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胖子愛看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警匪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金字招牌。「盡皆過火,儘是癲狂」是西方電影人對東方類型片最高的讚譽與妥帖形容。但《無間道》之後,香港電影因為各種眾所周知的原因,漸漸失去了活力與創新的動力。
毫不遮掩地偷師世界電影的韓國電影人們,見識過港片在審美與商業上的高效後,自然而然地繼承衣缽,通過多年努力,上演了「後浪拍死前浪」的逆襲。2013年,由李政宰、崔岷植、 黃政民三大韓國頂級男神出演的《新世界》橫空出世,至今在國內影評網站上保持著驚人的8.8分。
《新世界》的故事不算新鮮,借用了《無間道》的概念,但在動作戲、劇情方面卻更為「過火癲狂」,有著韓國電影特有的「血性」和「誇張」,將人性深處的動物性渲染到了令人膽寒的地步。
其實分拆看來,《新世界》就是把港片元素作為核心基底,在外層包裹上好萊塢特效與鏡頭語言,但韓國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落地化」處理。
即將他國電影元素移植、融合進入韓國文化體系,一邊以「奇觀」徵服國內市場,同時輸出到全世界,讓國外影迷看到熟悉的類型元素,也體驗韓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不得不說,韓國電影人的適應能力超強,將拿來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新世界》在中國影迷心中封神7年之後,李政宰和黃政民兩位男神再次聯袂,新片《從邪惡中拯救我》一上線就「炸」了。
當世界電影市場還在被迫「沉睡」時,韓國電影市場率先重啟。多部大片接連上映。而《從邪惡中拯救我》上映首日便吸引超過34萬名的觀影人數,一舉奪得韓國電影周票房冠軍。此後,影片越戰越勇,連續20多天穩坐票房冠軍席位,又創下今年最長的連續票房冠軍紀錄。
影片更在「釜日電影獎」入圍名單當中,強勢問鼎六項大獎。其中,兩位男神黃政民與李政宰通過本片雙雙入圍,將共同角逐影帝桂冠。
目前,該片上線流媒體後,內地影迷也給出了7.5的高分。得分雖然還有可能下滑,但作為一部商業大片來說,它覺得對得起觀眾付出的時間。
這就是頂級實力派演員與商業大片的魅力。當然,羅馬並非一天建成。《從邪惡中拯救我》的導演洪元燦「師從」韓國商業大導羅泓軫。
羅泓軫是不少內地資深影迷的「心頭肉」。在憑藉《哭聲》封神歐美影壇之前,他的《追擊者》、《黃海》早就是繼《老男孩》之後,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反」類型片神作。
觀眾順著類型片套路去觀看,卻每每走到劇情岔路口時,被羅泓軫欺騙,刷新了對於同類型電影的認知。
而他的「徒弟」,出自羅泓軫製作小組的洪元燦,這次在《從邪惡中拯救我》中施展的電影技巧,其實並非有多高明,只是對於羅泓軫電影類型的再次「反類型」而已。
《從邪惡中拯救我》全片不過108分鐘,掐去頭尾字幕,正片可能只有100分鐘左右。在時間上做減法是導演洪元燦最聰明的地方。因為影片其實沒有多少新意,在主題上也不夠宏大,其對於細節處的刻畫肯定比不少大師級的羅泓軫,所以影片撐不起太長的敘事時間。
100分鐘時長和早期港片類似,追求高強度的戲劇性衝擊,幕與幕之間不給太多深入人性的文戲,全是推進敘事的「強事件」,不給觀眾思考的時間。
男主角仁南(黃政民 飾)是亡命天涯的殺手,剛剛在日本幹完最後一票「生意」,準備金盆洗手,遠遁異鄉他國,過完無聊一生。
可就在一切都準備妥當時,他接到了來自泰國的電話。前女友被殺,他們兩人的孩子被綁架,朝夕不保。前女友的關係線引出了仁南離開韓國,在日本成為「浪人殺手」的原因。他原本是服從國家命令的特工,因為內鬥,整個組織被犧牲,他只能逃出國內,隱姓埋名。
他是一個有著輝煌過去,但被核心權力流放的失落者。為了「贖罪」,他遠赴泰國,踏上了復仇尋女的危險之路,卻不知想從邪惡中拯救自我,需要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殺手需要冷血,而父親的重擔卻喚醒了他的心,有了牽掛,就多了命門,結果可想而知。
