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好奇心日報 陳心怡
2003 年春季,《網球王子》舞臺劇在東京芸術藝術場進行了它的首次公演。時隔十三年,《網球王子》舞臺劇第三季「青學 vs 冰帝」將於九月份在中國公演,這也是「網舞」第一次來中國內地演出。
這一次,越前所在的青學在進軍關東大賽時遇到了跡部帶領的擁有 200 多名隊員的冰帝,雙方將為了爭取全國大賽的名額而進行對抗。
演出了十多年的《網球王子》舞臺劇可以說是 2.5 次元演出的常青樹,日本粉絲通稱其為テニミュ( Tenimyu ),華人區的粉絲則習慣性地稱它為「網舞」。
經過第 1 季、第 2 季的公演,《網球王子》舞臺劇在 2014 年 11 月進入了第 3 季的演出。
不過對於 2.5 次元舞臺劇這個概念,很多人還是覺得有些陌生。簡單來說,2.5 次元舞臺劇就是把漫畫、動畫、遊戲等二次元的內容,通過舞臺劇這個三次元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
儘管國內的觀眾對於這種表演還不那麼熟悉,不過它在日本已經越來越火了。根據日本 2.5 次元協會的數據,2013 年 2.5 次元舞臺劇在日本本土的觀演人數就已經超過 160 萬人 ,演出劇目數量接近 70 部。
這種介於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的新鮮表演形式於 90 年代在日本逐漸發展起來。最初網舞的整體製作和舞臺還很粗糙,演員對著空氣揮拍對戰、跳舞的表演方式也讓人很不習慣。
不過,延續了原作青春熱血又搞笑的劇情,它憑藉不錯的口碑在那個年代收穫了眾多忠實的粉絲,也讓 2.5 次元舞臺劇開始在日本風靡。
截止 2013 年末,「網舞」的公演已經順利達到了 1000 場。
在過去二十多年裡,《美少女戰士》、《火影忍者》、《犬夜叉》、《全職獵人》、《網球王子》、《黑執事》等一大批經典漫畫都被改編成了 2.5 次元舞臺劇,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劇目就是由一個叫做奈爾可的公司製作的。
就在去年,《美少女戰士》和《黑執事》的舞臺劇在中國舉行了首次的公演,而去年在日本大受好評的《火影忍者》舞臺劇也在將在中國開始巡演。
這種將二次元作品與舞臺劇結合在一起表演形式顯然對於熱愛二次元的年輕觀眾更加友好。
目前日本 2.5 次元舞臺劇的主體消費人群是 25 歲以前的年輕女性,尤其是年輕白領和學生都佔了其中相當大的比重。
從總體上來看,日本 2.5 次元舞臺劇觀眾的年齡層在 10 - 34 歲。而根據日本 2.5 次元協會的調查,中國觀眾可能還會更年輕一點。
「現在日本 2.5 次元舞臺劇的市場很好,目前從公演的票房來說,可能是達到 200 億日元這樣的一個規模。如果再加上衍生周邊銷售額的話可以翻倍,在 400 億日元左右。 」日本 2.5 次元協會會長松田誠透露。
2.5 次元舞臺劇已經成為了二次元產業鏈衍生出來的重要一環。 如果說以往二次元作品改編的基本流程是先漫畫後動畫再遊戲的話,現在還要加上一條改編成舞臺劇。
這兩年在女性中非常有人氣的動畫《阿松》和遊戲《刀劍亂舞》就很快被改編成了舞臺劇。
但相對的而言, 2.5 次元舞臺劇的「還原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對於熟知原作內容的粉絲而言,如何不帶給他們強烈的違和感,讓他們融入表演中是一件挺有難度的事兒。
很多原作粉絲只要聽到」真人化「,就下意識地產生「毀原作」的想法,也很抗拒用這種三次元的方式呈現他們心中的二次元。
「2.5 次元舞臺劇成功的關鍵,就是要讓坐在臺下三次元空間的觀眾相信自己看到臺上的人物就是二次元空間中走出來的感覺。」松田誠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說道。
以《火影忍者》舞臺劇為例,除了在造型上要讓鳴人、佐助、小櫻等符合漫畫人設外,他們還會在舞臺上有大量的臺詞、動作戲、舞蹈以及音樂等表演,再加上舞美設計來還原忍者的世界觀。所以 2.5 次元舞臺劇和單純的 Cosplay 有著很大的差別。
不過,對於還不具備觀看習慣的中國觀眾而言,這個還很新鮮的文化能不能吸引他們走進劇場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