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率低剖宮產率高 聚焦無痛分娩推廣難

2021-01-18 健康一線視頻網

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分娩鎮痛就已在國外流行。如今有數據顯示,分娩鎮痛率在美國超過85%,在英國更是高達98%以上。而國內在分娩鎮痛領域起步相對較晚。據了解,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和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婦幼保健院)的分娩鎮痛率分別為50%左右,這在中國已經位居前列,而國內整體分娩鎮痛率低於10%。究竟是何原因,讓鎮痛分娩不能「暢通無阻」?

分娩之痛僅次於燒灼傷痛 危害母嬰健康

由子宮收縮和緊張恐懼的心理引起的分娩疼痛,對於大多數產婦而言是極其痛苦的。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於燒灼傷痛,位居第二位。1992年美國產婦學院分娩鎮痛委員會首次指出,婦女因分娩產生的劇烈痛苦往往被人們視為正常過程而被忽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曲元教授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分娩的疼痛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對母嬰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因為疼痛會導致許多不良後果,比如產婦緊張焦慮、無法配合;會影響產婦的正常飲食休息,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胎兒缺氧酸中毒;胎兒窘迫;增加產婦產後抑鬱的發生率;增加新生兒死亡率等等。

「採用藥物性的硬膜外鎮痛可以將自然分娩產生的疼痛感降低至原先的30%左右,達到類似牙痛、腰痛的4級疼痛程度。」據曲元介紹,藥物性的硬膜外鎮痛,是由麻醉師通過一根細管插進脊椎外層的硬膜打入低濃度麻藥,俗稱打麻藥。鎮痛後,產婦行動自如,可積極參與整個分娩過程。

分娩鎮痛率低致剖宮產率高

不少產婦,尤其是年輕產婦因害怕「傳說中的疼痛」而選擇剖宮產。

早在2007年到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總剖宮產率為46.5%,位列世界第一,其中11.7%的剖宮產沒有明確的手術指徵。中國總剖宮產率仍遠遠高於世衛組織推薦的15%的上限。

記者注意到,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在每年「國際助產日」舉辦的分娩體驗活動,總會引起諸多準媽媽、準爸爸的極大興趣,不僅有助於產婦及其家庭了解更多生產知識,更有利於自然分娩率的提升。數據顯示,目前該院共近90名助產士,無痛分娩率達75%。

在醫院陪同妻子產檢的王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妻子分娩時能打無痛針當然好,但也害怕會有風險。

像王先生一樣擔心家人安全的家屬並不在少數,一提無痛分娩,很多人也只知道使用麻藥這一種鎮痛方式。事實上,目前有的醫院在無痛分娩方面的服務也只有藥物鎮痛一種選擇。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芮燕看來,無痛分娩難以推行還有其他幾方面原因,如產科醫生、助產士支持不夠,知識更新有所欠缺等,喜歡按原有流程走,也因為麻醉醫生人員緊張,產科宣傳力度跟不上,產婦了解情況有限。芮燕強調,並非所有產婦打了無痛分娩針就一定不疼、可以順產,有的也會因種種原因轉而剖宮產。

「臨床上母子平安是最關鍵的。是否選擇無痛分娩,這也是最重要的。」芮燕介紹,對於打麻藥這種方式而言,無痛分娩所謂的「無痛」也是給了產婦一種「麻醉」,和常規剖宮產的麻醉方式椎管內麻醉一樣,只是具體細節有所不同:「剖宮產我們醫院採取的是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而目前無痛分娩採取的是單純硬膜外麻醉。二者給藥的濃度和劑量不同,前者要滿足剖宮產手術的需要,無痛和肌松,後者要緩解產婦的疼痛並要有一定的肌力進行生產。」

「如果說對產婦是否有傷害,就麻醉而言,與其他的麻醉有創操作類似。但實施無痛分娩可使大部分產婦順產,這不僅避免了產婦承受剖宮產的痛苦和出現相關剖宮產併發症,還避免了孩子未經產道擠壓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芮燕說。

