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十三個原因》第二季令人感到失望

2021-01-08 澎湃新聞

抵制校園暴力、反對社會強姦文化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暴力和強姦是錯的。但想要展示校園暴力造成的災難、表現出整個災難從苗頭到燎原的蔓延過程,可能需要十三個原因,或者看看網飛(Netflix)推出的系列劇《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

去年《十三個原因》橫空出世,曾為網飛劇集中不一樣的煙火。它有著深刻的主題,討論校園暴力和男性主導的強姦文化,有著青春的面孔、充滿懸念的情節設置和緊湊的故事節奏、環環相扣的故事結構和信息量充足的情節設置。這些共同作用,使得轉校生漢娜·貝克的死變得沉重,所有傷害過漢娜的人都是她死亡的劊子手,即便她的死因是「自殺」。

《十三個原因》第一季播出之後,將矛頭指向性侵、性騷擾、性暴力的Me Too運動從好萊塢發端並向全球蔓延。不幸的是,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十三個原因》的編劇傑伊·阿什被指控騷擾、侵犯多名女性,這讓觀眾對於這部討論校園暴力、強姦文化、性侵犯的社會題材網絡劇感情變得微妙起來。

儘管傑伊·阿什事後出面澄清,表示和進行指控的女性都是認真嚴肅的男女關係,並不存在權力結構下的壓迫,並指責媒體的錯誤報導嚴重地影響到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不僅不是性暴力的製造者,反而成了輿論暴力的受害者。

這些辯駁聽上去老生常談,自Me Too運動全球化發展以來,《十三個原因》第一季的觀眾已經聽過很多語種版本的類似說辭,耳朵出的繭都可以壘出新的長城,類似的說辭也出現在第二季的劇情裡,多少讓這部劇看上去有點諷刺。

第二季並沒有受到編劇性暴力指控的影響,它延續第一季的故事繼續講下去,社會評價繼續走低,原因不在於觀眾的道德潔癖,在於它的確有點讓人無語。

第一季的磁帶事件已經發酵,並改變了漢娜·貝剋死亡涉及到的所有人。第二季距離第一季過去很久,在第一季中自殺的阿歷克斯被成功搶救過來,並開始了康復訓練。由於漢娜的父母拒絕和學校達成和解,雙方對簿公堂,第一季的十三個原因成了新一季的十二個證人,證人證言並沒有幫助觀眾進一步深化對第一季故事的認識,它成了一部講述「我為什麼參與到校園暴力中來且沒有出手、發聲阻止悲劇的到來」的集體自述。如果說第一季將校園暴力導致悲劇的責任按比例分配給了許多人,那麼第二季就將這些分配出去的責任按比例收回一點攤到漢娜的頭上。

第一季中的漢娜是個孤單、無助、天真的轉校生,她幾乎喪失了向所有人求助的可能,在青春期這個人生重要的轉型時期,她可能對自己所處的境遇缺乏特別清晰的認識,很難利用既有性別理論解讀自己的遭遇,並有效地為自己辯護。漢娜是否完美完全不影響悲劇的定性。

第二季努力促使觀眾理解「即便不是完美受害者,性侵仍然是一種犯罪,校園暴力和強姦文化同樣應該成為文明社會殲滅的對象」。如果第一季中漢娜留給觀眾的印象仍然是單純的受害者,但凡周圍有人能施以援手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第二季很難讓觀眾不責備漢娜,如果命運多舛的漢娜能夠成長得更快一些,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觀眾都知道不應該譴責受害人,但第二季這個演法很難不讓人怪她。

喜歡和克雷談星星說月亮的漢娜對周圍單個個體的友善和信心的確是一點點被消磨掉了,但第二季的編劇將漢娜視為一個孤立看問題的人,無論是強姦慣犯布瑞斯還是被視為怪胎的跟蹤狂泰勒,漢娜從未因為一個人辜負她就降低對全人類的信心,個體都是獨立的,每個人最初在漢娜那裡都獲得了滿分,漢娜像從未受過傷害一樣全心全意地愛每一個人,無論對方是對她懷有愛慕的同性戀者、嫉妒她的同性戀者,還是單純對她懷有複雜又幼稚好感的男生們,全員滿分。

