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的女性內衣剛需市場,無尺碼內衣躥紅,一天賣出一億

2020-12-20 閃電新聞

1995年,第一場維密大秀開啟,內衣不再是束縛,它代表了美、時尚、健康、自由,被當時的媒體稱之為「世紀內衣盛世」。2017年,維多利亞的秘密將大秀搬到中國,更是掀起了一陣內衣風潮,刺激了國內湧現出一波內衣新秀。

全球內衣市場有4500億美元,中國市場4000億元,但從Ubras、neiwai內外等往前推十年,國內卻沒有出現過一個新的品牌。

從古至今,內衣市場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止過。性感、獨立、自信、舒適,從取悅男性到悅己,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審美不斷進步提高。如今內衣在售賣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在普及、迎合新女性崇尚自我的價值觀。

一邊是維密、都市麗人大量關店,一邊是新銳內衣品牌頻頻融資。消費習慣改變著市場玩法,又一場圍繞女人胸口的戰事開始了。

跌落神壇,維密自救

維多利亞的秘密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創始人Roy Raymond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他開內衣店的初衷是當時為妻子選購內衣時,感到很不好意思,並發現內衣店只為女人開設。於是借了10萬美元,開了一家內衣店,因店鋪的裝修風格充滿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氣息,故取名「維多利亞的秘密」。

而真正讓維密大放異彩,是在1982年被L Brands收購之後。通過一系列「性感營銷」,維密被打造成了年銷售規模達10億美元的全美最大的女士內衣零售商,之後又快速成長為全球內衣巨頭。在過去長達幾十年內,維密模特凸凹有致的性感身材,甚至成為了全球女性身材審美的標杆。

維密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將普通的內衣變成時尚,秀場變成盛大的狂歡節派對。美麗的超模們穿上普通的內衣大大方方的讓觀眾看,滿足男性女性對美、性感、時尚的欲望和追求。聚齊了超模、天價內衣、網紅明星,打造出了一場場視覺盛宴。

但維密大秀並未帶來持續的輝煌,與下血本的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幾年慘澹的收視率和銷量的持續下滑。內衣設計性感但並未兼顧舒適度,又缺乏創新,加上一系列醜聞等等,在2018年#Me Too運動盛行之後,維密所傳達的審美不再合時宜。

消費者不買帳後,門店應聲道。維密在全球範圍內大量關店,也是自救的方法之一。在年初遭遇疫情更是雪上加霜,3月份左右股價一度跌到8美元。隨後更慘的是,5.25億美元想「賣身」未果,英國公司又宣布破產清算。

不過,疫情是把雙刃劍,似乎也讓迷失多年的維密找到了方向。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31日的第三財季,維密母公司L Brands總銷售額達30.55億美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為3.3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則為2.52億美元。

對於維密業績的回升,財報也提到,因為疫情顧客在家停留時間變長,維密睡衣和休閒類的產品十分暢銷。

「受洗護品牌Bath & Body Works出色業績和強勁實力的推動,以及維密的業績顯著改善,第三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L Brands執行長Andrew Meslow表示。

新品牌也在蠶食維密的市場份額。據海外媒體報導,蕾哈娜創立的Savage x Fenty、維密的敵人Third Love等新興品牌正在快速增長,2017、2018年加起來的市場份額已經超越了維密。

邀請周冬雨擔任新的大中華區品牌代言人,楊冪成為亞洲區代言人,選用大碼模特也換了新的CEO,雖然如此努力之下,維密在Q3扭虧為盈,看起來似乎度過了至暗至黑的時刻,但想再次「復興」,要走的路還很長。

巨虧、關店、市值暴跌,都市麗人們老了

和國外情況類似,國內的內衣市場也在經歷著洗牌。

古今誕生於40年代的上海,是國內最早的內衣品牌;80年代,德國的黛安芬、日本的華歌爾進入中國市場;愛慕、曼妮芬等第二波本土品牌誕生於1990年代。

在新銳內衣品牌出現之前,國內的內衣市場一直被它們把控,主導著消費者的審美。對很多女性而言,甚至可以說是內衣啟蒙。

2014年,素有國內維密之稱的都市麗人上市了,成為「內衣第一股」。效仿維密的性感,林志玲代言的廣告也深入人心。瘋狂加盟布局零售點之下,最高峰時門店超過了8000家。

