

流血上市,開盤既破發

即便備受矽谷與華爾街期待,強悍如Uber還是沒能擺脫眾多獨角獸企業開盤即破發的厄運。

Uber開盤價42美元,較發行價下跌6.7%,此後便一路下挫,跌至41.06美元,儘管隨後有所提升,但始終未能觸達到45美元的發行價。最終,Uber收盤價格下跌7.6%,收於41.57美元,市值不到700億美元。

實際上,Uber之所以開盤慘遭破發,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這家已經成立10年的獨角獸企業,至今仍沒能找到盈利的方法。

Uber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6年到2018年,Uber的營收分別為38.45億美元、79.32億美元和112.7億美元,2016年和2017年淨虧損為3.7億美元和40.33億美元,儘管2018年獲得了9.97億美元的淨利潤,但經調整後仍虧損18.5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Uber營收30億美元,淨虧損約在10億-11億美元。

而市場除了擔憂Uber的盈利能力,Lyft糟糕的股價與盈利能力引發了公共投資者對高估值、高虧損獨角獸的質疑,也為Uber本就坎坷前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3月,Uber主要的競爭對手Lyft 在納斯達克高調上市,成為「全球網約車第一股」,發行價為72美元。但其股價開盤暴漲後隨即迎來超過20%的暴跌。

而Lyft一季度的業績也不好看。根據財報披露,Lyft調整後每股虧損為9.02美元。同期收入為7.7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0%。一季度Lyft總計虧損11.4億美元,超過該公司2018年全年的虧損額,已經成為做空者的靶子。

在Uber上市當天,Lyft的跌幅一度超過了9%,刷新了盤中歷史低點至50.02美元。

顯然,Uber上市並沒有趕上好時候,周五美股再遭重挫,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00點,投資者的情緒也正在轉向謹慎。

誰是贏家

根據此前Uber遞交的招股書,公司的前五大股東分別是軟銀、標杆資本(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基金管理公司Expa-1、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其中,軟銀持股比例為16.3%的。

若按照上市前82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軟銀所持股份的市值將達到133億美元。而按照收盤後697億美元的市值計算,軟銀所持股份的市值仍然達到了113.6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軟銀於2018年初入股Uber時,用77億美元收購了約15%的股份。有意思的是,軟銀目前已經持有全球共享平臺超過200億美元的投資,包括Uber、滴滴、Grab、Ola等,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而對Uber的投資是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自2017年5月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這意味著其對Uber的初始投資相比增值為36億美元。

而除了機構投資者,創始團隊與早期員工也都能夠分享Uber上市的紅利。

據悉,Uber的股權結構主要由八大部分組成。其中,軟銀遠景基金佔比達16.3%,聯合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股權佔比8.6%,加勒特·坎普佔比6%,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佔比5.3%。

此前彭博社測算,Uber的聯合創始人加勒特·坎普所持股份的價值將達到37億美元。若按697億美元的估算,此前因故引咎辭職的創始人卡蘭尼克所持股份的價值也將近60億美元.

此外,4月27日,Uber宣布向全世界超過110萬名司機派發3億美元現金獎勵,獎勵金額分為6檔。在今年4月7日前完成2500單且評分達到4.75以上的司機可獲得100美元,5000單以上500美元,完成4萬單以上的老司機則可獲得最高4萬美元的獎勵。

根據Uber提交給SEC的文件,該公司為司機預留了540萬股IPO股票,有資格獲得上述獎勵的司機還能以發行價購買總計約3%的Uber股票。

當然,Uber也沒有忘記他們的老員工。日前,有不少原Uber中國的員工收到郵件稱,「您被認定為Uber前員工,並持有未兌現的RSU(限制權益股票),股票期權,或者(SAR)股票增值分紅。Uber將根據您歷史工作檔案中的信息,給發送與您的未償還資產相關的信息。」

據悉,光Uber中國就有700多人持有期權,一般員工能拿到數十萬元。

Uber離亞馬遜還有多遠?

