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殤日了解加拿大歷史

2021-02-13 加拿大星星生活

**點上方關注「加拿大星星生活」微信公眾號

驚喜不斷……

(星星生活特稿:連鵬)每年的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國殤日),專門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紅色的罌粟花(poppies)是這個紀念日的特有裝飾,臨近Remembrance Day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它別在外衣胸口上作為標誌,以傳達他們對犧牲的加拿大軍人的敬意。

加拿大首次向海外派遣軍隊是1899年到1902年的布爾戰爭(Boer War)。總共有超過7000名加人在南非的草原上奮戰,267名戰士犧牲。

加國首次以「加拿大人」的名義獨立參與並領導的戰役是法國東部的「維米嶺」戰役。位於法國東部的「維米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場之一。維米嶺扼守法德邊界,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衝,這裡是德國在整個戰線上守衛的最好的。

1915年,英法相繼投入重兵進攻維米嶺,但結果都是以慘痛的失敗而告終。在1917年4月2日,加拿大開始持續炮轟擊德軍的戰線長達1星期,動用了超過一百萬的h彈。4月9日,加軍開始向德軍的防線進攻,只用了大約兩個小時就完成了盟軍司令部所指定的任務。

第一位犧牲在二戰戰場上的加拿大人是來自魁北克的Hannah Baird,她是在1939年9月在一艘由西愛爾蘭駛向蒙特婁的商船上被德國的魚雷擊中而身亡的。

1945年德國和日本投降之後,加拿大擁有世界第四大的軍隊。在1939年到1945年之間,雖然當時加拿大人口只有1200萬,但一共有100萬加拿大人在軍隊服役過。

加拿大在線百科全書說維護和平是「加拿大的特殊使命」–這當然沒錯,但這只是加國軍隊使命的一部分。總體說來,在加拿大建國的142年裡,有超過11600名加拿大人在保護國家主權和自由中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從Somme戰役到Ypres戰役,從諾曼第登陸的Dieppe突襲、Ortona戰役、Falaise戰役到現在的坎大哈,加拿大在認為值得的時候積極參與戰爭,維護和平。

加拿大不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太長一段時間裡,加國的政客、理論家、教育家都試圖掩飾或者否認這段真實的軍事史,堅稱加拿大是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度。確實加拿大不是一個以戰爭為榮耀的國家,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過去,否認那些為國捐軀的英豪的犧牲。

當然,加拿大以保衛世界和平的現代概念發展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在克什米爾,蘇伊士,剛果,賽普勒斯,索馬利亞,海地,盧安達,波士尼亞,黎巴嫩,柬埔寨,安哥拉,莫三比克和世界其他衝突的地區,加拿大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自己有能力處理交戰雙方或多方之間複雜和危險的任務,並阻止他們互相殘殺。

同時,在一些人正試圖修改歷史和輕視加國為了和平而參與的戰役時,他們正在給為保護我們國家的加拿大人臉上抹黑。特別是在阿富汗地區,加國有超過2800名的士兵在與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戰鬥的時候。在過去的8年裡,有130多名士兵為了給該地區的人民帶來穩定的生活和避免恐怖主義的襲擊而犧牲了生命。

所以,在每年的Remembrance Day,我們都應該紀念活動。如果無法做到,那麼希望你與你的家人一起花上幾分鐘來感激這些為了我們能在加拿大享受自由和繁榮的生活,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而戰鬥和犧牲的人們。

加拿大女作家Heather Robertson曾寫道:

我們必須記住。如果我們忘記了,那麼十萬犧牲的生命就毫無意義了。他們的死是為了我們,為了他們的家園和朋友,為了他們珍惜的傳統和相信的未來;他們的死是為了加拿大。他們犧牲的意義留在我們國家的意識裡;我們的未來就是他們的紀念碑。(Heather Robertson, A Terrible Beauty, The Art of Canada at War, Toronto, Lorimer, 1977)

願人類世世代代珍惜用無數生命換來的自由,並且記住為自由付出的沉重代價。

【註:本文原發於2009年《星星生活》周刊第424期】

深耕加拿大華人移民群體近20年的華文媒體,提供最豐富的加國生活資訊,記載咱們自己的生活經歷...歡迎關注訂閱!點「閱讀原文」可瀏覽星星生活最新精美電子刊物!

