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刷爆朋友圈的相機應用,能讓你回到「膠片時代」!

2021-03-04 數字尾巴

如今隨著膠片的使用成本越來越高昂,許多膠片愛好者將目光投向了各類膠片模擬軟體,如 VSCO、Hipstamatic、Huji Cam、Guadk Cam 等,希望通過一系列後期方式還原膠片獨特的色彩。其中 VSCO/Hipstamatic 主打豐富的膠片濾鏡,但這也導致了內容過於冗雜,普通用戶很難快速上手;Huji Cam/Guadk Cam 則更加注重拍攝的過程,然而對於膠片色彩的還原有些不盡人意。

最近一款復古相機應用「NOMO」,由於在易用性和還原性之間取得了平衡而在社交平臺上受到追捧。這款應用目前已經登陸了 iOS/Android 平臺,通過採用擬物設計風格、還原膠片相機快門聲音、加入顯影等待時間等方式,NOMO 將膠片相機特有的儀式感復刻到手機身上。

從這幾周的體驗來看,這也是 NOMO 最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膠片不再是焦點,相機才是

和強調多種類膠片的 VSCO 不同,NOMO 將焦點放到了一款款膠片相機身上。

目前 NOMO 已經推出了五款不同風格的相機,分別是 INS W、135 B、135 M、INS 2、135 GR,而每款相機除了成像風格不盡相同之外,拍攝界面的設計也各有特色。例如 135 B 這款相機由於模擬的是 Lomography LC-A,所以拍攝界面也復刻了許多相應的風格,如蒙皮背景、金屬快門鍵、膠捲倉透視窗。

每款相機的快門帘還有彩蛋,你找到了嗎?

█ INS W

INS W 的靈感來自富士 instax mini 25 系列,成像風格也比較鮮明,通過降低畫面銳度、加入顆粒/色散等方式來還原「拍立得」的感覺。而為了進一步復刻拍立得的體驗,INS W 為照片加入了相紙邊框和顯影等待時間。

OnePlus 6 × NOMO INS W

相紙邊框比較好理解,那麼顯影等待時間又是什麼?

玩過拍立得的尾巴應該知道,由於特殊的化學性質,從按下快門到將照片取出,相紙上的圖像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才會完全顯現,而 NOMO 的「顯影等待時間」模擬的就是這個過程。同時,有些人會通過甩動相紙來加快顯影時間,在 NOMO 上則可以通過搖動手機來加快顯影時間,兩者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 INS 2

INS 2 也是一款拍立得式相機,INS W 上的相紙邊框、顯影等待時間等特性在 INS 2 上也都一個不落。但 INS 2 的靈感來源於寶麗來 OneStep 2 相機,所以採用了 1:1 的照片比例,而且成像風格也更加個性化。

圖片來源:Click Americana

從拍出的照片來看,INS 2 的成色偏好更加明顯,大體上想要帶給使用者一種「發黃老舊照片」的感覺。同時由於顆粒、色散有所收斂,所以整體畫面的純淨度相比 INS 2 要好上不少。

 OnePlus 6 × NOMO INS 2

此外,INS 2 還模擬了 OneStep 的「吐片過程」:按下快門之後,相機底部有一個吐片的動畫。這也是 NOMO 想要復刻拍攝體驗的體現之一。


█ 135 B


如果說前兩款相機只是前菜的話,那麼以 Lomography LC-A 為靈感的 135 B 則讓我真正愛上 NOMO。作為 NOMO 首款模擬 135 膠捲的相機,135 B 成色偏好高反差、冷暖適中,同時還加入了灰塵、色散、隨機漏光、日期等效果。最終憑藉著對於膠片色彩的還原,135 B 也成為了我最常用的一款相機。

OnePlus 6 × NOMO 135 B


█ 135 M

從命名就能得知 135 M 也是一款模擬 135 膠捲成像的相機,而相機原型為奧林巴斯 mju-ii。這款相機最大的特色在於帶有很強的柯達膠片風格,同時無論是在取景界面還是最終成像都會被強制裁切為 35mm 的視角。

OnePlus 6 × NOMO 135 M


成像風格上,135 M 和 135 B 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 135 M 更傾向於壓低高光和暖色調,同時對於邊緣色散、灰塵等效果也有所收斂,而且也沒有隨機漏光的效果。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一些光線充足的場景下,用 135 M 拍下的照片也許會更有味道。

左 OnePlus 6 × 135 B 丨右 OnePlus 6 × 135 M


█ 135 GR

135 GR 是最近新加入 NOMO 的一款黑白相機,原型是理光 GR21,成像風格則參考了柯達 Tri-X 400TX。成像風格上,135 GR 最大的特色是極大的對比度,從而讓黑白照片更加純粹,所以十分適用於建築物,特別是有光影層次的建築物和靜物,同時這種風格在街拍時也可能會帶來額外的驚喜。

OnePlus 6 × NOMO 135 GR


█ 「會員訂閱制」還是「買斷制」?

