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公關危機爆發遭百萬Youtuber圍剿

2020-12-21 十輪網

顯示晶片龍頭Nvidia上周引爆公關危機後,引來多位用戶破百萬的評測Youtuber圍攻,今天事主Harware Unboxed表示,已經收到Nvidia道歉信,並收回之前「不給評測」的聲明。

長久以來,廠商、消費者和評測型youtuber(達人、開箱、專業評測、購物心得)之間,就存在一些曖昧的空間。廠商會「出借」新產品,給這些創作者,讓他們去寫心得,提供給消費者參考,大多數情況下,這都不能算是「業配」,因為是用「借」的。

可是借東西,什麼時候要還?這就留下一個曖昧不明的空間,讓廠商跟創作者自己去跳恰恰。然而Nvidia卻在上周大膽地挑戰了這個曖昧尺度,不料卻引爆了一場公關危機。

知名的評測團隊Hardware Unboxed(簡稱HU),在12月11日於Twitter上公布了一則Nvidia的信件,內文大意是,由於HU在之前幾次評測視頻中,總是貶抑Nvidia近年來主打的「光線關注」(ray tracing)功能,「顯然你們的團隊,在這方面與我們的觀點不同。」因此Nvidia決定不再提供顯卡給他們做評測。

信件最後,Nvidia全球公關總監Brian Dell Rizzo烙下一句,「我們很願意重新討論你們的編輯方向是否要做出改變。」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全球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廠商本來就沒有義務提供「借測」,有人則認為Nvidia一家獨大了這些年,越來越蠻橫。這場公關危機的野火,在多位百萬級的youtuber的東風助陣下,迅速燒向Nvidia本營。

擁有300萬訂閱的JayzTwoCents很快發出一則談話視頻,題名為「NVIDIA,這次真的太過分了」,他在視頻中指出,Nvidia一直有一套「黑名單系統」,如果曾經批評過他們最新技術的youtuber,就沒有機會提前拿到借測顯卡。同時,這份黑名單會分享給其他製造商,像是華碩、技嘉和微星等,如果這些廠商要提供「借測」顯卡給黑名單上的創作者,Nvidia就會介入關切。

「在我發布Nvidia產品相關的評測後,哪怕只有一兩句不合他們期望的,立刻就有電話來了。」Jayz表示,這種事發生過不只一次,這就是Nvidia的風格。

隨後,堪稱是全球人氣最高的3C評測youtuber Linus Tech Tips,也打開直播炮轟Nvidia。

「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很難過的一天。」Linus表示,這封信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它不但毀了Nvidia的形象,同時也傷害了觀眾對於評測者的信任。「過去我曾經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替Nvidia辯護,但這次是你們自己決定要當一隻邪惡的綠色怪物。」

這個世界是很殘酷的,HU的訂閱數是68萬,在這巨大的戰場上是相對渺小的,但是在收到兩名大佬的力挺後,Nvidia也不得不低頭。HU在12月13日發文表示,已經收到Nvidia的道歉信,並承諾雙方一切合作如前,替這波公關危機暫時止血。

BIG NEWSI just received an email from Nvidia apologizing for the previous email & they』ve now walked everything back.This thing has been a roller coaster ride over the past few days. I』d like to thank everyone who supported us, obviously a huge thank you to@linusgsebastian—Hardware Unboxed (@HardwareUnboxed)December 12, 2020

關於「借測」這檔事

你可能會想問,「如果不想被廠商限制,那就自己買來測啊?」

先不說一張高端顯卡動輒四、五萬新臺幣的費用問題,在百家爭鳴的評測戰場,你會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第十個評測,但誰想看第14個評測的視頻呢?廠商通常會在開賣前幾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前就提供借測,然後約定公開評測結果的日期以示公平。如果你不在借測名單內,很抱歉,你的評測視頻大概要比別人慢2個月,而且前提是你要買得到才行。

一張顯卡已經很累人,如果你想比較多張顯卡怎麼辦?因此,能拿到廠商提供的借測產品,對於創作者來說是最佳解。這也就帶來第二個問題:「拿人手短,這樣的評測可信嗎?」

大部分時候,除非廠商冠名贊助,否則多數評測者都會儘量保持中立,以免流失觀眾,畢竟評測的人這麼多,大家都說差的東西,你自己鼓掌叫好,馬上就會引來戰火。

對廠商來說,評測者越中立、越有公信力,自然也就有較好的宣傳效果,能夠在產品上市時就獲得曝光,雙方保持著這樣的平衡關係,是目前互相最有利的方式。

當然不可否認,通常評測者不會對「借測」的產品給出太糟糕的評價,而是在不傷感情,又不失客觀的情況下,用一些委婉的說法來表達,像是,「可能對於某些用戶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產品。」

在這起事件中,最諷刺的是,Nvidia官網上還留著HU給他們的評價:「Extremely impressive」。

截至發稿為止,Nvidia已經道歉,HU在最新的評測視頻中,也加上了光追效果的測試,為了皇城內的和氣著想,看來雙方都不希望這把火再燒下去,但Nvidia在這次事件中無疑自損最重,不僅被披露嘗試壓制不同想法的創作,苦心主打的「光追功能」,到底對消費者有沒有用,反而成了討論的一大焦點。

