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這樣一部不分主角、配角,沒有絲毫多餘橋段的經典歷史電視劇中,但凡有幾句臺詞甚至但凡有露面機會的角色,都值得推敲和琢磨。李德全,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的近侍大太監,嚴格意義上講,基本相當於領導的「辦公室主任」而且還兼任「私人助理」的那種。從角色上看,李德全絕對算不上主角;但從為人處世、職場智慧方面而言,李德全又絲毫不遜色於上書房的三位老狐狸。
康熙皇帝信任和倚重李德全,有著數十年的接觸和了解;但對李德全了解並不深的雍正皇帝,為何剛一登基就捨棄了潛邸的管事太監——高毋庸,繼續留用李德全呢?
當然,雍正皇帝之所以留用李德全,有著皇權合法性的理性考慮:將康熙皇帝的近侍太監留在身邊,既能證明自己登基為帝、執政為民的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又能藉助李德全的特殊身份,為自己的皇權合法提供最直接的證明。
當然,這一切還有一個極為關鍵的前提,除了絕對的忠心外,李德全還是一個將「辦公室主任」做到極致的代表性人物。
康熙慶典中,李德全的完美表現康熙朝末期,時任「大將軍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取得西北戰場上的階段性勝利以後,康熙皇帝終於答應舉行大壽慶典。但在慶典過程中,本就身體有恙的康熙皇帝出現了明顯的不適,考驗李德全的時候到了。
作為近侍太監,李德全對康熙皇帝的身體健康負有直接責任;更何況,李德全的恩寵榮辱和康熙皇帝的身體健康、是否在位有著直接關係;所以,康熙皇帝一旦出現身體欠安,第一個緊張的就應該是李德全。
但面對這種情況,擁有自主處理權利的李德全並沒有擅作主張,而是找到了時任「上書房大臣」的張廷玉和馬齊:
「二位中堂,怎麼辦?要不要趕快停了慶典,召御醫為皇上診脈?」
就衝李德全的這個舉動和這句問話,我們就能看出李德全處事的精明和周全。我們先來看下張廷玉的回應:
「不行!那樣一來就引起朝野震動,再說皇上也不會答應的!」
御前服侍那麼久,大事小事經歷那麼多,李德全會不明白擅自叫停慶典、召喚御醫會帶來何種負面影響?
當然知道!
李德全之所以這樣做、這樣問,能夠達到以下幾個作用:
1、將自己對康熙皇帝身體狀況的擔心,清晰、明確告知兩位上書房大臣,樹立自己忠心侍主的正面形象外,還能通過兩位康熙近臣的嘴讓康熙皇帝明白自己的這份忠心,進一步穩固自己的御前地位。
作為「辦公室主任」,忠誠、服從是最基本的工作原則,但你橫不能每天在領導面前高喊口號、瘋狂拍馬屁吧?所以,你要從側面入手,從領導的身邊人入手,畢竟從別人嘴裡聽到的,永遠比自己親口說出的要更顯可信、更顯真誠。
2、為保障康熙皇帝的身體健康,李德全能想到的是「叫停慶典、召喚御醫」,但這樣做會帶來何種後果,李德全也非常清楚。為了尋找更穩妥的辦法,更為了儘可能消除這樣做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李德全找到兩位上書房大臣是最完美的選擇。
身為「辦公室主任」,你手中掌握的權力僅次於一把手,但這種權力是絕對的雙刃劍。利用好了,你順風順水;利用不好,你舉步維艱。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找別人商量商量總不會錯;更重要的是,要嚴格遵照「辦公室主任」的角色設定——「服務員」來開展工作,保證所有的命令都有更高級別的出處,保證所有的安排都有人兜底。這一點,需要品,細細的品。
3、充分體現出李德全對兩位上書房大臣的尊重!
身為「辦公室主任」,你的領導永遠都不只有一把手,領導班子成員都是你的領導,都是能夠影響甚至中斷你仕途生涯的關鍵人物。時時謹慎、處處小心、思慮周全,才是最完美的工作態度。
我們的解讀是不是有點過度了呢?
