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中國市場上
威士忌成了酒業的「香餑餑」
甚至某些中國酒企
也開始推出新的產品
進軍威士忌市場
不過
這種據傳已有500年歷史的烈酒
早已經風靡海外多年
甚至被英國人稱為「生命之水」
威士忌一般是由穀物釀製
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
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
按照產地一般可分為
蘇格蘭威士忌
愛爾蘭威士忌
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今天我們來重點說說
以波本威士忌為代表的
美國威士忌
城 市
文化範
美國威士忌的歷史
作為英國的殖民地
17世紀初期
來到北美維吉尼亞州的
英國殖民者們
為了一解鄉愁
從蘇格蘭帶來了蒸餾技術和設備
開啟了美國威士忌歷史
18世紀
歐洲新移民逐漸發現
大麥在美國生長得不如歐洲好
經濟效益也不高
所以改用當地的農作物
玉米和黑麥為主要原料
釀造威士忌
所以
美國製作的第一款威士忌
其實就是黑麥
如今的黑麥威士忌
作為美國首位總統喬治•華盛頓
他雖然沒有砍過櫻桃樹
但他的的確確
開辦過一間威士忌酒廠
1797年的時候
華盛頓聽從農場經理的建議
開辦了自己的蒸餾廠
——弗農山酒廠
並開始蒸餾黑麥和玉米威士忌
華盛頓的弗農山酒廠
到了1799年
這家蒸餾廠的年產量
已經達到了11,000加侖
(大概可以裝59,485瓶700ml的威士忌)
遺憾的是
這間酒廠
在1814年遭遇了火災而關閉
但時隔百多年之後
這間酒廠又重新活了過來
2006年這間酒廠開始重建
並在2007年向公眾開放
城 市
文化範
「荒唐」的美國禁酒令
到了烈酒需求鼎盛的19世紀
美國威士忌產業
又不幸地遭遇了「南北戰爭」
剛從內戰的重創中緩過來
又被1919年頒布的「禁酒令」給予重擊
殖民地時期
開始增長的烈酒需求量
人均一年要喝掉約19公升的烈酒
這引起了
很多美國保守極端團體的不滿
1919年1月16日
憲法第18條修正案通過
規定次年開始
凡是製造、運輸、販賣
包括進口或外銷
酒精濃度0.5%以上的飲料
一律被視為非法行為
僅6家蒸餾廠允許生產
醫療用酒精
僅有醫師、牙醫等
可以限量購買酒精
不過好笑之處在於
這個法令禁止酒類的
製造、運輸、販賣與公開飲用
但卻不禁止持有與私下飲用?
禁酒令下達之前
就已經製造、購買的酒
依舊可以持有且在家飲用
年滿21歲只要出示年齡證明
就能前往限定地方購酒
抓住這個漏洞
家家戶戶都開始買酒、囤酒
不喝酒的人也要來參一腳
一派混亂
在1933年正式廢除禁酒令的14年間
和酒有關的一切都是非法的
但這反而刺激了
美國人民對烈酒的渴求
頂著坐牢的風險
也要千方百計地喝酒
地下酒吧的數量翻倍
大量愛爾蘭&加拿大的走私威士忌
進入黑市、地下釀酒廠遍及全國
產生了用各種各樣的
劣質原料生產的劣質酒
還出現了「醫療處方」
這種奇葩的酒精用途
很多酒鬼都開始患上一種
「必須用威士忌治療」的病
醫院天天「病患」爆滿
都拿著處方籤領「藥」
1933年12月4日
美國解除長達14年的禁酒令
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一半以上的蒸餾廠
被迫永久停產
政府失去龐大的稅收之餘
還一手促進了黑市的繁榮
所以禁酒令也被稱為
「最愚蠢」的法令
城 市
文化範
美國威士忌的代表
「喝一點波本,可以緩解所有的事情」
——勞倫斯·布洛克
當代殿堂級推理小說家
勞倫斯·布洛克
成名作《馬修·斯卡德系列》裡的
上述經典對白
早在很多年前
令威士忌達人謝韜
對美國威士忌
擁有了最初的直觀印象
在布洛克的筆下
波本——這一「美威」之中
最具代表性的類別
之於他書中的硬漢偵探主人公
便是正如「維斯帕馬天尼」
之於詹姆斯·邦德一般的存在
波本威士忌的主要產地是
肯德基州的波本郡
也是這個名字最初的來源
雖然不能將
美國威士忌和波本威士忌劃等號
但佔據巨大市場份額的波本
儼然已經成為美國威士忌的代名詞
波本威士忌特點
是以穀物為原料生產
包含不低於51%的玉米
但玉米的比例也不能過多
當超過80%時
威士忌的種類就從波本威士忌
變為玉米威士忌了
波本威士忌
對橡木桶中
陳釀的時間沒有限制
但對用桶有限制
波本威士忌必須使用
烘烤過的全新橡木桶陳釀
雖然大部分美國波本威士忌
都來自肯塔基州波本郡
但其實只要遵守法例
所限制的原材料
器材、蒸餾及陳年過程
波本威士忌基本上
可以在美國任何一個地方釀製
不過
雖然美國任何地方
都能生產波本威士忌
但經典美國風味的純波本威士忌
還是在肯塔基州
肯塔基州的石灰巖硬水
經過酸渣過濾作用處理後
被賦予了一番別樣風味
空氣中難以駕馭的酵母
也幫助蒸餾廠產生了自己的特色
世間美酒千萬種
無論有沒有嘗過
美國威士忌都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可能對於愛喝威士忌的人來說
參觀一座酒廠
伴著那不可言喻的風光
喝上一杯最純正的威士忌
是心裡的夢想
是旅行的意義
然而
了解威士忌
就像是打開了一扇世界的大門
會讓旅行多一個目的
讓生活更加豐富有品
本期嘉賓
美國蒸餾酒協會 駐中國
美國威士忌大使 謝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