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朝發暮落,不嘆舜華

2020-12-24 我是阿瑤哦

王天台6號尼姑庵的後門是我小時候的一個結。打開後門是一個有趣和冒險的世界–北固山。大人說老虎和北固山上有野豬,院子裡一些不穩定的成年人會嚇到小孩子,尤其是當小孩子晚上吵鬧或哭泣時,他們會拽著孩子,打開後門,指著外面黑暗的地方說:「再鬧就把你關到門外去!」是一個奇妙的舉動,沒有孩子敢繼續挑戰。老虎在北固山頂部奔跑和追逐的場景不止一次出現在我的夢中,這讓我在筋疲力盡中汗流浹背。這一定是我大腦皮層上的一道深深的劃痕。

在光天化日之下,情況就不同了。打開後門,打開多彩的世界和蓬勃自然氣息的擁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尼姑桂貞的花園。在花園周圍種了一棵茂密的木槿樹做籬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寒冬臘月,他們幾乎一年四季都在開花,而且從未停止過。當入夏盛開時,花籬看起來像一個粉紫色雲霞,覆蓋著秘密花園。木槿確實比普通的竹籬更富有詩意和浪漫。

木槿的花期確實很長,從到連續開放。事實上木槿花生命卻只有一天,他開,第二天枯萎。小時候覺得他們從未枯萎,但沒有仔細觀察他們,相反,木槿花沒有同時開花和枯萎,而是按順序打開,在這麼長的花期裡,接踵而至。木槿在韓國中被稱為「無窮花」,這意味著他可以持續不斷地開花,他蘊含著世代相傳的意蘊,被譽為韓國的國花。在北美,木槿花又叫「沙漠玫瑰」,非常大氣,凌厲的名字來源於他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氣候和貧瘠的環境中,即使在乾旱的沙土中,木槿也能頑強地生長,創造出美麗的風景。

木槿是樸素植物的一種,在農村經常見到。雖然不是名花,卻有一種自然而簡單的和素婉之美。在《詩經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這個順化是木槿花。有一個女孩和我坐在同一輛車裡,她的臉像一張張開的木槿花。女孩的臉應該是粉紅色的,甜美而害羞,就像木槿花盛開的花瓣。

雨後木槿花尤其是美麗動人。木槿花的形狀像一個酒杯和一個小碗,因此有人把他叫做「大碗花」,圖像就是圖像,一些粗俗的名字卻破壞了木槿清新美麗的氣質。木槿的淺黃色花蕊很厚,雨後,花盆裡的盛滿露珠就像一個粉紅色和紫色的玉碗,上面滾動著水晶玻璃珠,我經常忍不住採花回家欣賞,或者折枝編成花冠,回家給姐姐戴上,然後我們一起演戲唱歌。

木槿的好處不僅僅是圍欄。尼姑桂貞種植木槿作為圍欄,因此他還有其他用途。木槿的花可以當蔬菜吃,這是我們的貞教。因為這朵花是她種的,我們不能大量採摘,這是規矩,只有當桂貞被選中並分發給我們時,他才是合法的。媽媽用木槿花瓣和花蕾來煮豆腐羹給我們吃,或者煮粥,非常美味。吃木槿最常見的方法是用平底鍋煎麵條,但這種方法耗油太多,那時候植物油和寶寶金水一樣貴,我們怎麼能煎著吃呢?桂貞的第二個用途是洗頭。令人驚訝的是木槿葉子堪比護髮素,在沒有護髮素的那些日子裡,聰明的女人們仍然有護髮服務奇方:她們洗了木槿葉子,然後加鹽擦掉果汁,冷卻後,過濾掉葉子,剩下的木槿葉湯汁又粘又厚,是最原始最自然的護髮素!用這個湯汁洗過的頭髮烏黑光滑自然,甚至連髮夾都很難握住。桂貞的頭髮很長,掛在膝蓋以上,通常捲成髮髻,雖然頭髮的數量相對較少,但在院子裡梳頭時,她從不亂蓬亂,木槿護髮素的信用額是多少!

簡單、優雅、堅韌的木槿,花語就是「溫柔的堅持」,不管天氣多大,風大,木槿花都會準時在安之若素打開並致謝,雖然沒有什麼奇怪的香味,但風中似乎有淡淡的清香。在中國文學史上,芙蓉花也有其影子。從《詩經》到唐代以前,對木槿的欣賞是積極的、積極的、美麗的。唐代是一座風水嶺,對木槿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到了唐代,開始出現了從其他角度書寫的詞語,如孟郊中的《孟冬野集審交》中的「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由於木槿花在早晚的特點,詩人們用他來描述多變的人心。在劉琦丁在《詠木槿樹題武進文明府廳》中說,「物情良可見,人事不勝悲,莫恃朝榮好,君看暮落時」也是一種帶有悲觀和發人深省的諷刺語氣。《槿花》:李商隱的《槿花》:「風露悽悽秋景繁,可憐榮落在黃昏。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豔莫保恩」更加悽涼和悲傷,充滿了嘆息和憐憫紅顏易衰。相反,唐代有一位女詩人薛濤,她的詩《朱槿花》也相對正能量,延續了前人對木槿花的良好吟唱。薛濤是一位傳奇女性,劉採春、魚玄機、李冶被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她的個人經歷也豐富多彩,她曾經愛上了唐朝的元稹和韋皋,可見,唐朝的文明風尚不是空談!當墜入愛河時,薛濤在DIY上用桃紅小寫字母寫詩,他一度成為一種時尚,後人紛紛模仿,稱之為「薛濤箋」,我想這個女人就是那個時代的名媛!

