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烈酒愛好者而言,加拿大威士忌的確有形象陳舊的問題。蘇格蘭威士忌和波本威士忌被作為酒類精華、文化記憶而被重新塑造,美國黑麥威士忌實現了自身的復活,而愛爾蘭和日本烈酒也贏得新的尊重和流行。但是,加拿大威士忌卻在威士忌世界重複著單調的工作,製造著傳統輕酒體混合威士忌,被烈酒行家嘲笑為「棕色伏特加」。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是一種只在加拿大製造的清淡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在國外比國內更有名氣,它的原料構成受到國家法律條文的制約。主要釀製原料為玉米、黑麥,再摻入其它一些穀物原料。但沒 有一種穀物超過50%的,並且各個酒廠都有自己的配方,比例都保密。加拿大威士忌在釀製過程中需兩次蒸餾,然後在橡木桶中陳釀2年以上, 再與各種烈酒混合後裝瓶,裝瓶時酒度為45度。一般上市的酒都要陳年6年以上,如果少於4年,在瓶蓋上必須註明。加拿大威士忌酒色棕黃, 酒香芬芳,口感輕快爽適,酒體豐滿,以淡雅的風格著稱。
據專家分析,加拿大威士忌味道獨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拿大輕冷的氣候影響穀物的質地;
(2)水質較好,發酵技術特別;
(3 )蒸餾出酒後,馬上加以兌和。加拿大威士忌的名品有:加拿大俱樂部(Canadian Club)、西格蘭姆斯特醇(Segrams V.O)、米·蓋伊尼斯(Me Guinness)、辛雷(Schenley)、懷瑟斯(Wisers)、加拿大之家(Canadian House)。
雖然加拿大威士忌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用裸麥(黑麥)製造的威士忌,但實際上加拿大威士忌是不折不扣的穀物威士忌——使用包括玉米、裸麥、裸麥芽與大麥芽等多種的穀物材料來製作。
幾乎所有的加拿大威士忌都屬於調和式威士忌,以連續式蒸餾製造出來的穀物威士忌做為主體,再以壺式蒸餾器製造出來的裸麥威士忌(Rye Whiskey)增添其風味與顏色。由於連續式蒸餾的威士忌酒通常都比較清淡,甚至很接近伏特加之類的白色烈酒,因此加拿大威士忌常號稱是「全世界最清淡的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在蒸餾完成後,需要裝入全新的美國白橡木桶或二手的波本橡木桶中陳年超過三年始得販售。有時酒廠會在將酒進行調和後放回橡木桶中繼續陳年,或甚至直接在新酒還未陳年之前就先調和。
加拿大威士忌的興起可以說是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事實上,造就加拿大威士忌大賣的推手並不是加拿大人,而是鄰國的美國。美國在1920年代施行了禁酒令,但國內對於烈酒的需求卻不降反增,僅隔一條國界的加拿大佔盡地利之便,廠商甚至針對便利攜帶偷藏開發出專用的威士忌包裝,以便讓人們得以沿著美加邊境大量將加拿大威士忌偷渡進入美國的領土。
然而在今天,加拿大威士忌之所以還能持續受到歡迎,卻絕非是只依賴這過往的歷史因素。使用連續式蒸餾相對之下比較穩定的產品純度,清淡溫和的口感,是加拿大威士忌比較常被推崇的特色。除此之外,加拿大威士忌是最適宜被用來調酒的威士忌(再一次是拜其清淡口味之賜),擁有非常豐富的調酒酒譜。
加拿大之霧-加拿大著名威士忌
加拿大之霧使用玉米和大麥麥芽釀製。玉米給威士忌帶來一種平滑和令人滿意的口感,而麥芽增添了精妙的口感。Ferguson先生堅持說每個穀物的樣品都要經過檢測確保能夠滿足其苛刻的品質要求。鑑於此,加拿大之霧喝起來會令人非常的愉悅。
首先把玉米和水混合好放進靜止器重。然後煮開,這樣就提取出了澱粉。在發酵過程中,糖漿就轉化為酒精。
經冷卻後,大麥麥芽轉化為澱粉糖漿。然後加入酵母,發酵就開始了。
目前在美國,加拿大之霧是最暢銷的加拿大威士忌。在2005年舊金山的世界烈酒競賽中,加拿大之霧獲得了金牌。 「豐富,平滑的口感,焦糖,青蘋果和香草的芳香口感…」這是發表在2005年11月Sante雜誌上的話。
調酒師畫報 關注:Bartenderpress
點擊右上角可以分享至朋友圈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