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獲2019年度中國外語非通用語優秀科研成果譯著類一等獎

2021-03-02 廣東教育出版社

近日,由傅永和向光忠李玲璞主編,朱剛琴副教授等翻譯的《漢字演變文化源流(一)(二)(三)(四)》榮獲2019年度中國外語非通用語優秀科研成果譯著類一等獎。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的簡體中文版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書主要從大文化背景對漢字的演變進行深入的研究,與以往單純從語言文字學角度進行的研究有很大不同,在內容、結構和體系上有相當的創新和突破。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2015年獲得國家絲路書香工程重點翻譯資助,是廣東教育出版社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方針,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項目。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如果從成體系的漢字算起,漢字的演變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漢字的演變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逐漸發展至今的。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的發行,在推動漢字文化海外傳播的同時,也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語言和文字是多樣的,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各個國家、地區間的交流,而翻譯可以使人們跨過這個阻礙。翻譯,表面上是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但實質上翻譯更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思想、文化的認知。

經過兩年時間的努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印尼語系的朱剛琴副教授率領團隊完成了《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的翻譯。在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廣東教育出版社舉行了《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第一冊的新書揭幕式。2018年8月,全書四冊出版後,於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舉行了全書新書發布會。該發布會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百道網、中國出版傳媒網等媒體陸續發布了有關《漢字演變文化源流》新書發布的消息。

BIBF上的全書新書發布會

《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的發布也引起了印尼相關方面的關注。「快樂學習中文」教育機構負責人Sherren Chen在印尼《星洲日報》發表了《論<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版>之心得》一文。在文章中,Sherren Chen稱《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的出版將會大大促進印尼的漢語教學,同時也會對中華文化在印尼的傳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漢字演變文化源流》的印尼文版出版社PT. Legacy Utama Kreasindo還向印尼19所高校贈送了本書。

印尼國立大學舉行的《漢字演變文化源流》印尼文版進校園贈書儀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5月舉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開幕式演講中提到「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鑑,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廣東教育出版社一貫重視對外文化傳播與交流,多年來致力於讓中華文化「走出去」,翻譯出版了多套相關書籍,累計輸出圖書超過200種,範圍涵蓋20多個國家與地區,《漢字演變文化源流》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相關焦點

