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2020-12-25 網易新聞

2020年2月,海南省,海口市。

前往海口東門市場前,我在想,它會不會早已被強制關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已是舉世聞名,在疫病的籠罩下,大多數聚集性場所都會被嚴加管控,以髒亂差為標誌的農貿市場更是難逃其咎。

東門市場還開著,只是人流量少了很多。在市場的出入口,城管一臉嚴肅地測體溫,並制止電動車進入。

所有人都戴著口罩,因此這市場少了很多喧鬧,交易只是三言兩語,購物者行色匆匆,以往濃重而熱烈的市井氛圍變得如同免稅店般冰冷無情。

老海口人都知道東門市場,它是海口市三大批發市場之一,以海南乾貨聚集地而著稱,它也是海口老城區最大的傳統農貿市場。市場位於新民東路、三亞街(兩者相連)和大東路上,交叉呈正十字形。

現在的農貿市場,多是數百甚至上千平米的大棚,棚內規劃好了攤位,賣菜的、賣魚的、賣肉的、賣調料的、賣豆腐的等等,經營者以家庭為單位,場所固定,專做一類生意,以零售為主。

其實,這類鋼結構的大棚是二三十才出現的,之前的農貿市場就在街巷中,街邊攤或者鋪面櫃檯裡放著售賣的商品,同類相聚,各家售賣的商品總是固定的。

東門市場就是這類傳統模式,所有的攤位都在街道兩邊,新民東路專賣乾貨調料,與之相連的三亞街全是海鮮,十字交叉的大東路多是經營禽蛋肉,以及廉價的海鮮的。中央地帶是賣菜的。

以前來老城逛街,我也常到東門市場轉轉,這裡的海鮮當然比超市裡的價格低很多,但也不能說很便宜。東門的特色是貨品齊全,任何時候,任何類型的都能找到,進口的高檔海鮮除外。

可想而知,髒亂差必然是這類傳統農貿市場的標誌,道路狹小,氣味混雜,尤其是賣海鮮的攤位,地面永遠是溼漉漉的,甚至難以下腳。講究的人絕不會到這兒來閒逛。

然而,這種老市場又是無法被取締的。東門市場緊挨著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乃至海南省最古老的街坊,只能保護,拆不掉。那種現代的鋼結構大棚無處可建。

老城區又聚集著這個城市最下層的居民,他們不願意拋棄傳統,對價格也極為敏感。你不可能將他們趕到幾裡外的大超市去。

這個又破又老的市場在老府城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它也是老府城肌體的一部分。

這次疫病,對服務業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東門市場當然也逃不掉。我所觀察,市場內的顧客不及平日的四分之一,除了那些賣菜賣肉的攤點,市場內賣海鮮的關門者十之六七。

乾貨是東門市場的招牌,以往在新民東路這兩百米不到的街巷裡,鋪開數十家攤點,半尺寬的馬鮫魚、指頭長的大對蝦、巴掌寬的海鰻、麻將般的瑤柱、蒲扇大的墨魚……濃鬱的海味蒸騰瀰漫。

