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關注「加拿大星星生活」微信公眾號
驚喜不斷……
(星星生活特稿:連鵬)每年的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國殤日),專門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紅色的罌粟花(poppies)是這個紀念日的特有裝飾,臨近Remembrance Day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它別在外衣胸口上作為標誌,以傳達他們對犧牲的加拿大軍人的敬意。
加拿大首次向海外派遣軍隊是1899年到1902年的布爾戰爭(Boer War)。總共有超過7000名加人在南非的草原上奮戰,267名戰士犧牲。
加國首次以「加拿大人」的名義獨立參與並領導的戰役是法國東部的「維米嶺」戰役。位於法國東部的「維米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場之一。維米嶺扼守法德邊界,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衝,這裡是德國在整個戰線上守衛的最好的。
1915年,英法相繼投入重兵進攻維米嶺,但結果都是以慘痛的失敗而告終。在1917年4月2日,加拿大開始持續炮轟擊德軍的戰線長達1星期,動用了超過一百萬的h彈。4月9日,加軍開始向德軍的防線進攻,只用了大約兩個小時就完成了盟軍司令部所指定的任務。
第一位犧牲在二戰戰場上的加拿大人是來自魁北克的Hannah Baird,她是在1939年9月在一艘由西愛爾蘭駛向蒙特婁的商船上被德國的魚雷擊中而身亡的。
1945年德國和日本投降之後,加拿大擁有世界第四大的軍隊。在1939年到1945年之間,雖然當時加拿大人口只有1200萬,但一共有100萬加拿大人在軍隊服役過。
加拿大在線百科全書說維護和平是「加拿大的特殊使命」–這當然沒錯,但這只是加國軍隊使命的一部分。總體說來,在加拿大建國的142年裡,有超過11600名加拿大人在保護國家主權和自由中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從Somme戰役到Ypres戰役,從諾曼第登陸的Dieppe突襲、Ortona戰役、Falaise戰役到現在的坎大哈,加拿大在認為值得的時候積極參與戰爭,維護和平。
加拿大不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太長一段時間裡,加國的政客、理論家、教育家都試圖掩飾或者否認這段真實的軍事史,堅稱加拿大是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度。確實加拿大不是一個以戰爭為榮耀的國家,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過去,否認那些為國捐軀的英豪的犧牲。
當然,加拿大以保衛世界和平的現代概念發展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在克什米爾,蘇伊士,剛果,賽普勒斯,索馬利亞,海地,盧安達,波士尼亞,黎巴嫩,柬埔寨,安哥拉,莫三比克和世界其他衝突的地區,加拿大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自己有能力處理交戰雙方或多方之間複雜和危險的任務,並阻止他們互相殘殺。
同時,在一些人正試圖修改歷史和輕視加國為了和平而參與的戰役時,他們正在給為保護我們國家的加拿大人臉上抹黑。特別是在阿富汗地區,加國有超過2800名的士兵在與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戰鬥的時候。在過去的8年裡,有130多名士兵為了給該地區的人民帶來穩定的生活和避免恐怖主義的襲擊而犧牲了生命。
所以,在每年的Remembrance Day,我們都應該紀念活動。如果無法做到,那麼希望你與你的家人一起花上幾分鐘來感激這些為了我們能在加拿大享受自由和繁榮的生活,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而戰鬥和犧牲的人們。
加拿大女作家Heather Robertson曾寫道:
我們必須記住。如果我們忘記了,那麼十萬犧牲的生命就毫無意義了。他們的死是為了我們,為了他們的家園和朋友,為了他們珍惜的傳統和相信的未來;他們的死是為了加拿大。他們犧牲的意義留在我們國家的意識裡;我們的未來就是他們的紀念碑。(Heather Robertson, A Terrible Beauty, The Art of Canada at War, Toronto, Lorimer, 1977)
願人類世世代代珍惜用無數生命換來的自由,並且記住為自由付出的沉重代價。
【註:本文原發於2009年《星星生活》周刊第424期】
深耕加拿大華人移民群體近20年的華文媒體,提供最豐富的加國生活資訊,記載咱們自己的生活經歷...歡迎關注訂閱!點「閱讀原文」可瀏覽星星生活最新精美電子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