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經歷了什麼變故?天空中的巨型企鵝,放棄飛行改學遊泳

2020-12-20 米莉說史

前言

我們都曾經在電視中看到過極大群企鵝成群結隊的在漫天冰雪當中前行,很多人不知道,企鵝在生物分類中屬於鳥綱,只不過不會飛,他們晃晃悠悠的走路姿勢甚是可愛,看起來也不具備什麼攻擊性,但實際上在數千萬年前,當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之後,曾經是它們一度統治著這片區域,也算得上是一代霸主。

01

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對企鵝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在紐西蘭的查塔姆島發現了一企鵝化石,並對其進行了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個新的企鵝物種,在之前是不曾出現過的,根據化石的形態,科學家對這隻企鵝的大致形態進行了恢復。

可以推斷出,這隻新物種企鵝身高大約為1.1米,與如今的帝企鵝體型相似,大致與四到五歲的孩童身高一致。

除此之外,在南太平洋附近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Kupoupou stilwelli的古老企鵝,根據科學家分析,這種企鵝大致可以說是在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一種海洋鳥類。我們可以進行大膽的推測,這種古老企鵝與上一種新物種大型企鵝應該出自於同一時期,他們曾在地球上共存過。

對此,科學家也掌握了一定的證據。之後,研究團隊在紐西蘭北坎特伯雷懷帕拉有發現了新的企鵝化石,這次的企鵝物種體型更加巨大,身高有1.6米,成年之後體重科大70到80公斤重,這樣的體重已經比得上正常的成年男性了。

02

雖然企鵝屬於鳥綱,但現在保存下來的企鵝是不能夠飛翔的,他們能夠在水中遊泳,也可以在陸地上走動。

科學家們分析,這是因為企鵝為了適應6600萬年前地球上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而在短時間內進化以適應環境,因此改變了自己的特性,導致它們如今與企鵝先祖有著很大的差別。

科學家們經過一系列分析研究,猜測企鵝祖先或許與信天翁和海鳥這類物種有著親緣關係,在自身繁衍過程當中又進化除了數個不同的種類。但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球氣候急劇變化、恐龍滅絕之後,企鵝為了適應環境而更好的生存下來,放棄了飛行能力,轉而投向海洋,學習了遊泳。

古老的企鵝行走能力並不是很好,但是在海洋中卻是遊刃有餘,並且根據在紐西蘭某一島嶼上發現了企鵝化石分析,遠古時期的古老企鵝可能更加適應在海洋當中的生活,環境條件也相對優越,企鵝們的生活也比如今好得多。

在遠古時期,南極尚沒有漫天遍野的冰蓋,而紐西蘭周圍的海洋屬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十分適宜生存。當時紐西蘭水域的溫度大概為25攝氏度,如今只有7至8攝氏度,而古老企鵝能夠在溫暖的水中自由穿梭,他們繁衍生息,種族十分繁盛,並且體型巨大,力大無窮,甚至有與巨型海龜、珊瑚、鯊魚等物種爭奪食物的能力,可見當時的企鵝在食物鏈中佔據怎樣的一個高度。

03

對於之前說過的Kupoupou stilwelli企鵝而言,科學家通過化石恢復了他們的形態,發現他們的腿相較於古老的企鵝物種而言更短,這一點與我們如今的企鵝比較相似,這就說明,這一種類的企鵝很有可能會與現在的企鵝一樣在陸地上緩慢行走。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在體型、後肢、腳趾等方面與現代企鵝比例相似的一個物種。對此,科學家們認為,最早的企鵝祖先應該是從白堊紀晚期開始,以信天翁和海燕等海鳥中逐漸進化而來的,因此這些物種也是企鵝的近親。

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在6600萬年前地球經歷巨變、恐龍滅亡之後,企鵝便開始了進化,他們不再飛翔,而是投入海洋學會遊泳,並逐漸出現了不同的種類,在時間的推移中成為我們如今看到的樣子。

當然,這一推測如今還並未找到確切的證據,科學家們如果能發現白堊紀時期的企鵝化石,並且與推測一致,就能夠確定這一點了。只要是存在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相信經過不斷地發掘和研究,科學家們一定能夠找到有力的證據,發現物種進化之迷。

04

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億年,在這中間有無數的物種曾經出現又消失,還有一些古老的物種不斷適應環境而變化,得以生存至今,這就是生命的奇蹟。企鵝在面臨環境巨變之時,選擇適應變化改變自身,可能如今看來它們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並且大多數也不如它們的祖先強壯,但是它們卻讓自己的物種一直延續了千萬年之久。

如今的企鵝看起來呆萌可愛,因此也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愛,誰能想得到它們的祖先是會飛的鳥類呢?對於人類來說,研究物種進化就是研究自己的過去未來,了解這個地球上每個物種經歷的變化,就能推測出地球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對歷史的認識並不局限於過去,而是為了更加了解未來。或許地球上不會再次發生大規模的氣候變化、物種滅絕,但這一事件曾經出現過,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到來,人類是高級的智慧生物,自然要為自己種族千萬年之後的生存與延續考慮,因此這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

你曾經見到過企鵝嗎,看著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是不是不曾想過這些竟然是鳥綱。關於物種,還有很多領我們感到驚奇的事情,這就是生物的奇妙之處,你還知道哪些知識呢,一起來分享給大家吧!