略有沉思以後,張廷玉問道:
「還有幾個慶典?」
來看李德全的回應:
「還有三四個慶典,最後是由阿哥們拜壽,敬獻壽禮!」
聽完李德全的介紹,張廷玉這樣安排道:
「這樣吧,把前面的慶典取消,馬上提前讓阿哥們給皇上拜壽、獻壽禮。」
被李德全刻意省略的「三四個慶典」,被張廷玉安排取消了;被李德全專門指出的「皇子拜壽、敬獻壽禮」,被張廷玉安排提前了;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李德全心中早就有了最完美的處理方式,他只是在等著這個安排從張廷玉的嘴裡說出來而已。這就是謹慎,就是小心,就是在最可能降低自己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嚴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這才是一個「辦公室主任」能夠長久任職,能夠獲取仕途發展的完美做法。
鄂倫岱將一個天生烙有一個「壽」字的天外來石進獻給康熙皇帝以後,康熙皇帝給出了這樣的態度:
「哦!那可是難得的吉物啊!既然是上天所賜,朕親自來接!」
但將壽禮打開,發現是一隻死鷹以後,李德全卻給出了這樣的回應:
「沒什麼,一塊石頭,沒什麼好看的!」
這裡有一個極為明顯的問題:一個被康熙皇帝如此重視、打算親自來接的壽禮,李德全為何就敢如此直接的拒絕康熙皇帝?
再說了,李德全難道不知道康熙皇帝的脾氣?更何況,李德全的拒絕用詞儼然就是「欲擒故縱」的用意,康熙皇帝還會聽從李德全的安排嗎?
很明顯,這句話是李德全故意為之,但問題在於他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這隻死鷹會帶給康熙皇帝何種影響,李德全非常清楚,出於工作職責,他必須這樣做;但更重要的是原因在於,這是一次光明正大表明自己忠心侍主的大好機會。明知攔不住康熙皇帝,明知康熙皇帝會受到巨大負面影響,但只要有這句話就能讓李德全的正面形象徹底樹立,讓李德全可能受到的負面影響徹底消除。
我可出言勸阻了,我可忠心侍主了,康熙皇帝如果再出什麼事,和我無關!
如果事態發展到你無法控制的狀態,如果矛盾出現在領導班子內部,「辦公室主任」一定不能衝動站位,更不能擅作主張、妄下判斷,盡到你的責任、表現出你的態度就行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是辦公室主任「犧牲」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如何躲過這個致命關卡,李德全給我們做出了最完美的示範。
雍正朝時期,李德全的完美表現進入雍正朝以後,雍正皇帝捨棄了潛邸的管事太監——高毋庸,繼續留用了前朝御前太監——李德全。但前文我們已經提及,雍正皇帝之所以留用李德全,最初的原因在於維護皇權合法性的理性考慮,可如果雍正皇帝坐穩了江山、穩固了統治根基,李德全勢必會落到尷尬境地,甚至直接被徹底拋棄。
對於「辦公室主任」而言,領導的更新絕對是最大的機遇,也是最大的威脅;但對於李德全這樣再無晉升可能的「辦公室主任」而言,皇權的更迭、皇帝的更新則只剩下威脅,卻再無機遇了。所以,李德全必須想盡辦法渡過雍正皇帝的「利用期」,通過雍正皇帝的「考核期」,從根本上獲得雍正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事實證明,李德全不愧是「辦公室主任」的最佳代表,他在雍正朝的表現也絕對可圈可點,堪稱教科書級別。
將喬引娣從允禵身邊奪過來以後,雍正皇帝給喬引娣的任用下達了最高指示:
「朕不但能夠讓你不死,還能夠讓你在朕的身邊服侍朕。調她到養心殿做近侍宮女,她若是自殘或是尋短見,朕即刻賜死允禵!」
注意,這個命令是下達給大太監李德全的。也就是說,李德全接下來既要保證喬引娣的人身安全,哪怕是自殘和自盡;還要保證喬引娣能夠順利來到養心殿御前近侍。
喬引娣,可是一個沉浸於愛情中的執拗姑娘,可是兩眼都是允禵的剛直女子。讓這樣一個姑娘心甘情願地前往養心殿服侍雍正皇帝,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大口吃肉、滿嘴流油的敬事房太監——趙公公,對照顧喬引娣的秦順兒有過這樣一句命令:
「你給我聽著,裡屋的奶奶要是一頓沒吃,你就給我餓一頓;要是一天沒吃,你就給我餓一天。」
這個命令來自哪裡?很明顯,就是來自李德全!