北京婦產醫院產科主任範玲也表示,分娩時的劇烈疼痛除了有助於產科醫師判斷產程進展情況外,對產婦和胎兒無任何益處。在我國,由於分娩鎮痛技術使用率不高,很多人對疼痛恐懼,主動放棄自然分娩,選擇剖宮產,分娩鎮痛率低已成為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曲元告訴記者,早在14年前,她和同事已發現剖宮產率越來越高、自然分娩率越來越低的問題,經過分析認為,產婦害怕產痛放棄陰道分娩是主要原因,後來這成為北大醫院推廣無痛分娩的初衷並堅持至今。

「從2001年規模化開展到現在,累計例數約有2.5萬例,成功率近100%。不斷推廣無痛分娩使剖宮產的比例大大降低。」

曲元介紹,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分娩鎮痛已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術,通過有效緩解產痛,不僅能減輕產婦的痛苦,也緩解產痛帶來的不良生理反應,避免子宮胎盤血流量的減少,改善胎兒的氧供和產婦子宮收縮的失調現象,從而增加順產概率,避免因疼痛過度導致的不必要的剖宮產。

近年來的研究還發現,分娩鎮痛可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分娩鎮痛減少了剖宮產,可能對兒童智力有保護作用。

沒有「完美」的方法 分娩鎮痛要因人而異

範琳表示,產婦分娩過程中,醫院確實首先應給予充分的分娩鎮痛。分娩鎮痛是一項醫療技術,同時也是一種人文關懷。

據了解,分娩鎮痛包括非藥物性鎮痛,比如使用鎮痛儀、為產婦提供自由體位、調整呼吸、陪伴分娩、水中分娩及藥物性鎮痛——硬膜外鎮痛、藥物和非藥物型兩部分。

「我們還是主張非藥物性鎮痛。如果非藥物性的鎮痛方法不管用,再採用藥物鎮痛。」範玲說。

曲元表示,每個人的痛閾不同,痛閾高的人如果非藥物鎮痛不起作用,就應採用藥物鎮痛,而心理素質好、意志力強的人通過非藥物性鎮痛完全可以戰勝產痛。

針對人們關於使用麻藥對孕婦和嬰兒的影響的疑問,曲元解釋說,藥物鎮痛硬膜外鎮痛麻醉計量僅是剖宮產麻醉計量的1/10甚至更低,且是區域組織麻醉,並非全身用藥。藥物通過母體循環,再通過胎盤渠道進入胎兒微乎其微。因而這種區域組織的麻醉叫鎮痛,對母嬰來說都是最安全的。

當然,硬膜外鎮痛並非「完美」,也有禁忌證,不是所有產婦適用,如背部受傷或感染、腰椎畸形或曾手術過、產前出血、休克及凝血方面有問題、有產科異常情況的產婦就不適用分娩鎮痛。