  • 喜訊!中南民大三學子榮獲2019年度中國電信獎學金!
    近日,2019年「中國電信獎學金」評選活動結果在京揭曉。中南民族大學資環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藍際榮、經濟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任鵬飛、教育學院2017級本科生馬利帥3位同學榮獲2019年度「中國電信獎學金·飛Young獎」。
  • 我在天生路2號追星 | 2019-2020學年度優秀本科生標兵
    入選文學院首屆「博雅班」成員;獲評西南大學2019-2020學年度優秀學生標兵暨特等獎學金;獲2020年度重慶市三好學生;獲2019年度重慶市「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獲2019年度海外研學獎;獲2019年度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二等獎
  • 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國家級優秀
    近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揭曉,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首次參加評估並獲評國家級優秀。博士後綜合評估每五年開展一次,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 喜訊!華南理工11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遵循各學科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大優秀成果培育力度,通過完善成果評價體系、制定成果評價改革方案、設立優秀著作獎、策劃出版「華工文庫」等,突出學科特色,下放學院科研評價管理權,引導產出一批高水平成果,推動學校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內核是傳統文化
    年度漢字評選有比較固定的舉辦時間,大體在每年11月啟動,12月中下旬揭曉,同時覆蓋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地區、行業,參與人數眾多,是一種全民性文化現象,社會認同度非常高。2019年國內「漢語盤點」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總關注量超過3.5億。傳統深厚,多年傳承。這種傳承性既表現為活動自身多年來的延續,更表現為對傳統漢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 上戲教授摘下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教授所著的《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述(1979-2015)》,獲得著作論文類一等獎。開展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舉措。該獎項自1995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共有5667項優秀成果獲獎。
  • 《戲曲研究》第一一三輯目錄、2019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稿約及2020年度約稿專題
    》2020年度約稿專題二  2019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編者按:自2018年起,本刊從上一年度發表的論文中推選出4篇論文作為年度優秀學術論文,在每年的第一輯予以公布。2019年度,因第112輯為王國維戲曲論文獎專輯,不做推選,優秀學術論文為3篇。入選的標準為:關注與探求戲曲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中的前沿問題和疑難問題,發現與提出戲曲史論研究中的新文獻和創見,學術視野開闊,理論觀點新穎。希望這一舉措,能夠吸引更多的優質學術成果匯聚於本刊,大家同道齊心,一起推動戲曲研究穩步前行。
  • 喜訊!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
    喜訊!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2020年11月14日,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上海重磅發布,發布會上傳來喜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
  • 這些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C位出道!
    本人參與的教學研究成果「國際理念、高職特色、校本標準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質量保證體系研究與實踐」,獲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本人排名第二。主要事跡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理念和路徑。本人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高職院校國學教育「一課三平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2017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職業類)一等獎,《高職院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課三平臺」 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漢字發源地構築漢字文明高地
    李運富曾長期供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於2014年獲評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他作為特聘教授來到鄭州大學,踏上圓夢之旅。四年來,他收穫累累,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優秀共產黨員、文明教師、社科優秀學者,2020年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
  • 樹立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講好中國故事——湖南師範大學外語...
    在頂層設計上,凸顯外語專業的人文學科屬性,把「通識教育」理念貫穿於全培養過程,並與專業教學結合起來,以提升外語類研究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鑑別能力。他還發表了系列文章,從理論上對外語學科發展與人文素養培育的關係進行探究,探討中國文化和價值觀在「全人教育」和「大國外交」中的中心地位。  在教學設計上,圍繞加強中外優秀文化教學這一要點設計課程體系,保證文化教學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提升跨文化能力。
  •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發,《我的孩子們》獲一等獎
    該獎項由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與中國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聯袂設立,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促進俄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由俄方提供資助,每兩年評審一次,獎勵對象為近兩年間最優秀的俄譯漢文學作品,譯者將獲獎盃、證書和獎金(一等獎25000元人民幣,二等獎10000元人民幣,三等獎5000元人民幣),獲獎譯作的責任編輯也將同時獲證書和獎金(均為5000元人民幣)。
  • 上戲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教授摘下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教授所著的《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述(1979-2015)》,獲得著作論文類一等獎。開展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舉措。該獎項自1995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共有5667項優秀成果獲獎。
  • 喜訊!海南衛視《中國喜事》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8月2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2019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選結果,由海南衛視製作的《中國喜事》被評為2019年度國產紀錄片(優秀短片類)。 紀錄片以其「真實+未知」的特點具有獨特魅力,成為認識一個國家和人民的窗口,超越文化差異的人類共同語言。
  • 《長江年鑑》(2019卷)獲第七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特等獎
    本站訊 2020年12月30日,第七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評選結果揭曉,《長江年鑑》(2019卷)獲特等獎。   《長江年鑑》是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共同主辦的流域性專業年鑑。
  • 西安建大上半年科研成績單
    上半年獲獎獎項 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項 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12項(一等獎3項) 2019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這個大會上,北二外獲七項表彰!
    學院培育出七位共和國大使,近年來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新時代高層次外語人才方面成果突出。學院教師先後入選「北京市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優秀思政工作者」,近三年獲省部級以上獎項近30項。2019年,學院黨總支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學院阿拉伯語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
  • 喜訊| 林志傑教授獲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
    喜訊 | 林志傑教授獲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 2020-08-24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投票|西華師範大學2019年度青年五四獎章網絡評選開始啦~
    》獲南充市第十屆「讀史年華」優秀歷史劇劇本創作三等獎;6. 2019年獲南充市第十屆「讀史年華」歷史劇展演大賽市級優秀工作者;7. 2018年獲第十屆「華西講壇」二等獎、最佳人氣獎,2019年獲第十一屆「華西講壇」一等獎;8. 2018年導演校史劇《砥礪前行,逐夢遠航》獲校級二等獎;9. 2019年獲青馬班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