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了,一晃我們在家呆了快一年了。這個倒黴的年份終於要過去了,好開森。最新一季的奇葩說,主題是「是否願意重啟你的2020」,我的論點是,不要不要不要。這重啟也是未知呀,還不知道要出啥么蛾子呢,趕緊過去吧。
在家時間長了,做飯,養花,種菜的時間就多了,看youtube的時間也就多了。先來回顧一下去年喜歡的那些youtuber,這一年下來,有的依然喜歡,有的慢慢放棄了。
我喜歡的youtuber
小高姐依然喜歡,不過現在只是偶爾看看。覺得她的有些方法,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原料複雜,步驟複雜,成功率不是特別高。
坤哥玩花卉,依然很喜歡,可惜youtube不怎麼更新了,現在只能轉戰國內的視頻網站看了。
美麗的江邊小城,美麗姐姐不更新youtube了,我也只好放棄她了。
曼食慢語,不知道在忙啥,更新非常非常的慢,我也只好放棄她了。
美食作家王剛,因為他做的飯一點也不家常,當初也就是過過眼癮,很少看了。
回顧完過去,作為一個吃貨,先來說說我的新晉youtube美食頻道。
第一個是「家常菜日記」,專業大廚做家常菜。跟王剛不同,他用簡單的食材,家常的炊具,專業的手法,做家常的菜。幹活利索,刀法精準,做菜的同時,還會說一些小竅門,深得我心。就是說話速度有點快,我家老大聽著費勁,給他做聽力測試不錯
他的視頻很多,最開始的視頻還用專業灶,現在已經改成家庭炊具了,用心良苦呀。每次不知道吃啥的時候,就刷刷他的視頻,總會有靈感。跟著他學了好幾道拿手菜,只要他持續更新,我就會持續關注
專業麵點師耿飈,視頻都是用家常的方法,家常的廚具,專業的手法教大家做面點,跟上面的廚師一樣,還會傳授一些專業的小技巧。
看他做面點,真是一種享受,有條不紊,乾淨利索。看了他的視頻,我才知道韭菜盒子的面要半燙麵,皮要擀成橢圓形;包子要先包再發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褶子。。。,就憑這些,我就給他點讚 跟他學的面點很多,韭菜盒子,奶黃包,蔥油大餅,北京糖火燒,芝麻醬燒餅。。。可惜現在他好像更多的時間忙著線下的店,更新越來越慢了。
大大大瓊,喜歡她做的西點。說話聲音跟小高姐一樣,娓娓道來,不緊不慢,我喜歡的風格。她的材料都比較簡單,步驟也不多,說話也是言簡意賅,重點突出,沒啥廢話。
她的視頻也很豐富,疫情期間,不想出去蛋糕店買,也不想在網上買,就跟著她在家折騰。現在麵包,蛋糕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定製,好有成就感,自己都覺得自己牛了 最近發現她用的碗跟我是同款,案板也一樣,心有戚戚兮的感腳
愛烘培的考拉姐姐,非常有親和力,就像鄰家小妹一樣。做的東西比較專業,各種中西式甜點,不過因為專業,所以材料比較多,有時候家裡很難湊齊。
她的視頻我基本以參考為主。我的奶酪棒,奶酪排包,豆沙(紫薯)土司,都是跟她學的,非常成功。
西安李姐。沒辦法,老鄉做的就是愛看。一口西安話聽著就親切。幹活乾淨利索,不拖泥帶水的。她做的主要是家常菜和麵食。
我主要看她做的家鄉美食,除了跟著學習,更多的是解饞和去鄉愁。喜歡油潑扯麵,涼皮,甑糕和籠籠肉夾饃,等等的陝西美食的朋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美味小舍,更像是農家菜合集,很親切的老家親戚的感覺。
這些美食好像不是她一個人做的,收錄了好些人的作品。我一般醃菜,醬菜都看她的視頻,操作簡單,味道地道。今年跟著她的視頻學會了醃蘿蔔乾,還做了杏脯,解決我家杏樹大豐收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今年關注的美食頻道,這一年中西餐水平都得到了精進,還學會了醃泡菜,醃蘿蔔乾,酒釀,製作杏脯,滿滿的收穫。
今年除了美食,還喜歡上了收納,清潔,DIY等等家居頻道,下期分享一下我的家居頻道。大家有什麼喜歡的也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