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奸臣高俅權力極大,為什麼卻怕開封府的官員

2020-12-28 騰訊網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奸臣,林衝的人生就是被他給毀了的。這也沒辦法,高俅權力太大了,是朝廷的太尉,是掌管兵權的。但是,這也是相對的,在朝廷之上,權力比高俅還大的大臣,還有很多,比如開封府的主管官員,按照宋朝的叫法,叫開封府府尹。

粗看之下,似乎是一個知府而已,其實並不是。按照品級來劃分的話,是正一品,地位比高俅高得多。而且高俅非常怕得罪開封府的府尹。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在宋朝本身重文輕武,高俅不過是因為一點小本事才得了恩寵,當了太尉,具體幾品不知道,在宋朝能當開封府尹的都是皇儲或者親王,具體管事的只是代理府尹,不是自己人根本當不上,就跟清朝九門提督一樣,惹不起!

所以,給高俅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跟開封府尹作對,高俅雖是皇帝的紅人,但僅僅是紅人而已,開封府尹歷來都是皇帝的心腹,宋朝的每一個儲君都要先在開封府任職歷練才能登基,這樣開封府就算是皇帝的第二個家,你高俅再牛,敢跟皇帝的家人作對嗎?肯定不敢。

所以,開封府尹要輕罰林衝的時候,在一旁的高俅都不敢做聲,反而害怕開封府尹到皇帝跟前參他一本。畢竟,自己做的這件沒良心的事,是見不得陽光的。

相關焦點

  • 《水滸傳》裡開封府尹保下林衝性命,他難道不怕得罪高俅嗎?
    從《水滸傳》原文來看,乍看像是開封府孔目官孫佛兒,為人仗義,看到林衝無罪受冤,因此在開封府尹面前仗義執言,而被其言語所激的開封府尹也便強硬起來,最終將死罪改成了流放。高俅想讓林衝死,但開封府尹偏偏讓他活,那麼問題就來了,開封府尹為啥敢跟高俅叫板呢?
  • 開封府尹敢輕判林衝,只判個發配之罪,為何他不怕得罪太尉高俅?
    宋朝是法治社會,依法治國,開封府尹依法斷案,量刑適當,有什麼可怕的?《水滸傳》第七回,高俅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了林衝嬌妻,調戲人家,被林衝暴揍。高衙內喜歡而不得,患上相思病,高俅的馬仔陸虞侯得知後設下圈套陷害林衝。叫人扮成賣寶刀者引誘林衝買下寶刀,再讓人叫林衝到高俅那裡品鑑他的寶刀。
  • 其實,我們都錯怪了高俅
    編者按:高俅,因名著《水滸傳》而臭名昭著的一個歷史人物,在正史上,卻並非奸臣。國人對於忠奸善惡的判斷,很容易受到一些民間演義、社會輿論的影響。所以說,讀史明智,我們都需要一雙慧眼。《水滸傳》中,誰是人生贏家?梁山108將中絕大部分肯定不是,田虎、王慶、方臘這幾位被滅的大佬,以及祝氏三傑、曾家五虎這種渣渣也不是,惡有惡報被潑皮閹割的高衙內更不是。
  • 作惡多端高俅下場竟如此好
    作為北宋時期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奸臣,高俅絕對要感謝施耐庵,如果沒有《水滸傳》,大約高俅就會被人們忘了。高俅本是個破落戶兒,浮浪子弟,會點槍棒拳腳,踢得一腳好球。結果一次機緣巧合高俅到了瑞王府裡送東西,瑞王正和幾個閒漢在踢球。球滾到了高俅腳下,高俅露了一腳,看的瑞王直叫好,於是高俅就這樣留在了瑞王府。自此高俅深受瑞王賞識,每日跟隨,寸步不離。
  • 《水滸傳》裡,被奸臣逼上梁山的僅有3個人,其中林衝最慘
    《水滸傳》裡有哪些好漢是被朝廷官員逼上梁山的?北宋末年,宋徽宗因貪圖享樂,不理朝事,搜刮民財,而且寵信僭臣,出現了蔡京、童貫、梁師成,還有高俅的人把持朝政的局面,他們為非作歹,顛倒黑白,一些有志之士不滿奸臣當道站了出來,卻又被栽贓陷害入獄。
  • 話說高俅的官職——殿帥府太尉到底是個什麼級別?
    不光這些事跡沒有記載,就連高俅自己,在《宋史》中也沒有單獨的列傳,對他的描述含糊不清。所以,施耐庵在寫《水滸傳》的時候,就從自由發揮出發,對於這個歷史上真實存在、定位又模模糊糊的人物,著重筆墨進行了藝術加工,設定了「奸臣誤國」的形象,由此造成高俅在後世的奸佞形象再也不能抹去。
  • ...金水雨露讀水滸:《水滸傳》中「高俅」的發跡,離不開一個重要的...