2016年,都市麗人的市佔率約為3~4%,成為了中國內衣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品牌,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還高。

和維密經歷類似,到達高峰後,也是從2016年起,都市麗人開始走「下坡路」。先是銷售和利潤首次雙雙下降,主要是因為無痕無鋼圈文胸需求的激增和微商的發展極大的影響了其銷售,導致庫存積壓;再加之質量一般,舒適度不佳,新一代的女性消費者回購率低。

此外,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快時尚巨頭也在爭奪內衣市場份額。

固有形象差、品牌定位有問題、營銷策略弱、款式陳舊等等,都市麗人迎來了巨虧、關店、市值暴跌。2015年都市麗人的市值曾突破180億港元,如今只剩29億港元。

2019年,都市麗人更換了關曉彤代言並推出同款新品,但似乎也未起到實質性的改變。

不止是都市麗人,香港內衣企業安莉芳,旗下擁有曼妮芬、伊維斯、蘭卓麗等多個內衣品牌的匯潔股份等等,業績集體下滑,面臨著同樣的窘境。

一天賣出一個億,Ubras們躥紅

「不穿最爽,除了上班,其他時間一律放飛自我。」採訪的24歲-35歲女性中,一大半都表示,「尤其是冬天,不穿內衣方便又舒適。」

女性喜愛美麗的高跟鞋,但穿的次數多的還是各類舒適的平底鞋。與維密等性感內衣品牌的衰落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品牌的崛起,這也極大反映出女性消費者觀念的轉變。

年輕一代的女性消費者,不再追求聚攏、事業線等,加上優衣庫等的「教育」,舒適成了首選。與以往性感複雜的內衣相比,更喜歡無束縛的無鋼圈內衣。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內衣行業趨勢研究》顯示,無鋼圈文胸市場在2017年迎來爆發,市場規模增速接近五成;消費人群方面,90後女性為無鋼圈文胸的主力消費群體,佔比接近五成。

在2018年天貓「無鋼圈」內衣TOP10品牌榜中,罕見地出現了傳統內衣品牌與電商品牌各佔一半的情況。從無鋼圈切入的新品牌,更加靈活,也朝著更加細分的領域發展,比如「無痕」。

敏銳的創業者們早早嗅到了商機,Ubras、NEIWAI、焦內等借勢而起。

2018年,Ubras創新推出「無尺碼」系列內衣,將內衣標品化輸出,解決了消費者難挑尺碼的痛點;裡性Livary mio主打內衣的場景化穿搭,提倡不要忽視內衣應有的美學與力學;奶糖派則專注大尺碼內衣,解決大胸女孩「無內衣穿」的苦惱……

新銳內衣品牌拋棄過往固化的審美,戳中新消費群體的痛點,顛覆了以往內衣塑造的形象。尤其是今年,「舒適」、「無尺碼」席捲了國內內衣市場。

根據網絡公開數據不完全整理統計,近幾年崛起的新銳內衣品牌融資事件25起,金額近10億元,涉及12家公司,背後不乏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今日資本等頭部投資機構。

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無鋼圈內衣在整體內衣銷售額佔比達70%,並保持兩位數增長。隨著消費者對極致舒適的追求以及疫情下宅經濟的爆發,無尺碼背心式文胸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高達995%。

以Ubras為例,成立僅4年銷售額就突破10億。今年雙11當天更是銷量破億,居天貓內衣榜榜首。和眾多網紅品牌發展路徑類似,直播、明星帶貨、小紅書等私域流量種草三管齊下。

除了薇婭、李佳琦兩位頭部主播,Ubras同時也布局了腰部等不同層次的主播。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10月,品牌實現了每月最少1場,最多7場的直播。

2019年10月20日,Ubras正式官宣歐陽娜娜為首位品牌代言人,並打造聯名禮盒。此外, 張含韻、孟佳、闞清子、徐璐等女明星,今年來也不斷在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平臺推薦種草。品牌和知名度迅速提升,隨即也開始開門店布局線下引流。

