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在自己的第一批L口鏡頭裡加入了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顯然,這一焦段不可或缺,而松下,也必然盡心設計!
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小三元長焦,我們走一個!
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是一支S系列鏡頭,鏡身上的S標誌也象徵著它的身價。雖然只是F4光圈,但專業的設計讓它一開始就瞄準了專業市場,強調高畫質表現並針對視頻拍攝進行了優化。
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規格:
總長179mm,最大直徑84.4mm,口徑達到了77mm,同時重量達到了985g。這在同焦段F4鏡頭裡面,個頭是比較大的。松下這樣的設計,顯然是以追求畫質為本。
該鏡頭採用了17組23片結構,鏡片組成如下:
-1個非球面透鏡(ASPH)
-1個極超低色散透鏡(UED)
-3個超低色散透鏡(ED)
-1個超高折射率鏡頭(UHR)
正因為採用了鎂合金鏡身加強大的光學設計,所以值得期待。
和其他的70-200mm F4的小三元長焦不同,松下為這支鏡頭配備了腳架環,所以在使用腳架時更為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腳架環除了標準1/4螺口擴展孔外,還自帶雅佳口(燕尾槽接口),可以直接連接大部分攝影雲臺,省去了再次安裝快裝板,也是頗為人性。
在按鍵設計上,其整鏡只有一個開關,就是控制O.I.S防抖功能的撥鈕。S1系列的機身防抖加鏡頭防抖,真是爽到死喲。
該鏡頭控制AF/MF切換是通過對焦環的前後滑動來實現,這一設計和同期的LUMIX S PRO 50mm F1.4相同,其通過向後滑動對焦環切換到MF模式,會露出鏡頭的對焦標尺,在使用中很方便。
因為鏡頭採用內變焦設計,鏡身設計比較簡約,按鍵也極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整支鏡頭的密封性,鏡內不易沾染灰塵,適合在惡劣環境中使用。
相對於對焦環來說,位於鏡頭中段的變焦環顯得更加寬大,利於操作。
該鏡頭的口徑達到了77mm,這個口徑比目前各大廠的小三元長焦要大,但也保證了進光量,可見松下始終以畫質為重。
該鏡頭兩端的鍍膜均採用了氟塗層,可以有效地使鏡頭防塵防滴濺。
鏡頭卡口處標配有5顆螺絲,其牢固性不必擔心。
從外觀和用料上我們不難看出,松下這隻小三元長焦,追求的是高畫質表現,雖然個頭大,但用料狠,確實值得期待。
下邊我們再來看看該鏡頭的畫質表現!
解析度測試
從官方給出的MTF曲線上來看,該鏡頭在70mm端邊緣的表現上有明顯下滑,而在200mm端的表現則更為優秀。
70端
200端
從我們實拍的解析度測試圖中看到,該鏡頭無論是70mm端還是200mm端,中心位置全程保持不錯的銳度。在F4下,70mm端的邊緣解析度表現略遜於200mm端。但將光圈收到F5.6時,兩者已無明顯區別,F8時進入鏡頭的最優光圈,畫質表現非常突出。兩端的邊緣解析度均在F16的時候略微出現下降,但依然穩定在比較高的水準之上。
暗角測試
測試中我們發現,該鏡頭的暗角控制相當不錯。F4時只有極小的暗角,在F5.6時就消失了。所以這隻鏡頭在暗角控制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虛化測試
該鏡頭在大光圈下,焦外的斑點很圓,200端的邊緣焦外呈現芒狀,焦點過渡平滑,虛化效果很漂亮。
70端
200端
畸變測試
該鏡頭在畸變控制上做得非常不錯,從我們拍攝的圖片中來看,它在70mm端和200mm端都表現出了很好的畸變控制能力。優秀的畸變控制,更利於我們拍攝建築,靜物,人像等題材,以及視頻的運動鏡頭創作。
70端
200端
色散控制
我們使用鏡頭的70mm端和200mm端拍攝了樣片,並截取100%放大查看鏡頭的色散控制。從100%放大圖來看,70mm端在高反差邊緣出現非常輕微的綠邊,200mm端沒有出現這一情況。總的徠說,這支鏡頭的色散控制非常優秀。
70端
200端
色彩還原
數碼時代的鏡頭,色彩還原趨於統一,色彩還原越來越真實。我們使用相機標準模式在5600K色溫燈光下,垂直拍攝德塔的色卡。從我們得到的兩張圖片來看,這隻鏡頭的色彩還原準確,對比適中。
70端
200端
呼吸效應
鏡頭的呼吸效應表現為,鏡頭進行焦點切換時,畫面的邊緣會發生改變。呼吸效應雖然對圖片拍攝影響不大,但對視頻工作者來說卻比較重要。這支70-200針對視頻拍攝進行了優化,設計時有意地控制了鏡頭的呼吸效應,所以在拍攝中,呼吸效應非常輕微。
70端
200端
松下這支鏡頭是一支非常注重畫質的鏡頭,首先它的暗角控制、色散控制、色彩還原和呼吸效應等方面表現一流。解析度等方面也非常出色。只是由此造成的重量偏大,會讓小許人在意。不過,在乎畫質又不缺錢的朋友們,上啊!
1、鏡身整體封閉性好
2、畫質優秀
3、對視頻拍攝有優化
缺點:
1、有點貴
2、相對有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