事實上。大部分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最後都會變成薩特,持一種「他人即地獄」的觀點,為了避免傷害遠離他人變得更加孤僻,或者走向更極端的結局。漢娜這樣菩薩心腸、以肉身普度眾生的受害者實在是太罕見了。不是說她普度眾生的行為不高尚或引發了校園暴力悲劇的變質,只是因為她的罕見讓具有普遍性的校園暴力變得特殊起來。讓一個警示大眾「重治理」的影視作品轉向了「重預防」,社會意義被極大消解了。

這種從治到防的轉向和《十三個原因》本季理念有關,在第一季的片頭,《十三個原因》為陷入困境的青少年提供了幾點簡單的建議,並提供了以劇集命名的網站提供諮詢服務,鼓勵青少年多溝通,提出問題,以便解決問題,而非被當作問題解決掉。

但第二季的劇情實在不能正面激勵青少年。漢娜過於豐富多樣的情感經歷的確讓這個角色變得更加複雜,卻並沒有幫助觀眾認識到一個更加立體的形象,觀眾甚至失去了對這個角色的愛,並將盈餘情感轉移到其他角色身上。

從長遠看,這種愛的轉移的確有助於《十三個原因》繼續下去,畢竟校園暴力不是一天就能被消滅的,校園暴力衍生出的問題更是數不勝數,為影視創作提供豐富的創作資源。漢娜作為校園暴力的第一個主角,葬禮和訴訟的結束標誌著這個角色本身的可討論性喪失了,本季不斷重複的「漢娜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的論調,也為下一季出現新的犧牲品埋下了伏筆。

從短期來看,這種對主人公設定的毀滅性再創作幾乎要耗盡了觀眾對於整個系列的愛,《十三個原因》變成了為校園暴力參與者找藉口,而不是為校園悲劇找原因。這裡並不鼓勵觀眾一味譴責暴力而不分析成因、不思考如何改造施暴者以絕後患,而是藝術創作不同於社會科學研究,表現得越多,觀眾與角色的情感越深,越容易對角色產生同情和理解,但理解施暴者往往又是為暴力開脫的發端,除了讓主要議題變得模糊之外,並不能幫助觀眾更好、更深刻地理解這個問題。

在Me Too運動進行式的大環境下,《十三個原因》第二季令人感到失望,它重複提醒了整個社會中男性主導的文化裡存在著性侵文化的隱患,也提示出女性處境的艱難,它展示暴力和青春期的迷茫,展示問題生成的多樣成因,但它的力道使得太偏,以至於故事出現了失真的戲劇感。