(圖片來源:Nvidia)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危機公關?這三大刷屏級公關案例告訴你!
    作者狂人 | 公關狂人 (ID:PR-MEN)如何做好危機公關,一直是企業十分頭痛的問題。今天狂人就精選了2018上半年三個刷屏級公關事件,盡情來看吧!大家都知道,由產品或者公司行為引發的,涉及政府政策、政府輿論導向、公眾安全、極端宗教勢力、分裂主義政策性內容的負面信息,都被視為最高級別的危機公關,觸及紅線。然而如此危機之下,萬豪的公關卻依然沒有保持該有的底線,那麼最終給酒店名譽帶來損害也是活該!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萬豪酒店作為區區外企,不知是不是吃了豹子膽,竟企圖分裂中國,必須嚴厲制裁,不然何以平民憤?
  • 客戶找了這家公關公司之後,危機公關變公關危機,好日子也到頭了
    國產職場劇又又雙叒叕地來了,繼禍害了房地產業、建築業和新媒體業後,它將矛頭指向了公關行業。廣大公關小姐從業人員吐槽劇情我們就不再重複了,冷眼君嘗試換個角度,從甲方——達琳傳播服務過的客戶爸爸的角度,看看《完美關係》中危機公關專家衛哲和女主江達琳通力合作,如何拿著甲方的錢跟甲方對著幹,把甲方搞人財兩空、家庭破碎,將危機公關處理成公關危機的奇妙冒險之旅。
  • 危機公關,如何避免「越洗越黑」?
    如此一邊倒的公眾輿論其實非常罕見,「黑聯想」仿佛變成了一場網絡聯歡會,聯想公關的任何「洗白」言論,都會激起網民應激性的反對, 頗具有娛樂至死的精神。面對爆發的輿情,首次危機公關是關鍵。如果第一次沒做好,極有可能放大輿情,越描越黑。除了聯想,不久前的視覺中國「黑洞門」和奔馳「漏油門」的危機公關也是一樣。
  • 公關知識:危機公關處理態度決定公關危機成敗
    面對危機公關時,當事人態度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又有哪些態度和注意事項呢?小編來分析一下1,反映快慢是一種態度,可翻譯為:對用戶利益在乎不在乎,公司行事作風是積極還是慵懶,散漫。3,真實闡述事情原委是一種態度,網絡公關這背後是真誠與否的問題,比如滴滴打人事件中,滴滴公布了乘客司機雙方的溝通記錄,把評判權交給公眾,很多時候,歪曲假意,謠言止於事實。
  • 餓了麼危機公關翻車,美團卻圈粉,什麼才是真正的危機公關?
    雖然餓了麼的回覆符合危機公關的黃金時間段,在48小時內進行回復,也有具但餓了麼這篇回應中夾雜了過多的情感因素,可惜的是這種情感不是平臺本身的,而是有著強烈的道德綁架消費者的意味。一句「系統是死的」就讓平臺獨善其身。把球拋到了消費者手裡,然後用一句「將心比心」把消費者架在道德制高點。
  • 「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9月10日,一則探訪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危機爆發視頻拍攝者:看到他們的聲明刪掉了,但已經有很多媒體報導,還上了熱搜,成了經典公關案例。
  • 什麼是網絡危機公關?企業負面信息如何處理?
    如今,網際網路的作為媒體的傳播能力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種媒體,做好網絡公關勢在必行。但在網絡營銷實踐當中,企業會經常遇到危機公關的情況,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十分考驗企業危機公關處理的能力。網絡危機公關是指利用網際網路能對企業的相關品牌形象進行公關,儘可能的避免在搜索企業的相關人物與產品服務出現不良信息。
  • 餐飲品牌在處理危機時的公關智慧
    文/披雲黨建+近年來就餐飲品牌遭遇的公關危機不在少數,但是不難看出,大多數品牌在處理公關危機的時候已經非常熟悉社交媒體傳播屬性以及消費維權的意識,也在此基礎上大廠的公關部發揮了優於同行的公關智慧。以下,我們重點剖析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參與品牌在處理危機時的公關智慧。
  • 公關網絡的危機公關處理流程和意義
    網際網路中危機公關是企業和個人非常重要的,危機公關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緊迫性,企業應對危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處理好每一步,這樣才會讓企業更好的渡過危機。1,迅速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企業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後,對此進行分配工作,讓企業的領導人負責危機小組的管理,這樣對處理危機上有著很好的決定網絡公關性的指導。2.了解危機,對危機的源頭進行監測,讓源頭不在產生影響,迅速而準確地把握事態的發展,判明情況,確定危機事件的類型與特點,然後根據危機的類型來制定危機應對方案。
  • 五星酒店衛生黑幕:危機公關,有錯就要認
    問題曝光之後,危機才剛開始花總的曝光視頻,也許是酒店的噩夢。但曝光只是起點,危機來自於之後的,大眾情緒的爆發。引爆大眾情緒的,是訊息的傳播。如果傳播被遏止,只有少數人得到訊息,這些人再憤怒,也不會成為危機。但如果放任傳播,大眾的情緒會如洪流一般,不可逆轉的吞沒企業的聲音與形象。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 淺析肖戰危機公關的步步錯失
