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臺們:東門市場拆掉了!居然挖出了明清遺址!

2021-01-14 梓州生活

去年12月,縣城潼川古城牆內一處在建工地發現大規模明清時期文廟建築基址。咳咳,小編說的直白點:小時候老人們對我們說,城裡有個文廟,但誰也不確定在哪。原來就是東門市場!小編原來天天買菜的東門市場!底下居然是個遺址!而且規模還不小!

經過半個多月的清理,記者今天(1月17日)來到發掘現場看到,兩處建築基址已經清晰呈現出來。

此次清理髮掘的明清建築基址共有兩處,其中探方1的內側寬4.5米、長25米,東南方向有5個房屋柱頭的柱礎,是為四柱三間的房屋規格。稍往北,是排列相對規整的六角亭的柱礎。在六角亭遺存周邊,還有其他構築及石板鋪設的路面。距離探方1北向約100米處的探方2,也清理出一處建築基址,長、寬約10米左右,保留有四個相對完整的柱礎。從格局上看,也屬於四柱三間的房屋格局。

「這次我們發現的遺址主要是文廟的地基,其中有石柱頭和石頭堆砌的六邊形建築,六邊形建築據推測應該是個亭子,石柱的位置推測是四柱三間的房屋構造。」市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夏良民告訴記者。

現場的考古工作者稱,大規模的明清時期文廟建築基址現身,在最近幾十年來綿陽考古發掘中屬於首例,對研究三臺的歷史文化、城市結構、古代教育和當時人們的活動區域,具有重要意義。

現場考古工作者介紹,這次清理髮掘的基址屬於潼川府文廟內的建築,這也是綿陽境內首次發現明清時期的文廟建築基址

(來源:微觀三臺)


部分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登載此文為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觀點不代表梓州生活,如有侵權,請聯繫運營人員。梓州生活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繫運營人員,並註明來自梓州生活。