現在,只有孤零零的幾家還開著,行人走過,無人側目。價格不菲的乾貨的銷售對象是遊客,海南現在沒有遊客。


據說,中國有一億三千萬人從事著這類小生意,疫病的陰影下,他們如何能度過寒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東門市場:看見海口「老式」生活
    圖文丨樊新航 老海口人都知道東門市場,它是海口老城區三大批發市場之一,也是海口老城區最大的傳統農貿市場。要問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老海口居民一般會回答:「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東門市場了」。
  • 深圳市東門海鮮市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水產頻道綜合報導,  深圳市東門海鮮市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綜合整理/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李帥  相信很多街坊領居知道深圳東門海鮮市場,它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見證者深圳改革的變遷,之前海鮮指南就報導過東門海鮮市場面臨拆遷的問題,「
  • 關注菜籃子民生工程:「新」東門市場接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關注菜籃子民生工程:「新」東門市場接棒菜市場可以說是市民的菜籃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隨著羅湖區湖貝片區舊城改造,對於片區居民最熟悉的湖貝東門市場已經告別了歷史的舞臺。在經過一年多的調整之後,目前,新東門市場已經「接力」,新市場的情況如何?新市場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亮點?富寶東門市場雖說是新市場,但裡面的不少商戶確是「老面孔」。鄭女士是原東門市場的老商戶,從事蔬菜檔口生意近20年。
  • 濟州島丨到東門自由市場吃韓國本地美食
    濟州市最繁華的街道上,也有著一間讓我心生嚮往的菜市場:東門市場。這裡是濟州全島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島上幾乎所有的餐館酒店的海鮮類全從這裡走向餐桌。每天,從東門市場走出去的食物會幻化成無數餐桌上的景觀,也會化作嫋嫋的炊煙,成為這個濟州市特有的味道。
  • 記憶中的臺東市場樓
    印象中,那時,豬肉四角八分錢一斤,每人一個月只供應四兩。那時,常和與鄰居逛市場樓,我一位寧姓鄰居,長我四歲,被豬肉想的頭痛,死纏硬磨地向有病的母親要票,到市場樓買了兩角錢的豬肉,還專門要肥肉,回家後剁吧剁吧,放進鐵鍋裡,添上水,抓點鹽,在爐子上燉起來,開鍋時間不長,他就迫不及待了,問我吃否?
  •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馬鈴薯、辣椒、番茄、茄子這幾種茄科植物上經常發生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都帶「疫」,到底有何不同?在症狀上如何識別?首先,疫,就是來勢洶洶的意思,指急性流行的傳染病。早疫病的病原菌屬於真菌中子囊菌亞門裡面的鏈格孢菌,寄生能力較強,但不屬於專性寄生菌,在侵染植物的時候也會分泌一些有毒的酶類物質,因此,這類病害一般發生在植株進入開花期以後遇到連續陰雨天造成根系吸收能力較差整個植株長勢較弱的時候,先侵染植株的老葉上,但也可以侵染果實和莖稈,病斑具有同心輪紋;從植物生長發育時期上,發生的時間比晚疫病早一些,故稱早疫病。
  • 東門大街
    事實上,航拍出來的東門大街是一片連綿的瓦頂,我只能依稀辨認出那些熟悉的房子的位置。瓦頂還真是華美的元素,在高空這個角度看到的東門大街,和我童年印象中,已經不是一個審美級別。我看到的時候就在想,如果當時不是那麼乖巧,從未想過爬上瓦頂,那麼我也許很早就能領會這種江南瓦簷之上的美感。可惜我沒有,當時我怯懦的,絕對不會有這樣一絲想法。
  • 高州整治舊東門市場小區六亂現象
    16日,高州市多部門對舊東門市場小區六亂現象進行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雙創」工作。14日下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錫君、潘州街道黨委書記馮高毅在光明社區主持召開社區「雙創」工作包聯單位主職領導、分管領導推進會。
  • 東門市場成都的東郊是另一個體驗成都城市生活的新坐標
    東門市場位於地鐵7號線成都東門獅子山和方向附近。東門市場和李解仁故居「菱窠」構成一個完整的解仁公園。雖然這裡不大,但古老的成都生活在這裡得到了生動的展示,是廣大市民和遊客體驗成都休閒生活、飲茶、享用成都小吃的好地方。不過,他比寬窄巷子和錦裡乾淨多了。
  • 海口擬開通調整K7路、30路、37路等7條公交線路
    K7路、30路、37路等7條公交線路明細表 序號 線路編號 性質 首末站 途經路段 經停站點 站點變更 線路 配車 車型 首末班時間 發班 間隔 備註 K7路 新增 長天路公交場站至椰博公交場站 往程:長天路、海盛路、海秀西路、海秀東路、海府路、瓊州大道、新大洲大道、椰海大道 往程:秀英公安分局、海口汽車西站、秀英村、海南僑中、市九中、明珠廣場、東湖、省瓊劇院
