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都曾經在電視中看到過極大群企鵝成群結隊的在漫天冰雪當中前行,很多人不知道,企鵝在生物分類中屬於鳥綱,只不過不會飛,他們晃晃悠悠的走路姿勢甚是可愛,看起來也不具備什麼攻擊性,但實際上在數千萬年前,當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之後,曾經是它們一度統治著這片區域,也算得上是一代霸主。
01
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對企鵝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在紐西蘭的查塔姆島發現了一企鵝化石,並對其進行了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個新的企鵝物種,在之前是不曾出現過的,根據化石的形態,科學家對這隻企鵝的大致形態進行了恢復。
可以推斷出,這隻新物種企鵝身高大約為1.1米,與如今的帝企鵝體型相似,大致與四到五歲的孩童身高一致。
除此之外,在南太平洋附近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Kupoupou stilwelli的古老企鵝,根據科學家分析,這種企鵝大致可以說是在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一種海洋鳥類。我們可以進行大膽的推測,這種古老企鵝與上一種新物種大型企鵝應該出自於同一時期,他們曾在地球上共存過。
對此,科學家也掌握了一定的證據。之後,研究團隊在紐西蘭北坎特伯雷懷帕拉有發現了新的企鵝化石,這次的企鵝物種體型更加巨大,身高有1.6米,成年之後體重科大70到80公斤重,這樣的體重已經比得上正常的成年男性了。
02
雖然企鵝屬於鳥綱,但現在保存下來的企鵝是不能夠飛翔的,他們能夠在水中遊泳,也可以在陸地上走動。
科學家們分析,這是因為企鵝為了適應6600萬年前地球上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而在短時間內進化以適應環境,因此改變了自己的特性,導致它們如今與企鵝先祖有著很大的差別。
科學家們經過一系列分析研究,猜測企鵝祖先或許與信天翁和海鳥這類物種有著親緣關係,在自身繁衍過程當中又進化除了數個不同的種類。但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球氣候急劇變化、恐龍滅絕之後,企鵝為了適應環境而更好的生存下來,放棄了飛行能力,轉而投向海洋,學習了遊泳。
古老的企鵝行走能力並不是很好,但是在海洋中卻是遊刃有餘,並且根據在紐西蘭某一島嶼上發現了企鵝化石分析,遠古時期的古老企鵝可能更加適應在海洋當中的生活,環境條件也相對優越,企鵝們的生活也比如今好得多。
在遠古時期,南極尚沒有漫天遍野的冰蓋,而紐西蘭周圍的海洋屬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十分適宜生存。當時紐西蘭水域的溫度大概為25攝氏度,如今只有7至8攝氏度,而古老企鵝能夠在溫暖的水中自由穿梭,他們繁衍生息,種族十分繁盛,並且體型巨大,力大無窮,甚至有與巨型海龜、珊瑚、鯊魚等物種爭奪食物的能力,可見當時的企鵝在食物鏈中佔據怎樣的一個高度。
03
對於之前說過的Kupoupou stilwelli企鵝而言,科學家通過化石恢復了他們的形態,發現他們的腿相較於古老的企鵝物種而言更短,這一點與我們如今的企鵝比較相似,這就說明,這一種類的企鵝很有可能會與現在的企鵝一樣在陸地上緩慢行走。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在體型、後肢、腳趾等方面與現代企鵝比例相似的一個物種。對此,科學家們認為,最早的企鵝祖先應該是從白堊紀晚期開始,以信天翁和海燕等海鳥中逐漸進化而來的,因此這些物種也是企鵝的近親。
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在6600萬年前地球經歷巨變、恐龍滅亡之後,企鵝便開始了進化,他們不再飛翔,而是投入海洋學會遊泳,並逐漸出現了不同的種類,在時間的推移中成為我們如今看到的樣子。
當然,這一推測如今還並未找到確切的證據,科學家們如果能發現白堊紀時期的企鵝化石,並且與推測一致,就能夠確定這一點了。只要是存在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相信經過不斷地發掘和研究,科學家們一定能夠找到有力的證據,發現物種進化之迷。
04
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億年,在這中間有無數的物種曾經出現又消失,還有一些古老的物種不斷適應環境而變化,得以生存至今,這就是生命的奇蹟。企鵝在面臨環境巨變之時,選擇適應變化改變自身,可能如今看來它們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並且大多數也不如它們的祖先強壯,但是它們卻讓自己的物種一直延續了千萬年之久。
如今的企鵝看起來呆萌可愛,因此也獲得了不少人的喜愛,誰能想得到它們的祖先是會飛的鳥類呢?對於人類來說,研究物種進化就是研究自己的過去未來,了解這個地球上每個物種經歷的變化,就能推測出地球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對歷史的認識並不局限於過去,而是為了更加了解未來。或許地球上不會再次發生大規模的氣候變化、物種滅絕,但這一事件曾經出現過,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到來,人類是高級的智慧生物,自然要為自己種族千萬年之後的生存與延續考慮,因此這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
你曾經見到過企鵝嗎,看著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是不是不曾想過這些竟然是鳥綱。關於物種,還有很多領我們感到驚奇的事情,這就是生物的奇妙之處,你還知道哪些知識呢,一起來分享給大家吧!