相關焦點

  • 有翅膀卻不會飛,與恐龍同一時代生活,企鵝無奈放棄了飛翔
    如果問大家,海洋和天空你更喜歡哪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喜歡變幻莫測的天空,有的人喜歡相對安靜的大海。這樣的選擇題在現代人看來只是消磨時光的閒話而已,然而在遠古時期,很多動物都面臨著海洋與天空的選擇,比如說企鵝。
  • 6600萬年前巨型「老鼠」遺骸現身馬達加斯加,與恐龍一起奔跑
    科學家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哺乳動物族譜中缺失的一環——6600萬年前與恐龍一起生活的「瘋狂野獸」遺骸。這種奇怪的動物與老鼠同科,但看起來有點像獾,有著與任何已知哺乳動物不同的巨型身材、三個巨大的前毒牙和剃刀般鋒利的爪子。它被命名為Adalatherium,在馬達加斯加語和希臘語中意思是「瘋狂野獸」。
  •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
    例如北極熊、企鵝,它們都長期生活在南北極,適應了環境,北極熊表面看上去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也很少攻擊人類。專家首次發現巨型化石近幾年的研究報告卻顯示,北極熊幾近滅絕的邊緣。儘管如此,這一報告並沒有警醒人類。此外企鵝與北極熊的體積相差很大,小巧可愛。
  • 企鵝不是生活在南極的生物?在赤道周圍,為何會看見它的身影?
    由於環境的不同,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的動物已經成為了一個地區的標誌,說到熊貓想到中國,說到考拉想到澳大利亞,如果說到南極,標誌性的動物肯定就是企鵝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企鵝只有在南極才能看見,只能生活在極寒的環境當中,在其他的地方的海洋館中看到企鵝都會感到非常的訝異。
  • 全球變暖:企鵝面臨滅絕的危險嗎?
    企鵝是一種只會遊泳不能飛翔的鳥。它性情憨厚大方,外表氣度不凡,和國寶大熊貓一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全世界共有18種企鵝,它們並不是全都喜歡生活在寒冷的地方,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的報導:加利福尼亞州佩塔盧馬的藍點環境保護科研機構的首席研究員格蘭特·巴拉德(Grant Ballard)表示,實際上只有兩種企鵝喜歡生活在寒冷的地方。比如加拉帕戈斯企鵝,它們棲息在黑色的火山巖石上,能夠忍受高達100度的熱空氣。這個消息真的是讓我這個屌絲小編大跌眼鏡,顛覆了傳統認知。
  • 為何北極沒有企鵝?動物學家給出答案
    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這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再熟悉、簡單不過的常識,不過,這裡面似乎也存在著一些讓人想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南極和北極的氣候環境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冰雪世界,被厚厚的冰殼所覆蓋。那麼,既然北極熊和企鵝都是耐寒的動物,為何它們無法在一起生活?
  • 企鵝曾經是會飛的,為什麼現在不會飛了?
    而在這些大自然之中選擇進化的物種中有一個物種是放棄了飛行而選擇在陸地生活的,這種物種就是企鵝。企鵝是生活在極地的動物。它們非常的耐寒,可以在最低零下六十度的氣溫之中存活。企鵝的樣子在人們看來是非常可愛的,憨憨的模樣惹得人們開懷大笑。在BBC所拍的一部紀錄片《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之中就記錄了許多在極地生活的企鵝。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放到北極能生存嗎?
    企鵝是現存最古老的水鳥,由於企鵝與其他鳥類的形態和基因相差很大,所以,地球上18種企鵝共同構成了一個單獨的目-企鵝目。關於企鵝目的起源,最直接和最早的證據就是在距離南極只有2000多公裡的紐西蘭威馬奴化石區中發現的企鵝化石,根據古生物學的家的分析發現,這些化石距今約有6200萬年。根據化石的復原看,這種企鵝體長僅有1.3米左右,而且翅膀就已經高度退化了。
  • 企鵝竟然還有這個秘密
    「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你知道嗎?企鵝可愛的外觀下,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 遠古企鵝比人高,你和大象尿尿時長一樣,世上的奇怪事也太多了