相關焦點

  • 【醫療聚焦】「2018美國無痛分娩中國行 · 貴港站」即將啟動!助陣貴港千人順產計劃!
    「無痛分娩中國行」是2006年由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發起並在中國國內推廣的一項公益性醫療活動。根據世界產科麻醉發展的進程和產科麻醉實際工作經驗,推廣24小時麻醉醫生進駐產房服務。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內分娩鎮痛,改變中國高剖宮產率的現狀,提高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安全性,讓母嬰安全更有保障,進一步降低母嬰死亡率和併發症率。截至目前,「無痛分娩中國行」已經在國內20多個省市留下足跡,合作醫院達50多家,遍及上海、浙江、北京、廣東等各大省市婦產專科和綜合公立醫院。
  • 為何國內女性普遍不使用無痛分娩?第1個理由很寒心,也很真實
    無痛分娩的出現,無疑解救萬千女性於水深火熱當中,但它在我國推廣率卻仍然非常低。執筆:季隨編輯:小枝定稿:蘇子後從古至今,女性對生育的恐懼大多來源於分娩帶來的巨大疼痛,經歷過的人認為分娩痛像「斷了十二根肋骨一樣」「被人用大錘掄小腹」。
  • 無痛分娩來了,讓順產從此不再疼痛難忍!
    孕媽們對產痛的恐懼,家屬的心疼和焦慮,最後往往在無手術指徵的情況下要求剖宮產。那麼,就沒有緩解或者不痛的方法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在全國開展分娩陣痛試點 並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診療 下面,彭醫妹兒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關於無痛分娩的一系列問題
  • 僅10%的女人選擇「無痛分娩」,原因除了心疼錢,還有以下顧慮
    但是,奇怪的是,我發現周圍很少有女性使用「無痛分娩」。我在網上搜索目前我國的「無痛分娩」使用率,發現在全球範圍內,美國、英國、法國女人分娩鎮痛率分別為85%、90%、80%的情況下,我們國家的無痛分娩還不到10%,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在跟朋友討論的時候,朋友說應該是因為「無痛分娩」不免費,準媽媽都心疼錢。
  • 這家醫院無痛分娩了解下
    據了解,無痛分娩是一項簡便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在國外非常流行,但國內尚未完全普及推廣。無痛分娩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準媽媽的您會將它作為首選方式嗎?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它。
  • 濉溪縣醫院開展無痛分娩技術
    12月9日,張女士和家人選擇了可以進行無痛分娩的濉溪縣醫院產科,夜間規律宮縮入產房行分娩鎮痛。令她驚喜的是,無痛分娩立竿見影地緩解了生產中的疼痛,也沒影響到其肢體活動。無痛分娩是一項簡便易行、安全成熟的分娩鎮痛技術。整個過程由麻醉醫生、產科醫生及助產護士合作完成,麻醉醫生根據產婦疼痛反應制定用藥策略,產房助產護士在鎮痛分娩實施過程中密切關注產程。
  • 不用跳樓...安瑞爾婦產醫院無痛分娩讓生孩子成為一種享受
    安瑞爾婦產醫院無痛分娩讓生孩子成為一種享受新餘安瑞爾婦產醫院婦產科專家介紹,許多沒有醫學指徵的孕婦要求剖宮產,首要原因就是懼怕產痛,同時無痛分娩也是減少剖宮產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安瑞爾婦產醫院無痛分娩技術採用麻醉藥或鎮痛藥來達到鎮痛效果,幫助孕婦順利分娩,減少分娩時的宮縮痛。在新餘安瑞爾婦產醫院分娩時,孕婦在經過多位經驗豐富的產科臨床專家們評估後,如具備自然分娩條件,且沒有相關麻醉禁忌症的孕婦,均可申請無痛分娩。當孕婦子宮規律收縮,感覺到一定程度的疼痛時,孕婦可向助產士提出申請,在有需求的情況下,要求鎮痛。
  • 害怕分娩疼痛?來了解一下「無痛分娩」吧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害怕分娩疼痛?來了解一下「無痛分娩」吧 》。分娩疼痛是絕大多數女性一生經歷中最劇烈的疼痛,劇烈程度僅次於燒灼痛。隨著舒適化醫療的快速發展,可實現在分娩痛得撕心裂肺時,採取分娩鎮痛控制產痛,保障產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分娩鎮痛,俗稱「無痛分娩」。是指採用某種鎮痛方法消除分娩時的疼痛,或將分娩過程中的疼痛降到最低程度。生產時的疼痛會導致產婦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影響新生兒血液和氧氣的供應,可能會導致胎兒缺氧。
  • 【專家動態】航空總醫院產科專家蔡貞玉主任出席中美婦女兒童健康論壇,詳解分娩鎮痛並就熱點話題作精彩解答