在我的無論如何,在我的心目中,木槿一直是樸素和美麗,安靜和平靜,他優雅地站在樹枝上,每一朵花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獨來獨往,不成簇。像蟬翼般纖細的花瓣,在烈日的薰陶下頑強地綻放,破碎的牆壁悄然打開,倒下。雖然看到晨曦開放,黃昏落幕,我們可以一個個走過眼觀和木槿花,綻放無盡,但是,他也是一種沉默難以堅持的,一種耐力並且很強。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雖然夏至已經過去,芙蓉花依然繁盛,讓木槿花陪我們度過這個艱難的夏天!

[雲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從《詩經》中走來的「舜華」木槿,應是蟬鳴半夏最美的小食光
    我們以花入饌的歷史,最早應該可以追逐到屈原的《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鮮花製作而成的美食與酒,古人雅稱之為花饌,與其說是取之為食,不如說是以花自喻,享受以花入食的美感,以及出塵脫俗的內心體驗。
  • 木槿:可能是最美的食材之一了
    花雖然燦爛,唯單朵花期極短,朝開暮落,每日都可得見滿地的落花。落花時花朵閉合、花色褪藍,幼時總隱約覺得和枝頭上開的旺盛的紫紅色花朵不是來自一處,直到小心扯開蜷縮的花瓣,看到裡面熟悉的蕊(後來得知名曰「單體雄蕊」)和花瓣基部的深色斑點,心裡才暗自確定了。父母誤以為木槿花是有毒的夾竹桃,告誡我不要去撿拾那些落在地上的碩大花朵,現在偶爾想來,還是會因為錯過了一道美味而嘆惋。
  • 第三百四十期 朝見花開暮見落 人生反覆亦相若
    記得在大學裡,聽教授講《詩經》: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鄭風·有女同車》)那與我同車的女子啊,一張粉嫩的笑臉就像盛開的木槿花,我們的馬車越來越快,快得要飛起來,她身上的佩玉叮噹作響,實在是美,她的美好品德我此生難忘!
  • 女詩人張文姬為什麼寫木槿詩?喜歡木槿花,就用詩歌去讚美它
    木槿花在特定的時節開放,也就具有了特定的物候意義,古人看到木槿花開,就像聽到蟬鳴叫一樣,自然而然地就知道夏至節氣到來了,所以在《淮南子》中就有「鹿角解,蟬始鳴,半夏至,木堇榮」的句子。《淮南子》中的「木堇」就是木槿,這是古人通過自然界中的特定現象而判斷節氣與時令的經驗積累,盛夏時節木槿花開放,也成了自然而然的常識。
  • 大韓民國國花----木槿
    四季手機號、微信號:18001425559公眾號:sijipenzai-最近好多花友詢問木槿花的資料,四季為大家搜羅了一下:木槿花花語  木槿花語:溫柔的堅持;堅韌,永恆美麗  木槿花朝開暮落木槿花語傳說的由來  傳說濮陽一帶流傳舜華、舜英、舜姬三位花神的故事由來已久,且越傳越神奇。其實她們原本是常見的木槿樹。
  • 小木槿—低調耐看的小家碧玉
    也有小驚喜,大概一個月前扦插的小木槿開花了!扦插的小木槿小木槿是我今年才入的品種,寄來時只是一顆幾根枝條的小苗,價格還不便宜,當時真是很用心的伺候著,從網上查養護方法,注意事項,一一對照養護,都說她喜水,就隔一天給一次水,生怕她缺水而亡。
  • 木槿花開:造訪楠木廳韓國國父金九在長沙的活動舊址
    木槿花開。七月的長沙酷熱來臨,日暮時分,造訪開福區連升街楠木廳六號,這裡曾經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在長沙的居住、活動舊址。金九,傳奇式人物,被譽為韓國國父,韓國著名獨立運動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主席。木槿花,韓國國花,具有溫柔的堅持和堅韌的象徵意義。
  • 《張鴻漸》:妻子方氏才是白頭到老的人,舜華離開,是最好的結局
    二、老婦人介紹說女子名叫舜華,她的父母已經去世,留下三姐妹,舜華是姐姐。當晚,張鴻漸坐在床上拿起桌子上一本《南華經注》讀,舜華這時走進來,她看著張鴻漸儀表不凡,心生愛慕,主動提出託付終身。張鴻漸非常慌亂,心底對舜華早覺喜愛,他說出實情,告訴舜華自己早已娶妻,還有一個兒子。舜華沒有生氣,反而稱讚他誠實。當晚,張鴻漸拉著舜華讓她留下來。二人便生活在了一起,舜華給張鴻漸很多銀子讓他盡興遊玩。一天張鴻漸遊玩回來,不見了莊子,他正疑惑不解時,老婦人突然出現,莊子也出現了。
  • 籬邊木槿
    籬邊木槿 發布時間:2013-06-20 11:02 作者:華野 編輯:胡成冞 瀏覽:0次 站在籬邊的木槿對前來送行的蘭花、芍藥、百合、茉莉們說:過此邊界就是秋風秋露秋霜的領地了姊妹們,留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