    為了探究疑問,讓我們首先看一下《水滸傳》原著,找到有關高球發跡的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在水滸傳原著中,作者施耐庵只提到了代號 「小蘇學士」,並沒有提到東坡先生這四個字,電子版《水滸傳》截圖如下:電子版《水滸傳》中原文如下:如果按照《水滸傳》中原文是小蘇學士的話,根據文學常識,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小蘇學士應當是蘇軾的弟弟蘇轍,因為蘇門三父子號稱三蘇
  • 只是街上的一個混混,為什麼高俅能當太尉?
    《水滸傳》的故事家喻戶曉,除了108將外,奸臣高俅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反面人物。他也是書中描敘最多的反面人物,可高俅以前只是街上的混混,居然位列太尉之職,是宋徽宗太昏庸無能了嗎?沒想到那一身蹴鞠的技術,讓端王看上了,留著在府裡做了貼身下人。除了毬踢得好之外,吹拉彈唱無所不會,妥妥的一個文藝青年。多年的江湖耍詐經驗,必然把端王哄得團團轉,高俅鐵了心的要抱住這棵大樹。時來運轉,當朝皇帝駕崩,端王即位後,高二哥就變成了高太尉。和街上其他的混混比,高俅是有優勢的,居然讀過書,有點文化,在那個年代太難得了。
  • 其實,高俅是靠文採起家的丨《水滸傳》裡的小秘密
    在書中第七回,陸謙為了讓高衙內得手林娘子,計賺林衝去樊樓吃酒,當時他們兩個上到樊樓內,佔了閣兒,喚酒保吩咐,叫取兩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案酒。過往讀到這一段時,筆者只關注劇情主線,往往忽視樊樓的環境。其實這才是施耐庵的妙筆之處,結合虞雲國《水滸尋宋》,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陸謙會在樊樓宴請林衝。在《水滸尋宋》中,虞雲國拿出了不少篇幅來介紹「樊樓」。
  • 【讀萬卷書】讀《水滸傳》有感
    如宋江在種種威福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衝的妻子在林衝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義」有兩方面:108個好漢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是義氣;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這是正義。我們要無愧於「義」就要有勇氣,無謂犧牲的精神。
  • 開封府中沒有公孫策
    可以這麼說吧,若是沒有刑名師爺協助,府縣衙門的日常司法就會玩不轉。為什麼清代府縣衙門離不開刑名師爺呢?晚清的有識之士分析過,原因主要有二。但是,宋朝時,開封府及其他州縣都是不需要什麼師爺的,因為彼時的州縣都設置了健全的司法機關,配備了專職、專業的司法官,自然用不著公孫策。以包拯主政過的開封府為例,北宋開封府至少設立了八個法院:左右廳、使院、府院、左右軍巡院、勾當左右廂公事。
  • 高俅明明是奸臣,為何九天玄女告訴宋江,「逢高不是兇」?
    這幾句話中,「遇宿重重喜」,是指遇到宿元景宿太尉,招安及後來南徵北討的事都辦成了,自然是喜事;最後兩句則是指宋江攻打遼國,平定方臘之事。但是這裡的「逢高不是兇」令人費解。因為高俅的確是壞人,後來他害死了宋江和盧俊義,為什么九天玄女說「逢高不是兇」呢?是九天玄女弄錯了嗎?
  • 蘇軾舉薦高俅,高俅知恩圖報,其實他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壞!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要說《水滸傳》裡最痛恨哪一位人物,可能大家都會說高俅。高俅把梁山108條好漢陷害殆盡,可以說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罪人。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高球也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
  •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500字優秀作文10篇