    在恐龍滅絕後(約6000萬年~5000萬年前),巨型鳥類一度是陸地上最強大的肉食動物,而這個由鳥類制霸地球的趨勢,在遠古企鵝身上竟然也能看到。古生物學家發現,有些遠古企鵝的身高能長到2米左右,它們身材高大,同時還有優秀的遊泳能力,是當時最主要的海洋掠食者。
  • 貓會後悔,企鵝會飛
    ●很久前企鵝會飛,只有一隻母企鵝因為翅膀短小飛不起來,後來氣候巨變,大部分企鵝飛走了,一隻公企鵝決定留下來陪她
  • 韓國歸浦國際企鵝遊泳大會:800多人暢遊大海
    第20屆韓國西歸浦冬季企鵝遊泳大會於新年第一天,在中文穡達海水浴場舉行,參賽人數創歷史新高。該浴場一直是海龜大規模產卵地之一,也是韓國國內唯一一個海龜大規模產卵地,被當地人看作吉祥如意之地。本次大會由西歸浦市觀光協議會主辦、西歸浦市支持。
  • 巨型冰川持續靠近,離「企鵝島」僅50公裡,600萬企鵝命懸一線
    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專家還幻想著南極A68a冰川可能會和之前一樣,最終再次受到洋流影響改變方向,繼續漂泊在公海之上,但就在前兩天,這一幻想也被逐漸磨滅,A68a冰川與南喬治亞之間的距離僅剩50公裡,路線的改變幾乎成為了奢侈。
  • 西伯利亞凍土層發現巨型狼頭,距今4萬年前,保存好有望「重生」
    但在現實當中,狼遠遠要比書本中要聰明勇敢的多,狼是群居動物,一隻狼在自然界當中對很多的掠食者構不成威脅,甚至都很難讓自己在弱肉強食的叢林當中活下去。可是一群狼在整個自然界當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敢輕易的去招惹,狼的奔跑速度極快,身材小巧,非常靈活,在叢林當中穿梭自如,可是在幾萬年前,狼卻並不是這樣小巧玲瓏,當時的狼體型非常巨大,比現在的要兇猛的多。
  • 企鵝早就滅絕了?企鵝爸爸負責生孩子?22條關於企鵝的冷知識
    大家好,我是宅在家裡快要胖成企鵝走路昂首闊步的狐狸弟弟,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企鵝Q軟彈萌的有趣話題。2、最早的企鵝,人們在紐西蘭發現古老的始企鵝化石,始企鵝大約生活在6100萬年前。3、企鵝的物種曾經體型很大,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現,企鵝的祖先將近180斤,身高也和人類差不多。
  • 企鵝的種類其實也是五花八門的(你應該有的常識)
    企鵝不會飛,在陸地上走路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滑稽。它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水中,身體是流線型,很適合遊泳。這些看起來呆呆笨笨的可愛企鵝是當之無愧的南極精靈,一起來欣賞它們的攝影大片吧!由於企鵝不能飛翔,跳躍是它們最能接近天空的方式。
  • 為什麼成群企鵝下水前會把第一隻企鵝踢下水?簡直太聰明了!
    在遙遠而寒冷的南極生存著一種和人類一樣的群居動物,他們不僅團結還有著堪比我們人類的智慧,這種動物就是長相呆萌可愛的企鵝,雖然我們並不會到南極去看企鵝,但是在一些展館中還是有機會看見一搖一擺黑白搭配的企鵝的。
  • 什麼!北極真有企鵝?!
    在漫長的時光中,我們的翅膀變得越來越小,不再具有飛行的能力,但遊泳和潛水的能力卻大大的提升了。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我們有著一保暖性極佳的羽毛與脂肪層,這使得我們看上去有些肥胖。>,我就會揮動雙翼,它們可以在水中為我提供強勁的推力,這讓我在水中的動作絲毫不輸於在天空翱翔的其它鳥兒。
  • 神秘的北極企鵝,1844年才滅絕,人類早就已經遺忘
    企鵝是南極獨有的物種,然而北極也曾存在過一種「企鵝」,這就是被稱為「大海雀」的鳥類。大海雀和企鵝幾乎一模一樣,現如今企鵝的英文單詞Penguin,最早就是用來稱呼大海雀的。或許是人類為了掩飾導致大海雀滅絕的罪行,故而刻意隱瞞它「企鵝」的身份?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海雀的歷史。
  • 三年級滿分作文:我最喜歡的小動物——企鵝
    一、小作者簡介姓名:曹瀝雯年齡:9歲班級:三三班愛好:閱讀 書法 畫畫 遊泳所獲獎勵: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好學生」;2017-2018學年度上期「我記憶中的好老師」徵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2017-2018學年度下期「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娃」書法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年度榮獲「新鄉市外國語小學書寫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