目前除了 INS W 這一款相機是免費下載的之外,其他四款相機都需要購買,其中 135 GR 售價去到了 12 元。你可以選擇只購買自己喜歡的相機,也可以選擇開通年費訂閱制,目前 NOMO 的年費會員為 138 元,開通之後不僅可以使用全部相機,而且還有專屬的功能,比如導入照片、關閉 INS 系列相機的顯影等待時間。

由於強調拍攝的過程,所以普通用戶只能通過拍攝來使用 NOMO 的濾鏡(嚴格來說應該是預設),不能像 VSCO 一樣隨意導入照片。所以對於平時主要使用 135 B 的我來說,138 元的年費會員最大的吸引點還是在於打通了設備限制的「導入照片」功能。

Sony A7RII × NOMO 135 B


但是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導入的照片會完全按照所選的「相機預設」來處理,包括色調和特殊效果。例如我選擇了 135 M 這款相機,那麼最終導出的照片也會被裁切為 35mm 的視角;135 B 則會帶上明顯的邊緣色散、灰塵、隨機漏光的效果。從這一點來看的話,NOMO 沒有 VSCO 那麼自由,但換種角度來想的話,這樣也無形中降低了使用門檻:你只需要負責導入,最終的效果由 NOMO 來主導。

在開通了會員之後,我也將之前拍的舊照片(比例大部分為 1:1)導入到 NOMO,出來的效果讓人驚喜,而且左下角顯示的日期並不是編輯的日期,而是 NOMO 根據照片的拍攝日期自動生成的。

iPhone 6 Plus × NOMO 135 B/135 GR


除了導入照片,NOMO 的開發者還表示每兩周會推出一款新相機,這樣算下來每年大概會有 26 款相機。所以如果你同時使用著多款相機,那麼會員訂閱制可能更加適合你。反之,如果你只認定一款相機,同時對於導入照片功能的需求也不高的話,會員訂閱制對你的吸引力可能就沒有那麼高了。

█ Point and Shoot

「Point and Shoot」是 NOMO 開屏上的一句話,翻譯過來應該是「對準,然後拍攝」。

NOMO 通過將調整參數、參考線、水平線等元素拿掉,甚至連對焦也只能進行估焦,整個拍攝過程只需要你按下快門。但是過於簡易也不行,所以我們在 NOMO 上看到了許多「無用的細節」,例如快門聲音、擬物 UI 設計、快門帘的彩蛋等等,正是這些不會影響最終成像的細節,成了 NOMO 的點睛之筆。

我想,對於某些膠片愛好者而言,這些「無用的細節」更重要吧。

Pixel 2 × NOMO 135 B


   你可能還喜歡   

小霸王

拼多多

機械鍵盤

魅族 16th

魅族十五年

Android Pie

新小米遊戲本

watchOS 5 體驗

Galaxy Note 9 登場

蘋果 AirPods 保護套

魅族 Gravity 懸浮音響

Android 將死,Fuchsia 當立?