相關焦點

  •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強勢回歸!漢娜的形象將被顛覆!
    Netflix 原創劇集《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第二季於 5 月 18 日強勢回歸,全新一季劇情勢將再次牽動全球劇迷
  • 一部必看的高分美劇《十三個原因》附資源
    -劇集簡述-Netflix 今年最熱的美劇無疑是《十三個原因》。該劇一播出就成為很多熱門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在三周之內就創下了 1100 萬條博文,迅速成為今年熱門美劇和最具話題性的美劇之一。(《十三個原因》中文字幕預告片)《十三個原因》是根據傑伊·阿謝的熱門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欺凌、毒品、性侵、自殺的校園故事,可以說把校園當中最黑暗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 十三個原因 | 第二季
    錄音帶中有指令,要把錄音帶從一個學生交到另一位手上,以向12位同學,用13個原因解釋他們在她的死亡中,有著什麼身份,以及她為什麼要自殺。雖然Hannah Baker的故事已經說完了,但《十三個原因 13 Reasons Why》的故事仍舊在繼續,Netflix正式宣布續訂這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篇﹑在校園界略具爭議的劇集第二季,並且Brian Yorkey會接替Diana
  • 【美劇】【劇情/青春】十三個原因 第1-2季
    十三個原因 第一季 13 Reasons Why Season 1 (2017)導演: 凱爾·派屈克·奧瓦內茲 / 格雷格·阿拉基 / 卡爾·弗蘭克林 / 湯姆·麥卡錫 / 虞琳敏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7-03-31(美國)季數: 2集數: 13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漢娜的遺言(臺) / 十三個理由 / 13個原因IMDb連結: tt1837492  該劇根據2007年獲得紐約時報最佳銷售獎﹑Jay
  •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漢娜貝克以回憶形式回歸
    儘管Netflix還未正式宣布續訂《十三個原因》第二季,不過顯然目前來看毫無懸念,日前《十三個原因》的製作人兼編劇 Brian Yorkey已經開始展望第二季了。大家非常關心漢娜·貝克已經在第一季死去,那麼第二季還有她嗎?Yorkey表示,儘管漢娜死了,但是整個故事並沒有結束,依然留下不少懸念,她還是這個故事的核心,第二季仍將採用回憶的方式將漢娜·貝克呈現出來。  另外,Alex在第一季末吞槍自殺,情況危急,那麼他能挺過去嗎?《十三個原因》第二季將揭曉答案。同樣讓人好奇的是強X了漢娜和阿麗莎的布萊斯·沃克是否被抓。
  • 美劇《十三個原因》從豆瓣8.4到7.0:劇作風格的轉變導致觀眾流失
    作者 / 靈樨 Netflix美劇《十三個原因》自2017年播出之時獲得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豆瓣評分8.4,討論網友超過3萬人。 《十三個原因》就是一部建立在「懸念」之上的青春劇集,每一季都圍繞著「死亡」展開,講述自由高中令人痛徹心扉的青春記憶。
  •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回歸啦!
    2017年,傻臉娜(Selena Gomez)攜帶著13個原因,來到了大眾視野同時掀起了一股關注潛伏著的自殺群體的熱潮
  • 暗黑青春校園劇《十三個原因》 1-3季季終
    《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是由凱爾·派屈克·奧瓦內茲、湯姆·麥卡錫和格雷格·阿拉基等執導,迪蘭·明奈特和凱薩琳·蘭福德領銜主演的劇情懸疑美劇
  • 《十三個原因》最終季官宣回歸日期
    Netflix日前公開了《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 美劇《十三個原因》第三季曝預告/續訂第四季
    Netflix校園霸凌題材熱劇《十三個原因》第3季發布預告,新命案發生,死去的竟是⋯⋯第3季上線時間確定為8月23日。
  • 《十三個原因 第四季》第四季如此地讓我失望