一直立志成為交通運輸業的「亞馬遜」,願景拓展到包括打車、外賣運輸、自動駕駛、機器人配送等所有與交通運輸相關的細分場景。

但從招股書披露的各項業務數據看,儘管Uber豐富了業務體系,打車仍然是營收的大頭。

招股書顯示,2018年打車業務的總預訂額為415億美元,佔平臺總預訂額497.99億美元的比例為83.3%;打車業務的全年總出行量為52.2億次,較2017年的37.4億次同比增長了39.6%。打車業務作為主營業度的營收為92億美元,佔全年營收112.7億美元的比例為81.6%。

據招股書披露,Uber對總出行量的統計用「Trip」來表示,代表在給定時間內消費者完成的傳統打車和自行車、滑板車等新興出行方式,以及Uber Eats外賣的次數。如果UberPool是三個人拼車且每個人單獨交錢,算作3次Trip,而UberX專車如果是三個人同坐但只有一人交錢,屬於1次Trip。2018年四季度,Uber完成的Trip次數為14.9億次,較2017年同期的10.9億次增長36.7%。

不過,Uber推出的外賣業務增長較為可觀。

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外賣服務Uber Eats的總預訂額為25.6億美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的11.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8.6%;去年四季度打車業務的總預訂額為11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1.9億美元同比增長24.9%。此外,去年四季度末的貨運服務Uber Freight收入為1.25億美元。

此外,Uber在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的年度營收為61.5億美元,第二大市場拉美地區的營收為20億美元,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營收為17.2億美元,亞太地區營收為10.3億美元。

顯然,目前的Uber距離亞馬遜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加上,至今仍未能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接下來Uber還需要繼續拓展bian'j

目前,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看,商業模式、行業競爭和監管合規是困擾Uber的幾個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如果平臺上的司機被定義為公司員工,或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為了保持競爭力,Uber可能不得不進一步降低價格或為司機和消費者提供更多折扣,運營開支將顯著增加。

第三,Uber正在接受全球主要監管機構的調查,涉嫌2016年的消費者數據洩露事件、2017年與前CEOKalanick有關的公司治理醜聞,以及海外收購被否決的風險。

第四,Uber有很大一部分的總預訂額來自機場和大型城市周邊,若被監管限制服務範圍,會產生負面影響。

第五,Uber如何過渡到自動駕駛是一大挑戰,該技術將大幅降低成本,但也可能破壞其商業模式,而且競爭對手可能搶先開發出成功的商用自動駕駛服務。

第六,新推出的Mobility新興出行方式(包括自行車共享和滑板車共享等)可能帶來消費者受傷或致死風險,令公司存在更多法務糾紛可能。

招股書認為,由於個人出行、外賣派送和物流行業競爭激烈,成熟且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已經存在數十年,低市場進入門檻、低轉換成本和資本充足的競爭對手幾乎存在與每個主要的地理區域。若Uber未能在這些行業內有效競爭,其業務和財務前景或將受到不利影響。

此前因爭奪市場而做的對司機、乘客的補貼,也會對Uber的財務表現造成不利影響。

就在上市前兩天,在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聖地牙哥、費城、華盛頓等至少8個美國城市的Uber司機舉行12個小時罷工,要求為司機提供有保障的穩定薪酬、提高薪資水平、保障工作安全,並增加醫療保險、假期工資等福利。當天下午1點,數百名司機來到位於舊金山的Uber和Lyft總部抗議,英國、澳大利亞、南美洲的司機也紛紛走上街頭。據彭博社報導,Uber將與司機達成和解,並支付1.46億至1.7億美元的和解金。

