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影院迎來復工,諸多影片因特殊規定,短時間內無法上映!

2021-01-07 羅國東侃世界

近日,國內影院終於迎來復工消息!但看過復工規定的網友想必都清楚,雖然名義上是全面復工,但還是有很多影片因特殊規定、自身原因不能在近期與大家見面。

譬如《唐人街探案3》、《一戰封神:姜子牙》、《奪冠》等備受期待、萬眾矚目的影片,至今都沒有宣布上映日期。實際上,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哪怕影院全面復工,這些電影短時間內也不會上映。人民日報官博對影院復工一事發布了幾條硬性規定,其中《唐人街探案3》幾乎條條踩雷。

首先,每場電影的上座率必須低於百分之三十,每日排片必須縮減至原來的一半,為了規避風險,影院所有設施都要定時消毒!因此,哪怕這些電影,譬如《唐人街探案3》選擇上映,對票房勢必會有所影響,哪怕這部電影再好看也比不過生命安全!所以,如今選擇排期上映的電影基本都是一些小製作、低成本的電影。當然了,不乏頭鐵的片方存在。

其次,每場電影觀影時常不得超過120分鐘,恰巧《唐人街探案3》長達136分鐘。所以期待這部電影的影迷怕是要失望了,起碼短時間內看不到《唐人街探案3》的上映了。

在公布了影院復工一事之後,不少導演、演員發文祝賀,粉絲們也紛紛響應偶像,但不乏怨氣重、罵人的網友,例如:徐崢微博底下罵聲嚴重。悉知,《囧媽》也是一部跨年電影,奈何疫情的席捲,本該春節上映的電影紛紛下架,《囧媽》也不例外。對此徐崢的對策是,售賣《囧媽》版權。所以如今有很多影迷覺得徐崢配不上「導演」這一稱號。

事實上,徐崢是一名導演的同時,也是一位商人,倘若時間能倒退回幾個月前,我相信不少導演會選擇拋售影視版權,畢竟就算如今影院復工,也很難達到此前預期的票房。

無論如何,影院復工了,對於影迷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起碼有了盼頭。

從公布的幾項規定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國家也是為了民眾的安全著想!

