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時期的胤禵,一直認為雍正皇帝奪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皇位;再加上胤禵一直對「大將軍王」耿耿於懷;以至於這對「一母同胞」哪怕在太后行將就木的關鍵時刻,還在爭,還在吵,還在較勁。
只是,「成者為王敗者寇」的道理,千古不變;正如胤禵對喬引娣所言:
「爭什麼,我就剩下你了,還有什麼可爭得!他總不會和我爭你吧?」
可就算如此,在太后崩逝以後,雍正皇帝還是對胤禵下了手,不但將其貶到景陵守陵,還將他唯一剩下的喬引娣「爭」了過來。
胤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人,要為自知之明,要識時務!
雍正皇帝為何連胤禵的女人都搶?
怡親王胤祥薨逝以後,雍正皇帝有過明確說明:
「朕知道你心裡還在想著他們,還在想著胤禵,是不是?算朕糊塗啊,把你留在身邊是想讓你知道這天下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外,雍正皇帝還想利用喬引娣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對胤禵予以「誅心」,並藉此敲打「八爺黨」等反對勢力。你們不怕死,但你們怕不怕株連家人、失去家人呢?
2、一定程度上講,喬引娣也代表了那些誤解雍正皇帝的群體,將其放在身邊就是為了通過喬引娣為雍正皇帝正名。
只是,胤禵畢竟對喬引娣有著救命之恩,喬引娣更是「左眼一個十四爺,右眼一個十四爺」,想把喬引娣收服,談何容易!
被押回京城以後,雍正皇帝親自去看了喬引娣。見到雍正皇帝,喬引娣不跪不拜、固執的站立對視。
為了十四爺,一心求死的喬引娣被雍正皇帝阻攔後,喬引娣如此說道:
「你可以不讓人生,難道你還能不讓人死嗎?」
很明顯,喬引娣是真沒死過,也沒見識過雍正皇帝的手段。曾經的大將軍王,囂張不,讓雍正皇帝整的一點脾氣沒有;曾經的「八賢王」,囂張不,讓雍正皇帝死死壓住,從始至終也沒能成了氣候。一個小姑娘竟然想著用「死」來威脅雍正皇帝,這還真是應了那句我們經常聽到的話,「有人不想活,但沒人不怕死」,更關鍵的是,雍正皇帝還能讓你「想死死不成,想活還不如死」!
於是,雍正皇帝出招了:
「朕不但能夠讓你不死,還能夠讓你在朕的身邊服侍朕!調她到養心殿做近侍宮女,她若是自殘或者尋短見,朕即刻賜死允禵!」
這是典型的「誅心」之舉,而且還是收服喬引娣最有效的辦法!
怡親王胤祥前往景陵之前,景陵的兩個太監有過這樣兩句對話:
「這天兒厚冷厚冷的!」
另一位太監則勸道:
「別喊冷了,快掃吧,一會那位爺出來又該生氣了!」
從這段對話,我們就能明確得知胤禵對待下人的具體態度:冷漠無情、暴戾跋扈!對於胤禵的表現,喬引娣自然非常清楚,甚至還會認定皇室成員都是如此性格,這也是喬引娣故意激怒雍正皇帝,以求達到速死的原因所在。
可雍正皇帝雖然被激怒,但卻並沒有像胤禵一樣大發雷霆,這首先就奠定了自己在喬引娣心中的正面形象,為以後徹底收服喬引娣打下了基礎。
再者,讓喬引娣擔任「近侍宮女」雖然被雍正皇帝說得很嚴重,甚至拿著允禵的性命為要挾,似乎有著「霸佔」的意味,但卻是阻止喬引娣自殘或者自盡的有效辦法,更是摧垮喬引娣內心堅持的有效辦法。
再加上那個和喬引娣是山西老鄉的小太監有意無意地勸說,喬引娣開始吃飯,也願意前往養心殿當值。
喬引娣第一次來到養心殿當值的時候,不懂規矩,李德全如此吩咐道:
「怎麼這麼不懂規矩呀,還不快給皇上請安!」
雍正皇帝則如此說道:
「免了吧,不要難為她!」
這是雍正皇帝對喬引娣內心的又一次撞擊,一個始終處在恐懼之中的小女子,能得雍正皇帝這樣一句關愛,即使她是敵人,即使她心中不願,恐怕也難以抵擋!
而後,雍正皇帝問時辰的時候,刻意繞過了不懂的喬引娣,問向了李德全;喝了喬引娣送來的冷奶後,雍正皇帝先是下意識的大怒,而後又不再理會。一邊是拼命喊著「奴才該死」,甚至自打耳光的李德全;一邊是一句話不說卻未受任何懲罰乃至訓斥的喬引娣;這種鮮明的對比,更是對喬引娣的特殊照顧,更能讓喬引娣意識到,原來養心殿並非龍潭虎穴,原來雍正皇帝也並非自己聽到的殘酷暴君!
喬引娣的心,開始鬆動了!
而後,雍正皇帝召集上書房大臣議事,卻專門交代留下了喬引娣。朝廷議事,連李德全都不能聽,喬引娣為何就被如此特殊對待?
注意,這次議事議的可是「旗人自耕自種,自給自足」,雍正皇帝早就料到不會如此順利的進行,甚至還料到了所能遇到的反對聲音。可喬引娣是漢人,而且還屬於那種「有地種,沒飯吃」的窮苦階層,極容易和雍正皇帝產生共鳴,更容易體會雍正皇帝的難處。
高高在上,掌握一切生殺大權的雍正皇帝,竟也如此為難,這極容易引起女人的關心疼護的母性。說白了,這是雍正皇帝刻意表演給喬引娣看的苦肉計,而且還非常有效。
而後,雍正皇帝又是給張廷玉道歉,又是給張廷玉遞手絹擦淚,這都被喬引娣看在眼裡,而且也會再次認定雍正皇帝並非胤禵口中的負面形象。這一次,雍正皇帝再次贏得了喬引娣的認可,甚至讓其的內心從「鬆動」變成了「接納」。
再往後,就是雍正皇帝親自耕種以後的凍傷雙腳,喬引娣端來了一盆溫水,李德全如此埋怨道:
「嗨,這水怎麼是溫的?」
喬引娣如此回應:
「凍傷不能用熱水的!」
雍正皇帝則做起了裁判:
「她說的是對的,虧你還活這麼大歲數,連治凍傷用溫水這個理兒都不懂!」
李德全,一個伺候人伺候了幾十年的奴才,都不知道「溫水治凍傷」的道理;雍正皇帝,一個自幼便被別人伺候的主兒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他不懂,但他還是堅持了喬引娣的說法,就這樣一句贊同的話就能再次讓喬引娣看到雍正皇帝的不同尋常,體會到雍正皇帝對自己的支持和愛護。試想一下,如果雍正皇帝也認為治凍傷需要用熱水,那麼喬引娣就還是一個「外人」,而且還是一個遠遠不如李德全的「外人」。這種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感覺,只能讓喬引娣繼續抗拒,繼續遠離。既然你不把我當「自己人」,我為什麼要對你真心付出呢?
就因為這句支持,雍正皇帝隨後問到「今天的摺子都來了嗎」的時候,喬引娣主動給出了回應:
「一共送來了四次,都在這兒了!」
從一心求死,到主動服侍,喬引娣的心徹底向雍正皇帝敞開了!
概括起來,雍正皇帝的辦法卻也極為簡單,想辦法讓喬引娣於身邊服侍,給自己提供收服喬引娣的基礎和機會,這是大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是妄談。然後,雍正皇帝就只堅持了一個原則——將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愛護進行到底!這一點,需要品,細細的品!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