和Ubras發展路徑類似,NEIWAI請來了天后王菲代言。我行我素、個性獨立的王菲破除了內衣固有印象。最早從小胸內衣切入市場,目前NEIWAI的品類也延展到家居服、運動裝等產品,並通過女性意識的營銷塑造品牌價值,構建品牌壁壘。

當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厭倦調整型文胸的束縛,拋棄鋼圈轉向無鋼圈內衣時,在裡性livary mio創始人黃尹茜看來,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舒適度被提為最高標準甚至唯一標準,內衣的美學和力學卻被忽略了。」

針對不同場合、不同需求,裡性主打場景化穿搭。此外,還獨家創新了組合碼系統,將所有內衣尺碼的罩杯和下圍拆分開來再進行重組,形成更精細化的組合尺碼,從而適合更多人群。

這些新銳品牌不斷湧現火熱的背後,是消費觀念的改變、電商渠道的重塑,內衣行業又一次的變革正在喚醒年輕市場。

重新被定義的千億市場

《女性需求》作者帕高·安德希爾曾提到:「商業界的女性或者全球消費業的女性,她們不僅需要化妝品與食品,她們還需要被認可,需要被尊重,需要有人重視她們。」

NEIWAI內外品牌創始人劉小璐曾表示,「內衣,這個和女性關係最為親密的品類,其演變和象徵意義從來都是文化觀念的映射。在過去的100年來,內衣需求從束縛,到性感、時尚,再到自我的表達,不斷增強的自我意識重塑了女性的消費需求。」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 2019年中國內衣消費需求量已達167.7億件,預計到2020年底將突破170億件。消費需求上升的同時,消費金額和頻次也在增加。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均內衣支出增長到57.5美元。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內衣賣家市場也在朝買家市場轉變。

如此剛需的4000億內衣市場,卻還沒有巨頭。傳統頭部內衣企業偏向多品牌、多品類發展,細分領域的網生品牌勢頭正旺。不同內衣品牌為不同收入階層女性量身打造各式風格的內衣,無論是奢華高貴款,還是年輕可愛款,各種風格內衣層出不窮,足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

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被滿足,內衣已不再是一門「性感」的生意。而真正好的、長久的品牌,需要和匹配的用戶一起去定義,傳遞價值信仰,如此才能更好的破局。