相關焦點

  • 觀察丨影院復工「滿月」記
    特殊時期,曾經共患難的電影人頗有「攜手同進」的意味。從7月20日影院開始復工開門迎客,至今已有一月。這個暑期檔或許是票房成績最為蕭條的一個暑期檔,卻也是最引人關注的一個暑期檔。回首過去的30天,影院復工為人們帶來了什麼?
  • 影院復工「滿月記」——11.02億總票房,超80%影院復工率
    7.20-8.20,影院正式復工一個月了。伴隨著影院的復工,國內電影市場也再度重啟,從單日票房三百多萬到突破八千萬,影院復工率從12%直線上升到84%,目前除新疆外全國各地影院均已恢復營業,並且一個月內上映影片數達到90部。
  • 影院復工一周:首周累計票房破億,全國影院整體復工率達到44.9%
    至此,停業半年的影院終於迎來復工,此後,各地電影院陸續開門迎客。雖然上映的電影多為重映電影,首映電影較少,但是仍然阻擋不了廣大消費者衝向電影院的熱情。未來影業復工仍需「努力」 等了接近半年,電影院終於迎來復工。儘管受上座率嚴格控制、觀影時不允許吃喝等規定的限制,但電影院開門首周依然迎來不錯的票房成績。
  • 影院復工在即,哪部熱門影片會最先上映?
    停擺100多天,失去春節檔與五一檔之後,本月影院迎來復工曙光。按照近期發布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
  • 影院復工:開業第一天(內含上映影片及日期))
    中影星美國際影城相關負責人賴玲介紹道,在觀影過程中,影廳內禁止飲食。按有關規定,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第一次的離別導演: 王麗娜編劇: 王麗娜主演: 艾薩·亞森 / 凱麗比努爾·熱合米圖力上映日期: 2020-07-20(中國大陸) 片長: 90分鐘罕見的新疆兒童題材電影,成為了影院復工之後首部定檔的片子。
  • 影院復工首月票房超10億,《八佰》破8億,將迎來大片扎堆盛況
    整體來看,自7月20日影院正式復工以來,全國電影市場包括單日票房、影院復工數、影院復工率等呈現出積極態勢,其中7月20日至8月20日影院復工首月月度總票房已超10億元,總場次達到474萬場,同時影院復工率也超過83%。而且由於過去一個月市場復市的特殊階段,上映影片數量也創歷史新高達到90部。
  • 影院復工滿月:超億影片已5部,各路大片排隊進場
    沉寂許久後,電影市場景氣度終於迎來攀升。影院復工滿月,全國電影票房市場穩步攀升。據貓眼數據(8月19日),在《八佰》二輪點映的推動下,復工第五周工作日大盤連續兩天超7500萬、全國觀影人次連續兩天超200萬,截止至昨日全國復工影院8677家、復工率76.5%。
  • 影院全面復工,五一檔是拐點
    同時,據開業情況,五一會適當安排新片上映。                                      雖然目前大部分省市影院尚未復工,但多個利好消息頻出背後,也表明出停擺近兩個月的電影產業,似乎終於可以按下「重啟鍵」。影院復工起點已至,那麼全面復工的轉折點在何方?
  • 海外影院是如何復工的?
    這一系列重磅扶持政策的頒布,無疑為影院復工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眾多因疫情而陷入經營困境的影院,有望在利好舉措的幫助下走出低谷。無獨有偶,同日,電影《1917》發布「特別回歸」版海報,宣布將在內地院線上映,成為了疫情以來首部宣布回歸院線的待映影片。在當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也就低風險地區影劇院開放和個人觀影提出了相關準備與建議。
  • 全國多家影院開門迎客 久違了的電影院迎來復映影片
    全國多家影院開門迎客 久違了的電影院迎來復映影片中國文化報記者 於帆近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向全國各院線發布了第一批「復工片單」,包括《中國合伙人》《戰狼2》《流浪地球》在內的5部2013年至2019年出品的中外電影即將在影院重映。
  • 澳門影院復工了,內地影院尚未排上日程
    澳門影院復工,放映的仍是1月的影片根據規定,復工的澳門娛樂場必須遵守四點要求:1、員工和顧客需時刻戴口罩,包括在健身、跳舞時,只有在飲食時才可脫下口罩,但也要儘量縮短時間。2、謝絕所有發熱或咳嗽的人士進入場所。
  • 影院復工背後:冰火兩重天
    我們一起來看看電影院復工前後發生了什麼?意外狀況頻發很多影院在準備復工的幾天裡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手忙腳亂」、「意外狀況頻發」···很多從業者表示,直到16號中午文件下發的那一刻,他們才知道4天後將要迎來復工。人員招聘、打掃消毒、設備維護等,有一大堆工作都需要在極短的時間裡準備到位。
  • 全球影院陸續復工,這些經驗值得借鑑
    國內影院復工仍在待機狀態,但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在陸續重啟。
  • 好萊塢將復工,《信條》《花木蘭》趕來救市,國內影院何時開業?
    而根據公共衛生部門發布的影院復工指南,規定指出,影院容納人數不應超過總數的25%,並且不超過 好萊塢復工,在限流措施下,對行業對觀眾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一大批好萊塢電影也被安排好上映檔期。傳聞迪士尼收購福斯後,因對劇本不滿,導致影片的上映日期一再推遲,並且還進行了部分重拍/補拍。
  • 河南影院復工首日,有影院將定檔十部影片
    8月25日「七夕」當天有兩部影片上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和《蕎麥瘋長》。邱國欽談到,目前按照影院復工指南的要求,上座率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並且不讓影院銷售飲料和周邊產品,對於影院來講,其實比復工前還要艱難,但是「窗口期」早晚都是要經歷的,「目前我們準備的影片多數是小成本的,這類片子在正常情況下票房都是可預見的,選擇這個時候上院線,最起碼可以助力影院復工復產,從影片本身來講,其價值和意義遠比票房深遠。」
  • 劇院、影院:開啟復工加速跑
    當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並步入常態化,社會逐漸走出疫情陰霾,「復工」成了各行各業共同的關鍵詞。演出、影視行業在塵封了數月之後,也終於迎來復工與復甦。從5月初開始,服務於某一地區觀眾的劇院劇場就在條件允許、遵守各項規定的前提下,陸續重啟線下活動、演出。更傾向於全國統一步調的電影院,也在7月20日加入了復工的行列。
  • 影院開門,第一波上映影片曝光,吳京《戰狼》讓人肅然起敬
    在經歷了180天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了影院開門復工的消息。影院將於7月20日正式復工,這一好消息真的令好多人感到欣慰,於影院工作者更是要喜極而泣了。從年初至今整個行業都太不容易了,投出去的成本無法收回,各種庫存積壓,令很多人都為之遺憾。影院總算要開門了,而這一次開門營業又有哪些影片與大家見面呢?
  • 無錫首批覆工影院營業 首張電影票秒售
    大世界影城中山路店、大世界和平影院、大世界影城博大店以及大世界影城京東廣場店在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進行了各項復工準備工作。在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復工批准後,時隔近6個月,今日正式營業。它們也成為無錫市首批覆工的四家影院。
  • 影院復工後,如何撐過「過渡期」
    復工一周,票房表現還是讓大家滿意的。幾乎每天都有新片和復映片定檔,但是還是沒有一部重點華語影片敢於落位到暑期,大部分影城也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在營業。 大病初癒當然是先以調養為主,但上座率被限制、沒有重磅影片上映的當下,如何利用有效的座位和已定的影片來逐步恢復市場以及觀眾的信心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 上映倒計時,遲到一年的《八佰》,或成為影院復甦的真正起點
    時至今日,全國影院復工也有一些時日了,雖然在諸多復映片的幫助下,影市迎來了新的局面,但票房大盤仍然持續萎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歇業半年的電影市場想要完全復甦,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在映的復影片不少,但票房號召力有限,加上新片乏力,電影市場眼下最需要的是一部能夠擔當「救市」重任的超級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