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來,高產的陳昇憑藉他的滄桑、純真和卓絕的感受力,將自己一絲一毫的心理波瀾都化為創作成果,由十多張專輯帶給聽眾。作為一個愛說話的人,他達到了這種人能期盼的最佳效果:他的聽眾未必時時與之感同身受,但卻堅持要聽聽他在每張新專輯裡說了些什麼。
那麼這張《麗江的春天》又說了些什麼呢?從專輯全名《流浪日記首部曲:麗江的春天》來看,人們會通過其中幾個關鍵詞產生直觀印象,聯想到大眾媒體裡與「流浪」「日記」「麗江」等詞語相關的——關於小資產階級情調的一切。這張專輯會成為一個自憐自戀的小資的玩伴或鏡子嗎?音樂內容打破了預置猜測——即使用最不具感情傾向的理解,小資情調也與陳昇無涉。
在這張專輯中,陳昇不再是一個被聽者圍攏的講話人,這並非因為他沒有張嘴唱歌,而是因為他令自己的聲音隱沒在眾人之中,取消了個人的高光地位。從專輯的開頭直到末尾,人聲部分相對於器樂都處在次要層上,即便是已經次要化的人聲,也是以眾人齊唱的、山歌般的形式出現,陳昇本人的聲音更顯得不扎耳。
不扎耳同時體現在歌詞上,《麗江的春天》中沒有一句大家早已習慣的不和諧內容,譬如「我也想要寫些豬腦們喜歡的芭樂歌」、「九一一的陰魂不散,九二一的冤魂沒人管,切·格瓦拉留了鬍子躲在阿富汗的山洞裡玩電腦」之類的,只有「夜裡喝杯普洱茶,笑著說要去走婚」這樣的恬淡情緒,頂多頂多,加上些偶爾的憂傷和自嘲。
可以說陳昇變了。為什麼?我猜想,一個旅途中的人,心裡是沒有那麼多的憤怒的,因為他未及深想就已經被眼前新鮮的一切吸引住了。為了表達這份兒新鮮帶來的感動,所有的人聲唱詞自動成為音樂的一部分,它們作為文字的思想性被前所未有地忽視,但卻鮮活、美妙地豐富了音樂本身的裝飾性。
樂器表現方面,陳昇也有出人意料的改變。插上了電的吉他鋪展著它的綿延之聲,使整張專輯如雲南江水般波浪滾滾,又無驚濤險石。在兩首惹人注目的、長於六分鐘的曲目《E=MC2》和《航班116》中,陳昇顯然意欲製造類似於英倫吉他打底的後搖滾式長篇段落,及至《叭嗡嗡》中猶抱琵琶的電子音效和《那些跟青春記憶有關的美》中的低音吉他旋律線,陳昇似乎成了一位擁有沙啞嗓音的Bark Psychosis愛好者。尾曲合唱版《麗江的春天》最後出現的「我愛賈蘇切」和聲又與開篇遙相呼應,印證了他製造整體概念作品的嘗試。
意外地成為了低調幫一員的作者令《麗江的春天》像是中國新音樂經典之作《山河水》的「臺客版」,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受南中國海氣候影響的陳昇沒有竇唯的中國士大夫情結。粗俗直率、想說就說的臺客令情緒表達大開大闔,拒絕了可能的曖昧。陳昇藏起了愛逞口舌之快的大叔形象,正如《山河水》之於竇唯的意義一般,他在「麗江」這個最具誘惑力的陷阱中,成功地棄絕了迸發的表層情緒和輕浮的小情小調,背離了調情,奔向了境界。
但也可以想像,在將來「流浪日記」的二三四部曲中,臺客出身會令這個動機的發展結果模糊不清。《麗江的春天》是四兩抵千斤的、在平衡狀態下的不溫不火,勁兒鬆了就會回到原來的軌道,再用力些則會令情緒下潛,達到類似上張專輯中《青鳥日記》的厚重。總之,《麗江的春天》富有創造力的革新令人眼亮,至於未來,不安分的陳昇到時自會回答。
文字via門柱
歡迎關注麗江商訊
微信號:lijiangshangxun
麗江商訊,玩樂麗江,打折優惠,交友結伴,求職招聘,商務中介盡在掌中!我們致力打造最方便的麗江信息站,有任何疑問、供稿、商家合作均可添加小編微信,個人微信號w95569,聯繫電話:186584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