斐訊、極路由和 P2P 平臺的蒙眼狂奔

相關焦點

  • 福利 | 刷爆朋友圈的膠片相機,可以免費領取 - NOMO
    極簡相機,真實膠片。就像 NOMO 的設計初衷一樣,這款 app 專注於拍照本身,而非複雜的後期調色。
  • 極客薦 | 這裡有幾款復古相機 App,帶你找回膠片時代的拍照快感
    關注極客之選,後臺回復「復古相機」即刻獲取以下六款復古相機 AppNOMO最近的復古相機風潮是由「NOMO」帶起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很多開發者留下的「彩蛋」。每次按下快門,門帘上都會有一句名言一閃而過:「照片的好處在於他不會改變、儘管可能已經物是人非。——Andy Warhol」。每個相機上的都不同。鏡頭的漏光、劃痕效果也都不一樣,如果你轉動手機從不同角度去看快門,它的金屬光暈也會跟著變化。
  • 怎麼拍出有復古膠片感覺的照片,這三款軟體來告訴你
    2012 年 1 月,柯達公司的破產,宣告著「膠片」時代的落幕。但隨著手機攝影的日漸風靡,人們開始懷念膠片相機帶來的復古質感,以及復古膠片帶給人們的另類保存方式。下面推薦的三款 app,都來自 iOS 平臺,均已復古膠片作為產品特色,可以說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掀起了手機攝影的復古膠片風潮。
  • 拿好這款膠片相機 App,用手機也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手機將拍照的難度降到了最低,很多人都習慣隨拍隨發,不過面對不同的場景,可能還是專業的濾鏡更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FIMO 是一款膠片相機 App,它模擬了多種膠捲的成像效果,讓你在手機上也能隨手拍出不錯的照片。
  • 這款相機應用為您的智慧型手機帶來經典的膠片相機體驗
    如今,來自佳能,尼康和徠卡等大型公司的高端相機如此之多,但即時捕捉現實的故事始於1948年推出的即時寶麗來相機。現在,我完全同意,現代智慧型手機可以產生出圖片是復古相機的數千倍。但是,有時,這並不完全與圖片有關,而是與過去的一些標誌性相機拍攝圖片的體驗有關。輸入「 NOMO」。一款可以模擬早期使用經典膠片相機拍攝照片的體驗的應用程式。
  • 拍雪景,用這幾個 App 讓你制霸朋友圈
    每次初雪,微博熱搜肯定少不了,無論南方人還是北方人,見到雪的心情只有「開心」和「非常開心」這個區別而已,開心得恨不得在白花花的雪堆裡打個滾才算圓滿。拍初雪沒有發揮好的你們,要想變身之後下雪天裡「朋友圈攝影大賽」的優秀選手,一定不要錯過這幾款 app。
  • 11款藏在影片中的「膠片相機」,終於被我挖出來了!
    愛旅行的朋友肯定有因為一部影視劇而打卡劇中的目的地的。而喜歡攝影的同學們,有沒有因為某部劇中出現的相機購入同款機型的經歷呢?所以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介紹幾部經典影片中出現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膠片相機。前一段時間刷爆社交平臺的周董全新MV《說好不哭》中男主角日常使用的相機為同系列的Yashica Electro 35GSN。既然上面提到了周董的《說好不哭》,不得不說說憑藉該MV身價暴漲的Hasselblad 503CW。
  • 你可能不知道,手機可以當膠片相機使用
    近年流行的復古風潮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膠片攝影——即使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場景,通過膠片呈現出來,也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膠片相機的價格又讓人望而卻步,但是其實你的手機就可以當做膠片相機來使用。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可以讓手機當做膠片相機使用的 APP。
  • 掌握這18款App,你也能變身網紅
    美顏相機在眾多軟體裡面算是最基礎的一款了,幾次更新過後,它開啟的新功能再一次刷爆了APP圈。Foodie美食相機Foodie最神奇的地方在於,無論什麼樣的食物,在這款軟體的鏡頭前都能變得非常可口。試試這款來自俄羅斯的黑科技,多種大師風格的修圖濾鏡,一次滿足你的文藝心!
  • 介紹幾款膠片時代經典相機
