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晚上,打開QQ的我突然收到一條匿名印象,好奇之下點開來看,發現頗像當年席捲朋友圈的「朋友印象」、「匿名吐槽」之類的小應用。
不止這類被動接受的印象,QQ空間裡還有一種主動邀請別人匿名提問的應用,收到提問便可主動回答。
這些應用帶著與個人很強的相關性,而且操作簡單,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得到別人的評價,或主動告訴別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看著大家都熱衷於玩這種遊戲時,我真的覺得非常尷尬。
為什麼?
相信大家的聯繫人名單中,一定會有很多「多年不見偶遇而加的初中/高中/大學同學」、「因為發文件方便而添加的同事」、「好朋友介紹的不熟的朋友」、「為了折扣優惠而加的某個店家」和一大堆「並不是很熟的親戚」這樣的人。
而這些「匿名評價」不僅讓相熟的人評價你,還能讓沒有參與的人也看到別人對你的評價。
雖然大部分評論你的人都心存善意,給出正面評價,「漂亮」、「溫柔」、「好相處」等剛好滿足你的虛榮心,至於是真心話還是一般社交就見仁見智了。
但世事難料、人心難測,保不準有那麼一兩個愛搞事情的人,下一秒「沒本事又愛裝」的評價便赫然出現。
這時候,恰好有個幾次約會和你彼此都覺得對方不錯的人,或者是因為工作關係而加上的老闆上司,打開了你的空間,那……
收到這樣的負面評價,一般人不外乎兩種操作,炸毛硬剛和偷偷刪除印象。
前者的暴跳如雷恰好證明了自己心虛,果真是個「沒本事又愛裝」的人;後者太看運氣,保持形象的前提是別人都沒有看到過這條印象,但也許他們早已記在心上。
我特別能理解年紀還小的孩子想要展示自己和獲得肯定的欲望,他們沒有太多希望以此獲益的小心思,更多的是希望廣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但是作為出了社會的成年人,從提高社交地位的角度來看,徵求他人的匿名評價這一行為,一不小心便會起反作用。
02.
我猜大家關注的公眾號中,一定會有某位研究星座的大叔。
朋友圈列表也一定會有喜歡通過轉發星座文章讓大家窺視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朋友。
【一定要和XX座談一次戀愛】
【這些星座內心強大,很能扛事!】
【這些星座看著堅強,其實最需要關心!】
……
但其實這些文章的內容都非常雷同,而且每一個星座都有一套模板,作者深知大眾心理,反正什麼「脆弱」、「倔強」、「深情」,這些都是屢試不爽的痛點,大家接受度極高,仿佛自己就是那個「雖然外表堅強但內心柔弱的小傻瓜」。
一般來說,做人懂得「藏拙」,一定程度上能保護自己,而有些天天轉發星座文章的人,不僅無形中暴露自己軟肋,也是為自己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
當然,這話並不是否定研究星座學的人,我也覺得自己的星座是最好的。
但是人生的經歷並不需要靠華麗辭藻去堆砌豐富,更遑論要用別人的評語來為描摹自己的形象,像宋朝大詞人蘇東坡「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短短的6個字概括一生,但你能說他的人生單薄嗎?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套「想要成為的人」的參照模板,也許是翩翩公子溫潤如玉、也許是嘴上笑嘻嘻心裡卻很細膩的反差萌、也許是內外雙修的完美男/女神。
但難道只有這種人才能討人喜歡嗎?退一步說,難道只有討人喜歡你的人生才完美嗎?
難聽點說句,現在的流量明星動不動就寫自傳,將自己包裝得閃亮耀眼,其實有多少個是細品能品出韻味的?
在滿世界假大空的充斥下,一份經過長時間打磨的珍寶更顯彌足珍貴。
就像朋友送給我的一隻精美瓷器,經歷精心的打磨雕琢和長時間烤制,方才顯出與眾不同的本色。
如果要活成外表晶瑩耀眼的水晶球,不僅裡面空洞無物,而且一摔就碎。
倒不如交給時間精心打磨,當一顆終究會被世人發現的璀璨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