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APP
分級基金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分級基金誕生於2007年,其槓桿屬性既讓其在2015年達到發展巔峰,也在市場的大跌中使無數投資者深陷其中。應監管要求,基金公司必須在年底完成對分級基金的整改。截至12月24日,仍有67隻分級基金仍待整改。而這批分級基金自12月以來就開始頻繁發布終止運作的風險提示公告。
年底將全部完成整改
12月24日,一批分級基金髮布了終止運作的風險提示公告,包括市場上最大的兩隻分級基金興全合潤和招商中證白酒。
以興全合潤公告為例,公告顯示該基金終止上市日為2021年1月4日(最後交易日為2020年12月31日),份額折算基準日為2020年12月31日。
而投資者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風險,首先由於合潤 A 份額和合潤 B 份額可能存在折溢價交易情形,其折溢價率可能發生較大變化,如果投資者以溢價買入,折算後可能遭受較大損失。同時A份額具有低風險特徵但是在折算後,將具有高風險的特徵,原A份額持有人將承擔因市場下跌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其次,在由於合潤 A 份額和合潤 B 份額的持有人可能選擇場內賣出或合併贖回,場內份額數量可能發生較大下降,可能出現場內流動性不足的情況。
第三,A份額和B份額持有人持有的份額數量將會在折算後發現變化。對此,興全合宜用表格的形式進行了呈現。
其他分級基金的風險提示內容與上述內容大同小異。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興全合潤、招商中證白酒等在內的不少分級基金都曾試圖通過持有人大會的方式來主動進行轉型,不過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格上理財首席策略師張婷認為,分級基金的轉型對持有A類和B類份額的投資人影響是不同的。分級基金是將母基金拆分成A、B份額進行買賣,母公司是平層基金,和普通的基金沒有差別,B端帶有槓桿,A股相當於出借方,拿相對穩定的收益。很多B類份額在場內是溢價交易的,分級基金的取消可能會導致B份額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價格向淨值靠攏,也就是說,溢價的份額可能會遭受損失。對A份額來說,大部分處於折價狀態,在價格向淨值靠攏的過程中,會多賺折價的那部分收益。
而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如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張楠認為在一定程度是有利影響居多。在監管部門進行強監管後,很多分級基金的A、B份額投資者就已經不多了,而本身購買母基金的投資者就是將這個當作指數基金來投資的。同時分級基金跟蹤的很多指數都是非常好的指數標的,但卻少有競爭者,所以在分級基金轉型後,原有基金可以更好的參與到指數基金的競爭中。
分級基金命運迥異
2018年4月,監管部門發布資管新規,明確要求分級基金須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取消分級機制並完成整改。而在2020年7月監管層宣布資產新規過渡期延長時,分級基金卻無緣享受政策紅利,仍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
面對監管的強制要求,分級基金的命運迥異。除了轉型,分級基金還可以選擇清盤這條路。Choice數據顯示,11月以來已經有25隻分級基金進行了清盤。
當然也有不少分級基金主動轉型成功。比如:易方達中證萬得生物科技指數(LOF)A、銀華中證等權90指數(LOF)、銀華滬深300指數(LOF)、南方中證高鐵產業指數(LOF)等基金。這幾隻基金已於12月15日重新上市。
即便是同一家的產品,不同的分級基金也會有截然相反的兩個方向。一隻分級基金到底是被清盤還是會轉型,北京一位公募產品人士告訴記者:「基金公司會根據產品的市場前景進行評估,能進行轉型的分級基金多數是基金公司認為有望獲得市場認可的產品。」
有利於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國內第一隻分級基金誕生於2007年,經過4年的摸索,到2011年分級基金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基金成立的數量也隨著增加。
記者統計顯示2007年-2010年,這4年間,成立的分級基金為11隻,而2011年成立的數量就達到了19隻。2015年在牛市的烘託下,分級基金成立的數量更是飆升。
這一切均是得益於分級基金的槓桿屬性。根據望京博格在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7月-2015年4月底,證券B的累積收益率高達438%,房地產B的收益率高達301%,中證500B收益率高達175%;相比同期滬深300指數的108%,中證500指數的98%,以及創業板綜的82%超越很多,證券B的收益率為滬深300指數的4倍多。」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既然作為槓桿可以獲得翻倍的收益,也會因為槓桿而虧損。從2015年6月的中後段開始,上證指數在十幾個交易日內跌逾千點,分級基金B遭遇重挫。尤其因為下折風險,分級基金甚至成為投資者的雷區。
2017年8月21日,在證監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表示分級基金申報已被暫緩。而隨著2018年一行兩會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對公募基金提出禁止分級的要求,並下發了相關工作安排後,分級基金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
天相投顧高級基金研究員楊佳星表示:「分級基金的整頓對行業有一定積極的作用,在引導基金投資者長期投資、長期持有基金的倡議下,分級基金作為相對短期套利、投機屬性較強的投資品種,與長期投資的倡議相悖,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的波動,不利於市場長牛的相對健康的導向。」
儘管監管早已發布了非常明確的整改要求,但是仍有不少投資者參與分級基金的套利。尤其在結構性牛市特徵愈發明顯的今年,有一些B份額的基金獲利頗豐。比如深成指B、白酒B、軍工B、生物藥B等好多隻B級基金都在今年成功翻倍。
不過,隨著分級基金的整改截止日越來越近,不少分級基金的B份額收益持續下跌。比如富國中證新能源汽車B本月以來已經下跌了35.3%,招商滬深300地產等權重指數B也下跌了17.43%。
百嘉基金(籌)發起人王群航認為,公募基金不是短期博弈的工具,屬於長期投資的產品。分級基金的退出,公募基金回歸普惠型金融產品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