    荒木經惟曾說過:「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太乾癟了,缺乏生命力」。現在年輕一代的攝影師又逐漸的開始用膠片相機拍攝照片了,膠片相機大有回春之勢。那麼我先介紹幾款膠片相機供大家參考把玩吧! 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系列破產重組之後,祿來於1987年重返市場,而它的第一款產品便是祿來弗萊克斯(Rolleiflex)2.8GX,底片規格為6×6cm,使用120膠片可拍攝12張。
  • 膠片玩家福利!!!135相機、膠捲衝掃分享
    ——135膠片相機       之前收到不少想了解膠片相機的私信,這次想做一個比較主觀的個人分享,不代表專業立場。文中涉及相機分享理由和價格區間均以機身加標準鏡頭的配置為基礎。部分圖文為網絡搜集(引用部分皆以「「」」標註),整理不易,轉載註明出處,勿商用,侵刪。
  • 華麗麗的朋友圈,離不開這21款攝影APP 攝無垠
    想必你也和我一樣,總是糾結於哪些是逼格高的手機攝影APP,作者SamWanng的這篇文章能滿足你所有需求,無論你是手機攝影小白還是手機攝影大師,都可能用到哦!③ 濾鏡型:直接為圖片添加「簡單粗暴」的濾鏡效果,門檻最低,但對審美水平要求卻是極高。④ 懶人型:儘可能提高攝影后期效率的應用,能節省攝影后期時間或是簡化處理流程,前提是你需對應用有一定了解。
  • 只要手機裡有它,我就是個不會過氣的優質文青 | 豌豆莢設計獎 •NOMO相機
    第366期碗豆莢設計獎,我們要頒給一款網紅級別,主打拍立得風格的復古相機應用—「NOMO」,也順便聊聊在這個濾鏡App角力廝殺的戰國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安利這款以儀式感為優先級的影像產品。這款模擬膠片相機的手機應用 可比膠片相機好用多了雖然之前也使用過擬物風格的復古相機應用,但在「NOMO」的體驗中,我依然被這款產品的質感所打動,套用一句現在很流行的評語:「NOMO」的擬物界面介於舊與不舊之間,整個主視覺簡單清楚:取景器、閃光燈、雙重曝光、選擇照相機、快門和膠片對稱排布,在保持復古基調的前提下簡化了操作邏輯。
  • 21款攝影App,讓你的朋友圈從此華麗麗
    總被人追問:哪些App能調出帶感的皂片?這篇盤點裡包含的6個類型,滿足你所有的炫片需求:本次大盤點共分為 6 個類別,每個類別下有若干個 app:全能型:「高大全」的攝影后期應用,以功能涵蓋廣為賣點,一般門檻較低,大部分功能適合新手使用。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
  • 一夜爆火,這款換臉 App 可能會把你的臉「賣掉」
    一夜之間,一款叫做「ZAO」的換臉 app 火了。朋友圈的張三李四,突然都擁有了一張「明星臉」,還跟愛豆們在屏幕裡談情說愛。相信很多人對類似的換臉技術並不陌生,從將女明星變成小電影主角的 Deepfake ,到 B 站上朱茵變楊冪的換臉視頻,類似的技術已經多次登上過熱搜。
  • 膠片相機知識:35mm膠片和全畫幅相機有什麼關係?
    銀鹽膠片是比較容易做出大尺寸的影像,不過,通常能拍攝這種超大影像尺寸的設備,相機就會更大,從而讓攜帶變得非常的不方便。在早期的輸出方式上,還是以將膠片直接貼附在相紙上,進行等倍輸出,以樣片印相輸出為主,所以,能輸出和影像尺寸同大小的相機就變成了主流。
  • 手機像素過億了,電影畫質4K了,為什麼還要模仿「過時」的膠片?
    ▲ 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MV 裡手持膠片相機的男主角.膠片的回潮,一方面體現在玩膠片相機的人又多了起來,另一方面則是膠片風格通過數位技術煥發了新生,以另一種方式活在了更多人的手機裡。用數位技術模擬膠片,不只是加點顆粒那麼簡單說到膠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顆粒感」,在一些人看來這種看似粗糙的畫質,反而體現了一種值得細細品味的影像質感。
  • 一臺能「引爆朋友圈」的神奇相機,就這樣被我大卸八塊
    有好好定格下這美好的春光和充滿活力的你嗎?這個周末,氪君的好友超哥來為大家實測一款「神奇」相機,聽說Ta能景色360度無死角全記錄?快來一起看看吧!春暖花開的季節來了,隨著疫情狀況的好轉,許多地方逐漸解封,超哥超妹終於也能戴上口罩出去踏青了!好不容易能出去玩了,一定要記錄下這來之不易的春光美景!
  • 陳冠希的 CLOT 「絲綢」寶麗來相機要來了,你真的了解寶麗來相機嗎?
    ,同時將雙方都非常經典的元素融合起來,也就是 CLOT 的「絲綢」和寶麗來公司的經典機型「 Polariod 600 」,使這部風靡一時的經典拍立得相機以全新的面貌重現在我們眼前。這裡有個很有趣的故事:有一天蘭德博士的女兒,在拍照時,感嘆為什麼不能立刻看到拍下的影象。就是這句話,讓蘭德博士下定決心要發明一款能立刻呈現出照片影像的機器和相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