    本次論壇,中美醫學精英匯聚南寧,聚焦婦兒醫學前沿熱點話題,共享學術盛宴。論壇由母胎醫學、兒科、胎兒超聲醫學、遺傳醫學四大分論壇組成。在母胎醫學分論壇上,蔡貞玉主任主持4場學術講座並就「分娩鎮痛及其熱點話題」進行詳細講解。蔡主任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解了分娩痛及分娩疼痛的後果,分析了我國分娩鎮痛率低的原因。
  • 那麼多人知道無痛分娩,為什麼卻少有人用?這是最大的原因
    放在醫療條件較好的現代,分娩死亡的機率降低了,因此更多人開始在意生孩子的疼痛感。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出現了一種緩解分娩疼痛的方法:無痛分娩。按照正確的說法,無痛分娩叫做分娩鎮痛,也因此,無痛分娩只是減輕了分娩時的痛感,不一定就完全沒有痛感了,也是因人而異,不過就算只是減輕也是幫了很多媽媽的大忙的。
  • 無痛分娩——你真的能做嗎?
    實際咱們一直說的無痛分娩都是椎管內無痛分娩,其實無痛分娩還有好多種,只不過效果最確切的只有椎管內無痛分娩無痛分娩方式1:椎管內阻滯鎮痛分娩:包括硬膜外分娩鎮痛和腰硬聯合分娩鎮痛,其中以硬膜外分娩鎮痛最常見。
  • 歷經14次試管嬰兒終如願分娩 直擊高危妊娠成功保胎背後的和睦家...
    於莎莎表示,「難在手下的功夫,要給患者縫針,但手轉都轉不過來。」手術中動作也要儘量輕柔,以避免因手術過度刺激引發流產。在於莎莎和醫生團隊的努力下,手術圓滿成功。為了保證生產順利完成,手術完成後,於莎莎和團隊對孕婦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術後管理,直至孕產婦保胎到37周左右順利生產。
  • 「無痛分娩」對寶寶有沒有影響?看完這一篇就全懂了
    首先,我們需要澄清的是,學術界對「無痛分娩」的專業稱呼為「分娩鎮痛」。之所以否認無痛,是因為從客觀上很難做到。這是因為,分娩痛起初主要來自於子宮收縮,到了後期主要為產道痛,而感受這兩種痛的神經並不在同一脊神經節段、且相距較遠。即使被業內公認為效果最好的分娩鎮痛技術——硬膜外鎮痛,也很難做到。
  • 一圖讀懂丨剖宮產 VS 自然分娩
    一圖讀懂丨剖宮產 VS 自然分娩 2021-01-14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孩子那麼痛,為什麼不用分娩鎮痛?宮縮疼痛的意義,很多人不知
    其實,分娩時的疼痛自有其意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宮縮疼痛的意義,很多人不知朋友小黎前段時間剛生娃,本來就非常怕痛的小黎,早就計劃好了要預約剖宮產,結果到了臨產的時候,因為寶寶條件較好,醫生說什麼也不同意小黎剖宮產。為了這事,小黎還和醫生大吵一架。不過沒辦法,剖宮產率常見居高不下,而小黎剛好符合順產的所有指徵,醫生實在是沒理由批准小黎剖宮產。
  • 【請您關注】新莊孜醫院婦產科努力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
    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康。新莊孜醫院婦產科始終把產婦和嬰兒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嚴格執行淮南市控制實施剖宮產手術管理規定,鼓勵產婦順產,努力降低剖宮產率,贏得產婦及家屬的好評。剖宮產原本應是自然分娩失敗下的補救措施,是解決難產和母嬰併發症的一種手段,相比自然分娩也存在許多不足和風險。
  • 分娩前你糾結過順產和剖宮產嗎?選對方法,生孩子也能舒適順利
    大家總是在順產還是剖宮產上拿不定主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忍受不了10級痛。 其實,現在順產生孩子根本就沒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嚇人。 無痛分娩告訴你,生孩子也能輕鬆又順利!
  • Ella心酸生產過程:笑著就能生的無痛分娩,為何在中國沒有普及?
    懷孕已經這麼痛苦,那麼生產能不能減輕疼痛、進行「無痛分娩」呢?什麼是無痛分娩?「無痛分娩」,不知道大家初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聽上去還挺洋氣?事實上,在我們醫生這裡,它專業的叫法是「分娩鎮痛」。
  • 明知無痛分娩存在風險,為什麼我還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它!
    如今,無痛分娩越來越普遍,很多醫院都開始普及無痛分娩了,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經歷過無痛分娩,她們很多人告訴我無痛分娩會有一些難熬的後遺症。為此,我特意查了很多關於無痛分娩的資料,最後我決定「只要條件允許,我一定要使用無痛分娩。」下面給各位孕媽們分享一下我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先來看看同時體驗了無痛分娩和未打無痛分娩的寶媽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