他一邊要也泰國的龐大隱秘勢力暗中較量,還要躲避另一個仇人,他殺害的日本大佬的弟弟、「屠夫」雷(李政宰 飾)的絕命追殺。
影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仁南在與泰國勢力鬥智鬥勇時,強勢蠻橫的雷往往作為「第三方」神兵天降,殺得雙方都措手不及。
綁架小孩的泰國組織,想要救女兒的仁南,為哥哥報仇的雷,形成了互文「第三方」,相互制約對抗的「三角關係」,從而擠壓出源源不斷的矛盾衝突,一個又一個劇情高潮,都在三者之間的關係中引爆延續,直到最後的你死我亡。
男主角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又成為了他人想要完成的任務。追殺目標時,自己也成為了目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似人人都想當黃雀,其實最後都成為了螳螂,而觀眾以為自己有「上帝視角」,可以斷定角色生死,但最終也被導演的敘事技巧所欺騙,從中得到劇情反轉的娛樂。
《從邪惡中拯救我》的這一敘事手法,其實就是《追擊者》與《黃海》的疊加與拆分。
你絕對能從故事中發現《黃海》和《追擊者》裡,同為男主角的命運走勢,那些劇情障礙的設置以及人物內心轉折,包括「大叔與小女孩」的配置,都是洪元燦對於羅泓軫電影手法的一種借鑑和試圖更新。
除了劇情,《從邪惡中拯救我》最具話題性的地方就是雙雄男主李政宰與黃政民的同臺。
很多影迷都將兩人的關係看作《新世界》的延伸。《新世界》中,黃政民是大哥,性格外露,但內心其實殘忍無比。
李政宰是「小弟」,性格內向,看似堅韌,但其實有著懦弱的一面。小弟從一開始就背叛大哥,但大哥看透不說透,最後居然禪讓一切,把背叛者推上了最高位。
複雜的兄弟情是韓國電影對於港片雙雄模式的又一大創新。到了《從邪惡中拯救我》,兩位男神的關係「反轉」,李政宰飾演嗜血殘暴、心狠手辣的幫派人物,因為執念對黃政民展開了天涯海角的搏命追殺。
影中,黃政民的角色處於主要視角,這正好與《新世界》的視角調轉,其角色更為掙扎,從殺手到父親,內心層次豐富,轉變也更為明顯。在多個角色之間來回切換,黃政民的角色無疑更能吸引眼球。
而李政宰這次「綠葉襯了火花」,其角色出場極為耀眼,但其實功能性大於塑造性,人物沒有弧光轉折,僅僅是推進劇情,豐富黃政民角色的「配角」。
如果兩人在最後關頭,為了各自的目的,暫時聯合擊退泰國組織,這就是典型的港片雙雄模式,但洪元燦顯然不想模仿的太明顯,因為他在片中給予了另一位配角更多發揮和解讀的空間,是影片中為數不多的新鮮點。
在兩位男神亡命搏殺之時,樸正民飾演的跨性別角色裕,其實更具看點。裕是從韓國來泰國「討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他希望賺錢後,給自己一個完整的性別身份。
他卡在兩性之間,被他人視作「玩物」和「演員」。這是他賺錢的面具,但對於家人和自己,他希望脫下面具生活。仁南在泰國救女兒時,裕作為嚮導,幫助劇情推進,他在完成功能性的同時,還有自己完整的人物弧光。
因為到了片尾,影片中一直隱射的「同胞相殘」,「同胞相欺」,「同胞相殺」,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救贖。
對於仁南來說,他兌現了承諾,同胞情義得到了升華。同時他又兼具了父親和母親的身份,幫助同袍的子女過上安全的生活。
這與一開始,影片中塑造的那些面目可憎的韓國角色,無疑「順眼」太多。但這個善良又正派的角色卻是一個連「自我認同」都還未完整的人,也許拯救同胞,才能在邪惡中拯救自己吧。
如此看來,契合主題的兩位角色只有裕和仁南兩人,「救人才能救己」,「從邪惡中拯救我」的主題在他們兩人身上得以體現。
所以,在兩大男神之外,導演給了更多私心在樸正民飾演的裕身上。無論是影片中的「異鄉人情懷」,「流放者悲劇」,這些時代、社會與命運的「他者」,都在裕身上得到了呈現,以及最溫情的落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是時候借鑑韓國電影的成功,承認自己的不足,來一次「後來者居上」的逆襲了。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