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破900萬人 就業新空間在哪

2020-12-24 中國網新聞中心

預計2021年將首次突破900萬人——

高校畢業生就業新空間在哪

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

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對高校來說,要深入挖掘更多就業資源、拓展就業空間,從人才培養到就業各個環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了衝擊。不過,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近日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要好於去年。

同時,他也指出,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就業情況好於預期

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不只有疫情影響,也有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吳愛華表示,今年大學生就業難主要是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這些因素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長期的。

首先,疫情防控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不能面對面接觸,尤其是在今年二三月份期間。同時,線上工作需要大量畢業生,很多網絡企業想招聘卻進不了校園,學生和企業都很著急。

其次,高等教育普及化效果在今年開始顯現,畢業生規模接近874萬人,比上年高出幾十萬人。

同時,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期,必然伴隨著行業動態調整,特別是部分去產能、去庫存行業就業需求走弱。

為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今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出臺了很多措施,在升學擴招、基層崗位、畢業生參軍入伍等相關領域採取了支持就業的十大行動。目前,2020屆畢業生就業結果總體穩定、好於預期。

高等教育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人。這兩個數字表明我國已經實現了從高等教育大眾化到普及化階段的跨越,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劉川生認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長期穩定。

但也要看到,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大學生數量大幅增長,就業形勢就會發生變化。根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再下一屆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

對此,吳愛華認為,一方面要看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另一方面也要尋找新機會。

「總的來說,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每年GDP的增長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吳愛華說,在我國整體人口中,大學生比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美國有3億多人口,其中有1.4億名大學生;我國14億多人口中目前也只有1.7億名大學生。再有10年左右的時間,隨著1億多名高校畢業生進入各行各業,我國14億多總人口中就會有3億多名大學生。如何配置這些人才資源,調整結構、提升質量,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重點關注六大就業新空間

從當前形勢看,靈活就業、自由職業比例在提升,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一些新領域創造了更多新的就業機會。

未來,大學生就業新空間在哪裡?吳愛華參考國家整體布局,梳理了當前的六大就業新空間。

從政策新空間看,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空間。例如,線上服務、個體經濟、共享經濟等。

從產業新空間看,由於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水平提升,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產業快速發展,人才需求不斷增加。據測算,整個大數據產業需要2000萬人,而畢業生供給遠遠不夠。

從企業新空間看,不同企業情況不一樣。在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一部分企業面臨去庫存、去產能,吸納就業人數不多,但是也有相當多的領域人才需求非常迫切。比如,今年教育部和中關村、深圳產業園曾共同舉行專場招聘,中關村提供了13萬個崗位,深圳提供了14萬個崗位,但最終投遞簡歷數量卻小於崗位數量。

從技能新空間看,目前很多技能領域人才非常缺乏。比如,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無人機駕駛員、電子競技員等新技能人才緊缺,僅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現在就有500萬人缺口。此外,家政等傳統服務業領域也面臨人才缺口。

從區域新空間看,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活躍區域的人力資源供給與當地經濟發展需求不匹配。近幾年,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就業,深圳在全世界徵集高等教育優質資源。

從創業新空間看,目前國家鼓勵「雙創」,年輕人幹事創業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十分有利。

吳愛華提醒,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對高校來說,要深入挖掘更多就業資源、拓展就業空間,從人才培養到就業各個環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首破900萬人!就業新空間在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了衝擊。不過,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近日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要好於去年。同時,他也指出,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 預計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首破900萬人
    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對高校來說,要深入挖掘更多就業資源、拓展就業空間,從人才培養到就業各個環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 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 教育部梳理六大就業新空間
    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
  • 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
    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時間:2020-12-14 10:58:05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 初次就業率多年超77%
    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將再次攀升,預計達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教育部將聯合多部門,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服務國家發展取得新突破。教育資源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構建。2019年,完成高職擴招116萬人目標任務,各級職業院校每年為各行各業輸送約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首超903萬,即將畢業的學生如何就業?
    據媒體報導,2021年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將首突破900萬人/年,這麼多應屆畢業生加上2020年800多萬的往屆畢業生就業的空間在哪裡呢?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不僅體現在疫情影響,也有經濟結構調整,畢業生增加競爭壓力大等因素疊加影響。
  • 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
    昨天,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部署做好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湖南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42萬,創歷史新高
    湖南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42萬,創歷史新高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易禹琳 通訊員曾靜 還未來得及洗去打贏2020年就業攻堅戰的疲憊,12月18日, 120餘所高校負責就業的處長們,就齊聚湖南普通高校就業處長培訓班,為我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備戰了。
  • 2021年高校畢業生突破900萬人,再有10年全國將有3億多名大學生
    根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當看到這麼多高學歷人才的畢業進入社會,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經過將近二十年的普及,人才培養效應逐漸顯現,大量高學歷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另一方面,面對這麼多高校畢業生,如何保障他們的就業是全社會面臨的問題。
  • 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張爍)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各地教育部門各高校要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多種方式開源拓崗,力促多元供給,拓展就業新空間,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
  • 2021應屆生畢業生人數超過900萬,大學生就業該怎麼辦?
    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達到了847萬人,創下了歷史新高。加上今年特殊的就業環境,使得20201屆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常大。而在近日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將會超過900萬人,對比過去幾年畢業生人數來看,2021年一年畢業生人數達到了歷史新高。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參加廣東省202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並作交流發言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1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教育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知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工作任務艱巨。教育部就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工作任務艱巨。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教育部決定實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服務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值得注意的是,「最難就業季」已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全球化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又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根據全球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的全球僱傭率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世界範圍內就業市場的招聘活躍度與2019年相比顯著降低,多數國家和地區僱傭率出現大幅下滑,全球高校畢業生均面臨就業挑戰。
  • 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增至874萬人 2020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就業統計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進展、服務政府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就業數據保真是就業統計工作的底線,是不可觸摸的「高壓線」。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通知》指出,當前,就業統計面臨新形勢,尤其是隨著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
  • 909萬畢業生的「後疫情」就業季
    不少在秋招時持觀望心態的學生,原本想在春招期間大展身手、斬獲理想offer,哪承想學校乃至全國都沒有線下招聘會了,加之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求職壓力倍增,『二戰』考研、慢就業、不就業等情況明顯增多。」於涵宇說。相對於疫情衝擊下的措手不及,為了應對2021屆畢業生的求職壓力,於涵宇早早就開始作準備。
  • 廣東多舉措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招聘會現場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12月6日電 題:廣東多舉措助高校畢業生就業作者 王堅 梁舒曼「展翅計劃」2021年畢業生雙選會(大學城綜合類專場)6日在廣州舉辦,據共青團廣東省委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迅速實施「展翅計劃」廣東共青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線上線下雙選會、建設在線職考培訓平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搭建青年見習專區、擴大團屬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 高校畢業生工作找得怎麼樣?
    1-11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預期目標任務。「一降」指調查失業率逐步下降。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曾達到6.2%的歷史最高值,隨後逐步回落,11月份降至5.2%的年內最低水平,低於6%的預期調控目標。「一升」指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上升。
  • 解決就業難,1688聯合5000家工廠進高校招聘電商人才
    記者從中國內貿新批發平臺1688獲取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製造業企業電商人才需求旺盛,電商運營、電商視覺、電商內容營銷等崗位,未來三年人才缺口將達500萬。以生產柔性發熱產品為主的寧波昕科工貿有限公司,截至今年12月,年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0%。
  • 四川輕化工大學:實幹為要 全力抓好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
    庹先國指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之年,目前國家「六穩」「六保」放在首位的就是「穩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在當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