相關焦點

  • 鹿臺、鹿臺寺、「鹿臺遺址」、鹿臺閣
    因此明清時期修訂縣誌的時候,對這一帶記述非常粗略,定國山及周邊幾個山峰的名字沒有沿襲下來,而在「鹿臺鄉碑記」中,留下了珍貴的記載。根據此碑記載,鹿臺寺始建於梁武帝時期(公元502年);唐天寶七年(748)十二月初一,為了慶賀太子降生,皇上曾特地賜給鹿臺寺刻有「鹿臺之寺」的匾額。有了皇帝的賜匾,鹿臺寺名聲大噪,佛事鼎盛。碑文記載了當時鹿臺寺的範圍四至,以及當時盛況。
  • 古蹟「點將臺」被挖出大豁口!文化部門責令恢復原貌!
    古蹟「點將臺」,「豁口」遭到侵蝕!四月份之前,四方臺遺址中的這條道並不存在。四方臺遺址俗稱點將臺,位於哈爾濱市道裏區松江村,頂部是點將臺,底部則是數百平方米的土臺。古蹟從1983年被發現以來,哈爾濱道裏區的不少居民都來這遊玩過。不過,從今年四月份起,居民們經過四方臺遺址時發現,四方臺的土臺中間被挖出了一條大深溝,深溝中還修出了一條道路。
  • 「消失」的東門小吃街!
    「這家店原來在東門小吃街人氣就很高的,我們吃了好多年了。」得知小北此番是來探尋東門老店,店中的食客極力推薦道。環境:地點:泰山街道鐵橋小區西北(泰山廟市場旁)打卡日記:「黑色為黑米,灰色為蕎麥,灰紅色為高粱,淡黃色為大豆,黃色為玉米粉,白色為小麥,雜糧磨出來都是顆粒狀,而不是顏色。」
  • 臺劇:老三臺的電視劇競爭歲月(一)
    不同於香港地區TVB和亞視兩家電視臺針對性的PK,在臺灣電視史上,有三家電視臺實力相當,同時佔據著重要地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它們就是觀眾們口中的「老三臺」。對於很多出生在1960-1980年代的臺灣人來說,他們從小就看老三臺的節目長大,對老三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臺灣電視公司,全稱「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視」、「TTV」,是中國臺灣省第一家電視臺。1962年10月10日,臺灣電視公司正式開播,開啟了中國臺灣省電視史。
  • 東門市場:看見海口「老式」生活
    圖文丨樊新航 老海口人都知道東門市場,它是海口老城區三大批發市場之一,也是海口老城區最大的傳統農貿市場。要問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老海口居民一般會回答:「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東門市場了」。
  • 南京發現500年明城牆遺址 暴露野外無人問津(圖)
    記者 楊 希 攝  浦口東門驚現明城牆地基遺址  城牆遺址暴露在土坡上 老東門遺址就在東門大街  近日,有網友在西祠網發帖稱,在(江蘇南京)浦口區東門曹營關外江北福聯4S店後方一座山坡上,發現一段古城牆遺址。
  • 東門大街
    事實上,航拍出來的東門大街是一片連綿的瓦頂,我只能依稀辨認出那些熟悉的房子的位置。瓦頂還真是華美的元素,在高空這個角度看到的東門大街,和我童年印象中,已經不是一個審美級別。我看到的時候就在想,如果當時不是那麼乖巧,從未想過爬上瓦頂,那麼我也許很早就能領會這種江南瓦簷之上的美感。可惜我沒有,當時我怯懦的,絕對不會有這樣一絲想法。
  • 深圳市東門海鮮市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水產頻道綜合報導,  深圳市東門海鮮市場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綜合整理/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李帥  相信很多街坊領居知道深圳東門海鮮市場,它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見證者深圳改革的變遷,之前海鮮指南就報導過東門海鮮市場面臨拆遷的問題,「
  • 影像記憶·疫病中的海口東門市場
    前往海口東門市場前,我在想,它會不會早已被強制關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已是舉世聞名,在疫病的籠罩下,大多數聚集性場所都會被嚴加管控,以髒亂差為標誌的農貿市場更是難逃其咎。東門市場還開著,只是人流量少了很多。在市場的出入口,城管一臉嚴肅地測體溫,並制止電動車進入。
  • 關注菜籃子民生工程:「新」東門市場接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關注菜籃子民生工程:「新」東門市場接棒菜市場可以說是市民的菜籃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隨著羅湖區湖貝片區舊城改造,對於片區居民最熟悉的湖貝東門市場已經告別了歷史的舞臺。在經過一年多的調整之後,目前,新東門市場已經「接力」,新市場的情況如何?新市場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亮點?富寶東門市場雖說是新市場,但裡面的不少商戶確是「老面孔」。鄭女士是原東門市場的老商戶,從事蔬菜檔口生意近20年。
  • 「新民舊事」巨流河古城遺址和彰武臺門村名由來
    2020-12-24 08:50:53 來源: 飛飛醬故事 舉報   一、巨流河古城遺址
  • 南寧煙敦嶺烽火臺遺址淪為亂墳山,暴雨季節或發生坍塌
    南寧江南客運站對面的小山嶺上,有一處古烽火臺遺址——煙敦嶺烽火臺遺址。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有市民爬上煙敦嶺時發現,烽火臺遺址埋沒於荒草叢中。嶺上被挖掘出數十個洞穴用於金壇葬,如到暴雨季節,整座烽火臺古遺址有發生坍塌的可能。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本文回顧了石峁遺址的發現經過及考古歷程,介紹了皇城臺、外城東門等地點的最新考古成果及綜合研究進展,並對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述評和反思,以期進一步推動石峁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  (一)皇城臺  皇城臺的考古發掘始於2016年,目前已揭露出皇城臺門址及東護牆北段上部及臺頂大臺基南護牆。(圖四—圖六)皇城臺門址由廣場、甕城、南北墩臺、門道等組成。廣場由基本平行的兩道石牆圍成,平面呈長方形,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
  •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內含宇宙之謎,考古家:至今無人參透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1985年,安徽含山縣某一個村莊中,一個村民的母親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的悲傷,但逝去的人是再也無法回來了。村民帶著鋤頭,到村子北部的土崗上挖掘墓穴,沒想到一挖,第一鏟子就帶上來一些石器,再挖竟然帶上來玉器。村民也顧不上悲痛,回家就聯繫了當地的文物局,說自己可能挖到古代的東西了,叫考古人員來看看。
  • 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挖出一隻「憤怒的小鳥」陶豬,網友:太像了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聯合遺址。專家認為,此遺址應該是三星堆古城遺址周邊一重要聚落,涵蓋了近5000年來連續不間斷的區域發展史。此發現拉開了對三星堆周邊區域研究的序幕。聯合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豐鎮聯合村1組,南距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
  • 南藝東門包飯消失,卻在西門出現一個李鬼
    可是,拆掉的門頭無情地告訴我,蒸飯不見鳥!「老闆,我在東門買蒸飯,沒有了,大眾點評的地址改到西門,你是東門這家搬過去的嗎?」「是的是的,我做了很多年了。」「具體在哪呀?」「金源鴨血粉絲湯旁邊。」這是東門蒸飯的經典搭配,有甜有鹹,油條酥脆,米粒有彈性不粘牙,鹹蛋黃又沙又糯。但是,當老闆掏出了一張海苔,我心裡暗喊一聲:糟了!東門的包飯是沒有海苔的!
  • 濟州島丨到東門自由市場吃韓國本地美食
    濟州市最繁華的街道上,也有著一間讓我心生嚮往的菜市場:東門市場。這裡是濟州全島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島上幾乎所有的餐館酒店的海鮮類全從這裡走向餐桌。每天,從東門市場走出去的食物會幻化成無數餐桌上的景觀,也會化作嫋嫋的炊煙,成為這個濟州市特有的味道。
  • 品讀南京|從西周到明清,這些文物再現南京城演變史
    控扼淮水入江口的這座城池,史稱「越城」,也叫越王城、範蠡城,俗稱越臺、越王臺、範蠡臺……這是南京主城區有確切年代記載可考的建造最早的城池。越城也因而一直被視作南京建城史的開端。「雖然沒能發現城垣等標誌性遺蹟,但是從越城的興築原因到其後六朝等時期的利用方式,在西街地塊北部一處臺地的考古發現中都有著清晰的證據和線索。」
  • 高州整治舊東門市場小區六亂現象
    16日,高州市多部門對舊東門市場小區六亂現象進行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雙創」工作。14日下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錫君、潘州街道黨委書記馮高毅在光明社區主持召開社區「雙創」工作包聯單位主職領導、分管領導推進會。
  • 東門市場成都的東郊是另一個體驗成都城市生活的新坐標
    東門市場位於地鐵7號線成都東門獅子山和方向附近。東門市場和李解仁故居「菱窠」構成一個完整的解仁公園。雖然這裡不大,但古老的成都生活在這裡得到了生動的展示,是廣大市民和遊客體驗成都休閒生活、飲茶、享用成都小吃的好地方。不過,他比寬窄巷子和錦裡乾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