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最新消息,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自1月5日10點起,蝦米停止帳號註冊、充值,並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
而2月5日,蝦米音樂播放器將停止所有服務,3月5日之後,蝦米關閉伺服器,用戶將無法登錄。
生於理想
公開資料顯示,蝦米音樂成立於2006年,創始人王皓是一個音樂理想主義者,雖然專業為應用電子,但王皓卻是一個真正的音樂迷。
由於創立初期,智慧型手機還未全面普及,蝦米音樂以電腦音樂網站的形式,於2008年上線。
作為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蝦米也曾搞過各種音樂人計劃,加之其構建的用戶上傳、付費下載、版權分成機制,蝦米一度成為國內小眾音樂資源最全的平臺。
數據顯示,蝦米擁有3000萬首曲庫,1000多個曲風流派、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優質歌單數量達5億多個,堪稱」音樂圖書館「。
也正是因為蝦米音樂擁有最全的音樂分類、最多元的音樂庫、最具氣質的編輯以及真正的算法推薦,蝦米音樂俘獲了大量用戶,屹立於」聽歌鄙視鏈「頂端。
2010年,蝦米音樂的註冊用戶數量已有200萬,每日訪問量超200萬。而到2013年11月,蝦米音樂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000萬名。
建於沼澤
蝦米音樂建在沼澤裡,不過是一場以理想為支撐的鏡花水月。
2013年1月,阿里宣布收購蝦米網,並成立音樂事業部,由高曉松擔任阿里音樂董事長。有了阿里的扶持,不少粉絲都認為,蝦米真正找到了」靠山「。
然而好景不長,2014年美國當紅歌手Taylor Swift為保護版權,從音樂主流媒體公司Spotify下架了所有作品,音樂市場也因此出現了一次激烈的版權碰撞。
然而,當時的王皓並沒有引起重視,也不看好Taylor的行為。反而是QQ音樂,開始大肆購買版權,率先打響音樂市場版權戰。
2015年7月,國家下發在線音樂最嚴版權令,蝦米音樂也迎來了第一個生存危機。
蝦米下臺了很多未經授權允許的音樂作品,這其中包括周杰倫在內的眾多高流量音樂,蝦米的用戶開始逐漸流失,版權危機逐漸顯現。
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QQ音樂整個矩陣,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達到90%。而阿里音樂的音樂版權覆蓋率卻只有20%。忽視了版權的購買和建設,蝦米音樂迅速被後來者超越。
死於其他
由於阿里對版權的在意度遠不及競爭對手,版權資源有限嚴重限制蝦米音樂的發展。加之後來阿里產業布局的調整,2019年阿里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雲音樂的投資,蝦米音樂的地位愈發尷尬,如今關停雖遺憾但不意外。
而對於蝦米的沒落,中娛智庫創始人高東旭認為,蝦米關停有多種因素。
一是創始團隊退出後,蝦米失去優勢和靈魂,而遲遲沒有擅長運營的掌舵人,讓蝦米逐漸脫離賽道,失去了機會和用戶。
二是,蝦米音樂並未達到阿里當初收購時的預期,優先流量供應、大文娛聯動,或許正是阿里對蝦米投入日漸抽離的原因。
總而言之,這款」服役「12年的音樂界老將,即將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根據Fastdata發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已經形成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的兩極格局。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