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評 | 松下 LUMIX S PRO 16-35mm F4

2021-02-08 影像狗

松下於11月6日正式推出兩款全新基於L卡口系統的新鏡頭,其中LUMIX S PRO 16-35mm F4作為松下全畫幅微單系統首支超廣角變焦鏡頭,必然備受關注。


LUMIX S PRO 16-35mm F4是一款多功能超廣角變焦鏡頭,它緊湊小巧又有著優秀的光學素質,在拍攝時可以為我們提供令人驚豔的高畫質。

它採用了高功率雙磁鐵線性電機,傳感器驅動速度最大可達480fps,快速精準的自動對焦能確保我們不錯失精彩瞬間。 另外該鏡頭有對焦離合器,可以實現AF/MF的轉換和精確地手動對焦,對於視頻拍攝來說非常友好(只需將對焦環往後拉就進入全手動對焦模式,這時你可享受到手動鏡頭的阻尼感和對焦行程)。


雖然採用了外變焦,但該鏡身經過了密封防塵防濺設計,日常使用時絲毫不用擔心,從松下的官方數據來看,該鏡頭能應對零下10度的低溫,可以滿足攝影師野外拍攝的需要。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該鏡頭的變焦環、對焦環使用的膠片非常舒服,握持時柔軟而不冰手,我們非常滿意。


LUMIX S PRO 16-35mm F4的濾鏡尺寸為77mm,帶有9片圓形葉片。使用奇數光圈葉片,相反方向的漫射光線不會被覆蓋,使星芒數量加倍,成像時漫射光也會更加柔和。在鍍膜方面,該鏡頭在燈光下呈現出翠綠色澤,鏡片非常通透,消光處理應該做得不錯。從其卡口位置不難看出,其5顆螺絲的固定足夠結實,尾組鏡片比較大,鏡頭的保護口也開得比較大,估計實拍畫質不錯。

實際測試前讓我們先了解下LUMIX S PRO 16-35mm F4紙一些官方參數。


由於S系列機身擁有不錯的五軸防抖性能,松下並未給這款超廣角鏡頭內置 O.I.S。該鏡頭9組12片光學設計中有3片非球面鏡片來抑制球面像差,並配置了1片ED(低色散)鏡片修正色差。此外,還有1片UHR(超高折射率)鏡片改善畫面邊緣畫質。


鏡頭結構


MTF圖


001 解析度測試

我們選取了超廣角16mm端以及廣角35mm端用作測試。

16mm

首先是16mm端,該焦段的中心解析度的表現優秀,F4全開時就能獲得不錯的畫面表現,稍微收縮光圈到F5.6畫質已達到優秀水準,直到F16才會因為衍射現象出現畫質下滑。而邊緣分辨表現也不錯。在最大光圈時會有可見的下滑,收小一級光圈後會有明顯提升,到了F8,其邊緣畫質達到了最佳水準。到F16再次出現下滑。


35mm

接下來看35mm端,無論是中心解析度還是邊緣解析度,表現都是優於16mm。中心解析度在F4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依舊提供不錯的畫質表現,逐步收縮光圈,中心解析度會隨之進一步提升,在F8-11達到最佳,這也是風光攝影常用光圈區間。邊緣解析度在F4時的表現優秀,直至F16都能有不錯的表現。


總體來說,LUMIX S PRO 16-35mm F4的解析度測試表現不錯,雖然光圈全開時超廣角邊緣表現一般,但無論是超廣角還是廣角端,收小一級光圈後都能有非常不錯的畫質表現。


002 暗角測試

LUMIX S PRO 16-35mm F4超廣角時的暗角控制能力令人驚喜,F4光圈全開時暗角略微有些明顯,但只集中在很小區域,較容易處理乾淨(視頻拍攝時則不受影響),而光圈到了F5.6之後暗角基本消失,在F8時則會徹底消失。

16mm


在35mm端,LUMIX S PRO 16-35mm F4的表現也不差。暗角還是出現在F4,5.6時已經非常輕微,同樣到了F8暗角消失。而且由於其暗角的區域小,所以在視頻拍攝中是不會影響畫面的。

35mm


003 虛化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LUMIX S PRO 16-35mm F4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25m,這意味著它能夠提供一定的微距拍攝能力。

說回虛化,在16mm端時因為對焦距離較近的關係,雖然F4的光圈不是特別大,但依舊能得到相對不錯的散景。當然,邊緣光斑不可避免的出現一定形變。光圈收縮到F5.6時,就會有些許星芒產生,而後繼續收縮光圈,星芒會變得更加強烈,LUMIX S PRO 16-35mm F4奇數光圈葉的設計思路,效果不錯。


二線性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問題,值得慶幸的是LUMIX S PRO 16-35mm F4對於二線性的控制也非常不錯。