相關焦點

  • [常識]哀傷罌粟花,加拿大國殤紀念日的來歷
    ,世界紛爭不斷,西方國家的國殤日給我們一個省思的機會。也因為這起恐怖攻擊事件,大大提升了全加拿大民眾對於國殤日的情感投入。自十一月初起,加拿大各城市大街小巷來來往往的行人們,在帽緣,胸口或是領片上,佩戴著一朵黑芯紅瓣的花朵。不分男女老少,無論平民或名人,紅花是無言的共同話語。這名為poppy的花朵,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罌粟花,是紀念在戰爭中陣亡軍人的象徵。
  • 國殤日前夕被禁戴罌粟花紀念亡靈,加拿大人憤怒了
    從10月最後一個星期五到11月11日國殤日,加拿大無數政客、記者、名流,以及數百萬民眾,都會在胸口別上一朵紅色的罌粟花。在加拿大,罌粟花最早是犧牲軍人的象徵。每年國殤日之前,由志願者在街角和商店分發,並為加拿大皇家軍團的退役軍人和家屬募集善款。
  • 加拿大,虞美人花悄然出現
    隨著11月11日國殤紀念日的臨近,你會發現,身邊佩戴虞美人花的加拿大人比比皆是,我們沉浸在一個有愛的平和的溫暖的海洋。記得幾年前,國殤紀念日前一周,我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由洛杉磯、紐約轉機回多倫多。一路走來,自然很少看見國人有此紀念,而洛杉磯機場也鮮見美國佩戴者,直到紐約甘迺迪機場,去往多倫多、哈利法克斯的登機口,迎面才不時走來虞美人花的佩戴者,莊嚴肅穆。
  • [國殤]他擊落過納粹戰機,他是國家柱石,他是華人的脊梁,他走了
    [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國殤日來臨之際,又一位華裔老兵與世長辭(周鏡球老人是二戰中參戰的600名加拿大華人之一 圖自CBC)曾參加過二戰的列治文華裔退伍軍人周鏡球(George Chow)於溫哥華時間11月6日去世,享年99歲。
  • 美國「國殤日」假期泳池狂歡遭政府痛批:肆無忌憚,儘快自我隔離!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國殤日」假期參加泳池狂歡的數百人被密蘇裡州官員痛批「肆無忌憚」,衛生部門呼籲參加狂歡的民眾自我隔離,除非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圖說:上周末,密蘇裡州歐扎克湖的泳池派對。
  • 國殤節長周末:精彩盡在芝加哥
    Navy Pier Fireworks600 E Grand Ave, Chicago, IL 60611每年國殤節長周末,是芝加哥著名景點海軍碼頭(Navy Pier)夏夜焰火表演的開始本周六(5月25日,10:15pm)將是今夏海軍碼頭的第一場焰火表演。此後一直9月2日勞動節前,海軍碼頭每逢周三、周六都將有晚間焰火表演。一望無際的密西根湖,璀璨耀眼的芝加哥城市天際線,五彩焰火,這是海軍碼頭帶來的芝加哥夏日記憶。賞海軍碼頭的焰火表演,觀看地點很重要。一個好去處就是Museum Campus沿線,即Burnham Harbor,從水族館到天文館的半島沿線。
  • (兵心飛翔)騰衝,國殤墓園緬英靈
    再次日,便經昆明,過大理很快到達保山市轄的騰衝縣。騰衝,位於雲南西部怒江西岸。西北部與緬甸毗鄰,高黎貢山雄持以東;大盈江支流,疊水繞城而過。《史記》載是通往印度最早的「蜀(四川)身毒(印度)道必經之地。車進縣城,我便直趨聞名中外的騰衝國殤墓園。
  • 「念國安,守家寧」,攜手《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共祀國殤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在此感傷緬懷之日,《國家利益》製作發布一支國家公祭日視頻。視頻內容來源於影片素材,由此致敬祖國的各位英勇戰士,共祀國殤。如今的「國家公祭日」,我們不僅要紀念南京大屠殺沉痛的歷史,也要關注不論各個崗位,不論身處何處,那些默默守護我們的無名英雄。「行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 勿忘國殤 強我中華!
    那是一段苦難的歷史 九·一八事變 日寇的鐵蹄 踐踏了東北三省的黑土 七七事變 侵略者的槍炮 打破了盧溝曉月的寧靜 泱泱民眾在問 國之希望在哪 莘莘學子在問
  • 加拿大的「家庭日」
    今天是BC省的「家庭日」(Family Day),學校放假,神獸出籠,各個娛樂場所打烊。確切地說,每年的2月份第三個周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薩斯喀徹省、阿爾伯塔省、大卑詩省的法定節日「家庭日」,據說是為了提高人們福利增加假期,鼓勵大家回歸家庭多陪伴家人、大眼瞪小眼相看兩厭。
  • 英女王「兩秒拒絕」哈裡王子出席國殤紀念日:不能自行挑選想參與...
    1月1日,每日郵報王家事務主編英格利許獨家爆料,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總共只用2秒」就親自拍板,不準卸下資深王室成員身份的孫子哈裡王子出席2020年的國殤紀念日。消息人士還指女王對體制的看法很堅定,就是不容有人對公務挑三揀四。英國哈裡王子2020年初宣布退出王室事務。