    提到危機公關,我們需要先對傳播學一個名詞有所了解,烏合之眾。所以在社會媒體資訊時代,信息大量傳播會導致情緒快速爆發,很容易出現「烏合之眾」現象,而名人更是容易會深陷輿論漩渦中,這時就需要危機公關。但是危機公關並不是簡單的一句賠禮道歉就可以渡過,它的作用是對大眾負面情緒進行疏導與快速阻斷。一個成功的危機公關甚至可以決定後續的輿論走向,而一個失敗的危機公關會讓事件滿盤皆輸。
  • 美劇《億萬》背後的真實故事:華爾街大鱷是如何從執法部門的圍剿中...
    對衝基金大佬史蒂芬·科恩逃過了執法部門的圍剿,於2018年重入江湖。 (資料圖/圖)退出江湖不易。1992年科恩創設了對衝基金SAC,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SAC有近1200位僱員,管理17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半數是科恩和他僱員的資產,年回報率高達30%、40%、50%,而且數年如此。業內人看了難免嫉恨,而且招來了執法部門,對SAC和科恩立案調查。
  • 餐飲行業品牌危機公關的重要性,有備才能無患
    被臥底、被差評、被曝光,食品安全衛生出現問題……在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餐飲企業一點的動靜都可以被無限的放大很多倍;餐飲人是如何應對層出不窮的公關危機?在問題發生後如何能將影響降到最低?一夜紅傳媒來告訴餐飲人應對公關危機的一些小技巧。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近些年各類企業危機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網友吐槽危機公關已成習慣。去年有萬豪酒店事件、「華大癌變門」、滴滴事件、「自如」事件當然還有D&G的「NOT ME」危機公關,今年也有權健、波音、咪蒙紛紛遭殃。公關危機曝出得越來越頻繁,而網絡輿情的影響也愈加嚴重。難怪近期,美國普朗克中心在對公關人士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三成的公關人士在工作中感到緊張和壓力。
  • 完美關係之危機公關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完美關係》,看了名字不知道是什麼類型的電視劇,懷著好奇心開始了試試看,看了之後不光是俊男靚女的技藝精湛的演員的表演,更多的是闡述了一些怎樣處理危機。是一部講述面對危機怎麼處理,做好危機公關的濃縮生活電視劇。
  • 肖戰危機公關之戰-薛丁格的貓
    截至5月11日,微博點讚量高達6百多萬,評論轉發也都分別有百萬+的數據,而且從評論內容看,不是水軍硬撐的虛假繁榮,大多是活躍忠實粉絲的真情實感發言,不愧被稱為頂級流量。目前除了比較極端的直接利益損失方(AO3內地用戶)的「肖戰恥辱論」和肖戰粉絲的「哥哥無辜論」,對事件關注的普遍路人觀點也比較傾向於肖戰以及其團隊在危機發生後「不作為」,對於粉絲行為約束不當,側面推動了事件的發酵,甚至升級為對肖戰黑歷史的挖掘和討伐。從危機公關的結果來看,肖戰團隊沒能把握住整體輿論的天平。
  • 不作不死,三星「爆炸門」危機公關成公關界反面教材?
    除了產品本身的問題之外,三星在 「爆炸門」事件爆發之後的危機公關讓人指摘不已,備受詬病。從8月24日發生首起爆炸以來,三星起初認為是用戶操作不當引起爆炸,態度十分強硬,到後來態度軟化,啟動全球置換計劃卻拒絕更換國行版Note7,直至10月10日,三星Note7才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停產。  在調查過程中,三星不斷否認產品本身有問題,結果一邊否認卻一邊爆炸不斷。
  • MICE| 2018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
    回顧剛過去的2018年,公關界算得上熱鬧非凡,各類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公關公司也來湊個熱鬧。梅花網MICE依據負面事件傳播度、影響力以及危機公關失誤程度整理出2018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大家一起看看吧~ PS:各危機公關事件以時間順序排列,排名不分大小。
  • 危機公關這樣做就對了!
    這個節目不但被戲稱為「廣告人的春晚」,也是無數公關人心中的「劫」——一旦企業上榜,就意味著數不清的無眠之夜、寫不完的道歉稿件、跑不完的公關活動...危機公關最能折射出一家企業的專業能力和價值觀,態度曖昧不明、表達過於高傲,找藉口混淆視聽等行為很難讓大家「買帳」,只有找準矛盾的中心、問題的關鍵並給出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才能平復受眾的怒火。
  • 奔馳維權事件對餐飲危機公關啟示:越大牌越不能強勢!
    危機公關切忌愚蠢、傲慢、沉默輿情控制在前危機公關在後,用最少的錢來降低風險,這是餐飲品牌最需要的。最近頻繁刷屏的「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終於告一段落,車主已經與涉事4s店籤署《諒解協議書》。這場持續刷屏將近一周,獲得了四億多人次關注的社會事件,也暴露了奔馳整個公關策略的巨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