    書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形象,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有情趣的情節引人入勝,書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也令我深思。  我因林衝慘遭陷害而不平,我因魯知深對潑皮而大笑;我因晃蓋中箭身亡而悲傷;因眾好漢隕落而嘆息。我還記得宋江的為人仗義,我還刻李逵的粗魯莽撞,我還記得吳用的足智多謀,也還記得燕青的聰明機靈。  宋江,原是一名小小官員,後來被逼上梁山,屢建奇功。
  • 在《水滸傳》中,打撈宋代真實社會生活的遺痕
    小說第二回敘述高俅發跡時說:小蘇學士出來見了高俅,看罷來書,知道高俅原是幫閒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裡如何安著得他!不如做個人情薦他去駙馬王晉卿府裡,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便喜歡這樣的人。」…… 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王晉卿,名詵,是北宋著名畫家,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傳世。
  • 水滸傳中,林衝和王進,都是80萬禁軍教頭,為什麼結局卻不一樣
    在《水滸傳》中,林衝和王進,都是80萬禁軍教頭,武藝都非常強,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王進還要稍微厲害一點。他倆還有2個共同點,一是都非常顧家,二是都遭到奸臣高俅的擠兌和打壓,但結局卻不一樣。
  • 撲朔迷離話高俅 怎一個大節無虧
    說起高俅,大家耳熟能詳,對其了解大多來於《水滸傳》,是一個十足的奸臣嘴臉,甚至把他和童貫蔡京等人相提並論。但高俅歷史人物原型如何?則顯得有些神秘莫測,甚至蓋棺都無法定論。高俅的發跡史和小說《水滸傳》有些相似,還在做端王的趙佶與姑父王晉卿都喜歡書畫,兩人投緣,高俅在一次給端王趙佶送東西的偶然機會裡秀了幾腳球,被端王趙佶看中,從姑父王晉卿身邊要過來,後來深得趙佶的賞識,雜記只記載了高俅球踢得好,趙佶喜歡,後來被賞識歸結為高俅會來事兒,但從趙佶的欣賞水平來說,光靠踢球肯定得不到那麼大的寵信,應該是高俅的文學功底和一手好字給他加分不少。
  • 試論《水滸傳》的忠義觀,漲知識,建議大家都看一下!
    小說描寫了一批「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未能「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卻被奸臣貪官逼上梁山,淪為「盜寇」;接受招安後,這批「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的英雄,仍被誤國之臣、無道之君一個個逼上了絕路。「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相尚依然!」作者為這樣的現實深感不平,發憤而譜寫了這一曲忠義的悲歌。作者在以「忠義」為武器來批判這個無道的天下時,對傳統的道德無力扭轉,這個乾坤感到極大的痛苦和悲哀。
  • 大意了,這才是水滸傳中的宋徽宗
    在位期間任用奸臣蔡京、高俅、楊戩,寵信宦官童貫,導致朝政腐敗;逛青樓,幾乎京城的有名的妓女都和他有染,生活作風實在是有問題的很。比較歷史上所有的昏君,也沒見過幾位天天逛窯子的,這位兄臺倒是獨一份。但是在小說中結果卻偏偏成了「文武百官冊立」。文武百官都是奸邪嗎?也不盡然,即使施耐庵先生沒有讀過《宋史》,或許,就算只知道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也該知道,即使再昏暗的朝堂之上,也不會缺少真正愛國,願意為國捐軀的忠臣,可是為什麼這些忠臣也能跟著奸邪一起冊立徽宗呢?
  • 《水滸傳》:為什麼那麼多人要置林衝於死地?馬太效應給出了答案
    《水滸傳》中林衝的遭遇最為悲慘,也最為憋屈,簡直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一貫安分守己的林衝,因為高俅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了他的妻子,從此就厄運不斷:先是因手持利刃誤入白虎堂險些被判處斬首,在刺配滄州途中的野豬林險些被押解公差給害死,最後在滄州牢城營草料場又差點被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