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綜合報導,
深圳市東門海鮮市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綜合整理/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李帥
相信很多街坊領居知道深圳東門海鮮市場,它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見證者深圳改革的變遷,之前海鮮指南就報導過東門海鮮市場面臨拆遷的問題,「深圳老東門海鮮市場三十年終謝幕!曾是國內十大批發市場!4月1日起新市場接棒經營」。
在2020年元旦,東門海鮮市場迎來了正式謝幕,記者來到東門市場的入口處,之前在這條小路上有非常多的小攤檔,曾經是非常繁華熱鬧的場景,但是現在可謂是人去樓空,整條街道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很多周邊的商鋪也已經關門,留下的一些小攤檔,也正在收拾物品,準備最後的撤離。
在大廈的空白牆面上,記者看見了很多拆遷告知書,通告顯示,要求商戶儘快搬離,而通往市場的大門早已緊閉。
在東門市場經營了20多年海鮮生意的黃先生,今天一早來到店鋪,準備搬遷,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和東門海鮮市場一起成長,早已把這裡當成了另外一個家,如今要搬遷了,看著東門市場從一個小小的市場,做到全國知名度比較高的海鮮市場,相當不舍。」
相關閱讀:
缺斤短兩,以次充好,髒亂差,老牌菜籃子應搬遷
據了解,深圳東門市場成立於1985年,在80年代初期其他區域還沒有形成規模市場時,東門市場因為臨近口岸,交通便利等優勢,逐步成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重要水產凍品市場,是深圳知名度最高的水產海鮮市場,一度被評為全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然而隨著深圳城市的發展,曾經輝煌的東門市場,在環境和管理上也暴露出不少問題,缺斤短兩,以次充好,汙水橫流,道路狹窄等問題,一直保守消費者詬病。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位周邊居民的看法,「羅湖區於80年代建立了東門市場,一直是深圳的老牌菜籃子了,當時說東門市場誰不知道啊!居民、酒樓都在此採購。時過境遷,現在哪裡沒有超市啊,雖然貴點,但購物環境舒服啊!反觀東門市場,髒亂差不說,樓上樓下到處是髒水。
買點菜,一不留神還挨宰。買海鮮斤數少的,就用障眼法給你一袋死的。酒樓來採購,一般都是開車來的,可是東門市場當初哪有設停車位啊,就是現在才整改出一個。可來買菜的車,寧願停在路邊等,也不願給停車費,就是想停也不夠車位。每天搞得湖貝路、東門中路、湖興路亂七八糟的。住在周邊的居民苦不堪言,對每天的出行都帶來不便。東門市場處於羅湖的中心地帶,它的規劃及功能已經嚴重滯後,與區級規劃、建設等脫節,也嚴重影響深圳文明城市的形象。建議清拆或搬遷。」
新項目早已啟動,市場將迎來重新規劃!
2012年,湖貝舊村城市更新項目正式立項啟動,東門市場也被納入改造的區域。對於新市場,商戶也充滿了擔憂,「不知道搬過去生意怎麼樣,那邊的經營環境怎麼樣。」
據規劃圖顯示,「東門拆遷」屬於深圳市湖貝整體改造項目。早在1992年湖貝舊村拆遷的相關事宜已經開始規劃,直至2012年9月確定由華潤置地作為開發主體實施舊改工作,深圳羅湖區城市更新局也曾發布文件由華潤置地承接的湖貝片區的舊改項目擬重建面積達205.8萬平方米。湖貝舊改的具體範圍為「南側為深南大道,北側為現狀中興路,東側為文錦中路,西側為東門中路」,整個湖貝城市更新統籌片區用地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需拆除重建的空間約為26萬平方米。
從地圖上看,東門市場、湖貝東門肉菜市場分別是此次拆遷的主體(上圖小圈記號),新安置的市場檔口位於約百米處的東門農貿市場附近(上圖大圈記號)。
搬遷商戶得到妥善處理,新市場生意紅火
從2019年4月份起,商戶就開始陸續搬離,據樂園生鮮市場工作人員介紹,「樂園新東門市場實際經營面積8000多平方米,共有檔口406個,商鋪106個,配套有停車位100多個。承接了超過50%的搬遷商戶,目前除了提供場地,市場方面也將繼續做好客戶轉移,貨品保存運輸以及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工作。東門市場搬遷過來300多戶,樂園市場安排的位置綽綽有餘,生意相比原來不差。」
一位商戶反饋,搬遷之後老客戶也跟著過來採購,同時在新市場也做了很多新客戶,還有一些商戶說,搬來新市場之後,不僅檔位寬敞了,通道也順暢了很多,各種貨物分門別類,相對有序,顧客的購物環境比起之前的東門市場來說,有了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