在35mm時,相對16mm比較大的兩個改變,一是邊緣光斑的形變問題得到很好解決,二是星芒出現時的光圈值大大延後,F8時才會出現,同時F22時的星芒也會遜於16mm的表現。


004 畸變控制

LUMIX S PRO 16-35mm F4在16mm時畸變控制尚可,觀察牆面發現邊緣有可見的桶形畸變,但不算太明顯,在後期處理時,我們只需要通過矯正文件就能夠輕鬆解決。


到了35mm,由於焦段的提升,該鏡的畸變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牆體的畸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不仔細觀察幾乎不可見。

總體來說,LUMIX S PRO 16-35mm F4對畸變的控制還是不錯,拍攝視頻時我們可多加注意(16:9的情況下16mm畸變會減弱),而在圖片拍攝中,只需一定的後期處理就能消除。


005 紫邊及色散

先進的鍍膜技術使得LUMIX S PRO 16-35mm F4有著不錯的抗眩光及防鬼影能力,即使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直面強光。

16mm端在F4光圈全開的情況下,會有輕微的紫邊及色散,收縮到F5.6會有明顯改善。在35mm端時情況基本等同16mm端,但F4全開時情況會稍好一點。


006 色彩表現

LUMIX S PRO 16-35mm F4鏡頭本身色彩偏中性,對於暖色系會有比較明快的表現,同時灰度過度明確,非常適合風光等題材的拍攝。


LUMIXS PRO 16-35mm F4作為一枚超廣角鏡頭,輕量級的鏡身加上不錯的光學素質,以及迅速的對焦和防塵防水滴設計,讓其很適合視頻和戶外使用。


樣片:





相關焦點

  • 松下 LUMIX S PRO 70-200mm F4 I.O.S上手玩
    松下在自己的第一批L口鏡頭裡加入了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顯然,這一焦段不可或缺,而松下,也必然盡心設計!這在同焦段F4鏡頭裡面,個頭是比較大的。松下這樣的設計,顯然是以追求畫質為本。
  • DxOMark公布松下LUMIX S 24-105mm F4鏡頭評測結果
    鏡頭採用16片鏡片,包括1枚極超低色散(ED)鏡片、2枚超低色散(ED)鏡片,2枚非球面鏡片和2枚非球面ED鏡片,共10組。S系列變焦採用直線電機自動對焦,最近的對焦距離為0.3米(11.81英寸),有效放大率為0.5倍。
  • 松下LUMIX S 24-105mm F4快評:這是一支能AF的電影鏡頭
    在松下正式發布全幅微單當天,愛活網已經拿到S1機身以及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鏡頭。
  • lumix s1實戰分享,牛逼譁啦啦!!
    片首福利,關注公眾號,回復「s1測試視頻」,可得到lumix s1 vlog模式在不同曝光不同iso下的測試視頻!!!
  • 松下Lumix S5全畫幅無反完整規格參數洩露!
    松下入門級全幅無反Lumix S5規格參數曝光】松下即將發布的lumix S5全畫幅入門級無反相機規格參數全曝光,不知道各位對這款機器是否滿意呢?你覺得它值多少錢?支持機內五軸防抖,可提供五檔防抖補償;14+動態範圍(V-Log下);236萬像素120fps刷新率EVF;3英寸184萬點可翻折觸控背屏;對比度檢測DFD對焦系統;-6 - 20ev對焦檢測範圍;雙SD卡槽設計(有一個支持UHS-II);內置WIFi、 藍牙;配備了HDMI、 Type-C以及3.5mm耳機和收音接口;2200mAh, 16Wh
  • 松下LUMIX S5相機規格曝光
    (可實現6.5級防抖補償效果)ISO範圍:50-204800連拍速度:7張/秒(AF-S、MF)、5張/秒(AF-C)快門速度:1/8000-60s閃光同步速度:1/250s顯示屏:3英寸184萬畫點TFT LCD可翻轉觸控螢幕取景器:236萬畫點OLED電子取景器(100%視野率、0.74x放大倍率、120fps刷新率
  • 索尼FE 16-35mm GM和FE 12-24mm f4 G兩枚鏡頭上手體驗
    【索尼FE 16-35mm GM和FE 12-24mm f4 G兩枚鏡頭上手體驗】索尼如期發布了FE 16-35mm f2.8 GM和FE 12-24mm f4 G兩枚鏡頭,索尼的新鏡上手究竟是個什麼感覺呢?
  • 松下Lumix S 70-300mm 鏡頭正式發布
    松下Lumix S 70-300mm 鏡頭正式發布】具備微距能力,售價997.99美元,約折合人民幣6400元。新頭採用11組17片光學結構,其中包含2枚ED鏡片、1枚UED鏡片和1枚UHR鏡片,最近對焦距離0.54m(70mm),長焦端則是0.74m (300mm,0.5x放大倍率),濾鏡接口77mm,尺寸φ84 x 148mm,重量790g。
  • 單評 | 松下10-25mm F1.7鏡頭測試
    畫幅18-35mm F1.8)。松下10-25mm F1.7的變焦環靠後,其變焦順暢,阻尼適中,操控性不錯。10-25mm F1.7是松下堆料的作品,其10mm(相對於35mm相機20mm)的廣角,比其他中焦大三元的24mm更有優勢。而且它採用了12組17片光學結構(其中包括多片特殊鏡片)。防滴濺設計讓其除了免受雨雪和沙塵侵害,在負10度時也可安全工作。如此不惜工本的設計和做工,必然在性能方面有優異表現。
  • L卡口再添新成員 松下推出16-35mm與70-200mm鏡頭
    松下於今日正式推出了兩款全新基於L-卡口系統的鏡頭,用於LUMIX S系列全畫幅無反相機,分別是其首支廣角變焦鏡頭LUMIXS PRO 16-35mm F4與第二支「大三元」鏡頭LUMIXS PRO 70-200mm F2.8 O.I.S.。
  • 長焦小炮 松下100-300mm F4.0-5.6鏡頭評測
    由於傳感器的特性以及長焦、超長焦鏡頭是M 4/3系統的優勢,開發出等效超過300mm、400mm的超長焦鏡頭還是比較容易的,100-300mm F4-5,6的35mm換算焦距為200-600mm。根據焦距要求,為專業用途鏡頭。松下 LUMIX G VARIO 100-300mm F4.0-5.6 II POWER O.I.S.
  • 松下LUMIX S5即將來襲!
    據消息人士爆料,松下將於9月份的第一周發布LUMIX S5入門級全畫幅無反相機。除了機身,松下或許還會同步推出L卡口鏡頭產品。
  • 松下LUMIX S 20-60mm F3.5-5.6上手玩
    這款鏡頭在35mm端時的表現同樣不錯,由於該鏡頭採用的是浮動光圈,在35mm的最大光圈為F4.4,從測試圖可知在35mm/F4.4時中心畫質超越了20mm/F3.5,在邊緣部分,雖然畫質也有下滑,但是暗角基本上已經消失。
  • 帶上松下Lumix DMC-GX85去實戰(上)
    Lumix G 25mm F1.7鏡頭,ISO3200,快門1/500sec,光圈f/2.8,等效焦距50mm 在文中,我將和大家分享松下Lumix DMC-GX85在兩種不同環境下的拍攝體驗:一是在室內音樂節,另一個則在黃昏的沙灘上。
  • 帶上松下Lumix DMC-GX85去實戰(下)
    Lumix DMC-GX85在室內音樂節拍攝體驗,詳情請點擊帶上松下Lumix DMC-GX85去實戰(上)海灘的一天今天我來到金花園公園準備拍攝外景,拍攝工具還是松下GX85和松下12-35mm f/2.8鏡頭。
  • 奧林巴斯PRO系神鏡12-100mm初體驗
    ZD ED 12-100mm f4 IS PRO這支鏡頭的焦段等效於35mm畫幅的24-200mm焦段,這個焦段類似於「一鏡走天下」的焦段,廣角有24mm,人文有28mm、35mm、50mm,中長焦有200mm,可以應付旅遊拍攝的各種場景。
  • 松下 LUMIX S1H
    S1H亮點:採用2420萬像素的35mm全畫幅CMOS傳感器,可捕獲6K解析度機內錄製6K/24p(3
  • 單評 | 松下G9視頻拍攝
    因為天氣都差不多……雖說是到了攝影必須打卡之地,但因為天氣原因,看到的也是重慶這種霧蒙蒙的景象,當然我們除了照片還是要拍視頻的~~~ ▼ G9 4K視頻樣片  如果你也上手體驗過松下相機的話,你也會像我一樣去想一個問題:為啥其他廠家就不能好好學學?
  • | 松下LUMIX G9行攝川西
    焦距:16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32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在這裡除了遊客,更多的是虔誠的藏傳佛教的信徒們和佛學院裡的僧侶焦距: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20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當然我到這裡不光是為了感受色達佛學院震撼的建築場景,更多的是來體驗松下
  • 索尼三劍客變焦超廣鏡頭FE 16-35mm F4 ZA解析
    一個好的系統,自然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對索尼來說,E卡口目前有索尼A7RII領銜的全畫幅機身,鏡頭方面則有完備的索尼三劍客陣容——即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FE 70-200mm F4 G OSS,覆蓋最常用焦距範圍的3款F4恆定光圈防抖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