  • 自在玩樂 悠遊海口
    從國慶中秋的「嗨遊」到歡樂節的「樂遊」,有節靠節,海口通過精心設計旅遊「菜單」,進一步豐富了旅遊業態,創新了產品供給,引來了流量,攪熱了冬季旅遊市場。據海口旅文局統計,11月海口市的國內遊客市場持續翻紅,一日遊遊客明顯增多,接待遊客總數246.59萬人次,同比增長5.02%,環比增長2.04%。
  • 深圳東門:一個讓利於民的財富樣本
    深圳最古老的商業街區,超過360年的歷史,見證了深圳商業的變遷,濃縮了改革開放30年來的記憶與影像。近年來,儘管各區商廈林立,但這裡始終保持強大吸引力,每天的客流量超過50萬,古老東門的魅力何在?2007年,東門從大企業和個體商戶中收穫的稅收分別為1.02億元和800萬元,此後雖然每年有5%至8%的增長,但與東門這塊商業旺地聯繫在一起,尤顯單薄。羅湖區委書記倪澤望曾在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透露:步行街的白馬服裝市場有經營戶2019戶,但年繳稅僅113萬元,平均每戶每年不到600元。
  • 海口最接地氣的粽子測評!6大市場11隻粽子,我就問問消食片哪家強?
    綜合口感:肥肉夠香夠味,油脂滲進陷料和糯米中,餡料很足,味道總體是很好吃的。不過就是不知道油是不是太多,吃多了會有點油膩感。這種糯小米粽平時並不常見,小編也是每年端午才會吃到。大壯打開後內心是拒絕的,粒粒清晰、排列密集的小米,簡直是密恐症的噩夢……
  • 事發海口!毒「牛百葉」將一家人送進監獄,媽媽、妹妹被抓後,哥哥又繼續……
    下面我們來看下此前新聞回顧  在海口東門市場經營兩個檔口鋪面,賣牛百葉及乾貨的溫婷(女,海口人,46歲,初中文化)被判刑了。她所賣的牛百葉是她75歲的老母親林婉霞和工人吳強盛一起用甲醛、過氧化氫等泡出來的。母女倆同堂受審,雙雙獲刑,為其打工的吳強盛也獲了罪。【詳細】男子溫某瀚明知妹妹產銷有毒牛百葉獲刑仍效仿.
  • 潮陽東門市場經營者涉案人陳某文、曾某妹!
    2019年7月28日,涉案人鄭某秋向被告人莊某鳴購進該批烏雞1籠共8隻,次日分別銷售給潮陽區東門市場經營者涉案人陳某文(另案處理)3隻、涉案人曾某妹(另案處理)4隻。同月29日,潮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到文光街道東門市場對涉案人陳某文、曾某妹所販賣的禽類進行抽檢。
  • 海口得勝沙8號,塵封的城市記憶
    瓊海關文物保護紀念碑許多當地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老海關的影子。有人回憶在海關大樓下玩捉迷藏,有人想起偷摘了海關門口熟透的鮮果,有人在它的院子裡打過一場又一場籃球賽。它見證了碼頭上日夜鳴響的汽笛,也陪伴過將晚黃昏中的漁舟炊煙。瓊海關旁的一條小巷沒有多少人想過它會被修繕一新,人們已經冷落了它好久。
  • 老三臺們:東門市場拆掉了!居然挖出了明清遺址!
    經過半個多月的清理,記者今天(1月17日)來到發掘現場看到,兩處建築基址已經清晰呈現出來。現場的考古工作者稱,大規模的明清時期文廟建築基址現身,在最近幾十年來綿陽考古發掘中屬於首例,對研究三臺的歷史文化、城市結構、古代教育和當時人們的活動區域,具有重要意義。
  • 海口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廣百佳、金花市場等
    11月24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顯示,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文華菜市場、海南廣百佳商貿有限公司、匯鑫市場、金花市場。三、海口龍華陳亞宏水產品攤(海口市龍華區海墾路匯鑫市場內二樓)銷售的生產日期/批號為2020/10/13的打鐵魚,檢驗項目磺胺類(總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老深圳的市墟—東門老街
    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深圳人來說,都是那麼的熟悉。因為,這裡承載著深圳的歷史沿革、變遷。鐫刻著深圳厚重的記憶。東門老街由最初的「墟市」,如今,經過深圳新一輪的環境提升工程。東門步行街,變得越來越「靚」了。
  • 2020年海南首場車展啟幕 海口會展業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海口市商務局局長蔡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之所以說這場車展特別,是因為本次車展嚴格的防疫工作,同時車展如期舉行,象徵著海口會展業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第17屆海南國際車展現場。記者 任桐攝記者在車展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對觀眾進行健康檢查、票證檢查、安全檢查、實名登記,核驗通過後觀眾需戴口罩進入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