被消費者重新定義的,已經不止是一件內衣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內衣品牌「Ubras」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要建立「無尺碼」內衣行業...
    Ubras成立於2016年,高管團隊及歷史投資人均為女性,其中創始人Concon擁有多年一線內衣品牌工作經驗。團隊希望從女性視角出發,圍繞女性用戶需求創立貼身衣物品牌,打造「舒適」內衣產品。據創始人Concon介紹,2020年「天貓618狂歡節」,Ubras爆款內衣單品銷售額破億,在無尺碼內衣品類排名第一。
  • 中國女性內衣的「無鋼圈運動」
    未來女性內衣市場的趨勢又將如何演變?女性意識覺醒無鋼圈內衣市場的規模持續增長。據CBNData發布的《內衣行業趨勢研究》顯示,在2017年無鋼圈內衣市場迎來爆發,市場規模增速近50%。從消費人群來看,90後佔比過半,95後消費人數和消費額的增速可期。
  • 從無鋼圈到無尺碼,「Ubras」要給內衣做「減法」
    從鋼圈到無鋼圈,再到無尺碼,中國內衣市場正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減法行動」。順應女性穿衣趨勢Ubras領跑「無尺碼」新風向無尺碼是近年來內衣市場的一股新潮流。傳統文胸內衣分為A-G不同杯型規格標準,但不同女性身材特徵不一,胸型也不盡相同,容易造成悶熱、壓迫感、深勒痕等糟糕體驗,久穿還會增加患乳腺增生風險。無尺碼內衣則嘗試結合女性身形重新定義產品規格,將內衣標品化輸出,最大化解決女性選購時的「尺碼焦慮」。
  • 「無尺碼」內衣開創者Ubras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致力於為女性用戶...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鄒家佳女士認為,內衣是女性最親密的衣物,它不但需要滿足功能性的需求,更加是女性對自我和世界態度的一種表達。「舒適悅己,自在美麗」是ubras創始團隊用十數年積累的內衣專業能力,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來的「無尺碼」內衣希望帶給當今女性消費者的愉悅體驗。希望每個在這個世界上乘風破浪的女性,都有一個貼心的ubras陪伴她。」
  • 4400億的內衣市場,來到了下半場?
    內衣是一個永久存在的增量市場,人口紅利不可能被完全開發 根本上來說,內衣是一個14-65歲區間女性消費者具有剛性需求的品類,這個人口的數量大致穩定在4.85億左右,不斷的新老交替會改變市場的消費傾向,但不會改變市場增量的性質。
  • 4400億的內衣市場,來到了下半場
    內衣是一個永久存在的增量市場,人口紅利不可能被完全開發根本上來說,內衣是一個14-65歲區間女性消費者具有剛性需求的品類,這個人口的數量大致穩定在4.85億左右,不斷的新老交替會改變市場的消費傾向,但不會改變市場增量的性質。
  • 中國內衣品牌Ubras獲數億元B+輪融資
    團隊希望從女性視角出發,圍繞女性用戶需求創立貼身衣物品牌,打造「舒適」內衣產品。據創始人Concon介紹,2020年「天貓618狂歡節」,Ubras爆款內衣單品銷售額破億,在無尺碼內衣品類排名第一。  國內內衣市場規模約4000億,缺乏頭部品牌。最近幾年,傳統內衣品牌份額下滑的同時,一批新興品牌獲得實現快速成長。
  • 奶糖派打破尺碼限制,引領大罩杯內衣設計之美
    摘要:大杯文胸品牌奶糖派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觀念裡尺碼對美和性感的束縛,從品牌誕生到產品設計,一切都為大胸女性量身定做。  據內衣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女性D罩杯以上的真實比例在20%左右,用戶接近1億,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量,但市場上傳統文胸品牌常見,尺碼僅為E杯,款式老舊,顏色單調,敏銳地發現中國大胸女性在內衣上這一需求痛點問題的大罩杯文胸新品類開創者
  • 女性內衣尺碼大小怎麼看,那內衣杯型的大小是什麼?
    女性內衣尺碼大小怎麼看,那內衣杯型的大小是什麼?前些天陪閨蜜去買內衣,遇到一家沒有辦法試穿的內衣店裡,閨蜜竟然不知道自己內衣穿什麼尺碼的,罩杯多大。問她之前怎麼買得,她說都是選一個感覺差不多的,試穿一下感覺舒服就買了。所以,也不懂得尺碼大小和罩杯大小什麼意思。
  • 內衣一直是穿錯的,內衣尺碼究竟該怎麼測量呢?
    女性天天都在穿內衣,但是有大部分的女性都不知道自己的內衣尺碼到底是怎麼看的,內衣尺碼要怎麼測量。所以今天小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怎麼來看內衣的尺碼。首先,內衣的尺碼是由數字加字母組成,也就是內衣的尺寸和罩杯的尺寸組成的。
  • 汕頭髮家史:掌握全球70%的女性內衣生產力
    今年疊加疫情影響,很多巨頭也撐不住了,僅今年下半年,就有Superdry退出中國市場,韓國衣戀集團關閉多家門店,拋售資產,拉夏貝爾三年市值蒸發百億,拉響退市警報。有人估算過,今年國內的成衣市場至少蒸發了4000億。
  • 當來勢洶洶的新品牌,看中了4400億的內衣生意