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Uber營業支出大幅增加,短期內仍無法實現盈利。

顯然,目前的Uber距離亞馬遜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接下來Uber還需要繼續拓展業務邊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富馬雲 成為世界首富還有多遠
    馬雲數日間成為了中國首富、亞洲首富,距離世界首富還有多遠? 幾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預言:未來馬雲這個小個子將會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估計對於比爾蓋茨的預言當時沒有幾個人相信。而進入到今年以來,阿里巴巴的上市,馬雲一躍成為了中國新的首富。
  • Airbnb成功IPO,中國民宿市場的玩家們距離上市還有多遠?
    這個上市的消息,加上高估值,給剛經歷過疫情黑天鵝的整個大住宿行業尤其是民宿行業帶來更多期待,也再次印證了民宿行業的無限潛力和更好未來。共享住宿發源於美國,提到共享房屋的鼻祖,非Airbnb莫屬。從充氣床墊到今天擁有600萬套房源,再到上市,成為民宿領域全球第二股(第一股是住百家),Airbnb用了12年。
  • Uber(UBER.US)正在成為美團外賣,滴滴還有多遠?
    美股 Uber(UBER.US)正在成為美團外賣,滴滴還有多遠? 2020年9月9日 07:43: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作者 趙子瀟。Uber (UBER.US)和滴滴,從同一項業務出發的中美兩艘「巨輪」,正在駛向不同的方向。
  • 從《琅琊榜》到《都挺好》正午陽光距離上市還有多遠
    2016年1月25日,華人文化基金旗下的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了正午陽光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5%股份),幾個月後,該公司的股權上升到35%。華人文化持續注入資本,據天眼查,如今華人文化一共持有正午陽光51%的股份,為控股股東。
  • 【老細唔使愁】第2期:交通運輸業疫情有關稅費優惠政策
    【老細唔使愁】第2期:交通運輸業疫情有關稅費優惠政策 2020-04-20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uber在臺灣受冷遇,為什麼反而值得欣慰?
    其次,很多的士司機使用打車軟體的初衷都是想降低空跑率,但在臺灣,地方小,城鄉之間的差異不大,司機在跑遠郊線時途徑的城鎮都有很多居民區,司機回程時根本不愁拉客。  最重要的,是臺灣的計程車不用交份子錢。1986年臺灣當局交通主管部門開放「個人車行」,1998年全面放開計程車牌照申領,牌照作為壟斷資源的歷史便就此結束。
  • 進入AI‧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此外,成立一甲子的上櫃公司「中連貨運」不敵市場變遷,成本增加,業務量急劇萎縮,選擇了股票退市,轉型為資產控股公司,專注於資產開發租賃業務。貨櫃運輸業務也持續衰退,快遞業務維持平穩成長,另外拜電商井噴發展之賜,中國臺灣地區電子商務行業2019年營業額突破新臺幣2,000億元,年增長率達12%以上,個人宅配的貨物大幅增長,每年持續成長約10%以上。
  • 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還有多遠?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郭德綱如今在相聲界可謂是首屈一指,那麼郭德綱距離成為相聲大師還有多遠呢?咱們今天就來盤一盤!
  • 我們距離評彈宗師蔣月泉還有多遠?
    圖片說明:我們該如何學習蔣月泉?  來自京蘇浙滬的曲藝名家,還有蔣月泉徒弟、家屬代表深情講述了他們與蔣月泉先生的動人過往。「我們紀念蔣月泉先生,要學習他德藝雙馨,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中國文聯第九屆副主席楊承志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師的故事很有現實意義,如今年輕藝人們也該捫心自問,距離大師究竟還有多遠?