這就是李德全執行力的恐怖:將具體任務細節化、明確化並給予嚴格的懲罰措施。
身為「辦公室主任」,不管你有多麼的忠心,多麼的聽話,沒有執行力、沒有辦事能力也是等於零。但「辦公室主任」畢竟是一級領導,不必也不能事必躬親,如何讓領導安排的任務完美的轉移到下屬身上,如何想盡辦法證明自己的執行力,李德全的做法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這個辦法很簡單:對下屬不狠心,領導就會對你狠心,個種利弊,自己權衡。
事實證明,李德全的辦法非常有效。這個橋段以後,就是李德全對雍正皇帝的工作匯報:
「那邊的小太監秦順兒送過話來說,喬引娣已經開始吃飯了。昨兒個答應了,說是願意到養心殿來。奴才今兒個就安排她來當值。」
這裡,我們還要專門解讀一下李德全的匯報藝術:
1、明明是雍正皇帝的逼迫,但在李德全的嘴裡,卻成了喬引娣「願意到養心殿來」的自願為之。
將領導的不地道、不講理,甚至違背原則的命令,完美掩蓋、完美轉化,也是「辦公室主任」的基本要求。
2、聽到喬引娣開始吃飯的消息後,雍正皇帝有一個明顯欣慰的眼神,李德全立馬匯報了自己對喬引娣的工作安排——「今兒個就安排她來當值」。
不管領導擁有何種工作方式,也不管領導擁有何種脾氣秉性,拖沓,尤其是工作上的拖沓都只會讓領導不高興。領導交代的任務辦出了結果,要立即匯報,而且要按照領導的最初打算匯報,你放心,如果領導改變了想法,他會另有命令、另有安排。
除此之外,這段劇情以後還有一個隱藏的小細節,那就是原本於敬事房工作,負責灑掃的基層小太監秦順兒被安排到了雍正皇帝的身邊服侍。
很明顯,這是李德全的安排,是李德全對於秦順兒完美完成任務以後的犒賞。作為宮中的大太監,只有做到「賞罰分明、雷厲風行」,李德全才能領導好滿宮的太監,才能替雍正皇帝省去管理太監的煩憂,才能體現自己的管理價值,穩固自己太監總管的位置。
喬引娣來到養心殿以後,因為初到御前不懂規矩,錯將涼奶茶進給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生氣後,李德全給出了這樣的反應:
立馬下跪求饒,並拉著喬引娣下跪,然後一邊自打耳光一邊給出解釋: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大概是新來的人把涼的奶茶給皇上端上來了!奴才知罪、奴才該死。」
首先,出現這樣的錯誤,李德全負有絕對的管理責任,所以他沒有第一時間推脫責任,而是先拿出了明確的認錯態度——「奴才該死」,爭取主動、爭取雍正的諒解。
然後,向雍正解釋錯誤出現的原因所在,並立即跟上一句「奴才知罪」。既讓雍正皇帝明確了「事不關己」,又巧妙地規避了推脫責任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李德全還在自己的下屬喬引娣面前,樹立了一個維護下屬、替下屬擔當的完美形象,更便於今後領導工作的開展。
這就是李德全,這就是李德全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和倚重的原因所在,就是一個「辦公室主任」能獲得長久仕途生命,或者獲得進一步仕途升遷的基本操作辦法。《雍正王朝》,為何被稱為「職場教科書」?李德全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