    新舊品牌交替的背後,顯示出內衣市場仍舊擁有巨大的需求潛力,並且已顯露出全新的運作模式。2020年,無鋼圈的風潮被Ubras的「無尺碼內衣」概念推向了新高度。今年雙11前期預售,僅用32分鐘,Ubras銷售額就超去年雙11,在1小時45分實現銷售額破億;雙十一內衣品類銷售榜第一名。
  • 無鋼圈內衣受歡迎,優衣庫都快成日本市場第一了
    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可能快成為日本女性內衣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品牌了。根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在日本女性內衣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 20.03%;而五年前僅有 15%左右,它已經緊緊逼近日本內衣第一品牌華歌爾 20.11%的市佔率。
  • 不再性感的內衣市場,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
    過去,我們看到的內衣廣告,大多以「性感」著稱,模特無一不是公認的姣好身材,充滿誘惑,引人遐想。如今內衣廣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模特未必需要前凸後翹,也並非只能穿傳統的聚攏型文胸,就連「性感」二字,也在被重新審視與定義。內衣廣告經歷了從男性凝視到女性悅己的審美變遷,這種轉變也從一個側面,展示出內衣消費趨勢的變化與升級。
  • 被忽視的大胸內衣生意
    01 被忽視、被擱置的大胸市場 2010年後,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大量消費品被「重新做了一遍」,而此時市面上還沒有一個專門針對大胸女性的內衣品牌。儘管安莉芳、愛慕和華歌爾等傳統內衣品牌早在2010年前後推出了大杯文胸產品線,大胸內衣也只是中國內衣行業4000億規模(包含文胸、襪子、內褲、家居服等6大品類)中的一個長尾市場,供給和需求極不匹配。
  • ...站性感內衣銷量暴漲5倍 杜拜尺碼比亞洲標準大兩級,中國內衣之...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年國內成衣市場蒸發4000億,市場規模大幅縮小15%!連服裝大佬耐克6月發布的2020財年財報數據也顯示,季度淨虧損7.9億美元(超5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9.88%。就在成衣市場一片慘澹中,在中國內衣之鄉汕頭谷饒鎮,內衣領軍企業怡利內衣卻淡定得多。該公司國際業務負責人劉雍雅說:「去年我們加入阿里巴巴國際站後,儘管今年受海內外疫情影響嚴峻,但是公司的海外訂單還是逆勢增長,尤其是3月份海外開始居家隔離後,外國訂單環比大漲335%。」 怡利內衣工廠的工人正在加班備貨成衣遇冷,內衣火爆的原因是什麼?
  • 無鋼圈舒適內衣成趨勢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內衣品牌Ubras於近日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欲建立無尺碼的內衣行業標準。此前,內衣品牌內外(NEIWAI)也曾獲1.5億元的融資。一邊是新型內衣品牌獲資本青睞,一邊是內衣上市品牌生存艱難。內衣行業現狀如何,姑娘們的內衣「心思」又該如何猜?
  • 你穿了十幾年的內衣尺碼可能一直是錯的!內衣尺碼你真的會選嗎?
    德拉發現很多女性都不知道自己穿什麼尺碼的內衣,一半的人是她自己判斷她應該穿34B,一半的人是內衣店導購告訴她應該穿34B。自己估算出來的尺碼準確性就不說了,內衣店導購測量的會準嗎?中國的傳統內衣行業認為,「聚攏」「有溝」才會得到用戶的認可,用戶才會購買,她們最後才有提成。
  • 女性內衣市場集中度提升潛力大 中高端內衣品牌迎來機遇
    市場仍有成長空間,市場集中度提升潛力大   整體來看,女性經濟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識的加強,我國女性女性內衣行業相較其他國家而言正處於較快成長階段,縱觀全球現代女性內衣發展史已步入百年從國內女性內衣市場零售額和增速來看,領先於美國和日本。根據國際權威機構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女士內衣市場零售額約為1613億元,同比增長7.2%。且從2012-2018年間這6年複合增長率為8.1%,根據Euromonitor預測到2022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容量將達到1973億元。
  • 如何正確選擇內衣的尺碼
    其實很多女性是不會挑選自己文胸尺碼,完全憑感覺去挑選,感覺合適就買,也不太在乎到底是不是穿著舒服,今天魔力挺內衣就給大家科普科普關於內衣的小知識,希望各位能好好理解哦!首先我們說說如何測量一個內衣的尺碼,這個尺碼的測量方法是有辦法的,下面是計算方法:胸圍計算:準備一個軟皮尺,饒過胸部中間的部位然後繞後一周的尺寸,這就是我們說的上胸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