    賈斯丁一副世界安好但是給不出個所以然,完了談戀愛就崩;傑西卡第三季如此豐滿堅韌的形象第四季直接一巴拍扁真是編劇跟她有什麼仇;扎西瘋了好的就這樣吧;艾力克斯就在談戀愛,掙扎的鏡頭就那麼幾個?嗯?託尼託尼……真的沒啥好說的,單薄,一副「我要活好我要為別人活好」但是表達方式就是幾個劇情解決?唯一亮點就是泰勒,讓我覺得有所成長,雖然深度和給的劇情不如之前三季,但是是唯一讓我覺得他是有個性的有形象的。
  • 讓每一片雪花都為雪崩負責丨美劇《十三個原因》
    2017年3月,Netflix發行的美劇《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以青春懸疑的敘事手法述說了一段由校園欺凌引發的悲劇。而《十三個原因》正是讓每一片雪花都為雪崩擔負應有的責任。《十三個原因》第一季採取了非常有創意的懸疑手法為觀眾們帶來一場扣人心弦的觀劇體驗。自殺的漢娜留下了七盤錄音帶,用十三面錄音記錄了自己最終走上不歸路的十三個原因。
  • 新劇開播:[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 第二季]全集資源放送
    ◎譯  名 十三個原因 第二季/漢娜的遺言/13個原因◎片  名 13 Reasons Why Season 2◎年  代 2018◎產  地 美國◎類  別 劇情◎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5-18(美國)◎IMDb評分  9.1/10 from 17 users
  • 美劇邪惡力量第十三季什麼時候出?邪惡力量第十三季大劇透
    美劇邪惡力量第十三季什麼時候出?很多朋友都十分期待著,不要心急,小編先為大家帶來邪惡力量第十三季大劇透,一起來看看吧!  邪惡力量  在上周舉行的2017聖地牙哥動漫大會上,CW老牌靈異劇《邪惡力量》(Supernatural)劇組與粉絲們進行了熱鬧地互動,而且最重要的是劇透了本劇第十三季的部分情節。
  •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梗概提前看
    《13個原因》第一季講述了漢娜·貝克的故事,她是一名高中生,在自殺後留下了13盤磁帶來說明自己自殺的原因。但現在這部受到熱議的電視劇將要帶來13集的第二季,所以問題來了:漢娜的故事結束了麼?不,還未結束我們從製片人布賴恩·約克那裡了解了一些關於第二季的劇情。
  •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首映禮因德州校園槍擊事件取消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本來定於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舉行的首映禮由於美國德州的校園槍擊事件而取消。該劇的第二季故事將繼續講述女主去世後,她周圍的人們慢慢地走出陰影,不過故事部分涉及了校園槍擊劇情,可能是首映取消的原因之一。
  • 主創回應《黑袍糾察隊》第二季"周播"原因
    亞馬遜美劇《黑袍糾察隊》(The Boys)第二季本月初上線後,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 98 % 的新鮮度,受到影評們的高度青睞。如同Netflix眾多劇集一樣,亞馬遜的原創作品也都是全季集數一次上線播出,包括《黑袍糾察隊》首季上線時也是如此。但第二季則更改播出模式,在首播日 9 月 4 日先播出三集後,接著逐周更新一集,直到 10 月 9 日播出最終第八集。不料這個做法引來部分觀眾批評,在評論區頻頻表明雖然劇很棒,但應該要一次釋出全部集數。
  • 《十三個原因》最終篇第四季定檔6月5日 一切秘密即將公開!
    圖源:影迷站《十三個原因》改編自美國暢銷同名小說的網飛(Netflix)人氣影集《十三個原因》(13 Reasons Why),2017年首季播出後,深入探討青少年校園議題的劇情內容圖源:影迷站《十三個原因》不過從第二季開始,脫離原著的影集原創內容讓許多影迷都頗為失望,因此網飛去年推出第三季時就宣布,第四季將為《十三個原因》畫下終點!
  • 《十三個原因》背後的13個小秘密
    《十三個原因》作為當下最值得看的美劇之一,可謂深度解讀了我們目前這一代人。對於還沒看這部劇的美劇迷們,提醒一下,這部劇可能有點讓人難以消化。大部分美劇都喜歡把生活中歡快的一面展現出來,但《十三個原因》並不迴避人生中的可悲和現實世界裡的可怕。就像所有的節目一樣,有些事是連粉絲都不知道的。
  • 美劇重磅消息:《超感獵殺》被砍,第二季成為最終季!
    Netflix原創美劇《超感獵殺》(Sense8)自第一季首播後就獲得許多佳評,不料Netflix確定取消該劇,使得5月初上線的第二季成為最終季。Netflix在聲明中表示,《超感獵殺》的故事在23集,橫跨16個城市以及13個國家後結束,「這部劇大膽、富有豐沛情感,令人驚豔也很帶種,著實令人難忘,這些都是我們和粉絲都夢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