  • 真雄起距離《真雄起》還有多遠
    除了法律的規定,印度國內的宗教勢力幾乎對同性戀行為也不甚包容,而宗教的此種態度無疑影響最為深入,成為印度社會各階層人根深蒂固的觀念。這種觀念和法律相比,對同性戀群體的閹割更為深入。影片中的長老甚至拒絕為兩位男主主持典禮就是一個例證。
  • 特斯拉大漲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距離火星首富還有多遠?
    股價大漲使擁有特斯拉20%的股份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登頂全球富豪榜冠軍。馬斯克身價持續暴漲專訪時談特斯拉發展戰略對於「全球首富」的新頭銜,馬斯克似乎不以為然。北京時間1月8日0點,馬斯克發布微博稱「好了,回去工作吧。」疑似對此事進行回應。
  • 我們距離廢除「貞操測試」還有多遠?
    原創 龐礴 全現在 收錄於話題#我們需要的趣聞與新知115#性別意見39專注深度報導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全現在作者 | 龐礡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廢除貞操測試兩年之後,在英國的診所裡,醫生仍然在提供貞操測試,並為通過的女性提供「處女證明
  • 金像封后,周冬雨距離「大花」還有多遠?
    5月6號下午,第39屆香港金像獎正式公布,電影《少年的你》以12項提名,8項獲獎的成績成為最大贏家。其中周冬雨更是力壓蔡思韻、鄭秀文、鄧麗欣拿下了金像最佳女主角獎,成功封后!繼金馬之後,周冬雨金像獎再次封后,她距離「大花」還有多遠呢?
  • 流血上市:和時間賽跑 AI企業還有機會嗎?
    原標題:流血上市:和時間賽跑,AI企業還有機會嗎?   上市募資求解   困境之中,AI企業們都把衝擊IPO,當做了必須抓住的機會開始全力衝刺。而對AI企業更為友好的科創板,自然成了它們上市最好的選擇。   比如,科創板實施的五套上市標準,允許AI企業虧損上市,這為連年虧損的AI企業打開了衝擊IPO的大門。
  • 從家到單位多遠的距離適合開車?
    從家到單位多遠的距離適合開車?我上下班需要從我所在的城市最南端,經過整個城市的中央,然後到城市的最北端上班,單程的距離為13公裡,下午下班高峰,大概需要一小時才能回家。早上走的比較早,道路暢通,大約需要25~30分鐘就可以到達。
  • 永遠有多遠,距離在心中
    永遠有多遠,距離在心中昨天,我很意外接到老家大嫂子打來的電話。「小弟呀!家裡來了一對夫妻,說是從一千裡外的淮城來找你的,你知道她們是誰嗎?」大嫂子帶著疑惑,聽到她拿著座機往門外走的腳步聲。永遠有多遠,距離產生美轉眼在礦上工作的八年中,我們相處甚歡,情同手足。可是,最後因合同到期,轉正時眼睛視力沒達到,被刷了下來。不得已,告別學習哥他們,回了老家。
  • 快手上市在即 隱忍辛巴團隊「劣習」 一代網紅距離涼涼還有多遠?
    但分析人士認為,聯繫到快手上市在即,恐不願橫生波折。「現在不封殺辛巴,不代表以後不封殺辛巴。未來,素有快手第一家族的辛巴可能要涼涼了~」   1   快手上市在即   辛巴家族恐要涼涼   相關消息顯示,快手將在2021年1月中旬在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作為「短視頻第一股」,上市對於快手意味著什麼,大伙兒都明白。
  • 亞馬遜的「距離助手」,好像孫悟空給唐僧畫的圈圈啊
    本周三,亞馬遜官方博客宣布,推出了一種新的 AI 工具Distance Assistant,來幫助員工保持社交距離。畫個圈圈保護你亞馬遜的這款 AI距離助手並不是很複雜。它由一個 50 英寸的顯示器、深度傳感器、一個支持 AI 算法的攝像頭以及本地計算機組成,能夠跟蹤員工的舉動,並提供社交距離的實時反饋。當人們經過攝像機時,攝像頭跟蹤人們彼此距離的緊密程度,顯示器會實時顯示帶有視覺疊加的實時視頻。
  • 幸福到底有多遠?兩個車輪的距離!
    幸福到底有多遠?
  • 《聽見她說》:從「說出」到被「聽見」,還有多遠的距離?
    近期,由趙薇監製的國內首檔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播出,仿佛年終的追問,提醒我們思考:女性的困境從「說出」到被「聽見」,從冰山一角的暴露到深入根脈的理解,還有多遠的距離?《聽見她說》純粹由女性演員的獨白構成,其創意來自BBC製作的《她說:女性人生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