  • 讀屈原之《國殤》:一曲慷慨悲壯的英雄頌歌,致為國捐軀的忠魂
    從歷史誕生之初,戰爭從來都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但是擁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卻是不同,從古至今,中華民族遭遇了無數次處於崩毀邊緣的危機,卻又頑強的一次次挺了過來,而此時的戰爭又是可敬的,可敬的是那無數赤膽忠心的將軍義士,為了祖國在刀光劍影、血火烽煙中舍卻一身性命,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祖國的尊嚴!
  • 甲午國殤‖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894年9月中旬,中日黃海大戰爆發,為此,「威海記憶「公眾號特地推出甲午國殤系列文章。 旨在讓國人牢記歷史教訓、把握髮展機遇,在民族復興的歷程中堅定信仰,一起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
  • 簡單了解加拿大的威士忌
    但是,加拿大威士忌卻在威士忌世界重複著單調的工作,製造著傳統輕酒體混合威士忌,被烈酒行家嘲笑為「棕色伏特加」。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是一種只在加拿大製造的清淡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在國外比國內更有名氣,它的原料構成受到國家法律條文的制約。主要釀製原料為玉米、黑麥,再摻入其它一些穀物原料。
  • 83年,國殤不能忘!
    1937年12月13日古城南京淪陷在煉獄般的六周時間裡我30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每12秒就有1個生命消逝「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國行公祭,祀我國殤 11月25日,來自9個家庭的25位倖存者及其家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祭奠活動,他們向自己的家人與那些遇害同胞獻上花圈、鮮花,緬懷83年前逝去的同胞與親人,表達哀悼之情。
  • 【乾貨-收藏】Good Friday與復活節的由來(含七部完整電影視頻)+2020年加拿大的法定假期和史上最全節日由來介紹
    . : Beyond The Bible》,兩部劇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聖經及歷史。本片由米高梅公司於1965年投入巨資兩千萬美金拍攝而成,場面壯觀,曾獲五項奧斯卡提名。11月11日這一天,是加拿大法定的公眾假日――Remembrance Day。中文譯法很多,有人譯成「軍人國殤日」、「軍人紀念日」、「停戰紀念日」、「停戰國殤日」、「和平國殤日」、「陣亡將士紀念日」等。
  • 有種精神叫無畏——拜謁雲南騰衝國殤墓園感懷
    1996年,國殤墓園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圖 楊勝國 己亥年冬,我隨團拜謁了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 國殤墓園是為紀念騰衝戰役陣亡將士而建的陵園。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為打通滇緬公路,贏取太平洋戰場的反攻勝利,中美英盟軍與日軍展開了生死搏鬥,稱為滇西抗戰,而騰衝戰役則為其一。
  •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上海多地舉行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但歷史無法忘記那個至暗時刻。「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我們以國之名,悼死撫傷。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 加拿大油砂產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月7日Hart Energy報導,根據最新的監管數據顯示,加拿大的油砂產量在2020年11月創下歷史新高,並且可能繼續上升,因為生產商在阿爾伯塔省政府結束減產後增加了產量。    加拿大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其中北阿爾伯塔省的油砂約佔加拿大原油產量的三分之二。
  • 桑宜川:張國燾客死加拿大的歷史記憶
    表達了加拿大政府對現代中國歷史人物的關注。三年後,張國燾在加拿大,這塊遠離故國的土地上撒手人寰,溘然去逝,走完了他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享年82歲。  歲月流金,張國燾去世後,現代中國的歷史又翻過了許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